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相關學習(第6天)

化溼藥

1.砂仁 辛溫 脾胃腎經 化溼兼行氣,溫脾止洩,理氣安胎,主治溼阻中焦,醒脾調胃之要藥,脾胃虛寒吐洩,氣滯妊娠惡阻,胎動不安。宜後下搗碎

2.白豆蔻 辛溫 肺脾胃 化溼行氣 溫中止嘔 開胃消食 與砂仁功效相近,力偏緩。

利水滲溼藥(利水消腫、、利尿通淋、利溼退黃)常配伍行氣藥

利兼補(茯苓、苡米)

3.茯苓 甘淡平 心肺脾腎 利水滲溼+健脾+寧心安神(茯神更佳)對應消腫、痰飲、不思飲食、脾虛洩瀉、心神不安

4.薏苡仁 甘淡涼 肺脾胃 利水+健脾+除痺+清熱排膿

只利不補

5.澤瀉 甘淡寒 腎膀胱經 利水滲溼+洩熱 +化濁降脂 主治水腫小便不利痰飲眩暈淋血濁

6.豬苓 甘淡平 腎膀胱經 利水滲溼(好單純)主治水腫小便不利,洩瀉帶下淋濁等

利尿通淋藥

7.車前子 甘寒 肝腎肺小腸經 清熱利尿通淋+滲溼止瀉+明目祛痰,主治熱淋 洩瀉 目疾 痰熱咳嗽

8.滑石 甘淡寒 膀胱肺胃經 利尿通淋+清熱解暑+外用祛溼斂瘡 主治熱淋 暑溼 溼瘡 溼熱洩

9.通草 甘淡寒 肺胃經 清熱利尿+通氣下乳+解暑 主治熱淋 乳不下 溼溫

10.海金沙 甘鹹寒 膀胱小腸經 石淋 清熱利溼+通淋止痛 主治淋證、尿痛

11.石韋 甘苦寒 肺胃膀胱經 血淋 利尿通淋+清肺止咳+涼血止血

12.萆薢 苦平 腎胃經 利溼去濁 除風溼 膏淋要藥 風溼骨痛

13.燈心草 甘淡微寒 心肺小腸經 清心火利小便 熱淋 心煩失眠口舌生瘡

利溼退黃藥

14.茵陳 苦辛微寒 脾胃肝膽經 利溼退黃 解毒療瘡 主治黃疸尿少 溼瘡 溼溫暑溫

15.虎杖 苦微寒 肝膽肺經 利溼退黃+清熱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洩熱通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