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怀王临死前的挣扎:回到楚国

楚顷襄王元年(前298年),秦国因要挟楚怀王得地未果,便派兵从武关出发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斩杀五万楚军士卒,在得到析邑十五座城之后才撤兵回国。

二年(前297年),被囚禁在秦两年的楚怀王趁守卫之人不注意,悄悄逃出了咸阳城,秦人发现后,立即封锁了秦国前往楚国的通道,楚怀王便改道逃往赵国,欲借助赵国的力量帮他回到楚国。当时主持赵国的是刚刚继位的赵惠文王。赵王害怕得罪秦国,不敢收留楚怀王。

楚怀王临死前的挣扎:回到楚国


楚怀王无奈,打算再逃往魏国,不幸的是,此时追赶楚怀王的秦兵已经赶上了他的步伐。楚怀王被迫与追赶他的秦兵再次回到秦国,回到秦国之后不久,怀王就生病了,从此卧病在床,直到一年之后,因病去世。

回顾楚怀王这一生,可以说是颇具传奇色彩,在他继位之始,楚国国家富裕,兵强马壮,是当时的一大强国。然而,自公元前312年起,楚怀王接连受到张仪欺骗,与齐交恶,与秦开战,并在丹阳、蓝田两次大的战役中惨遭失败。自此,楚国由盛转衰。而后,不长记性的楚怀王再次被秦昭王骗到咸阳,最终客死秦国。

楚怀王死后,秦国将楚怀王的灵柩运回了楚国。楚国百姓虽然对楚怀王的昏聩有过心怀不满,但等看到楚怀王的灵柩进入郢都时,楚国的百姓都放声大哭。他们对这位老楚王的遭遇表示同情,除了同情,百姓们还对楚怀王那种“宁死不割地辱国”的精神所感动。百姓们都跪在路旁,迎接他们的君王回国。

楚国的百姓对于楚怀王的感情是非常深的,以至于在九十多年后,项梁、项羽叔侄起兵反秦时,为了拉拢楚地百姓,他们将拥立的楚王也称作是楚怀王。

自此,秦楚两国断绝了来往。

楚怀王临死前的挣扎:回到楚国


楚顷襄王六年(前293年),秦国派遣白起讨伐韩国,在伊阙取得大胜,杀死二十四万韩魏联兵。秦昭王因此写信威胁楚王说:“楚国背叛了秦国,秦国将要率领诸侯军队讨伐楚国,决一胜负。希望您能整顿军队,痛痛快快的和秦国打一仗。”楚顷襄王很害怕,想与秦国求和。一年后,楚王迎娶了一位秦国女子,秦楚再次和好。

之后的日子里,楚顷襄王一直安安分分的待在楚国,再也没有想过要合纵伐秦,夺取天下。直到楚顷襄王十八年(前281年),一个善于打雁的人燃起了他心中的斗志。

那一年,楚国出现了一个猎人,善于射鸟,每射必中。楚顷襄王听说之后,便召他进宫,向他询问有什么诀窍。

猎人说:“我不过是用小弓射几只大雁罢了,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以楚国之大,大王之贤,应该关心射天下的大事才对,要不我给您讲讲射天下的大事吧!”

楚顷襄王大吃一惊:好嘛,今天是遇到高人了。他点了点头,示意让猎人继续说。

那人接着说:“古代圣贤射的是道德,春秋五霸射的是诸侯,当今天下,群鸟飞翔,秦、魏、燕、赵是大鸟,齐、鲁、韩、卫是中鸟,邹、费、邳是小鸟。这天上飞的这些鸟,敢问大王打算用什么来射取呢?”

楚怀王临死前的挣扎:回到楚国


楚怀王那里想过这些,这么些年,他一直窝在楚宫,逆来顺受,不遭受别国的攻打已是幸事,他哪里想过弯弓射大雕的美梦呢?

“大王何不以圣人为弓,以勇士为箭,看准时机张弓而射?”猎人看楚顷襄王回答不出来,直接向他说道:“大王早上张弓搭箭去射魏国都城大梁的南部,再猎取魏国西部,顺带进攻韩国,那么韩国通往中原地区的道路就会掌握在楚国手里,那么上蔡也就不攻自破了。然后,再回过来射魏国东部,攻占定陶,那么魏国以东的地区就被全部攻破了,魏国丧失东西两部,大梁就没有屏障了,大王可以在兰台收起弓箭,饮马黄河,平定魏都,这是一射之乐啊!”

“你如果还觉得不过瘾的话,那就再取出宝弓,到东海去射那只飞在东方的大鸟。早上射东营,晚上获顿丘,夜里取得即墨,威震齐、燕、赵三国,这是二射之乐。”

猎人说的唾沫直飞,楚顷襄王听到津津有味,竟然产生了一种“宝弓在手,天下我有”的豪情。但问题是:天上飞的最大的那只鸟,秦国该怎么办?

关于这一点,猎人早有对策:“秦国雄据海内,东面而立,它左面占据占着赵国的西南,右边摇控楚国的鄢郢,正面对着韩魏两国,低头俯视中原,它的地理位置优越,高举羽翼,遮天蔽日,可达方圆三千里。这样的大鸟,是不能在夜晚偷偷射下来的。”

楚怀王临死前的挣扎:回到楚国


“但是,这些年来,秦国打败韩国却不能据守其城池,数次讨伐魏国都没有成功,连年进攻赵国却成效甚微,其实已经十分疲惫了。大王只要慰劳百姓,抓住有利时机,联合天下诸侯合纵伐秦,取得成功不是难事。再说了,先君怀王被秦人欺骗客死他乡,现在楚国的百姓都放不下这个仇恨,都发誓要为先君报仇。您现在坐拥国土五千里,带甲之士百万,本来称霸中原,可现在却坐以待毙,这样对得起先君吗?”

楚顷襄王完全被说动了,他的血液开始翻滚,他想要报仇,他想要拿起手中的包弓,射尽天上的飞鸟,恢复楚国的荣光,重新建立属于楚国的霸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