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真實版''阿甘'':朝鮮戰場擊退6人救戰友,拒絕接受榮譽勳章

美軍真實版''阿甘'':朝鮮戰場擊退6人救戰友,拒絕接受榮譽勳章

"Run!Forrest!Run!"凡是看過《阿甘正傳》的人都會記住這句臺詞。由著名影星湯姆·漢克斯主演的這部不朽經典已經是無數人的勵志楷模,天生低能的阿甘以淳樸的心態面對紛繁複雜的現實世界,卻取得了常人難以企及的成就,其中包括在越南戰場作戰時因為救助戰友而獲頒榮譽勳章。

美軍真實版''阿甘'':朝鮮戰場擊退6人救戰友,拒絕接受榮譽勳章

■影片《阿甘正傳》中,阿甘作為美國大兵在越南作戰時的形象。

影片中的情節是這樣的:阿甘在大學畢業後應徵入伍,後開赴越南參戰,某次巡邏中遭遇伏擊,在撤退時擅長跑步的阿甘率先逃離危險區域,當他發現好友巴布沒有撤出時,多次返回戰區尋找,救出包括指揮官丹中尉等多位戰友,直到找到受致命傷的巴布,他因為這一行為而被授予榮譽勳章,還搞出頒獎儀式上給總統看屁股的鬧劇。這段情節是虛構的,但在朝鮮戰爭中確實發生過"阿甘式"的英勇行為,與影片中阿甘因為救人屁股挨槍子不同,真實事件中的主人公失去了一隻眼睛!

美軍真實版''阿甘'':朝鮮戰場擊退6人救戰友,拒絕接受榮譽勳章

■影片《阿甘正傳》中,阿甘將身負重傷的巴布從戰區救回,在河邊做最後的道別。

真實版的"阿甘"名叫歐內斯特·韋斯特,於1931年9月2日出生在肯塔基州的拉塞爾,自幼失去雙親,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時代是在肯塔基州凡爾塞的一座孤兒院裡度過的,這裡還同時收養了其他125名孤兒。儘管這些男孩子彼此之間沒有血緣關係,但在孤兒院共同成長的經歷培育了他們之間勝似兄弟的親密情感,而韋斯特從小就懂得袍澤情誼的可貴,這為他日後在戰場上挺身而出,甘冒風險解救戰友埋下了伏筆。

美軍真實版''阿甘'':朝鮮戰場擊退6人救戰友,拒絕接受榮譽勳章

■歐內斯特·韋斯特一等兵的戎裝照,攝於負傷之後,其左眼裝上了假眼。

1950年,19歲的韋斯特應徵入伍,加入美國陸軍,經過為期六週的高強度基礎訓練後,韋斯特和其他新兵一道乘坐前往遠東,踏上了陌生的朝鮮半島,參與到一場已經持續兩年多的激烈戰爭中。抵達朝鮮的韋斯特一等兵被分配到第25步兵師第14步兵團第3營L連,隨部隊開赴朝鮮半島東部前線文登裡地區,也就是美軍戰史上著名的"傷心嶺"。

美軍真實版''阿甘'':朝鮮戰場擊退6人救戰友,拒絕接受榮譽勳章

■朝鮮東部文登裡地區"傷心嶺"的航拍照片,可見此處地形險峻複雜。

"傷心嶺"是美軍為文登裡東南方以851高地、931高地和894高地為中心的山地丘陵所取的代號,而其南面的另一片山地則被取名為"血嶺"。在1951年至1952年間,美韓聯軍與朝鮮人民軍圍繞這片區域的控制權反覆拉鋸,雙方均付出了高昂代價,因此才有了這樣兩個飽含艱辛和恐懼的代號。"傷心嶺"地區山高谷深,地形崎嶇,秋冬時節寒氣逼人,在夜間氣溫常常下降到零下20度。交戰雙方在各自控制的山頭上挖掘戰壕、構築碉堡,相互對峙,即便沒有大的戰事,也常常實施火力偵察和滲透偷襲行動,無論白天還是黑夜,槍炮聲和爆炸聲不時迴盪在山谷間。

美軍真實版''阿甘'':朝鮮戰場擊退6人救戰友,拒絕接受榮譽勳章

■文登裡地區的地形圖,左上角就是"傷心嶺",其下方就是"血嶺"。

韋斯特多次參加前沿地帶的夜間巡邏和偵察行動,當1952年10月12日連長喬治·吉維登上尉徵召志願者跟隨他執行一次夜襲任務時,韋斯特和其他8名士兵報名參加,這次任務的目標是端掉附近山頭上的一處朝軍前沿據點。這支10人小分隊在夜色中沿著蜿蜒曲折的小路潛行,韋斯特自告奮勇擔任尖兵。當接近目標時,韋斯特發現朝軍士兵已經在山坡上戒備,他急忙向身後的指揮官示警,但為時已晚,手榴彈已經從山頂飛落下來,美軍士兵急忙就地尋找隱蔽。一枚手榴彈從韋斯特兩腿間穿過,在他身後幾碼處炸響,將帶隊的上尉炸成重傷,不省人事。與此同時,山上的朝軍開始猛烈射擊,將小分隊壓制在山坡上。

美軍真實版''阿甘'':朝鮮戰場擊退6人救戰友,拒絕接受榮譽勳章

■1952年8月,美軍第27步兵團的士兵們隱蔽在"傷心嶺"前線的掩體內,40碼外就是朝軍陣地。

在上尉受傷後,韋斯特擔任臨時指揮,他明白遭遇了埋伏,既定任務已經無法完成,他果斷下令還能行動的人立即撤退,藉助地形的掩護,韋斯特等人撤退到安全地帶,清點人數後發現包括上尉在內的數人缺席,他們顯然仍滯留在遇伏地點。韋斯特讓其他人就地警戒,他獨自一人沿原路返回,尋找失蹤的戰友。

美軍真實版''阿甘'':朝鮮戰場擊退6人救戰友,拒絕接受榮譽勳章

■在"傷心嶺"前線,沿著山脊前進的美軍部隊,可以觀察到山上的樹木被炮火摧殘,只剩樹幹。

韋斯特首先找到了上尉,雖然一息尚存,但雙腿被彈片嚴重割傷,無法行走。韋斯特將上尉扛在肩頭,向山下前行。途中,三名朝軍士兵從黑暗中向他們發起進攻,韋斯特急忙將上尉放在地上,用自己的身體擋在身前,敏捷地操槍射擊,將進攻者擊倒在地,然後又背起上尉繼續撤退。在抵達集合地點後,韋斯特讓戰友照顧上尉,他再度返回營救其他人。韋斯特在山路又發現了兩個傷員,將他們一一護送到安全地點。在最後一次後撤時,韋斯特又一次遭遇伏擊,三名朝軍士兵用步槍和手榴彈襲擊了他們。韋斯特反應迅速,依託山石與對手展開對射,在近距離將三人擊殺,但是一枚手榴彈在他身邊爆炸,碎片打進他的手臂和左眼。韋斯特對傷痛渾然不覺,扶著戰友成功回到集合點,直到撤回後方韋斯特才意識到自己的傷有多麼嚴重!

美軍真實版''阿甘'':朝鮮戰場擊退6人救戰友,拒絕接受榮譽勳章

■在白雪覆蓋的山地作戰的美軍士兵,朝鮮戰場的冬季對於交戰雙方都十分艱難。

韋斯特被迅速後送到日本接受治療,一位醫生在檢查了他的傷情後將他送上了返回美國的飛機,儘管如此韋斯特的左眼還是因為受傷嚴重而失明。1953年,韋斯特從軍中退役,返回肯塔基,前往當地鐵路公司謀職,因為傷殘而遭到拒絕,後來在老兵組織的幫助下才得到這份工作,但他從未和旁人提及自己火線救人的事蹟。

美軍真實版''阿甘'':朝鮮戰場擊退6人救戰友,拒絕接受榮譽勳章

■1954年1月,艾森豪威爾總統與三位榮譽勳章獲得者合影,左二就是韋斯特。

1954年初,韋斯特得知自己被授予榮譽勳章時非常驚訝,起初感到難以置信,並且表示不願意接受這份褒獎,他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只是在盡一名軍人的本分,他將身邊的戰友視為兄弟,並且相信每一名士兵處在那種境況下都會做出與他同樣的選擇。儘管如此,韋斯特還是應邀前往華盛頓白宮,從艾森豪威爾總統手中接過了美國軍人的最高榮譽。

美軍真實版''阿甘'':朝鮮戰場擊退6人救戰友,拒絕接受榮譽勳章

■2009年佩戴榮譽勳章參加老兵活動的韋斯特。

從華盛頓返回後,韋斯特依舊過著平淡簡單的生活,他從不為自己在戰爭中失去左眼而抱怨,他同時也不對戰場上的對手持有仇恨之心,他認為交戰雙方的士兵都在儘自己的職責。如今,韋斯特仍平靜地生活在故鄉拉塞爾。目前,朝鮮戰爭時期的榮譽勳章獲得者仍然健在的只有五位,韋斯特是其中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