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4谢尔曼:“也许我打不过你,但是我一辆一口唾沫淹死你”(一)

综述

M4谢尔曼:“也许我打不过你,但是我一辆一口唾沫淹死你”(一)

威廉·特库塞·谢尔曼—南北战争北军名将,M4坦克即以他命名。

M4中型坦克,是在M3中型坦克的基础上研制的,各种改型的车身、引擎、炮塔、坦克炮、悬挂、履带等都选用不同的装备配置,构成车身的零件有高度的兼容性。谢尔曼坦克是二战中产量最大的坦克之一,其产量达49234辆。


发展历程

1940年8月19日,美国开始了新型坦克的研制工作。根据M3“格兰特/李”中型坦克的不足,军方要求将75毫米火炮装在旋转炮塔上,研制代号是T6中型坦克,1941年9月,T6坦克定型并被命名为M4“谢尔曼”中型坦克。M4是在M3坦克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因而M4和M3,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底盘总体布置和行动部分都很相似。最大的区别在炮塔上,M4坦克的炮塔为整体铸造炮塔,圆弧过渡,尺寸上比M3的炮塔要大得多。

M4谢尔曼:“也许我打不过你,但是我一辆一口唾沫淹死你”(一)


M4坦克的型号十分繁杂,仅美国官方公布的M4系列改进型车,变型车,和实验型车就有50多种。主要有M4,M4A1,M4A2,M4A3,M4A4,M4A6这6种型号的改进型车,主炮有75毫米,76毫米,105毫米。

前期M4的火力虽略显不足,但它的坚固,可靠和耐久性却享誉军界。在整个大战期间,M4成为美军坦克力量的骨干。当时由于美军不像德军和苏军那样装备了重型坦克,M4有时也得权充重型坦克使用,尽管它根本不能胜任这个角色。

M4谢尔曼:“也许我打不过你,但是我一辆一口唾沫淹死你”(一)


从1942年开始,M4一批接一批地投入使用,以求尽快替换身有残疾的M3。它第一个大显威风的地方是北非战场。当英军撤至阿拉曼,已置身退无可退的境地时,大约四百辆谢尔曼被火速补充至英国第八集团军。在十字军式坦克和英国瓦伦丁步兵坦克的配合下,经过五小时的炮火准备,谢尔曼坦克率先向油料、备件严重不足,已成强弩之末的德军发动冲击。经过十二天激战,英军大败德意志非洲军团。

是役,曾在沙漠中令对手望风披靡的德意联军坦克被击毁二百余辆(德军当时与英军坦克伤亡比例为1比4,也就是说英军击毁1辆德军坦克需要付出4辆坦克为代价)。沙漠之狐隆美尔从此一厥不振。而在突尼斯登陆行动中,美国陆军的M4坦克也紧随登场,为将德意法西斯赶出北非作出了巨大贡献。

M4谢尔曼:“也许我打不过你,但是我一辆一口唾沫淹死你”(一)


此后,不论在欧洲战场还是在太平洋战场,随处可见谢尔曼的身影。最先登陆诺曼底的坦克就是数百辆谢尔曼DD水陆坦克,成为盟军迈向胜利的先锋。

M4谢尔曼并不是二战中性能最佳的中型坦克,但巨大的装备数量加上蒙哥马利、巴顿等名将精明的运用,使它在盟军的武器装备序列中占有重要地位。巴顿将军指挥下的美军第三装甲师主要装备就是M4坦克,它们在诺曼底登陆以后的历次战斗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总体设计

M4中型坦克具备许多优点和采用先进的技术。首先,M4谢尔曼是二战性能最可靠的坦克,其动力系统的坚固耐用连苏联坦克都逊色几分,德国坦克更是望尘莫及。德国虎豹坦克每隔1000公里里程就需要大修一次,坦克必须运回工厂大修。谢尔曼坦克只需要最基本的野战维护就够了,故障少,因此美军坦克出动率远超德军。


M4谢尔曼:“也许我打不过你,但是我一辆一口唾沫淹死你”(一)


谢尔曼坦克的生产设计大概也是二战最优秀的。美国研制生产坦克的厂家是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汽车厂,采用的是亨利-福特倡导的生产线原理,因此能够大批量生产,并且大幅度降低成本。美国二战期间总共生产了各种装甲战车287,000辆,其中包括将近5万辆M4谢尔曼坦克。最有趣的是,谢尔曼坦克的尺寸是参照美国“自由轮”的船舱设计,非常方便远洋运输。

M4谢尔曼:“也许我打不过你,但是我一辆一口唾沫淹死你”(一)


谢尔曼坦克还拥有几项世界领先技术。首先炮塔转动装置是二战最快的,转动一周只需要不足10秒钟,这使得谢尔曼在近距离坦克战中能够快速反应,迅速射击从而击毁对手。其次谢尔曼还是二战少数装备了火炮垂直稳定仪的坦克,能够在行进当中精确瞄准目标开炮。

谢尔曼的500马力汽油发动机也是二战最优秀的坦克引擎之一,使谢尔曼坦克具有47公里的最高公路时速。这些优点都很对机动作战有帮助。M4A2式坦克曾援助苏联,获得苏联人高度评价,其闭式散热器具有在较低功率下有效利用发动机功率的特点,独特的五叶式散热器风扇扇叶角度不一,高速运转时可降低噪音,使坦克具有更好的隐蔽性。


M4谢尔曼:“也许我打不过你,但是我一辆一口唾沫淹死你”(一)


但是谢尔曼坦克还是有十分突出的缺点:一、火力不足以对抗德军新式坦克。二、车体高大,增加了中弹的面积。


1942年春天,谢尔曼坦克第一次出现于北非战场。当时隆美尔的德意志非洲军团装备的坦克主要为三号坦克以及少量四号坦克长身管型,三号坦克是非洲军团数量最多的型号,但只能在500米以内击穿谢尔曼的装甲。于是谢尔曼坦克拥有无可置疑的战场统治权,英军在阿拉曼战役中大量使用。战役以后,隆美尔写道:“敌方的新式谢尔曼坦克,比我们所有的型号都要先进。” 实际上,在北非战场上德国只有少数几种能在1000米以外从正面击穿谢尔曼坦克装甲的武器,如虎式坦克、Pak 40反坦克炮和四号F2型坦克。


M4谢尔曼:“也许我打不过你,但是我一辆一口唾沫淹死你”(一)


而到了诺曼底战役,M4的对手不再仅仅是早期的三号坦克,四号坦克(长身管型)、虎式重型坦克和黑豹坦克的出现让M4显得不堪一击。

火力系统

初期型谢尔曼坦克装备一门M3型75毫米L/40加农炮。该炮发射早期M72穿甲弹能够在914米距离上击穿60毫米/30°钢板,穿甲能力略比苏联T-34早期型号的76毫米F34火炮强。

但面对德军加厚装甲的四号坦克H型80毫米的正面装甲,只能在100米处有效击穿。与德军四号坦克H型的75毫米L/48主炮相比更是相距甚远。

M4谢尔曼:“也许我打不过你,但是我一辆一口唾沫淹死你”(一)


不过在1944年后,谢尔曼坦克大量换装了M61型被帽穿甲弹,这种穿甲弹改良了对付倾斜装甲和表面硬化装甲的能力。且穿深达到了500米击穿94毫米30°钢板,穿透力比M72穿甲弹和苏制F-34主炮优秀,且可以在500米的距离击毁德军在诺曼底的主力坦克----四号坦克H型。略比4号坦克J型逊色,面对虎式和黑豹坦克,更是无能为力。


M4后期型号换装M1型76毫米L/52火炮,相比原装的M3型75毫米L/40火炮,M1型76毫米L/52火炮在火力上有了很大的提升,比苏联T-34/85坦克略优。

但比较德军的KwK36 88毫米L/56和KwK42 75毫米 L/70还是有一定差距。英国人较有预见性,将17磅炮装在谢尔曼上,改装成了萤火虫坦克,才有了远距离击毁德军坦克的能力。

M4谢尔曼:“也许我打不过你,但是我一辆一口唾沫淹死你”(一)


后期的M4A3E8可以在1000米的距离使用76毫米炮的M93型高速穿甲弹击毁虎式坦克,而谢尔曼萤火虫可以在1500米的距离正面击毁虎式坦克。

谢尔曼萤火虫坦克是盟军仅有能与德军黑豹坦克和虎式坦克正面抗衡的坦克。英军经常使用萤火虫坦克与德军黑豹坦克或虎式坦克正面交锋。

而装备M1型76毫米 L/52炮的普通谢尔曼坦克,能在2000米以外正面击穿四号坦克的装甲。

M4谢尔曼:“也许我打不过你,但是我一辆一口唾沫淹死你”(一)


在早期的诺曼底战役,装备76毫米炮的谢尔曼坦克是仅有能击穿虎式坦克正面装甲的坦克,但实战表现却非常糟糕。

因为在实战中,德国装甲兵经常会为虎式暴露出一部分侧面,形成一个斜角,大幅减小了炮弹的入射角,使得炮弹对付虎式正面时有倾斜装甲的作用,所以无论使用M62型被帽穿甲弹或是M93型高速穿甲弹,76毫米炮都无法击穿黑豹G型坦克的大倾角首上装甲,但M93型高速穿甲弹可在1000码(914米)距离以上击穿黑豹G型坦克的110毫米炮盾,而M62型被帽穿甲弹则需迫近到200码(182米)以内。

防护系统

早期谢尔曼M4、M4A1、M4A2早期型正面装甲厚51毫米,56°倾斜。侧面38毫米垂直。炮塔正面装甲厚76.2毫米。

M4谢尔曼:“也许我打不过你,但是我一辆一口唾沫淹死你”(一)


后期谢尔曼M4A2、M4A3、M4A3E8型坦克正面装甲厚63.5毫米,47°倾斜。侧面38毫米垂直。炮塔正面装甲厚89毫米。早期型号高2.74米,后期型号高2.97米。

M4A3相比德军的四号坦克,谢尔曼坦克有防护性更好的正面装甲,63.5毫米 47°的倾斜装甲能够提供大倾角效应。

M4谢尔曼:“也许我打不过你,但是我一辆一口唾沫淹死你”(一)


四号坦克只能在800米以内才可以有效击穿谢尔曼坦克的大倾角装甲,而双方都可以在1km以外击穿对方的炮塔装甲,但四号坦克的炮塔却更为薄弱(为50毫米,谢尔曼M4A3为76毫米)但侧面和后面则是谢尔曼坦克略优于四号坦克。

美军第3装甲师登陆诺曼底时拥有232辆谢尔曼坦克,到战争结束,这个师共有648辆谢尔曼被击毁报废,另有700辆被击伤,修复以后重上战场,战损率高达580%。诺曼底战役中,美军第2装甲师在两天里就损失57辆谢尔曼坦克,伤亡363人。阿登战役前夕,美军装甲师的伤亡如此惨重,出现了没有足够的坦克兵装备坦克的局面,许多仓促上阵的坦克只有3个乘员,而不是规定的5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