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2《无声告白》:死亡成了自我认知与救赎的方式

1976年10月,金庸长子查传侠在美国自缢身亡,年仅19岁。


金庸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当他想找我谈心事时,我却说要写稿,你出去吧,拒绝了他,我为此后悔,没机会跟他多谈论人生问题。"


查传侠为什么自杀?没人知道。


就像《无声告白》里的莉迪亚,她的父母与兄弟姐妹不知道她为什么自杀。


他们只能在回忆中一遍遍寻找关于她的内容。


待她死后,最亲近的人才真正认识她。


豆瓣8.2《无声告白》:死亡成了自我认知与救赎的方式


1、 书籍内容与作者介绍:一场悲剧与一位沉默者


(1)一场悲剧的诞生


"莉迪亚死了。但是他们还不知道。"


小说一开篇,就奠定了整本书悲伤的基调。


该小说讲述的是一个生活在1970年代小镇俄亥俄州的华裔美国人家庭。莉迪亚是玛丽莲和詹姆斯的最爱。她继承了母亲的蓝眼睛和父亲的深黑色头发。她的父母望女成凤,决心让莉迪亚去实现原本属于他们的梦。玛丽莲希望她的女儿能成为医生而不是家庭主妇;在詹姆斯则渴望莉迪亚能在学校受欢迎,融入大环境里。


莉迪亚实际上是维系着家庭平衡的中心。所以,当在湖泊中发现莉迪亚的尸体时,他们一家的平衡被破坏了。詹姆斯出轨,在别的女人怀中寻找安慰。玛丽莲坚信自己的乖女儿不会自杀,疯狂地要求寻找凶手。而莉迪亚的哥哥内森确信邻居杰克了解真相。但事实上,可能只有小女儿汉娜是知道事情真相的人。


豆瓣8.2《无声告白》:死亡成了自我认知与救赎的方式


这是一部以死亡开场,以爱为结束的悲剧。


"很久以前的那天,就是坐在这个码头上的这个位置时,她已经开始感觉到,继承父母的梦想是多么艰难,如此被爱是多么令人窒息。"


女儿爱着父亲和母亲,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她未曾为自己活过。


最后她选择死亡,用死亡重启自己的人生。


同样的,她的死亡也重启了家人的人生。


所谓"家人",就是一生都在努力相互理解。


(2)一位沉默者


作者伍绮诗是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和俄亥俄州长大,父母均为科学家的她,是香港移民第二代。在出版《无声告白》前,她已写作多年,小说及散文作品多见于各类文学期刊杂志。在《无声告白》里带着她的影子——华裔孩子与父母的众望。


《无声告白》的英文原名为"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直译为"从未告诉过你的一切"。


在书里,每个人都是沉默者。而从未告诉过你的一切,都是造就这悲剧的起源。


莉迪亚不想学物理,不想做医生,不想假装自己很受欢迎。这都是莉迪亚未曾向父母倾诉过的内容


她沉默了,默许这一切的痛和苦都压在自己心里。


伍绮诗这位作者是不是见证了一个个沉默者——为了爱,而牺牲自己想法的孩子。


她最终为了这些沉默者写下了悲伤的文字,发出来嘶哑的声音。


豆瓣8.2《无声告白》:死亡成了自我认知与救赎的方式


2、 自我认知与救赎


(1)自我认知


可怜的莉迪亚,一直不清楚自己是谁。父亲给她的标签是"受欢迎",母亲给她的标签是"成绩优异"。但莉迪亚知道,这些都是假的。


她成不了父母心中的模样。她成绩不佳,她没有朋友,她很痛苦。


她像溺水一般,渐渐没有了自我意识。


她不知道自己是谁。


唯有死亡,让她意识到,一切都错了,她决定不再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还不算太晚。莉迪亚在码头上许下新的承诺,这一次,是对她自己许的。她将重新开始。她会告诉她的母亲,够了。就算她物理不及格,就算她永远当不成医生,那也没关系。她还会告诉母亲,还不算太晚。一切都不晚。她要把项链和书还给父亲,她再也不会把只有拨号音的听筒扣在耳朵上,她再也不会假装成另一个人了。从现在开始,她要做她想做的事情。双脚悬空的莉迪亚——她一直都被别人的梦想深深吸引——突然发现了宇宙中华丽闪耀的各种可能性,她决心改变一切。她要对杰克说对不起,告诉他,她永远不会讲出他的秘密。既然他能如此勇敢,清楚地明白自己是谁、想要什么,那么,也许她也能。她会告诉他,她理解他。"


死亡就是重来。这一次,她想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她终于决定为自己而活。


豆瓣8.2《无声告白》:死亡成了自我认知与救赎的方式


(2)救赎


死亡是一场诀别,意味着永远无法相见。生的尽头是死。


可在这本书里,死亡成了救赎。死的人活在记忆里,活着的人向死而生。


詹姆斯回归家庭,玛丽莲不再逼迫自己的孩子完成自己的梦想。内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去探索宇宙。汉娜模仿起了莉迪亚的小动作。


只是"很久很久以后,在寂静的太空中俯瞰蓝色的地球时,他会再次想起他的妹妹,在人生中的重要时刻,他总是想起她。尽管他还没有意识到,但这个习惯一直在内心深处召唤着他。将来发生的每一件事,他想,我都愿意告诉你。"


想念无法磨灭。所谓的救赎,只救了身边的亲人,不见莉迪亚。


豆瓣8.2《无声告白》:死亡成了自我认知与救赎的方式


3、 我们该如何找到真正的自己?


整本书压抑低沉。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就站在我们面前。


渴望完成父母心愿的我们就是莉迪亚的影子。


我们未曾想过自己为什么而活着。


是为了完成父母的梦想吗?


是为了得到教师的赞赏吗?


是为了融入这个五颜六色的社会吗?


我们该如何找到真正的自我?


不妨与自己来一场对话吧。


1. 问:"父母对我的要求是什么?"

2. 问:"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什么?"

3. 问:"这到底是我想要的,还是父母想要的?"

4. 问:"我是谁?"

5. 问:"切断与身边所有人的关系后,我是谁?"

6. 问:"我想要什么?这是欲望,还是梦想?"

7. 问:"我想要的和父母想要的有冲突吗?"

8. 问:"我害怕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吗?"

9. 问:"你有勇气跟父母说出你的梦想吗?"

10. 问:"你找到自己了吗?"


希望你回答完这十个问题后,能找到真正的自己,努力地为自己活着。


豆瓣8.2《无声告白》:死亡成了自我认知与救赎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