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薪或免職,車企“自救”開啟“淘汰賽”

乘聯會數據顯示,2月全國狹義乘用車綜合銷量為25.2萬輛,同比下跌78.5%;前2個月累計銷量196.8萬輛,同比下跌41%。疫情對汽車行業的影響已不僅是銷量下滑,還包括企業員工的降薪。

降薪或免職,車企“自救”開啟“淘汰賽”

3月10日,業內傳出一份北汽集團內部下發的《零售中心全員銷量考核方案》,被部分員工認為是“變相裁員”。方案顯示,為確保3月份任務達成,零售中心制定全員銷量掛靠方案,事業部分管副總、事業部部長、事業部科長和大區主任在內的四類崗位相關人員,如果未完成相應崗位負責的3月份批發任務,將直接面臨免職的處罰;其他零售中心相關人員以及銷售人員,如果未完成3月整體批發任務,將最扣除20%至70%的月度整體工資。

降薪或免職,車企“自救”開啟“淘汰賽”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2020年2月汽車經銷商庫存報告,2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創下歷史新高,達到81.2%,北汽集團下達的3月批發任務完成難度可想而知。

此外,上汽大通和威馬汽車也加入這波降薪潮。3月5日,上汽大通發佈關於2020年薪酬及福利調整說明的通知,從2020年3月起調整員工月績效獎金髮放比例,涉及大通公司及技術中心全員。與此同時,造車新勢力威馬汽車HR通過線上會議通知全體員工取消年終獎,理由是去年公司年度KPI不達標。

一線員工:薪酬及福利調整影響不大

上汽集團發佈的產銷快報顯示,2月上汽集團汽車銷量為4.73萬輛,同比去年36.29萬輛下滑86.97%;1-2月累計汽車銷量為44.76萬輛,同比下降54.07%。雖然銷量下滑創歷史新低早在意料之中,作為國內最具規模、最具代表性的整車汽車集團,上汽集團也不得不採用降薪的方式來應對危機。

除了旗下兩家合資公司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目前還沒有下發調薪通知,上汽乘用車、上汽大通和上汽匯眾都制定了不同程度的薪資調整方案。

作為上汽集團旗下子公司,上汽大通2019年全年銷量為120,017輛,同比增42.8%;今年1月銷量為11,507輛,同比增長11.4%;受疫情影響,2月銷量同比下滑70.06%至2603輛。上汽大通的降薪方案顯示,佔員工工資35%的績效獎金作為主要調整內容,主要是調整員工績效獎金的發放比例,具體降薪情況為:H崗及以上,績效獎金髮放43%;G/F崗,績效獎金髮放71%;E崗及以下,績效獎金髮放83%。除了績效,上汽大通還取消了年休假補貼、技術中心服裝費以及書報券等福利,一線員工全勤獎調整為生產奮鬥獎,將根據產銷量安排適時發放。

降薪或免職,車企“自救”開啟“淘汰賽”

“績效工資要考核績效,而且是根據企業效益情況來定,與企業績效掛鉤的部分會有所波動,這是非常正常的。”對於上汽大通公佈的降薪方案,汽車行業分析師賈新光認為,上汽大通調整的是績效工資,因為2月企業基本沒有收益,隨著疫情好轉,企業陸續復工復產、市場回暖並正常銷售,業績好的時候,員工收入中與企業績效掛鉤的部分也會隨之上升。

身為上汽大通一線技術崗位員工,王明(化名)表示此次薪資調整並沒有對自己的收入產生較大影響:“普通員工調整後每個月收入會減少500元左右,這次調整對一般員工來說沒有太大影響。”

對於上汽大通開闢了“內部人才市場”,鼓勵員工到營銷一線,在“人人都是營銷人,人人都是合夥人”的政策之下,是不是意味著“人人都要背銷量”?王明表示自己目前沒有任何銷量任務。

降薪或免職,車企“自救”開啟“淘汰賽”

針對降薪一事,上汽大通發佈官方聲明稱,該公司薪酬調整,是上汽大通面對市場的響應,每年都會進行,上汽大通將員工的薪酬跟經營同向掛鉤。根據目前公司的經營情況,上汽大通計劃對員工薪酬福利進行適度調整。目前流傳的上汽大通薪酬調整信息,僅用於企業與工會及員工協商,尚未形成最終方案。

降薪或免職,車企“自救”開啟“淘汰賽”

上海匯眾是為上海大眾、上海通用、上汽乘用車所生產的多款轎車提供底盤系統的供應商,也公佈了降薪方案。從3月份起將員工稅前月收入下調22.2%,恢復期將根據公司後續發佈通知為準,同時績效獎金部分也大打折扣,取消了年休假補貼、服裝費用等福利。

變相“降薪”的威馬汽車選擇取消年終獎。據悉,威馬汽車的年終獎約為3.5-3.7個月的工資,約佔員工全年收入的30%,會上下浮動,由於2019年全年威馬累計交付量為16,876輛,僅完成全年10萬輛目標的16.9%,KPI不達標故而取消年終獎。此外,勞動合同中明確規定的13薪也被延後到今年6月發放。

二手車市場同樣不容樂觀。瓜子二手車的母公司車好多集團宣佈2、3月全員降薪30%-50%,大搜車CEO也表示減員13%-14%,優信二手車則宣佈對部分員工實施降薪20%-40%的措施,聯眾優車宣佈3月不恢復現場辦公,放款低於3單的員工不發放基本薪資……

“降薪不能被看做車企自救方式”

疫情之下,企業選擇裁員、降薪等壓縮成本方式“節流”實屬無奈之舉。不過,對於車企掀起的“降薪潮”,賈新光認為這不能看做是車企的“自救”方式,“車企僅僅靠減發工資是難以‘自救’的,另外上汽大通業績一直比較好,並沒有到要‘自救’的程度。”

降薪或免職,車企“自救”開啟“淘汰賽”

而在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車企最有效的“自救”方式仍然是拉動消費、提升銷量,“應對疫情對行業帶來的衝擊,廠家需要拓寬更多的消費渠道,加強與消費者的接觸,讓意向訂單成功轉換,實現銷售。”

在疫情期間,車企開始積極探索新的營銷方式,不少車企推出了疫情關懷政策,希望通過價格讓利“搶客”,同時也支持網上看車、VR全景看車等,不過這股直播潮能否為車企帶來實質性的銷量還有待考證,汽車作為“重體驗”的大宗交易品,讓消費者在線上下單的可能性還是相對較低。

降薪或免職,車企“自救”開啟“淘汰賽”

2月銷量可以明顯反映出直播賣車可以看作是疫情期的過渡措施,能給車企帶來的增量有限。銷量大跌無疑進一步加劇車企的經營壓力,不斷傳出的車企裁員、減薪等消息,可見車企面臨“苦日子”不得不勒緊褲腰帶。

“特殊時期,企業採取一些符合法律要求的方式方法,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這是法律賦予企業的權利。但企業也要充分考慮員工的感受,做好協商和互相諒解工作,做好員工心理建設工作。”汽車行業分析師任萬付表示,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員工心裡對企業降薪其實早有預期,並不算是出乎意料的事。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