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蘇過時了,陳數演的才是我們想看的爽文女主

不知道是不是有很多人和我一樣,是先在抖音上刷到斯黛拉大殺四方的cut,然後知道這些片段來自《完美關係》。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其實她只是個副線角色,每集最多出現十分鐘,甚至有時候一晚上都沒她的鏡頭,可是一出場就能剪成預告片。

斯黛拉的扮演者是陳數,她第一個出圈的名場面是上門去會第三者。她從發現丈夫出軌開始就沒打算挽回婚姻,此行的目的也不是威脅對方出局,而是探探虛實收集證據,從心態上就佔據了高地。

陳數的處理是進屋後淡定坐下,翹起驕傲的二郎腿表明身份,全程都沒有大聲說話,只是在眼神和語氣上加了淡淡的嘲諷,在對方的家裡,反而她自如得像女主人一般。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被她的氣場震蒙了的第三者無力反擊,請她出去,她又放出致命殺招:這房子是我老公給你租的,我有一半使用權,嚴格意義上來說它是我的家而不是你的,我在自己的房子裡,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哪兒輪得到你來趕我?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短短兩分鐘的戲,不吐髒字不丟體面,用神態就殺人於無形。

斯黛拉的設定,彷彿是個現代女性爽文大女主,在職場上她雷厲風行獨當一面,是公關公司的高級合夥人,住陸家嘴大平層豪宅。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老闆身陷財務危機沒交沒代就遁了,讓毫無經驗的傻白甜女兒繼位。她信不過新老闆的能力,給佟麗婭演的少主施加了不小的壓力,但從頭到尾坦坦蕩蕩,就事論事,沒有下過惡毒的黑手。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家事上她也果決乾脆,除了前面寫到的手撕第三者,對自己的渣男老公更是說踢就踢,不留情面。雖然她因此難受到獨自喝酒一整夜,但醒來就能找到靠譜的朋友陪她去醫院。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離婚期間遇到年下男,第一次被表白時還沒從法律意義上恢復單身,所以拒絕得有禮有節不過界。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離婚後,又不矯情地勇敢嘗試新感情,兩個人在電影院通過爆米花桶牽手,說“晚安”時輕輕一吻,眼神裡有羞澀有柔情,女強人也可以有性張力。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國產劇的女性角色總是因為落後於大眾審美而被詬病,哪怕號稱搞事業的女主遇到困難也總是等著男主來營救。但斯黛拉無論事業還是感情都牢牢掌握主動權,網友說她的戲份讓全體觀眾都體驗了一把蕭亞軒的快樂,更多人感嘆:女人還是要獨立自強啊!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國產劇的女高管,大多數選擇放棄性別特徵,冷兇硬,演成了千篇一律的滅絕師太,女人看著累男人看著怕,彷彿女強人的鎧甲24小時不需要脫下。斯黛拉的成功,說明觀眾需要更多面向的大女人角色,不要全是霸道總裁愛上我,也無須全是不懂愛的女霸總。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B站CP剪輯很愛給陳數拉“娘”,每演一部戲就和合作的演員多一個CP,配周冬雨的時候,是純真妹妹 x 知性姐姐。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配焦俊豔是霸道女王收服叛逆少女。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在年下面前是御姐,但是碰到凱特布蘭切特、俞飛鴻、王鷗(汪曼春X陳佳影)這些總攻,又變成了姬圈天菜團中的萬年受,大概也是因為她集幹練和嬌媚於一身,可強可軟。她也是少有的微博豆瓣虎撲都誇美的女演員,男女都能get。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和朋友討論演員身上的職業感到底來源於什麼。外在行頭:挺括又合身的職業裝、幾十萬一隻的愛馬仕、尖頭細高跟,這三件套縱然有幫助,但是幾乎已經是同類角色的標配,並不是穿上就管用的神器。

駕馭衣服的前提是纖穠合度的身段,每當鏡頭拍到斯黛拉的背影,不管是西服套裝、半身裙還是睡裙,全都線條分明。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常年體型保持在20幾歲的狀態有多難只有女人才知道,陳數舞蹈演員出身,又練了20年瑜伽,每天不間斷地30分鐘。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不過氣場僅僅靠外在肯定是不夠的。如果我是職場萌新,希望自己遇到的第一個領導是斯黛拉這樣的,理性專業剋制,一針見血,沒有廢話,跟著她既能受到職業歷練,也能領悟處事哲學。古龍小說形容高手常用的一個詞:穩定。他很少把這個高貴的,他珍視的詞給女性,國產劇更是如此,劇中的女性,哪怕身居高位,也總是嘰嘰喳喳,動輒暴跳。但陳數的斯黛拉大多數時間都在笑,只不過有時候自信,有時候輕鬆,有時候輕蔑。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這種反著來的處理,反而顯得人物淡定有底氣,更立得住了。

不咋呼的演法看似動靜小,實際上需要演員本人對自己的能力有足夠的自信,能做到靠細節去帶動觀眾而不是迎合觀眾的慣性思維。

陳數身上這種沉靜的氣質和她的性格有關。她是湖北人,外界對湖北女人的印象是潑辣,不過她卻相反,很理性。這從她的感情經歷就能看出來:藝術家做派的趙胤胤認識她十五天就跟她求婚了,她覺得婚姻大事應該慎重,沒答應,而且告訴他:千萬別在眾人面前給我製造驚喜,我不喜歡。

因為理性,陳數一度被人勸說不適合做演員。不過她卻認為,演員如果只有感性,反而會失去對角色的判斷力,用理性去挑角色,再投入感性去演,才是最好的方式。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她的理性和審美讓她總是選中那些複雜的、甚至有些超前的角色。在陳數的作品列表中,你很少看到同類型的人物,無法把她定義為某一種“專業戶”,但是她演繹的那些女性又有一個共同點:都有一股反叛不認命的勁,或者說都像她本人一樣,有理性的、堅韌的一面,牽引著她們想要掌控自己的命運,哪怕軟弱隨波逐流如陳白露,也在自殺後用一段獨白喊出了對命運的控訴。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B站有陳數和靳東版的《日出》,推薦對話劇感興趣的讀者去看。

陳數說過她最喜歡的的角色是《暗算》裡的黃依依,被總理接見過的天才數學家,偏偏又是一個愛情至上的浪漫主義者,理智與情感兼備的奇妙女子。陳數本名叫陳澍,據說改名時選現在的數,一部分原因是出於對黃依依的喜歡。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她出場的時候自信、明媚,對男主角安在天一見鍾情,主動要求參加他的考試,只是為了引起他的注意。

安在天想要帶走她,去與世隔絕的701破譯軍事密碼,她一開始不答應,最後決定跟安在天走的時候倔強地說:我是被一個男人帶走的,不是被一臺國家機器帶走的。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到了701之後,她數次向安在天表白,但男主的身份要求他像個沒有感情的破譯機器,所以黃依依每次都碰壁。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在幾次病倒甚至經歷自殺之後,自尊被摧毀,最後變成植物人,這是一種隱喻:失去了自由的靈魂,只剩下一具軀殼。

《暗算》是15年前拍的,這種熾熱的、主動的女性角色也是不常見的,視頻網站的彈幕裡不時飄過“作”、“不自愛”這樣陳腐的評語,讓人感嘆人民兩性觀的進步遠遠趕不上GDP增長。我敢說放到現在,也沒有幾個女演員敢接並且接得住。

陳數不僅接了,還塑造得非常成功,雖然黃依依的戲份只有12集,卻是觀眾眼中最大的亮點,豆瓣熱門評論幾乎每個都是關於她的,網友說她不是在演而是已經被黃依依附體,原著小說作者麥家說她的演繹和小說的塑造幾乎沒有差別。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應該很多人和我一樣看過黃依依那張著名的劇照:她裙角飛揚,含情脈脈望著安在天,背景是蕭瑟,這個女人即便死,也如秋葉靜美。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她還演過一個和黃依依有相似性的角色,是《劇場》裡的鬱珠。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劇本是嚴歌苓寫的,看過的人很少,但有觀眾評論說是嚴歌苓最好的電視劇本。陳數演一個話劇團的臺柱子,也是一個在保守年代卻作風率性的女性。不知道造型師怎麼想的,把陳數的髮型吹得像頭獅子,但絲毫不影響她的美,讓人很確信會有優秀的弟弟愛上她,劇情也是這麼展開的。

不僅有年輕愛慕者,她還有一個未婚兒子,這在小團體裡給她招致不少風言風語,但她毫不在乎,越多人議論她,她就越要把兒子從郊區接到身邊來養。不過和黃依依不一樣的是,鬱珠雖然經歷了坎坷,身邊卻總有欣賞她保護她的夥伴,所以得以率真到了最後。豆瓣上很多觀眾說因為陳數再多加一星,她的演技逆天了。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新上海灘》中的方豔芸也是,她和李雪健的馮敬堯給這部劇加分,觀眾形容她有“低到塵埃卻能開出花的美”,基本上陳數演的女性有個共性:無論境遇如何灰頭土臉,都不會喪失美感。

這些玲瓏易碎的女性也有她們的區別,《傾城之戀》裡的白流蘇不是個敢愛敢恨的人,她愛不起,找個長期飯票比愛情重要,所以她永遠在權衡。

張愛玲的原著小說很短,從白流蘇離婚回到孃家開始寫起,電視劇為了擴充,把她第一段婚姻拍了二十多集,和小說重合的內容只有後面十幾集。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在前面的劇情裡,她在婆家被嫌棄太叛逆,總是鬧事,但實際上,她的叛逆一直在一個有限的框裡。第一任丈夫去世之後,徐太太和她家裡人給她撮合過幾個出路:回原來的婆家守活寡、和一個有點呆的報紙編輯結婚,她每次都為了自己那個搖搖欲墜的所謂名門之家,決定把自己賣了算了,非得在關鍵時刻被外力推一把,才走向另一條路。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白流蘇和黃依依在表達方式上幾乎完全相反。黃依依和安在天說話的時候永遠是仰著頭的,直勾勾盯著安在天看,眼睛裡閃著光,帶著一點挑釁,可白流蘇就是中國式含蓄地低著頭,默默地撩撥著範柳原,心裡的小算盤在狂響。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白流蘇第一次應邀去香港時,她想結婚,但範柳原只肯就這樣混著,兩個人彼此試探。

導演很愛拍幻想,每次白流蘇和範柳原互相表明心跡,一晃神就發現是白流蘇腦補的。這幾場戲很能看出陳數表演上的細膩,表情幾乎沒變化,但情緒從期待到失落的過渡又讓觀眾感受得真切。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但她也演得了不優雅不精英的女人,有一次我去《鐵梨花》劇組探班,那天是陳數的戲,劇情是她從軍閥家中逃走,臉上塗著鍋灰從地道里探頭,笑嘻嘻地滿臉不在乎,卸妝時她取假髮都是扯的,一點也沒有優雅的影子。

在《鐵梨花》之前,陳數演的角色其實已經足夠不同,但是總是被人說本色出演,說她就是黃依依或者白流蘇。其實這是因為她不愛用誇張的演法,所謂炸裂式的表演截個圖就能看出來,但是通過舉手投足設計細節來塑造人物,就並不那麼顯性,是讓觀眾慢慢淪陷,初看不會一眼驚豔,到最後卻覺得演員和角色早已經融為一體。

鐵梨花算是陳數的轉型之作,連導演郭靖宇都說,最初接觸陳數時完全不相信她能演,但拍完就覺得沒有人能比她演得更好。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這部戲也讓陳數拿到了包括白玉蘭、金鷹、華鼎獎在內的好幾個視後,從此再也沒有人說她本色出演了。

這麼一盤就會發現,陳數演過不少大女主戲,都是叫好又叫座,但從沒有人說過她瑪麗蘇,可見她選劇本的眼光一流,沒有被市場環境追著走,反而在很多時候引領了觀眾的審美。

印象中似乎沒有見過陳數演少女,但她身上也因此沒有什麼年齡流逝的感覺,一直是偏成熟女性的樣子,只不過隨著經驗越來越豐富,對多面性角色的把控更強了。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生活中的陳數也活得像個大女主,人生的關鍵選擇在外人看來常常有些隨性甚至是任性:放著東方歌舞團的編制不要,去學表演;在2014年左右電視劇最紅火的時候,激流勇退休息兩年,為此錯過了一部一說出來大家都知道的大製作戲,不過她可沒讓自己閒著,把精力投入生活,花時間讀書、看電影、運動。

等到兩年後再出來,我們見到的就是再度進化的陳數。比如《和平飯店》裡的陳佳影,雖然美得不可方物,豆瓣網友說有費雯麗的味道,但卻不是戀愛腦,一心只為傳遞情報。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陳數對她的理解是: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女性主義角色,戲的重點在事業上而不是感情上(來源:劇研社)。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不久前我們推薦過電影《長安道》,她在裡面又換了新的形象,演一個反派,典型的蛇蠍美人,愛錢、出軌、脾氣上來了就開槍,需要時就媚態橫生,和範偉臉貼臉對坐,用氣聲說話挑逗他,引導他的手在自己身上游移,這場戲演她丈夫的範老師坐懷不亂,但在電影院觀眾席上的我都被撩到了。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看陳數的採訪,對於那些或犀利或套路的問題,她總是能給出不一樣的答案。

比如為什麼要去《擇天記》裡演一個配角?她說她純粹就是好奇,想去看看現在的年輕人喜歡什麼樣的戲和演員。去了之後,她看到了青春的美好,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原話是:“那真的就是個青春王國,放眼望去真的很美好,生活中他們聊天打鬧也很生動,青春之美真好,一定要欣賞它、珍惜它。”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上《金星秀》,金星問她別的藝人的三角關係緋聞,她可以說沒看過、不瞭解,和她的性格也相符,但是她還是脫口而出評價了一句:我相信分手見人品。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採訪她的記者曾經很直白地說比起別的演員,她喜歡講觀點多過說故事,這樣有點危險:輸出是有門檻的,稍有不慎就會惹來爭議,不過也說明,陳數是願意思考的。

前段時間很熱門的那個話題:中生代女演員被市場虧待了。陳數沒有加入抱怨的行列,而是說大環境的確不公,但個人無法左右,那麼不如就做好自己的部分,在增加閱歷的同時保持住狀態,等到機會出現了,才能努力抓住,讓觀眾看到更多可能性。

她也的確做到了,這幾年,她在熱鬧的演藝圈過著上班族一般的生活,早睡早起,沒有緋聞,沒有搶角色爭座位互相較勁的套路,在非宣傳期隱形。

玛丽苏过时了,陈数演的才是我们想看的爽文女主

焦慮好像是伴隨女演員一生的命題,20歲時焦慮太青澀機會少,30歲時焦慮卡在中間不上不下,40歲之後焦慮演不上女主,但陳數身上找不到焦慮感,她在每個年齡段都有值得說道的角色。她在同齡演員中身上標籤最少的,但是卻是面向最豐富的,每演一個角色,都能拿出不同的特質去與之匹配。

想起《動什麼別動感情》裡有一句臺詞,女主角醉後隨口說的,但想想很勵志:“我多大,全球女性的黃金年齡就多大。”希望每位女性都有這樣的底氣。

如果能做到把歲月當饋贈,任何年紀都是最好的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