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师生—最好的苗子撒播在最贫瘠的土壤里(附南阳的老中师)

一、中师是中等师范学校的简称,上世纪 80 年代初,因为文革对教育的荒废,全国各地需要大量的师资充实中小学校,国家决定

从初中毕业生中招生进入师范就读,3-4年学制,毕业后分配到各地中小学任教,这些人被称为中师生

中师生—最好的苗子撒播在最贫瘠的土壤里(附南阳的老中师)

当时最优秀的初中生才能考入中师。图中是邓师学生,今天已经快退休了吧

二、中师处在师范教育的哪个层次?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师资教育实行中等师范教育、专科师范教育和本科师范教育,即三级师范教育体制,分别承担小学、初中和高中师资培养任务。这是老三级师范教育体系。这里的中等师范教育即"中师",承担的是小学教师的培养任务。

中师生—最好的苗子撒播在最贫瘠的土壤里(附南阳的老中师)

中师、大专、本科三级师范教育体系

三、中师的没落上世纪 90 年代末,国家政策对老三级做出了调整,形成了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层次化的师专、师院、师大新三级体系,分别承担小学、初中、高中师资培养任务。中等师范教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部分转为幼师学校,部分转为中职。


中师生—最好的苗子撒播在最贫瘠的土壤里(附南阳的老中师)

大专、本科、研究生新三级师范教育体系


四、中师的学生有多牛?中专最牛的时候,应该是整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最初的两年。那个时候,大学的录取率是极其低的!读高中考大学,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成本太高,所以中专则成为广大农村孩子的首选。考上中师和中专便是一步登天,上城市户口、解决口粮、分配工作、干部编制。他们的入学年龄普遍在 14-15岁,17-18岁毕业就被分配到各地中小学任教,只有极少部分会进入高一级大专继续深造。说最好的苗子撒播在最贫瘠的土壤里一点不为过。

中师生—最好的苗子撒播在最贫瘠的土壤里(附南阳的老中师)

网上百度一下就知道当时的中师生有多么优秀

五、南阳的老中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南阳一共有五所中等师范学校,2000年左右,随着国家师范教育结构调整,中师停止招生。历经 40 年风雨变迁,到今天基本都改头换面,大部分退出了师范教育的舞台。

中师生—最好的苗子撒播在最贫瘠的土壤里(附南阳的老中师)

南阳的五所中师学校,除了一师和邓师,其他三所已经转为中专学校

六、今天的南阳中师们——大部分已经成了职业中专。


中师生—最好的苗子撒播在最贫瘠的土壤里(附南阳的老中师)

南阳一师变身为南阳理工学院师范学院,继续传承发展师范教育


中师生—最好的苗子撒播在最贫瘠的土壤里(附南阳的老中师)

邓县师范学校变身南阳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成为幼师的摇篮


中师生—最好的苗子撒播在最贫瘠的土壤里(附南阳的老中师)

内乡师范学校变身宛西职业中专


中师生—最好的苗子撒播在最贫瘠的土壤里(附南阳的老中师)

唐河师范学校变身宛东职业中专学校


中师生—最好的苗子撒播在最贫瘠的土壤里(附南阳的老中师)

方城师范学校已经变身宛北中等专业学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