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与金国族出同宗,乾隆帝为什么反倒奉南宋为正朔?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九个大一统王朝,宋赫然在列,如今在世人心中,宋是理所当然的中原正统。但是,对比于其他八大王朝,宋的疆域实在小了一点,宋的实力实在弱了一点。最主要的是,中华大地上,同一时期还并列着强大的金、辽两国。


关于宋、金、辽的正统性问题,几百年来争论不休。若论文化传承和经济繁荣,自然是宋当仁不让,但若论控制疆域和军事力量,则当属金更胜一筹。辽由于主要版图自始至终位于塞外,关内只有燕云十六州之地,所以在这场正统之争中最早出局。

清朝与金国族出同宗,乾隆帝为什么反倒奉南宋为正朔?

(宋辽金疆域示意图)


宋联金灭辽,结果唇亡齿寒,与金双双亡于蒙元之手。中国素有为前朝修正史的传统,元朝统一天下后,曾就宋、金、辽谁为正统这一问题争论不休,内部无法达成一致,最终只能搁置争议,同时编写了《宋史》、《金史》、《辽史》,后来,这三部史书都入了“二十四史”,也就是说,事实上元朝是同时承认了三者的正统地位。


朱元璋灭元建明后,宋、金、辽的正统性瞬间明确:百年亡国后,汉人重掌江山,自然要奉宋为正统!至于金、辽,必须是蛮夷、是侵略者!


等到了清朝,问题又复杂了起来。众所周知,清朝入关前的国号是后金,与金国族出同宗,原本就是一家子。从惯性思维看,清朝理所当然要奉金为正统。但从历史事实看,清朝前期对于宋金辽的正统性问题一直暧昧不清,到了乾隆朝则盖棺定论——金、辽均为偏安,唯有宋(包括南宋)是正统。

清朝与金国族出同宗,乾隆帝为什么反倒奉南宋为正朔?

(清初各势力示意图)


为了结束数百年纷争,为南宋正统性代言,乾隆皇帝曾多次表明观点。


早在清廷编修《四库全书》时,乾隆皇帝就为宋、金、辽正统性问题定下了基调:

“至于宋南渡后偏处临安,其时辽、金、元相继起于北边,奄有河北,宋虽称侄于金,而其所承者究仍北宋之正统,辽、金不得攘而有之也。至元世祖平宋,始有宋统当绝、我统当续之语。”


什么意思呢?乾隆皇帝认为,即便偏安一隅,即便对金称臣,但南宋传承的是北宋衣钵,所以仍是中原正统。


到了公元1782年《四库全书》初稿完成时,乾隆再次重申:

“夫辽、金虽称帝,究属偏安。”

清朝与金国族出同宗,乾隆帝为什么反倒奉南宋为正朔?

(乾隆皇帝画像)


宋(尤其是南宋)在正统性上所受到的争议,竟然被乾隆皇帝彻底解决,这背后的逻辑实在耐人寻味。以下,我们不妨揭露一下乾隆的真实意图。


古语有云:“胡运不过百年。”中国古代,人们普遍认为少数民族王朝即便一时占据中原,但毕竟是蛮夷,不通礼数,不懂治国,不得人心,难以长久。蒙元的铁蹄踏遍半个地球,在中原的统治也不过维持了98年。清朝引以为戒,誓不重蹈蒙元覆辙。


与蒙元纯靠武力征服中原不同,清朝从一开始走的就是人心路线。


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曾总结出王朝正统性的根据:“可禅,可继,可革,而不可使夷类间之”。意思就是,正统王朝更迭可以是禅让,可以是继承,也可以是造反,唯独不可以是外族入侵。满清政权就是典型的外族入主中原,为了证明正统,摘掉外族入侵的帽子,清朝可谓是费尽心机。最终,还真让清朝想到了一个名正言顺举兵入关的理由:为大明崇祯皇帝报仇!

清朝与金国族出同宗,乾隆帝为什么反倒奉南宋为正朔?

(崇祯皇帝自缢画像)


明朝亡于闯王李自成,崇祯皇帝被迫自缢于煤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清朝想要坐收渔翁之利而不被戴上趁火打劫的帽子,必须师出有名,“为崇祯报仇”就是最好的口号。我清朝替你明朝赶走了反贼,报了亡国之仇,理所当然要接管你留下的江山,合理合法地开启中原统治。

自始至终,清朝一直号称自己继承的是明朝正统。


所谓继承,所谓正统,这些都是汉文化里的概念,清朝十二帝,最推崇汉文化的无疑就是乾隆皇帝,他在《命馆臣录存杨维桢正统辨谕》强调:

“我朝为明复仇讨贼,定鼎中原,合一海宇,为自古得天下最正。”


既然清朝的正统继承自明朝,而明朝又奉南宋为正朔,所以,深谙帝王之道的乾隆皇帝必须舍金国而尊南宋为正统。这表面看是大义灭亲,实则是断尾求生,追根究底是清朝以利益为出发点做出的利己选择。


参考资料:《清史稿》、《命馆臣录存杨维桢正统辨谕》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