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宁公园是怎么来的?北宁公园的故事你知道吗?

天津北宁公园是怎么来的?北宁公园的故事你知道吗?

北宁公园,又称“宁园”,其前身是袁世凯在1906年天津推行新政期间,委派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周学熙筹建的种植园“鉴水轩”。在这里想说一下,一直以来大众对于袁世凯的评价,多是贬大于褒,但不得不说,袁世凯为天津的早期城市建设和现代化做出了很大贡献,可以说今天的天津,能在北方乃至全国占有一定地位,和袁世凯的关系很大。

天津北宁公园是怎么来的?北宁公园的故事你知道吗?

言归正传。因为建园时计划在园内为慈禧太后修建行宫,所以北宁公园沿袭了古典造园手法,具有明显的皇家园林风格,但慈禧太后1908年就去世了,大概是因为这个缘故,鉴水轩那时一直没有启用,尤其后来的一段时间战乱不断,宁园也就渐渐荒废了。

天津北宁公园是怎么来的?北宁公园的故事你知道吗?

直到1932年,时任北宁铁路局局长的高纪毅,从开滦煤矿退赔款中拨款4万元,购置了原来的种植园,经改造整修重建为现在的北宁公园。宁园的名字,是取诸葛武侯宁静致远之语,而且正好也是“北宁铁路公园”的简称。并且当时在前大湖北岸碑亭当中立碑以示纪念。

高纪毅这个人各位可能不太熟悉,他之前是张学良的手下,1929年张学良枪杀他老爹张作霖在世时的得力干将杨宇霆和常荫槐,也就是“枪毙杨常”这件事,就是高纪毅主办的。

天津北宁公园是怎么来的?北宁公园的故事你知道吗?

上世纪六十年代,因公园隶属天津铁路分局,宁园曾一度改称“铁路工人文化宫”,后又被改为“二七公园”,具体原因已不可考,直到1976年又恢复原名。

宁园中心琵琶湖边的烈士塔山为公园制高点,山顶矗立着10米高的纪念碑,上镌“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为郭沫若手书。公园景点以“一馆”、“二楼”、“三廊”之美,“四山”、“八堂”、“九湖”之妙,“十渠”、“十一桥”、“十三亭”之秀著称津门。

天津北宁公园是怎么来的?北宁公园的故事你知道吗?

园中在1990年建成的致远塔,高达74.4米,是天津所有公园中最高的仿古塔。塔前的石狮为金代作品,其造型与明清时期已经固定下来的“北京狮”造型差别十分明显,很有特色,是市级的重点保护文物。


天津北宁公园是怎么来的?北宁公园的故事你知道吗?

北宁公园经历了清末、民国和解放后多次建设,最近的一次在2015年。目前北宁公园园内各个时期的景观建筑和历史遗存异常丰富,同时它也是天津现存规模最大、原貌最完整的近代公共园林。

如果看过上一篇介绍“中山公园”的文章就可以发现,虽然“北宁公园”和“中山公园”是在同一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但特点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有兴趣的可以点我的头像,进入主页翻看一下。

天津北宁公园是怎么来的?北宁公园的故事你知道吗?

北宁公园1995年的故事有谁知道?在评论区给大家讲讲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