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老師向家長借錢,家長的做法盡顯智慧,眾人紛紛點贊誇獎

從孩子出生開始,父母就一直都在為孩子操心,本以為等孩子大點,上幼兒園了就可以輕鬆點,沒想到上幼兒園才是噩夢的開始。

幼兒園上下學家長每天得接送;放學後得輔導孩子作業;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還得報各種各樣的培訓班;時刻關注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惹是非了還被老師叫到學校。

幼兒園老師向家長借錢,家長的做法盡顯智慧,眾人紛紛點贊誇獎

然而,這只是孩子給家長帶來的瑣事,還有老師“製造”的煩惱。

孩子還沒上幼兒園的時候,父母覺得帶娃就像升級打怪獸,不斷想方設法“對付”孩子的搗蛋。

等孩子上了幼兒園,父母以為自己可以卸任了,這個搗蛋鬼的對象變成老師,讓老師來治治ta。

幼兒園老師向家長借錢,家長的做法盡顯智慧,眾人紛紛點贊誇獎

可是,父母怎麼也沒想到,孩子上幼兒園了,跟自己鬥智鬥勇的竟然是老師!

李媽媽的女兒今年剛讀完小班,準備上中班,孩子上學一年多了,李媽媽沒有給老師送過禮,也沒有給過紅包,平時就圍繞孩子的事情跟老師聊天保持聯繫。因為老師知道李媽媽家庭條件優渥,所以跟李媽媽一直維持著不錯的關係,對李媽媽的女兒照顧有加。

幼兒園老師向家長借錢,家長的做法盡顯智慧,眾人紛紛點贊誇獎

有一天李媽媽看到老師發來了一條信息,以為女兒在幼兒園出什麼事了,於是就趕緊點進去看了,原來是老師找她借錢。李媽媽一下子怔住了,有點為難,不知如何回答,想了好一會,李媽媽回覆:“你的號被盜了?”,隨後把老師微信拉黑了。

李媽媽也不知道這樣做對不對,於是就發到幼兒園的家長群裡,讓大家看看這樣做是否妥當。沒想到的是,家長一致為李媽媽這一做法點贊,稱“這招絕!”“下次有人找我借錢,我也這樣做。”“李媽媽太機智了”

幼兒園老師向家長借錢,家長的做法盡顯智慧,眾人紛紛點贊誇獎

大家議論紛紛,不過都認為李媽媽這樣做很明智,直接拒絕了老師,但是又不顯得尷尬小氣,不會讓家長和老師的關係變僵化。

家長們覺得老師這樣的做法,堅決不能慣,要在源頭切斷,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幼兒園老師向家長借錢,家長的做法盡顯智慧,眾人紛紛點贊誇獎

那麼老師向家長借錢,家長該不該借呢?

這個問題各有各的看法和理解,有的人覺得要看老師和家長的關係,如果平時關係比較好,可以關心下老師,詢問下發生什麼事,假若真的遇到了困難,有能力的家長可以伸出援手。

也有一些家長不以為然,覺得老師是利用家長因為孩子所以不會輕易拒絕的心理,道德綁架家長。如果這次成功了,那麼還會有下次,就像出軌一樣,只有零次和無數次,所以堅決不能縱容老師這種行為,扼殺在搖籃裡。


幼兒園老師向家長借錢,家長的做法盡顯智慧,眾人紛紛點贊誇獎

老師向家長借錢這件事情,不僅會影響家長和老師的關係,還會牽扯到孩子,影響師生關係。可能老師會因為借錢的事區別對待孩子,原本單純的師生關係因為利益而變質了。本來這種關係就比較難處理,如果再加上家長和老師的關係,老師和孩子就更難相處。

幼兒園老師向家長借錢,家長的做法盡顯智慧,眾人紛紛點贊誇獎

這種事情不應該由家長單方面去應對,而是家長,老師,學校三方互相監督。首先學校要做好管理,並制定相應懲罰措施,老師自己也要規範自身行為,不要隨便跟家長開口借錢,不要因為利益讓師生關係惡化,不要打破老師,學生,家長三者的平衡。

幼兒園老師向家長借錢,家長的做法盡顯智慧,眾人紛紛點贊誇獎

家長與老師正確的相處之道:

第一:不要過度親近,保持一定距離。

假若孩子的老師是你的親戚或者是你關係比較好的朋友,那麼就不需要為孩子的師生關係煩惱。

然而,如果不是,那麼家長就要跟老師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要為了讓老師對自己的孩子多加照顧,就送禮送紅包,跟老師套近乎,跟老師過度親密,這樣很容易扯上利益關係。

幼兒園老師向家長借錢,家長的做法盡顯智慧,眾人紛紛點贊誇獎

老師和家長本身就處於對立面,牽扯到利益方面,一旦處理不當,就會打破原有的平衡。

第二:做好本職,不要過分要求。

老師和家長都應該各守其職,做好本分工作。老師,為人師表,做好自己的工作,傳授知識,家長在家則應該按照老師的要求督促孩子完成作業,配合老師的工作。大家都不要過分要求彼此,互相理解,互相體諒,共同栽培祖國的花朵,育祖國未來的接班人。

幼兒園老師向家長借錢,家長的做法盡顯智慧,眾人紛紛點贊誇獎

很多家長為了孩子的學習和未來,願意付出自己的所有時間精力,甚至是金錢,然而,對於老師借錢這件事上,家長要理性看待,不要單方面的考慮問題。

老師要注意自己的行為,恪守職業道德,越線做不在自己工作範圍的事情,不僅有損師德,而且還可能會給自己的工作帶來麻煩,甚至是丟掉工作,豈不是因小失大?

你怎麼看待老師向家長借錢這件事?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逗逗媽,每天分享育兒知識,與你共同探討育兒經驗,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所幫助,點個關注唄,一起輕鬆帶娃,和孩子一起成長,一起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