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市場監管局發佈房屋、建材、家居和裝修行業消費提醒:做到理性消費 保留維權憑證

市市場監管局發佈房屋、建材、家居和裝修行業消費提醒:做到理性消費 保留維權憑證

(資料圖)

寧德網消息(閩東日報記者 楊洋 通訊員 李福棣)近年來,房地產的升溫推動了建材、家居用品、裝飾裝修行業的快速發展,與此同時,房屋、家居用品、建材和房屋裝修服務也同步成為廣大消費者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

記者瞭解到,2019年度,我市市場監管部門共接到房屋類投訴舉報58件,主要涉及公攤面積太大、小區配套景觀、設施、人車分流與宣傳不符、車位產權、預收物業費和垃圾轉運費等問題;接到裝修建材商品投訴110件,主要涉及交貨不及時、訂購產品與樣品不符、水暖潔具與圖片不符、壁膜漆出現氣泡等問題;接到家居類產品類投訴舉報85件,主要問題有:傢俱與預訂的不一致、尺寸不符,乳膠床墊不全是乳膠,沙發起皮、開裂等;接到房屋裝修服務投訴舉報26件,主要涉及合同違約、使用材料以次充好、主樑鋼筋被切割、電路不履行保修義務等問題。如何在消費過程中合理維權,記者結合了一些案例供消費者參考。

選購瓷磚小心“偷樑換柱”

2019年10月份,消費者李先生訴稱於2019年2月份在商家處下訂單購買瓷磚,價值170元/片,收到貨後實際型號與原來購買的不符,厚度也不一樣,瓷磚表面看不出不同,消費者裝修貼上後才發現,認為商家以次充好,要求商家半價退還。接到投訴後,東僑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組織雙方協商調解,商家、消費者分別針對瓷磚厚度、型號等問題進行說明。經調解,經銷商賠償1000元以彌補消費者的損失。

市場監管部門提醒,選購瓷磚時,消費者宜簽訂合同,約定商品的品類細節,並在安裝瓷磚前仔細核對貨樣,發現問題及時投訴。

對實物樣品拍照留存

去年9月,繆女士花費5500元從一商家處訂購3個黑胡桃木門。但安裝時商家提供的木門為暗紅色,與到店看貨時樣品的黑胡桃明顯不同要求退換貨,商家卻告知不予退換。經工作人員調解,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商家給予補貼重新換門。

市場監管部門提醒,消費者要事先與商家簽訂合同,就商家履行的義務及違約後違約方應承擔的責任等條款進行明確,同時對商家展示的實物樣品拍照留存,並保留消費憑證,便於維權時有據可依。

挑選家裝公司要“擦亮眼”

2019年8月,福鼎市消費者李先生與某家裝公司簽署半包裝修合同,在裝修過程中,懷疑商家做衛生間防水時沒有把底灰剷掉,導致貼完磚滲水嚴重,商家不予售後,訴求要求返工。經福鼎市市場監管局調解,商家同意支付2000元讓消費者自行返工,消費者表示同意。

市場監管部門提醒,消費者選擇家裝公司時,要看是否有營業執照和家裝資質證書,要看是否有專業的施工隊伍。簽訂家裝合同時要儘量詳盡,列清建材的規格、質量等級、價格。同時要經常到裝修現場查看工程進度和使用材料的規格、型號,防止施工人員“偷樑換柱”將材料調包,通過現場巡查也可以及時跟進工程進度,能夠發現裝修中存在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