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指數大反彈滬指跌1.2% 特高壓板塊領漲

受外圍暴跌影響,13日A股三大股指大幅低開,創業板低開逾5%,開盤之後抄底資金湧入,三大指數跌幅收窄,午盤前,股指稍有回落,午後開盤,在外圍股市相繼走好之下,A股三大股指快速拉昇,深圳成指、創業板指一度翻紅。最終三大股指綠盤報收,收盤跌幅都在1%左右。兩市合計成交超過9500億元,行業板塊多數收跌。北向資金今日淨流出約130億元。

從盤面上看,特高壓、土裡流轉、半導體居板塊漲幅榜前列,口罩、消毒劑、醫療廢物處理塊跌幅榜前列。

東北證券指出,面對海外暴跌,A股投資者更多是心有慼慼,更多是思考假如也面對如此海嘯衝擊之下是否還能活著,是否能夠扛過去。客觀講,國內逆週期政策的空間較大,降準降息等也會較快落地,海外市場連續暴跌後也可能存在B浪的超跌反彈,有利於A股市場保持震盪整理的特徵。但是,這種預期已經較為明顯的反應在股市之中,後續更需防範未來利好出盡是利空的可能。中期市場面臨的全球經濟下行、需求下降、政策空間縮小、疫情的擴散和不確定性等風險,這是灰犀牛,不可不防。因此,考慮到隔夜外盤大跌和A50跟隨式下跌4%,考慮到目前全球市場暴漲暴跌、波動率急劇放大的階段,操作上,繼續控制倉位、偏於防禦;短期以弱勢震盪調整思路應對,防範市場補跌等風險。

天風證券指出,海外疫情爆發,全球對經濟擔憂加劇,短期避險為主。A股最近已經表現非常強,國內流動性寬鬆,政策呵護,除了科技股今年漲幅大之外,其他行業公司漲幅不算大,整體估值也不高,大盤下行可能以跟隨海外回調為主。國內疫情處理及時,復工順利,等海外整體起穩,A股有機會率先回歸,因此短期避險,中期樂觀,看好金融地產以及回調的科技板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