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电影新时代最后的挽歌——《僵尸》

右上角点击关注我的头条号,不间断更新电影影评、娱评及影单推荐!精彩永不断电!

如今丧尸电影在全球范围内深受欢迎,无论是《生化危机》系列还是16年的《釜山行》都因源于西方的丧尸题材而大受好评。但或许很多人都已经遗忘,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曾崛起过一种电影类型——僵尸。

谈起香港僵尸电影,人们立马会想到林正英所塑造的道长形象和身穿清朝官服,青面獠牙的僵尸,哪怕现在也百看不厌。由此可见,僵尸题材电影在香港电影发展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纵观整个香港僵尸电影的发展,可以将其分为三个时期:80年代前的萌芽和发展时期,80年代的黄金时期,90年代至今的没落时期。


僵尸电影新时代最后的挽歌——《僵尸》

1985年《僵尸先生》横空出世,这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将僵尸融入现代社会的电影,在没有巨星加盟的情况下,横扫2000万票房,在当年荣获第五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中的诸多奖项,从此开创了香港僵尸片的黄金时代。

但在《僵尸先生》之后出现的僵尸电影都因情节老套,模仿严重而饱受争议,自此,僵尸电影开始逐渐落寞。

1989年林正英为了重振僵尸电影,不计成本,开拓创新,在保留僵尸电影原有的基础上大胆加入了吸血鬼,推出《一眉道人》,虽为盈利,但因拓宽了新思路,被视为香港僵尸电影的中兴之作。

到了90年代初,僵尸电影已经逐渐销声匿迹,林正英为了为僵尸题材强行续命,耗尽心血拍摄了《僵尸道长》。

1997年,林正英因肝癌过世,从此以后,香港僵尸电影衰败至今。

僵尸片只能作为童年的印记,留在我们的回忆里。

时隔十六年,由新人导演麦浚龙发布的处女作《僵尸》(又名《七日重生》)在香港上映,引起了无数人脑海中的回忆,它打破了人们脑海中潜意识存在的"僵尸已死"的想法,让人们不由地对"僵尸复活"感叹和憧憬。


僵尸电影新时代最后的挽歌——《僵尸》

甚至豆瓣上有人评价道:"《僵尸》之后,再无僵尸"。

确实,这部香港僵尸电影在新时代最后的挽歌,为每个人心中还没有做完的僵尸梦轻轻地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影片讲述了过期演员钱小豪搬进一幢阴森恐怖的筒子楼后遇到种种灵异的事情,遭遇厉鬼和僵尸,最终和道士阿友联手打败僵尸的故事。


僵尸电影新时代最后的挽歌——《僵尸》

作为一部僵尸题材的恐怖电影,片中不乏糯米、黑狗血、墨斗、符咒等传统僵尸电影元素,这并不新奇,但巧妙的是,《僵尸》不同于往日的僵尸电影,影片花了更多的笔墨去讲述的是僵尸形成的过程:住在筒子楼的第二个道士九叔是一个养小鬼延寿的自私之人,为了续命,他不惜设局杀死老友东叔并炼尸,却不料被视夫如命的梅姨弄巧成拙,最终使东叔变成了僵尸。

这样的剧情设计将原本沉浸在老套的故事情节中的观众猛地拉进电影,将原本一笔带过的情节突然放大在你眼前。

这是新时代僵尸电影中的一部崛起片,也是一部致敬片。


僵尸电影新时代最后的挽歌——《僵尸》

无论是片中《鬼新娘》的经典配乐,或是钱小豪当年拍摄《僵尸先生》时留念的老照片又或是镜子现女鬼,这些电影中这些微小的细节无疑都是在纪念林正英,纪念当年红火的香港僵尸电影,但令人惊讶的是,麦浚龙的致敬并非一味地跟随经典,一味地模仿,而是做出了跨越式的改变,他邀请了数名当年出演僵尸电影的老戏骨出山,同时也邀请了日本恐怖大师清水崇作该片的监制。


僵尸电影新时代最后的挽歌——《僵尸》

由于有了日本恐怖大师清水崇的参与,《僵尸》做出了一个新的大胆尝试:在传统的利用僵尸烘托恐怖氛围的基础上,加入了浓浓地日式恐怖电影的味道。无论是电影镜头的色调还是剧情发展的刻画,都能看见日式恐怖的影子。例如孪生女鬼的出现,疯女人眼中"2442"房间的恐怖场景。但令人叹服的是,日式恐怖的女鬼和香港传统的僵尸在电影的结构上并没有发生冲突,反而互相呼应。


僵尸电影新时代最后的挽歌——《僵尸》

除此之外,导演麦浚龙改变以往做法抓僵尸的套路,改用罗庚制造五行结界,更显中国传统的思想。

但最让人赞叹的无疑是将女鬼和僵尸融为一体的想法,女鬼"有魂无魄",僵尸"有魄无魂",两者合二为一成为近似无敌的尸鬼。


僵尸电影新时代最后的挽歌——《僵尸》

这些大大小小的创意每一步都是极具风险的尝试,但事实证明,麦浚龙成功了,《僵尸》成功了。

影片中的角色的刻画也是重要的一个点,角色相互对称,分为两极,却有着惊人的相同点。九叔和阿友两位道士一邪一正,小豪和梅姨也是两个极端,前者伤害自己,后者伤害他人。甚至就连阿凤母子和尸鬼组合都有着惊人的相似点,影片利用亦同亦异来塑造人物形象,并利用其矛盾和复杂的情感表现出来。


僵尸电影新时代最后的挽歌——《僵尸》

这不禁让我们产生思考《僵尸》这部影片所描述的往生往死的主题:生的人没有勇气活下去,死的人却又被执念赋予了新的生命。

这便是僵尸的产生。

这也是人的执念。

然而导演麦浚龙并没有在影片中强调谁是善谁是恶,因为它不重要,这就好像在诠释佛教中所歌颂的"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善与恶,佛与魔,并非绝对,全因执念。

这也是麦浚龙想要在电影中与观众讨论的东西。

钱小豪因为对家庭与事业的执念,所以来到筒子楼打算自缢;梅姨因为对爱人东叔的执念,不惜一切助将东叔获得了"新的生命";九叔因为对生的执念,从而让他想要借尸续命,最终导致僵尸的炼成;道士阿友因为对祖传使命的执念,让他拼尽全力挽回局面。


僵尸电影新时代最后的挽歌——《僵尸》

执念不存好坏,只存深浅,执念太深,"物极必反",这也是影片所要向世人诠释的东西。

无论是逻辑还是剧情,这部电影都可以堪称是登峰造极的境界,细腻的细节,恐怖的气氛,还有复杂的剧情,无疑给这部电影添了分,一切的塑造仿佛是再向电影界宣誓僵尸片不仅仅只是茶余饭后的娱乐,同样的,也可以成为一部完美的电影。

当然,电影中的还有一个细节也值得我们去关注,那就是,钱小豪的儿子去停尸房认领的时候,想起的是一个成年男子的声音,而不是钱小豪回忆的五、六岁的孩子的声音,这同样寓意着,钱小豪内心的一种麻木,他只愿意把儿子最好的记忆留在心中,这无疑再一次加强了电影中悲剧的情感。

电影的点睛之笔无疑是最后的片段:钱小豪拎着行李箱再一次回到了筒子楼,也依次遇见了之前的排挡伙计,只不过大家都只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住户而已,他也成功的自缢了,没人阻止他。


僵尸电影新时代最后的挽歌——《僵尸》

僵尸之战只是他的臆想,这个失落的中年人在吊颈的一霎那,以之前瞥见的人物为配角、以令自己风光一时的僵尸片为蓝图,迅速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血战僵尸的戏码,为其平淡失败的人生,画上悲壮的句号。


僵尸电影新时代最后的挽歌——《僵尸》

在电影开头的桥段,钱小豪一身快要干裂的泥浆,躺在地上,望着天空,说下了这么一段台词,"我十三岁离开老家,十六岁第一次做男主角,拍过好多戏,到了今日,我只能说全部都是为了生活。但是估都估不到,浮浮沉沉这么多年,最后还是要回来这里。好多人说电影世界好荒谬,原来人生比电影荒谬得多……"

确实,对钱小豪而言,他的人生就好像上天与他开了个玩笑。他随着僵尸片的雄起慢慢火起来,也随着僵尸片的落寞而慢慢陨落,在电影中,他自杀前唯一的执念就是自己的事业和妻儿。在现实中,他的生涯际遇并不如意,最终也落得个妻离子散的下场。

正如电影中,他进入"2442"房间后第一件事就是挂起了自己曾出演的僵尸装的衣服,还有一身戎装——这身戎装是他所扮演的和李连杰一起拍的《太极张三丰》中的董天宝穿的。这些都是他几乎半世半世的荣耀。


僵尸电影新时代最后的挽歌——《僵尸》

也正如电影中最后的片段,他没有挣扎没有懊悔,因为他明白,时代已不是那个时代,抓僵尸的道长也已经离世,僵尸电影已经谢幕。

所幸,在僵尸电影未完的末章中,出现了这样一部为其续写的挽歌,这份欣慰和惊喜将永远留在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