方艙策:關掉疫情蔓延的“水龍頭”

在防與治兩個方面,

發揮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也為今後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應對重大災情疫情,

迅速組織擴充醫療資源

創造了一種新的模式。”

方艙策:關掉疫情蔓延的“水龍頭”

也將寫在武漢

寫在湖北,

甚至寫在中國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史冊上。”


2月3日,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

在這天下午的會議上,面對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王辰建議徵用大型場館建設能夠大量收治、隔離患者的方艙醫院。

中央指導組當即拍板,武漢市當晚開建。

3月10日,方艙醫院完成使命,全部“休艙”。此時,武漢每日新增確診人數已從高峰期的四位數甚至五位數,下降到二位數。

一個月來,武漢的方艙醫院實際開放床位13000多張,累計收治患者12000多人。“武漢的新冠肺炎患者每4人就有1人是在方艙醫院治療的,方艙醫院做到了‘零感染、零死亡、零回頭’。”國家衛健委主任馬曉偉說。

王辰認為,“(方艙醫院)用最快的速度,最小的社會成本,達到迅速大幅度擴大收治容量的目的,非至善之法,但確是解決收治主要矛盾的現實之策。”

方艙策:關掉疫情蔓延的“水龍頭”

王辰院士稱,方艙醫院是關鍵時期的關鍵之舉。 (新華社 圖)

“多方求助,一床難求”

2020年一上來,就糟糕透頂。

在矗立於江河縱橫之上、坐擁千萬人口的超大城市武漢,情況不只是糟糕,間有恐慌和絕望。

“封城”次日,除夕之夜,一位發熱超過4天的患者說,去過多家醫院均未收治。因需隔離,無奈只能坐在街頭。“把我關起來都可以,我不知道還能去哪裡。”

同一晚,武漢市民何永祥在家裡暈倒了。送到漢口醫院,接診醫生指著過道里的病人搖了搖頭,“實在不能收。”大年初一,他的體溫躥升至39度。武漢市第六醫院將其列入高度疑似名單,但依舊沒有床位。

5天后,家人多方求助,才給何永祥覓得協和醫院的一張床位,次日他即確診,醫生同時囑咐,“要做好心理準備。”2月2日,何永祥在被轉院的路上過世。

此前,何永祥的妻子、兒子也出現了發熱症狀,不久被確診。

甚至有感染者自覺救治無望,走上絕路。

一個個有恙的生命,坍縮成一個個沒有溫度的點,將統計數據的曲線日日抬高。

2月2日,武漢新增確診病例首次破千,達到1033例。以後17天內,這一數據一直維持在四位數,臨床診斷病例歸入時一度破萬。

方艙策:關掉疫情蔓延的“水龍頭”

方艙策:關掉疫情蔓延的“水龍頭”

同一天,武漢26家定點醫院一共開放床位7259張,但已用床位7332張。

病人就醫數量“井噴式”增長,遠超醫療資源負荷極限。

大量確診、疑似、密接人員居家隔離,既引發了一場求治難的生命危機,也成了疫情“內防擴散”的一大障礙。何永祥類的家庭聚集式感染悲劇,時有爆出。

彼時,武漢的疫情形勢,被形容為“不是嚴峻,是非常嚴峻”,傳播源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內防擴散”、“應收盡收”的目標看起來甚至漸行漸遠。

院士獻策,方艙落地

2月1日晚,王辰乘坐高鐵抵達武漢。

“知道情況緊張,但不知道武漢已到這個程度了。”站在街上,很久看不到人,天氣接連陰雨,接觸的人普遍焦慮,不時有極端社會事件的消息傳出,“感覺整個社會停滯了。”

在當地調研後,王辰向中央指導組提出方艙醫院之策,當天即被採納。

2月3日晚上,武漢市首批改造的三家方艙醫院連夜動工,王辰也趕赴各個現場以專業建議指導改造工作。

次日上午,一直 “釘”在湖北的中央指導組組長、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趕到正在進行改造的方艙醫院實地考察,要求抓緊做好救援隊進駐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方艙策:關掉疫情蔓延的“水龍頭”
方艙策:關掉疫情蔓延的“水龍頭”

2月6日,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改造完畢,準備投用。

方艙策:關掉疫情蔓延的“水龍頭”

2月7日晚,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投用,民警程佩準備進艙執勤。

方艙策:關掉疫情蔓延的“水龍頭”

2月7日晚,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迎來第一批入院輕症患者,東西湖公安分局交通大隊民警在患者進出口維護秩序。

此時,中央指導組調動國家醫療救援隊22支方艙支援隊伍星夜趕往武漢。幾天內,上萬名醫務人員便進入方艙醫院,開展診療工作。方艙醫院幾乎是“邊建設、邊接收、邊治療”。

徵用大型場館改造為方艙醫院,有三個優點:其一,大容量,可提供大量的床位;其二,高速度,短時間即可建成,可以“救急”;其三,低成本,放置床位、配備一些緊急的醫療設備即可投用,且開放病區裡醫護人員可以照看大批患者。

與此同時,武漢也開始實行新增定點醫院,改造隔離治療點和觀察點等一攬子措施。

方艙醫院的定位是收治有自主生活能力的輕症確診患者,王辰將其作用比喻為“關掉溢水的龍頭”。

彼時,大量輕症患者滯留於家庭、社區、社會,此類人群的活動性大,造成的傳染也更廣泛。因此,將輕症患者集中收治於方艙醫院,可以隔離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水龍頭不關,再怎樣拖地,水也拖不乾淨”。

王辰說,輕症患者只要能夠獲得一定的規範治療,就可治癒出院。在方艙醫院中,患者的病情得到監測,如轉為重症,會被及時發現,快速轉入條件更加完備的定點醫院治療。

三大擔憂,迭次破解

影響成敗的,有時就在細節。

2月6日凌晨冒雨從醫院轉入武昌方艙醫院的一位患者回憶,起初病床沒有通電,只能提供照明;晚上睡覺冷,白天飯和藥沒有按時提供;廁所在室外,需要走兩三百米;也沒有給病人洗澡的地方。

方艙策:關掉疫情蔓延的“水龍頭”

2月10日零點,兩位工作人員在首批啟用的武漢江漢方艙醫院門口值勤。

當天,就有方艙內患者情緒焦慮,在裡面踢、摔東西的視頻在網絡上流傳。

王辰也頗為焦急, “把住在醫院的病人轉到方艙,由奢入簡難,病人當然不高興。”

對於方艙醫院,一度有三大問題縈繞在人們腦海:一是患者是否願意入住方艙醫院;二是患者是否會交叉感染;三是是否會形成群體性事件。

對於前兩個問題,王辰比較篤定。

他更希望把方艙醫院定位為方艙庇護醫院,庇護和收治那些未能入院的患者。“只要能避免對家人傳染,能夠得到及時的醫療救治,只要能夠在病情加重時及時轉至條件更好的定點醫院,大家都會願意來的。”

至於交叉感染的問題,方艙收治的患者必須核酸檢測為陽性,所有收到方艙的病人都感染的是同一病原,所以就新冠肺炎來說不存在交叉傳染的問題。

防交叉感染主要是要避免流感等其他類傳染病的傳播,對策是對所有進艙患者都會提前進行流感抗原篩查,結果為陰性才可以收入方艙。此外,“方艙裡面的人都要求戴口罩,對防止其他呼吸道傳染病,也能起到一定的隔絕作用。”

第三個問題是個複雜的社會問題。“從社會學角度,方艙醫院實際上是輕症患者社區,社區包括生活、醫療等部分。如果醫護人員與患者,患者之間相互協同互助,便不會形成群體性事件,反而能形成一種和諧的社區生活。”

因此,王辰向武漢市委、市政府建議,在方艙醫院內建立臨時黨委、患者中建立黨支部,做好患者思想工作,組織患者在方艙住院期間關懷互助,配合醫務人員做好治療和病情監測。可在方艙醫院內懸掛起國旗、黨旗,激發全體患者的公民意識,黨員的先進覺悟,與國家共克時艱。

這一建議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位方艙內的患者表示,臨時黨支部成立後,會收集病人的需求,向有關方面反饋。比如病人普遍反映的不能洗澡問題,院方連夜施工,安裝了兩個集裝箱供給病人洗澡。此外,臨時黨支部還會組織一些病友幫助醫護、保潔員搬東西、拖地。

王辰設想的“社區生活”確實達成。網絡上、報道中,出現了方艙內大量患者與醫護人員跳廣場舞、演小品的視頻,甚至還有了“讀書哥”、“魔方姐”、“複習妹”等各種“網紅”。

化危為機,啟鑑未來

方艙醫院的數量一直在與疫情的蔓延比拼速度。

自2月13日起,武漢新增確診病例一直高企在四位數甚至不時躍升破萬,方艙醫院也按著一天半一所的節奏不停新建。

方艙策:關掉疫情蔓延的“水龍頭”

率先建成的三家方艙作為樣板,成為國家衛健委制定《方艙醫院工作手冊》的藍本。曾參與支援這三家方艙的一些醫療隊也被整建制抽調到其他方艙,將成熟經驗運用到新的戰場。

隨著方艙醫院大量地收治隔離患者等措施的推行,疫情逐步被制,新增確診患者大幅下降,曾經的“人求床”已轉變為“床等人”。

3月1日,武漢市首家方艙醫院“休艙”。至10日,隨著患者的陸續出院,不多的存量患者分流至定點醫院後,武漢的方艙醫院全部“休艙”。

方艙策:關掉疫情蔓延的“水龍頭”

3月9日下午,江漢方艙醫院西廳卷閘門緩緩落下,工作人員送走最後一批出艙患者後,鞠躬“謝幕”。

方艙策:關掉疫情蔓延的“水龍頭”

3月7日下午,東西湖方艙醫院最後一批患者出艙,該處方艙患者“清零”。

方艙策:關掉疫情蔓延的“水龍頭”

3月10日下午,武昌方艙醫院最後一批患者出艙,一位男患者隔窗望向待過的方艙醫院。

方艙策:關掉疫情蔓延的“水龍頭”

3月10日下午,武昌方艙醫院最後一批患者出艙,現場舉行休艙儀式。

國家衛健委醫管中心副主任翟曉輝解釋了為何是“休艙”, “下一步隨著疫情變化,還是先收治到定點醫院去;定點醫院如果解決不了,我們再啟動方艙。”

作為深度參與SARS防治以及武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專家,王辰已在思考長遠。“這次方艙醫院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重要的經驗,能夠把中國巨大的公共衛生和醫療問題,在很短的時間內、以很小的成本解決。方艙醫院顯然是一種應對大規模疫情的有效社會措施。”

他考慮,中國工程院可組織一個多學科的課題,研究把方艙醫院變成一種國家標準,形成一整套的城市建設方面的管理規範。未來再建設大型場館時就應提前考慮,一旦有應急需要,如何能夠迅速改造為方艙醫院。

比如,大型公共場所規劃建設時,預先就設計醫療應急功能,在空間安排、場地設置、通風系統、傳染病分區劃分等方面預留改造的接口、空間和設施等。這個經驗也可以向世界推廣,成為國際上通行的城市設計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