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水滴筹业务量爆发 或将催生中国版凯撒医疗

评论:水滴筹业务量爆发 或将催生中国版凯撒医疗

随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医疗日益增加的需求和中国医疗资源分布极度不平衡的现状越发矛盾,为解决这一社会痛点,卫生部等主管部门除出台各项政策鼓励分级诊疗等之外,更是积极引导和支持互联网医疗发展。

在中国大地上,平安好医生、微医、春雨医生等与互联网医疗相关的企业都受到了资本市场热捧。很多类似的互联网医疗平台都将自己对标美国的凯撒医疗集团——美国健康管理组织(HMO)之一,该集团2017年收入727亿美元,利润38亿美元。

在互联网医疗资金领域,笔者发现也有这样的一家公司,其商业模式与中国十几亿民众密切相关,而其未来发展脉络与凯撒医疗集团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在政府和合作伙伴的鼓励下,有着医疗服务入口性优势的水滴公司借助大数据、区块链等科学技术,正在朝着符合中国国情的凯撒医疗集团迈进,正在从事一项涉及十几亿中国用户和多个“一带一路”国家的健康事业。

崛起:农村包围城市

上世纪30年代,在边远地区修水坝的企业主凯撒为了让每个工人及其家庭成员以少量的费用享受到医疗服务,他和能接受预付费的加菲尔德医生签合同,用工人的少量预付费支付加菲尔德的报酬,工人得病直接可在加菲尔德这里诊治。水坝快修完时二战正走向高潮,凯撒到旧金山附近的一家造船厂建造货轮时也希望加菲尔德为他的战时团队提供医疗服务,并推动加菲尔德成立了医院。二战后,以此为模型组建的凯撒医疗集团成立,其他企业、政府和个人也可以用团体预付费的形式购买其服务。目前凯撒医疗在美国拥有约千万会员。

评论:水滴筹业务量爆发 或将催生中国版凯撒医疗

与凯撒医疗一样,水滴公司旗下的水滴互助和水滴筹也是从基层起家的,中国的广大百姓是其首批用户。而水滴互助、水滴筹能在两年内从后来者发展为行业龙头,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各种因素的“成全”。

首先,水滴公司的创立根植于中国国情。在基本医保和商业保险渗透率严重不足、企业员工福利更不能全员覆盖的时候,创业团队看到了中国近14亿大众对健康医疗保障的急切渴望,用帮中国亿万家庭解决医疗资金的方式,让每一个为治病花钱愁眉不展的普通大众心里有了安全感。这也是前美团第10号员工、美团外卖的联合创始人沈鹏的创业初衷。

水滴互助诞生于2016年,那一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是中国总人数已达13.83亿人。那一年也是互联网互助行业爆发的元年。当时众筹平台轻松筹已推出两年,但其业务多集中于一二线城市。沈鹏从美团离职创办水滴互助后,借助于其之前在美团积累的人脉,2016年5月,水滴互助获腾讯、高榕资本、IDG资本、美团点评、点亮基金、真格基金等5000万人民币天使轮投资。

他在市场比较冷的时候组建了敢打硬仗的创业团队,而当水滴公司拿到当时行业最大的一笔融资后,其他互助平台才陆续杀了进来,行业开始爆发。

其次,水滴公司建立了创新性的商业模式。2016年时,对于“互助平台如何变现”95%的人都讲不清,但沈鹏及其创业团队凭着对用户需求的极度敏感已意识到了互助将来可以和保险售卖进行场景互通,即加入互助保障和为大病患者捐过款的人更容易触景生情买保险。此外公司发展节奏控制得很好,在底层市场稳扎稳打了一年之后,2017年5月,创业团队才推出了互联网保险平台——水滴保,开始从基层向中高端市场渗透。当年8月30日,水滴公司完成由腾讯、蓝驰创投联合领投,高榕资本、创新工场、美团点评、IDG资本、彤程公益基金会等机构跟投的1.6亿元人民币投资。

第三,在作战方案上,他们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与轻松筹在一二线城市的地铁、写字楼里投广告不同,水滴公司发现农村市场对互助保障和大病筹款的需求更大。他们把握住了微信下沉到4、5、6线城市时的红利,即获客速度快、获客成本低。他们将用户参与门槛做得足够低,让4、5、6线城市的用户不用输手机号微信一键登陆即可参与水滴互助。同时与其他大病众筹平台收取手续费不同,水滴筹一开始就喊出了“0手续费”的口号,成了国内第一家免费的大病筹款平台。

第四,水滴有用户至上的极致思维。水滴互助和水滴筹从基层切入并让地下团队快速占据了有利位置,建立起了品牌和用户规模的先发优势,而如果他们为用户服务得没有诚意用户也会用脚投票,幸而公司及时提出了“经营信任”的口号,与监管层和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公开、透明的平台。公司的风控系统建设、公司在金融科技上的投入及水滴志愿者队伍建设等都为其做了口碑加持。于是这家公司用一年多时间在用户数上反超了轻松筹,直到目前水滴互助、水滴筹两条业务线的市场份额仍稳居行业第一。

对标:中国版的凯撒医疗

目前水滴公司旗下有水滴互助、水滴筹、水滴保、水滴公益四大业务,覆盖零手续费大病众筹(个人求助)、网络互助、互联网保险和公开募捐信息平台等多个领域。公司独立付费用户数已突破1亿,注册用户数突破了4亿。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春节前后,水滴公司业务数据呈现高速爆发式增长。据行业内一份采自微信支付的数据显示,水滴互助累计业务量差不多是竞争对手的3倍,日增量数据高达10-20倍之间。目前水滴筹每日筹款量约为行业第二名的1.4倍,在保险业务上,水滴保的增速也比对方更快一些。业内公认:平日略显低调的水滴公司在实际运营效率和对微信增长红利的把握上,更胜一筹。

如此体量的公司,要在资本市场上找对标公司并不是难事,难的是找不到与之完全类似的公司。笔者发现,水滴互助和水滴保已成平日对健康关注的人群的入口,水滴筹已成为大病患者及其亲朋好友的关注入口,水滴互助、水滴筹、水滴保正在共同组成水滴公司医疗服务的入口性优势,未来这家公司越发展越可能像国外的凯撒医疗集团。凯撒医疗起家也是采用的预付费模式,也是从基层用户切入,后来发展成全国的医疗健康集团,提供药品、保险、健康大数据等服务。

凯撒医疗最具特色的地方不是多维度服务,而是其自成一体的医疗体系和控费效果。凯撒医疗有自己的保险、医院和医生集团,这种闭合的医疗体系设计注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也使得会员在那里看病的医疗花费整体不高,且该集团也会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医疗质量,改善会员健康基础。水滴公司也有这方面的优势。过去两年通过深耕水滴互助和水滴筹团队已获取了4亿多的注册用户,平均3、4个中国人里就有1人和水滴公司发生了联系,用户病患治病的资金由这家公司帮着筹集托管,所以他们完全可以帮着病患用户安排靠谱的医疗合作机构,帮用户选择低价、高质的医疗服务,一起配合主管部门推动社会建立起百姓能看得起病的医疗健康保障体系。

据悉凯撒可以做到比其他医院低10%~20%的成本,对于这一点,相信由水滴互助、水滴筹、水滴保、水滴公益四大业务组成的水滴医疗集团也能做到。“提供低价、高质的服务”是凯撒医疗的追求,也正是以“保障中国亿万家庭”为使命的水滴公司一直坚持的信仰,降低就医成本、让家庭不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正是水滴互助成立的初衷。

评论:水滴筹业务量爆发 或将催生中国版凯撒医疗

未来:与平安好医生、微医各有侧重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医疗健康市场高速扩张,2016年市场规模已近110亿元,部分机构预计2026年规模有望达2000亿元。保险、医院、医药都是水滴公司未来可尝试的方向,而这家公司又与平安好医生、微医等互联网医疗平台和而不同。几家公司各有各的发展重点和资本想象空间。

平安好医生依托于平安集团深耕多年的保险银行板块发展而起,并以前瞻性战略眼光自建医生团队。在IPO前,平安好医生共进行了两轮融资,2016年4月底,完成A轮融资5亿美元,公司整体估值为30亿美元;2017年12月Pre-IPO轮融资,软银旗下的SoftBank Vision Fund按照投后54亿美元整体估值投资了4亿美元。其上市时更是创造了香港今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桩IPO,合计募资近88亿港元。与平安好医生2亿多注册数相比,水滴公司的超4亿的用户数规模更大。

与以预约挂号起家的微医相比,水滴公司也有其自身特色。在硅谷全球数据研究机构PitchBook近日发布的全球最有价值的科技公司榜单中,已将诊疗场景下沉到基层和家庭的微医以55亿美元的估值成为唯一一家上榜的医疗科技公司。与微医相比,水滴公司在用户的医疗资金花费上有跟踪和建议的权限,也可以建议用户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和就诊医生。

在战略上,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同时00后的风险意识也在日益显现,保险市场将迎来大消费时代。目前水滴互助、水滴筹、水滴保贡献的四分之三的收入是与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相关的,公司面对中高端用户现阶段主要还是卖保险,水滴保已成为国内众多保险公司健康险第一分销平台。而未来已成功掌握了4亿多用户源头信息的水滴公司没有理由不向癌症治疗等大病治疗领域拓展。目前全球的大病治疗技术,尤其是癌症治疗技术每天都在有新的突破,水滴公司创始人沈鹏今年5月就向媒体表示过想与国内顶级癌症治疗研究中心合作的意向。

从战术上看,除建立了很难被攻克的线上线下壁垒外,借助区块链等技术,水滴公司各板块也在致力用金融科技改善传统健康医疗服务。比如他们2016年就在布局区块链,今年5月还联合腾讯、高榕资本等捐建了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区块链研究中心。此外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国企业发展与并购重组研究中心也与水滴公司签了战略合作协议,两家联合佐治亚理工学院、巴黎高等商学院几方在保险与公益大数据上进行探索和研究。

评论:水滴筹业务量爆发 或将催生中国版凯撒医疗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鉴于医疗健康意识日益提高,互联网技术进步及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预期2016-2026年我国互联网医疗的年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 33.6%的水平。

互联网健康医疗成为下一个互联网风口已是大概率事件,在掌握了医疗服务的入口性优势之后,未来的水滴公司必将能提供事前预防保健、健康筛查、保险保障和事后医疗、康复全链条服务,或许正如该公司两轮融资的领投方腾讯公司所说,这家公司估值几十亿美元仅仅是个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