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李世民為什麼殺兄?到底為什麼?

竹蓮心態


作為開創大唐王朝貞觀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抹不去的汙點便是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兄長李建成了。古人一般講長兄如父,李世民為何要對兄長下狠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功高震兄

李世民組建天策府,手下聚集了很多猛將能臣。這些人才在李世民帶領下為大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大唐的一半江山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相比之下太子李建成的功勞就顯的不起眼。因為功高震兄,對太子李建成地位產生威脅。

2、自保

當李世民和李建成為了皇帝的寶座展開競爭時,太子李建成無疑佔據相當大的優勢,第一道坎就是古人都是以嫡長子繼承製。而且太子李建成曾經下毒毒殺李世民沒有成功,一旦太子李建成繼位,在殘酷的皇權鬥爭之下李世民必死無疑。

3、文武百官支持

據史料記載李世民手下除了李靖、徐氏勣、宇文士及表示中立,其餘的文武百官例如秦叔寶、長孫無忌等都支持李世民發動政變殺掉太子李建成。

4、權利的誘惑

一直領兵在外征戰沙場大權在握的李世民,到唐朝成立時,李世民的官職是尚書令已經是百官之首了。升至天策上將時獲得了開府的權利,開府按照當時來說是隻有太子才能擁有的權利,此時可以說是與太子李建成旗鼓相當,而隨後李世民又獲得了鑄幣的權利,這可是連太子都沒有的權利。再進一步就是皇帝的寶座,沒有人能拒絕權力的誘惑。

以上四點就是李世民要殺兄的原因,自古以來儲君的爭鬥從來都是殘酷,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稍有不慎即會引來滅頂之災。

我是陸棄,歡迎大家吐槽、評論、點贊,喜歡歷史的朋友可點擊一下關注我哦~


陸棄


謝頭條!謝網友!

李世民在玄武門事件中殺死了他的兄長、太子李建成,還殺死了他的兄弟、齊王李元吉,原因主要有:

一是為了活命。李世民在唐王朝的建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為此招來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的嫉妒和陷害。李建成、李元吉狀告李世民網絡眾將於門下,企圖謀取皇位,被李淵信以為真,遭到嚴厲斥責,並下令削去秦瓊、程咬金等人的軍職,遣返回鄉,永不錄用。李建成和李元吉還在與母妃後宮鬼混問題上不思悔改,反誣李世民,使李世民被父皇高祖李淵關進大牢,為了置李世民於死地,李建成和李元吉買通獄官,在李世民飯食中下毒,企圖毒殺李世民,被敬德等人相救。屢次陷害和相逼,李世民為了活下去,便發動了震驚歷史的玄武門事變,誅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二是為了江山社稷。李世民原沒打算和李建成爭皇位,儘管他力避與兄長髮生誤會和矛盾,但李建成心胸狹隘,經不住李元吉從中煽風點火,非要和李世民爭個你死我活,處處打壓、陷害李世民,而且李建成、李元吉還把黑手伸向了有功之臣,在生活方面,李建成、李元吉腐化墮落,竟和父親的後宮們整天鬼混,這一切讓李世民看到了李建成和隋煬帝楊廣沒有什麼區別,把江山交給這樣的人來掌管,父親和他親手打下的大唐江山一定會毀在兄長李建成的手上,為了大唐江山,李世民最終對自己的親兄弟下了殺死,開創了大唐偉業。

三是為了芸芸眾生。隋煬帝的殘酷統治,讓李世民看到了民間老百姓的疾苦,戰亂的創傷急需國家休養生息,他不願人間悲劇在大唐重演,為了讓老百姓儘快安居樂業,他毅然肩負起了拯救芸芸眾生的重任,因為只有李世民懂得船和水共存的道理,也只有他知道怎樣才能擺脫隋朝的厄運在大唐發生,不殺李建成和李元吉,天下老百姓就不會過上安穩的生活,李世民想到了,也身體力行的做到了。

四是為了對眾功臣的承諾。秦瓊、敬德、程咬金等當初投靠大唐,都是因為李世民是一個有作為有道明君。他們捨生忘死、衝鋒陷陣,為大唐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勳,但當他們打下江山後,得到的卻是無辜陷害和削官為民,這讓李世民感到無比愧疚和鬱悶,為了不讓眾功臣寒心,李世民不能不對李建成和李元吉狠心。

歷史用事實證明了,李世民玄武門事件的正確性,雖然手足相殘太過無情,但李世民用貞觀之治報答了天下對他的期望,他也不愧是千古一帝!


知未是也


我結合一些野史,演義、民間傳說分析下。

李淵在消滅隋朝期間,李世民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有傳言說唐朝的天下有四分之三是李世民打下的。這點從《隋唐演義》《隋末英雄傳》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南征北戰都是李世民主帥的。

從演義中李世民招募天下英才,唐初名將多數聚齊在其揮下如:李靖、程咬金、尉遲恭、秦瓊等人才。李世民連年東征西討,與各路反正爭霸,在軍中威望太高。

李建成是李淵長子,在大唐成立後被封為太子。但李建成功勞沒有李世民大,擔心太子之位不保,欲殺李世民。李世民知道後帶領部下提前發動《玄武門之變》,幹掉太子李建成。這種說法是流傳最多的,歷史書上也是這麼寫的。


有野史傳言,李世民戰功赫赫為李淵統一天下立下大功,心有不甘李建成當太子。揮下驕兵悍將跟李世民利益相連,鼓動李世民殺了哥哥太子李建成,逼李淵退位當太上皇。

這就是《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了自己的哥哥,歷史上和野史上的原因!


黃閏帝


唐朝的李世民為何殺兄?僅僅為了一個一字“權”。按照宗法制度,身為高祖李淵二兒子的李世民是永遠沒辦法按部就班的活得皇帝的寶座的。而這意味著李世民在唐朝建國時開疆擴土,立下的赫赫戰功,都將隨著時間而淡去。他在歷史上只能有“唐高祖次子,秦王李世民”這樣寥寥數語的記載。他所努力奮鬥的一切,都是給李建成的。

而這是李世民所不能接受的。於是在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孤注一擲,悍然發動了玄武門事變,殺兄,屠弟,囚禁老父。連帶著兩個兄弟未成年的孩子都被斬草除根。其實歷史上因為皇位兄弟鬩牆的例子並不罕見。秦朝秦二世胡亥矯詔逼令其兄長扶蘇自盡,隋朝隋煬帝楊廣設計陷害其兄。宋朝的燭影斧聲,明朝的靖難之役(這個是叔叔造侄子的反了),清朝的九子奪嫡。歷代皇位更迭很少有順利的權力交接,流血的政變時有發生。然而,如李世民般事成後不遮不掩,擺明了就是政變奪權的少之又少。或許談不上光明,但至少磊落。

也許正是如此作為,時時刻刻鞭策著太宗李世民一生。李世民上位後任用賢臣長孫無忌,魏徵等人,從諫如流,勸課農桑。讓隋朝末期的動盪迅速穩定下來,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唐朝是我國曆史上對世界影響力最大的朝代之一。漢武帝劉徹征戰四方換來的是四方臣服,開創了強漢,而唐太宗李世民文治天下換來的是萬國來邦,留下了盛唐!


胖哥侃歷史


唐朝李世民為什麼要殺兄弟,因為皇位只有一人,為了鞏固自己寶座,怕兄弟造反,只好找藉口,殺掉兄弟,建立唐朝,大唐天子李世民,

隨朝,楊廣,更是無道昏君,弒父,殺兄,佔母,古代帝王,稱為孤家寡人,天下獨尊,帝王沒有親情,沒有感情,沒有友情,天下一草一木,歸帝王所有,帝王一言九鼎,帝王想要誰就要誰,天下美女,無不聽從,順者生,逆者亡,朝庭龍椅只有一隻,一隻龍椅,害死了萬萬生靈,兄弟相殘。

如大漢天子,漂亮的妃子剛好產下大子,太子年幼,才三歲,大漢天子問妃子,你對我有何忠心,妃子回答,萬歲叫我做什麼,我便做什麼,我叫你死,妃子回答,萬歲叫我死我更死,聰明,那就賜你全屍吧!滿朝官員,問萬歲,妃子賢惠,太子年幼,妃何罪之有,大漢天子向眾大臣宣告,我自知身體不適,死人之後,子幼母壯,垂簾聽政,掌握朝中大權,淫亂宮圍,為了大漢,只好下此決策,太子長大了,以後就託付大臣們,扶助太子登基,所以古代帝王,沒有任何親情,只有孤家寡人。



老道石敢當


這個問題確實值得思索。但是翻開歷史一看,發現是李世民迫不得已。

唐高祖李淵與皇后有四個兒子。大兒子李建成,二兒子李世民,三兒子李元霸,四兒子李元吉

唐朝創立之初,李世民南征北戰,李世民為唐朝統一全國立下了不巧的戰功,其功勳蓋世。但是結果是李淵立李建成為太子,李世民為秦王,李元霸早夭,四子李元吉為齊王。

由於李世民的戰功卓越,引起太子李建成的不滿和猜忌。公元624年發生了楊文幹叛亂。這件事當時牽扯太子李建成,李世民領兵平亂,李淵答應李世民事後立他為太子。李世民很快就平定了叛亂,但是結果是由於齊王李元吉和一些嬪妃的解釋下,不在追究李建成的責任。反而懲罰了東宮和秦王李世民府的幕僚。

唐高祖李淵在太子之選的問題上舉旗不定。使得太子李建成與秦王李世民在皇位繼承權上鬥陣的愈演愈烈。

公元629年夏,突厥犯邊。太子李建成向李淵推薦李元吉為出征主帥,想以此來控制秦王府的精兵良將。然後除掉李世民。面對這種情況,李世民不想坐以待斃,覺定先發制人。密告太子齊王禍亂後宮。李淵命令二人明天來見。第二天,李世民帶著長孫無忌和尉遲敬德等伏兵在玄武門殺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這正是有名的玄武門之變。

當李淵得知之後,讓諸軍全聽李世民調遣。三天後,李淵立李世民為太子,八月傳位李世民。



歷史加


唐太宗李世民,東征西討,文治武功,開創煌煌大唐盛世,堪稱千古一帝!但李世民身上有個汙點,雖歷經千百年也難免被人指指點點,這就是玄武門之變!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帶領一干親信在禁宮玄武門前弒兄殺弟,逼宮李淵,成功攫取帝國第一權力。無論李世民之後作為多麼巨大,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這樣的行為都是不折不扣的叛逆,實屬大逆不道。

那麼,偉大、光榮的李世民為什麼要做出如此越格的行為呢?

首先,是形勢逼迫不得不採取的自救行動。大家都知道,李世民為大唐王朝的創建立下了汗馬功勳,其功勞甚至超越了皇帝李淵。功勞越大,並不是所有人都樂見。所謂功高震主,李世民也掉進了這個陷阱。李世民的功勞震了誰呢?不是李淵,而是他的大哥李建成。原因很簡單,李建成是太子。李淵集團拿下長安後,李建成因長子的原因,順勢被立為儲君,之後長期留在帝都協助李淵治理國家。同期,由於天下還沒有統一,李世民帶領部隊東征西討,建立功勳的同時也積累了很高的人望,其地位堪稱帝國第三號人物,僅次於皇帝和太子。而且,李世民這個人英武豪邁,並不善於隱藏自己的光芒,做事很高調,因此犯了太子的忌,必欲除之。玄武門之前,李建成夥同李元吉多次設某剝奪李世民兵權,甚至設局謀害李世民,因李世民眼線告發而失敗。可以這麼說,玄武門之前,李世民和李建成的關係已經勢同水火,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地步。只不過,李世民下手更果決,否則倒下的還不知是誰。

第二,玄武門之變是李淵和稀泥政治導致的必然結果。李淵在建成和世民之間從來都是想要搞平衡和稀泥,維持表面和睦。為了安撫軍功卓著的李世民,李淵給李世民封了“天策上將”的稱號。什麼是天策上將,誰也不知道,好比“齊天大聖”一樣,反正是地位是無比尊崇。但是,李世民的天策上將含金量可比齊天大聖高很多。因為這個天策上將可以開府,設官職!擁有封官的權力,李世民如魚得水,瘋狂地擴大朋友圈。“天策上將”擁有的地位也使得很多人都對李世民抱以期待,謀臣勇士紛紛投入他的門下,玄武門之變中發揮重要作用許多人都是這時被拉攏過去的。所以說,“天策上將”這個稱號雖然是李淵搞平衡,和稀泥造出來的“安慰品”,但在客觀上卻給李世民提升了聲望,也給他之後的行動提供了便利條件。

這樣一來可好,本來想樹立一方,安撫一方,卻搞得來雙方實力更加接近,火山爆發接近臨界點!就算沒有玄武門之變,也會有這樣門或那樣門之變!

第三,玄武門之變實際上是李世民背後勢力的必然要求。李世民發動政變之前是天策上將,當之無愧的軍界一哥。我們知道,凡唐軍出征,除了江南,一般都是李世民掛帥,這個舉措既成就了李世民也把他推上了一架不可回頭的戰車。平定隴西、收復河東的戰役中,李世民展現了強大的軍事能力,唐朝關隴軍人集團,從此後唯李世民馬首是瞻;收服洛陽,李世民一戰平定王世充、竇建德兩大梟雄,大唐從此在江北再無敵手。加上李世民在洛陽建府,山東豪傑拜服於天策戰神李世民麾下。至此,唐初三大士族集團,關隴集團、山東豪強和江南士族,有兩大集團皆收於世民麾下。

俗話說寶刀要麼不出鞘,出鞘必然要見血!士族集團也一樣,要麼不給你幹事,為你服務則必然有政治上的需求,由不得李世民開倒車。同時,在世民集團和建成集團勢同水火的大背景下,任何人都沒有退路,所謂不成功便成仁。由此,玄武門之變便無可挽回地登場了。



週週說古今


為什麼殺兄?歷史上,通過手足相殘當上皇帝的人,可以說是數不勝數。比如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的皇帝繼位,就是胡亥假傳聖旨,逼迫自己的兄長扶蘇自殺之後,才成功的繼承了皇位。再比如說三國時期的時候曹丕和曹植之間的王位爭奪可以說是非常有名的一件事情。雖然曹丕沒有殺掉曹植,但是著名的《七步詩》卻成了兄弟之間相互殘殺的最典型的性徵。。

首先介紹一下主要人物:唐高祖李淵的四個兒子,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元霸(早夭),四子李元吉。

關於玄武門事變,在滅隋平亂的戰爭中,李淵、李世民和李建成都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但其中以李世民做的貢獻最大。雖然有可能因為李世民的原因篡改了歷史,不過武牢關大捷,和一批實力派的擁護是改變不了的。 如果李世民沒有做出那麼大的貢獻,不可能有那麼多人擁護他。但是,在滅隋平亂戰爭中,李淵和李建成的作用被淡化,是不爭的事實。實際上,兩人也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注:唐太宗
李世民

古往今來都是嫡長子繼承製度,應該由李建成繼承皇位。而李世民或者李世民手下對此不滿,說動李世民發動叛亂,其實李建成和李元吉早有勾結,當時李建成已經向李淵建議由李元吉做統帥出征突厥,藉此要把握住秦王的兵馬,然後趁機除掉李世民,然計劃趕不上變化,李世民率先知道了他們的陰謀,發動了玄武門事變, 殺掉了有繼承權的嫡系李建成和李元吉。李淵還有一個嫡子,就是小說中無敵大將軍李元霸,不過和小說一樣,他很早就死了。 李世民釜底抽薪,殺掉了兩個兄弟,使自己成為唯一的皇位繼承人,李淵可能是默許了,也可能不忍心殺他,就剩一個兒子了,能怎麼辦,主要李世民也能撐得起場面啊,文武雙全的。這樣,李世民就順利的登基了。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歷朝歷代都是由勝利者去譜寫, 不管李世民是被逼的也好,主動的也好,但都抹殺不了他作為一代明君的定論。

我是隔壁東叔教歷史,每天分享歷史時光,喜歡的別忘了點個關注哦,歡迎朋友點贊發言;如有錯誤,請您指正。

隔壁東叔教歷史


親兄弟的手足之情,抵不過皇位二字。在小的時候我很不理解,都是最親的人,怎麼能為一個皇位就彼此互相殘殺呢?

不過隨著閱歷的增長,我漸漸的明白了。以現代看古代,在現代中有很多親兄弟之間因為家產而鬧掰,而家產僅僅只有幾萬塊錢而已。在古代皇位可不僅僅只是幾萬塊錢,那是一人統治一個國家,是權力的象徵,所以為爭皇位而自相殘殺,我竟然可以理解了,不得不說這很神奇。

唐太宗李世民,估計是最有代表的了,不是說他狠,而是因為他被譽為千古一帝,從而對於他的事情,從來都讓人在意,他發動玄武門之變,將親兄弟殺死,而後奪得皇位,這是他人生的一大汙點,其實在這之前,完全可以 避免發生這一事情,不過最後因為李淵寵妃的原因,從而導致這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力勸李淵起義,隨後更是四處征戰,數次大戰都是關乎唐朝是否能存在的關鍵之戰。李世民的軍功和貢獻任何人都比不上,就連他的父親李淵都不行,更何況是他的兄弟。

而且李世民的手下能人眾多,李建成無論軍功還是威望方面都比不過李世民。為什麼李淵要立李建成為太子呢,主要是因為在未起義之前李世民就拒絕當世子,從而李建成當上了世子,當唐朝建立後,李建成自然就成為太子了。

李世民力勸李淵起義,隨後更是四處征戰,數次大戰都是關乎唐朝是否能存在的關鍵之戰。李世民的軍功和貢獻任何人都比不上,就連他的父親李淵都不行,更何況是他的兄弟。

李世民屢立奇功,戰功卓著,而太子李建成沒有什麼戰功,李元吉更是草菅人命,臨陣脫逃,太子自然不能讓他來當,這些事情李淵都看在眼裡,所以也有意將太子換掉讓李世民來當。

當唐朝逐漸穩定後,李淵沉迷享樂,封了很多的妃子,這些妃子為了鞏固自己的身份地位,就千萬百計的去結交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這三人可是隨著李淵打天下的人,與其結交好了,日後自然不會差。

而李建成和李元吉也想通過結交這些李淵的寵妃,來獲取李淵的信任,畢竟女人吹枕邊風的威力還是很大的。唯獨李世民不屑去結交這些李淵的寵妃,面對李世民的不屑,李淵的那些寵妃自然就懷恨在心。李淵的寵妃們在李淵面前替李建成和李元吉說好話,卻詆譭李世民。

隨著李淵妃子們不斷抬高李建成和李元吉而貶低李世民,慢慢的李淵就改變了對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的看法,反而開始反感李世民了。

在李世民平定洛陽後,李淵竟然派自己最寵愛的幾個妃子去洛陽宮中挑選珍寶古玩,而這些妃子仗著自己受寵,竟然向李世民為自己的親戚索要官職。

不過最後她們非但官職沒有要到,珍寶古玩也沒有拿到手,因為李世民不給。這些妃子自然不能放過李世民,於是就跑到李淵面前哭哭啼啼的向李淵訴委屈,這讓李淵很是不高興!

在李世民平定洛陽後,論功行賞,當時的淮安王李神通有戰功,於是李世民就賜給李神通良田數十頃,不過此塊地卻被李淵寵妃的父親給看中了,於是就通過自己的女兒向李淵要,李淵事先並不知道李世民已經將這塊地賜給李神通於是就將這塊田地賜給了寵妃的父親。

這下就麻煩了,一個是李世民因為戰功賜給李神通,另一個是當今皇上御賜的。可是李神通卻不管,他認為李世民是先賜給他的,於是並不想讓出來。

當李淵的寵妃得知後,立馬就跑李淵那去哭訴了,李淵直接大怒,將李世民叫來,一通大罵,李世民雖然心中有委屈,可是沒辦法,最後還是下令讓李神通將田地讓出來了。

沒過幾天,另一個李淵的寵妃,她的父親仗著自己是皇帝的老丈人,所以肆意妄為,當天李世民手下的人正巧騎馬路過他的門口,他竟然直接讓人將這人拽下馬,然後一頓毆打,事後竟然惡人先告狀,先叫自己的女兒向李淵哭訴,李淵聽後不分青紅皂白,訓斥李世民,雖然李世民極力辯解,可是李淵卻不相信。

當唐朝站穩腳跟後,身為皇帝的李淵就開始享樂,每次都在宮中大擺酒宴,並且還讓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三兄弟前來作陪。

李建成和李元吉在宴中興高采烈,不斷的對李淵歌功頌德,不斷的給李淵戴高帽,並且還和李淵的妃子們調笑,很是討李淵的喜歡。

李世民則是獨自一人坐著,看著熱鬧的宴會,看著李淵和寵妃們,李世民就不自覺的想到了自己的生母,每每想到此,心中都不是滋味,甚至潸然淚下。

李世民此舉自然被李淵看到,李淵很是惱火,而李淵的妃子們也很不高興就說李世民的壞話,一旁的李建成和李元吉則是趁機煽風點火。

被李淵身邊人的詆譭,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的嫉妒不斷的煽風點火,讓李淵越來越對李世民不滿意,從而也就打消了讓李世民當太子的想法,李淵對李世民也是越來越疏遠了,直到最後發生玄武門之變。

這李淵完全是被自己的女人給害了,李淵的妃子們不斷的給李淵吹枕邊風說李世民的壞話,從而讓李淵斷了讓李世民當太子的想法,而李建成和李元吉卻一味的想要致李世民於死地,這李世民也是不得不發動玄武門之變啊,畢竟如果不發動李世民可就危險了。

說到底,最大的問題就是因為李淵不信自己的兒子,而是信那些寵妃們,因為寵妃們的話而讓李淵打消了立李世民為太子的想法,從而發生了後來的玄武門之變。也正是因為李淵的妃子們,讓李世民殺兄滅弟,也可以說這些女人們是李世民殺兄滅弟的罪魁禍首。

不得不說,李建成和李元吉想通過李淵的寵妃們來奪取李淵的信任,最後反而因為這些寵妃們而喪了性命,當真是命運無常啊!

真是不知道李世民當上皇帝后,怎麼處置的這些寵妃們,您知道嗎?您若知道,在評論區說一說,讓我們長長知識!


看歷史說天下


首先李建成和李世民中間必須死一個,如論是李建成登基還是李世民登基都不會容忍前朝太子或者天策府勢力。李世民為何殺兄我將從以下幾點來看待。

第一: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從晉陽起兵開始兩位公子都戰功赫赫並各自組建了班底。這和李元吉不同李元吉是依附於李建成的,算是李建成的班底之一。後世之君和前朝功臣以及後世之君和前朝太子是不相融的,(大家可以看我以前的文章就會知道後世之君為何與前朝功臣不容)這裡我們基於篇幅說的簡單一點,功臣集團有自己的勢力,太子集團也會有自己的勢力。

“不須多言,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乎”後世之君是不會容忍子民擁有朋黨以及政治軍事利益體的存在的。何況李世民本身就具有皇位繼承人之一的身份,以及擁有效忠於他的政治利益集團,再加上李世民開國有功,是皇權和功臣的集合體。作為李世民來講李建成基於太子的身份會有大量的權貴依附,在中央經營多年勢力盤根錯節。這樣看來兩方沒有任何和解的可能。(歷史上皇子善終的前提是沒有任何可以威脅到皇帝的勢力)

第二:雙方矛盾無法調和。

洛陽以及虎牢關之戰,李世民打敗了王世充、竇文德兩大勢力。關中土地肥沃,打下來之後按照道理來講應該是屬於朝廷來分配獎賞,結果李世民直截了當,自己就分了,全部分給了自己的部下。(公司派你去開發市場,開發完了之後沒有經過公司,自己部門就把賺的錢全部分了,沒有這個道理吧)這擺明了自己的野心。

第三:雙方矛盾的進一步加深以及相互之間的對抗。

李建成是合法的繼承人,其勢力遍佈中央的各個崗位,因為太子身份的原因,李淵的嫡系人馬也一直在往李建成這邊靠。

李世民也是合法繼承人的可能人選,不到最後一步,說不準花落誰家。天策府勢力不容小窺。而且李淵也要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中間做一個政治平衡來,獲取李淵的利益最大化。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旦李建成上位,天策府全部要玩完,武將們拿命打下來的地盤就會變成為李建成做的嫁衣裳。時局對於李建成來說是有利的,李建成只要防好李世民不讓其繼續擴張,到了繼承大寶之後一切水到渠成。李世民想要保命只有拼死一搏。所以說玄武門事變必然會發生,早晚問題。

在玄武門事變中天策府集團是在賭命,擒賊先擒王,又沒有百分百的把握政變一定能成,所以必須殺兄。

綜上所述我認為歷史中要麼是李建成殺弟,要麼是李世民殺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