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結腫大,是得淋巴瘤了?兩個部位痛,也要引起警覺

作為第一批奔三的“90”後,小婷越來越覺得壓力大。孤身“廣漂”,做著一份“996”的工作,錢卻沒攢下多少。幸好,小婷身體還算健康,不生大病,也算省了錢。

但是,疾病卻總是在人們放鬆警惕時突然襲來,讓人毫無招架之力。

2019年10月底,小婷突然感覺到腰背部總是出現間歇性的隱痛,特別是剛跑完步或是跳完繩之後,不過休息一下倒也可以緩解。所以小婷也並未過多在意,只當自己是太勞累。

淋巴結腫大,是得淋巴瘤了?兩個部位痛,也要引起警覺

但沒過多久,除了腰背上的疼痛,下腹部也開始痛了起來,還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小婷想到平時看的防癌文章,趕緊到醫院檢查。

檢查結果出來了,腹部CT報告顯示:縱隔、腹膜後、腸繫膜根部等多處都有腫大的淋巴結,可能是淋巴系統疾病,也可能是癌症轉移所導致的淋巴結腫大。小婷懵了,顫抖著問醫生:“癌症?怎麼可能呢?醫生你會不會搞錯了?”

醫生建議小婷進一步做腹腔鏡探查+腹腔淋巴結活檢。病理結果顯示:胃小彎側淋巴結、胰腺上緣淋巴結有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屬於GCB亞型。而對骨髓的活檢,發現淋巴瘤已經累及骨髓。這說明小婷已經是淋巴瘤晚期了!

淋巴結腫大,是得淋巴瘤了?兩個部位痛,也要引起警覺

拿著診斷報告回到狹窄擁擠的出租屋,小婷彷彿陷入了冰冷的深淵,躺在床上抽泣了許久,她終於拿起手機,給老家的媽媽打了電話……

醫生提醒,當腰背部出現持續性疼痛,並且長時間不能緩解,甚至其他部位也出現疼痛的情況下,不要猶豫,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檢查。因為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淋巴瘤的徵兆!

淋巴結腫大,是得淋巴瘤了?兩個部位痛,也要引起警覺

淋巴瘤為何會有腰背痛、腹痛症狀?

近年來,我國淋巴瘤的新發患者以每年6-8萬人的數量遞增,並且越來越趨於年輕化。目前,淋巴瘤的發病原因和機制尚不明確,但我們需要注意的是,當持續出現腰背痛、下腹痛的症狀時,要警惕!

淋巴瘤,是一種全身性疾病,愛“亂跑”。除了毛髮、指甲、牙齒這些沒有淋巴結或淋巴組織的地方,淋巴瘤可以發生在全身不同的各個部位。

淋巴瘤種類有幾十種,臨床表現也是多種多樣。最常見的是無痛性淺表、深部、結外的淋巴結腫大,腫塊大小不等、不對稱、質實有彈性。

特別是體內深部淋巴結腫塊,出現的症狀因部位而異。比如,浸潤縱隔、肺多表現為胸悶、胸痛、腰痛、咳嗽、呼吸困難。浸潤腸繫膜淋巴結、腹膜後淋巴結多表現為腹痛、腹脹、腸梗阻、出血等。

淋巴結腫大,是得淋巴瘤了?兩個部位痛,也要引起警覺

淋巴結腫大,是得淋巴瘤了?兩個部位痛,也要引起警覺

淋巴瘤還可能跑到這些部位

頸部淋巴瘤:表現為無痛性及進行性淋巴結腫大,咽部不適,吞嚥阻擋感等。

原發性肝臟淋巴瘤:上腹部隱痛不適、食慾減退、發熱、體瞳減輕和肝腫大等。

咽部淋巴瘤:吞嚥困難、鼻塞、鼻出血、頜下的淋巴結腫大。

鼻腔鼻竇淋巴瘤:鼻塞、流鼻血、面部疼痛、全身不適。

淋巴結腫大,是得淋巴瘤了?兩個部位痛,也要引起警覺

目前,淋巴瘤診斷的金標準是病理學檢查,特別適用於初診患者。此外,組織病理學檢查,即HE染色切片、輔助檢查,可對淋巴瘤進行高、中、低的危險分層。其他診斷淋巴瘤的方式還有:細胞病理學檢查、血液生化檢查、體格檢查、影像學(CT)和PET-CT檢查等。

淋巴結腫大,是得淋巴瘤了?兩個部位痛,也要引起警覺

在腫瘤治療方面,一直強調的是“早診早治”。廣州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內科姜文奇教授表示:規範治療可使5年的生存率達50%。數據顯示,我國每10萬人中就有6.91萬人患淋巴瘤,近年來患淋巴瘤的人數更是不斷上升。2018年我國淋巴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約為38.3%,再加上淋巴瘤在任何年齡都可以發病,因此不管是在預防,還是診斷期,我們都要抓住最佳時機,早診斷,早治療。

[1]《患上淋巴瘤並非意味著"死神"來了》.光明日報.2014-08-08

[2]《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淋巴瘤是可治癒的一種疾病》.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9-09-20

[3]《世界淋巴瘤日:身上出現不痛不癢的淋巴結腫大應及時檢查》.新華網. 2019-09-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