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龐涓臨死前怒吼哪六個字?說明了什麼?

史趣悟讀


孫臏與龐涓是戰國時期的一對宿敵,據《史記》記載,他們原本都是在鬼谷子門下學習兵法韜略,但龐涓天分不如“兵家至聖”孫武的後人孫臏,於是能力也就遜色一些。後來,二人學成離開,龐涓先在魏國找到了“工作”,在魏惠王的賞識下當了將軍,而孫臏則被龐涓騙到魏國,用計砍斷雙腳,並在臉上刺字。

龐涓以為,將孫臏變成一個無法自己行動,還在臉上烙有恥辱印記的廢人,他就不會對自己不利,但孫臏憑藉強大的意志力堅持了下來,併成為了齊國的參謀。最終,孫臏為自己報了仇,將龐涓逼死在樹下,令人大感暢快,不過,龐涓臨死前卻發出怒吼,痛斥了孫臏。那麼,龐涓臨死前怒吼了哪六個字?這又說明了什麼呢?

這一切,還要從周顯王十五年(前354)時的一場戰爭開始說起。這一年,趙國進攻衛國,而身為盟國的魏國則出兵相救,且在龐涓的帶領下一舉反攻到了趙國首都邯鄲,於是趙國四處求援,齊國選擇了出手相救。於是第二年,齊軍以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前往救援,對戰況進行評估後,孫臏提出了著名的“圍魏救趙”之計。

齊軍沒有直接前往邯鄲,而是攻向了魏國的首都大梁,這一舉動使得龐涓率領的大軍不得不連忙回防,卻在半途被孫臏所伏擊,損失慘重。周顯王二十七年(前342),魏國進攻韓國,齊國再次出兵援助,這次,孫臏還是採用圍魏救趙的計策,直接向大梁出兵,但孫臏也預料到中過一次計的龐涓不會輕易上當,於是對原本的計策進行了“改良”。

對於孫臏的計策,明末大臣李廷機曾經寫詩道:“減灶暗行兵,龐涓被其獲。”孫臏的計策其實也十分簡單,他剛剛進入魏國境內時,埋了十萬個爐灶,表明自己有十萬大軍,而向前進軍,第二天只埋了五萬個爐灶,到了第三天,更是隻埋設了三萬個。龐涓原本十分慎重地在後方追趕,但看到齊軍爐灶減少,便以為是齊軍紛紛逃散,短短數日便走了數萬人。

見此狀況,龐涓一改小心謹慎的進軍指令,帶上精銳部隊火速追趕,想要貫徹“兵貴神速”的理念。不過,這一舉動卻正中孫臏計謀,他提前設伏於龐涓的必經之路,並趁其經過時號令兵士們萬箭齊發,將其部隊射死大半,據《史記》記載:“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曰:‘遂成豎子之名!’”

這六個字翻譯過來就是:結果成就了你小子的名聲!豎子一詞含有濃重的貶義,表達的是無盡的輕蔑,而龐涓認為自己成就孫臏的名聲,於是破口大罵。那麼,龐涓之所以說出這句話,筆者猜測,有兩大原因。第一大原因便是,龐涓將孫臏變成廢人,而世人卻反而稱讚孫臏的身殘志堅,龐涓的惡毒之舉幫助孫臏取得了更多讚譽。

其次,便是龐涓認為孫臏勝之不武。龐涓在魏國領兵,大多是直接與敵人正面對決,憑藉兵力優勢取勝,而孫臏則更多的是利用計謀,不耗費太多兵卒便獲利,在龐涓眼中,這種作戰方式是投機取巧,但是孫臏靠此笑到最後,所以龐涓痛罵他靠詭計成名,算不得英雄。


鄧海春


馬陵之戰,是戰國名將龐涓的最後一戰。此戰,魏國完敗於齊國,龐涓完敗於孫臏。

臨死前,龐涓仰天長嘯,天空飄過六個字:遂使豎子成名。

這句話裡,包含著龐涓深深的不甘。可是並沒有任何卵用。輸了就是輸了,你不服,只能說明你沒有自知之明。

很顯然,龐涓口中的“豎子”指的是孫臏。

其實,龐涓與孫臏是同學。《資治通鑑》記載,“孫臏與龐涓俱學兵法。龐涓仕魏為將軍,自以能不及孫臏”。

野史稱,龐涓與孫臏的老師是鬼谷子。但是,正史並無此記載。正史倒是記載了,鬼谷子是蘇秦和張儀的老師。

不管怎麼說,龐涓對孫臏是知根知底的,知道自己的本事不如孫臏。

當一個人覺得自己不如別人,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反應:一種人會表示欽佩——這是普通人;一種人會奮發追趕——這是有志者;還有一種人會嫉妒,然後暗地裡使絆子——這是小人。

龐涓就是個小人。

他自知不如孫臏,便把孫臏騙到魏國,害他。

要不是孫臏裝瘋賣傻,命都難保。

這件事展現了龐涓的兩個致命缺點:一是格局太小,嫉妒心太重,難以容人;二是不夠狠辣。既然已經出手,把孫臏殺掉不就完了?

龐涓的缺點,讓孫臏失去了行走能力,但是保住了性命。逃到齊國後,孫臏的春天來了。

在齊國,孫臏在貴族田忌的手下效力。然後,孫臏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計謀故事。比如田忌賽馬,比如圍魏救趙,再比如後來字馬陵之戰中的減灶惑敵。

確實,龐涓雖強,但本事遠遠不及孫臏,因此每每掉進孫臏製造的陷阱之中。

既是技不如人,輸了有啥可委屈的,有啥不甘心的。

龐涓其人,有傲氣而無傲骨,死在孫臏的計策之下,算是死得其所。

而孫臏,大仇得報,十分圓滿。


趣談國史


公元前342年在馬陵之戰中,魏國大將龐涓率10萬大軍中了齊國大將田忌,軍師孫臏的埋伏。當夜幕降臨時,魏軍來到一片樹林,龐涓舉起火把照在一棵大樹時,上面寫著“龐涓死於死樹之下”。這時,萬箭齊發。魏軍紛紛倒地。龐涓自知失敗,於是拔劍自刎,臨死前說:“遂成豎子之名”。

“遂成豎子之名”翻譯成現代文就是“就讓你小子成全你的名聲吧”。龐涓臨死前的怒吼,反映了多種問題。

首先反映了龐涓的絕望心情。孫臏與龐涓是老同學,師從鬼谷子學習兵法。龐涓自認為才能智慧比別人強,於是來到魏國發展,但他知道才能智慧比不上孫臏,於是把孫臏騙到魏國,施以剔除膝蓋骨的刑罰,讓孫臏不能拋頭露面,自己少了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沒想到孫臏還是置自己於死地。

其次,反映了戰國時期爾虞我詐,不擇手段,追求名利,貪圖富貴,漠視友情親情的社會心態。戰國時期是一個社會大變革的時代,封建社會形成。社會階層經歷了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的劇烈變動,人們不講規則,打破規則,只求目的,只求效果。

再次反映了孫臏的計謀深遠。史書上講,孫臏跟隨田忌出征坐的輜車。電視節目中,大學教授把輜車解釋為拉輜重的車,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準確的解釋應該是有幃帳的車。如果是拉輜重的車,則表明孫臏做事低調,出奇制勝。如果是有幃帳的車,則表明孫臏也做了充分的思想準備,深藏不漏,必欲置龐涓於死地。

最後“遂成豎子之名”,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私學教育的嚴重問題,即只重視學術技能的培養,而忽略了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人們像禽獸一樣去爭奪,去廝殺,而根本不考慮社會秩序,道德規範社會的穩定發展。



谷老師


人最怕的就是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不幸的是自視甚高的龐涓也犯了這個錯誤。

桂陵之戰被孫臏圍魏救趙打了個埋伏,馬陵之戰又被孫臏圍魏救韓打了個埋伏。

所以當最後龐涓被萬箭穿心而死時大喊一聲:遂成豎子之名。絕望中透露出深深的不甘。

龐涓與孫臏是同門師兄弟,都是鬼谷子的高徒,兩人求學時,感情甚好。怎麼最後就成了這水火不容呢?名利二字害死個人。


1.原生家庭的影響,讓龐涓與孫臏兩人勢同水火

與孫臏比起來,龐涓骨子裡一直是自卑的。這種自卑隨著龐涓地位的上升而更顯強烈。

他畢竟只是一個平凡人家的孩子。相比於孫臏的出身差了太多,孫臏是大軍事家孫武的後人。在講究出身的戰國年代,本身這就是一塊金子招牌。

這也是為什麼魏惠王在得知了孫臏的出身後,對孫臏親眼有加,進而引起了龐涓對孫臏的嫉妒與憤恨。

龐涓通過自己的努力,好不容易得到了地位與權勢,但孫臏一直會對他有著莫大的威脅,因為孫臏出身好。

最後龐涓通過陰謀詭計,挖掉了孫臏的膝蓋骨,讓他變成了一個廢人。而孫臏不得不靠裝瘋賣傻來苟延殘喘。


2.沒有人是聖人,在現實中以德報怨是不存在的。畢竟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孫臏,想方設法回到齊國之後,通過田忌賽馬這件事情,獲得了大將軍田忌與齊威王的青睞。並在齊威王面前一炮而紅。

得到了君主的信任,預示著孫臏的復仇之路成功的踏出了第1步。

當公元前354年龐娟發兵攻擊照顧邯鄲,孫臏便與田忌一起,直接發兵,攻打魏國都城大梁。圍魏救趙迫使魏軍回援。

桂陵之戰,魏軍損失了最精銳的鐵騎。

13年後,龐娟又開始攻打韓國。孫臏用同樣的戰術又去攻打魏國的首都大梁。逼的龐涓不得不再次回救大梁。

這一次他沒這麼幸運,在馬陵道被萬箭穿心而死,名滿天下的魏武卒更是損失慘重。成就了孫臏的一世英名。


3.如果當時在魏國,龐涓不陷害孫臏,那兩人是否會和平相處呢?

龐涓就輸在一個做人的格局上。

從年齡上來說孫臏比龐娟大,

從性格上來說,孫臏比龐涓柔和。

再加上二人又有十幾年的同窗之誼,如果當時在魏國龐涓領兵,孫臏作為軍師,兩人雙劍合璧,再加上名滿天下的魏武卒和大魏鐵騎,整個趙國的格局,可能會發生更大的變化。

但歷史向來不能假設。龐涓該死還得死。


少校柳下惠


在馬陵之戰中,龐涓遭遇埋伏大敗,怒吼道“遂成豎子之名!”,自刎而死(也有說是被亂箭射死)。

“遂成豎子之名”,意思就是“成全了你這小子的名聲”,這句話反應出了龐涓的不甘心。他嫉妒心太強,名利心太重,作為同門師兄弟,自打出道以來,他一直處處防著孫臏,甚至處心積慮地要置孫臏於死地,可是一直未能如願,結果還讓孫臏用自己的死而揚名天下,他心中怎能不恨!




公元前341年,韓國遭到魏國入侵,連戰連敗,於是向齊國求助。

齊威王任命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攻打魏國,用的是“圍魏救韓”的計策。

魏惠王急忙調回正在攻打韓國的軍隊,以太子申為上將軍、龐涓為將與齊國決戰。

孫臏決定採用誘敵深入的辦法,在馬陵埋伏大量弓弩手伏擊龐涓軍隊。馬陵道路狹窄,地勢險要,孫臏叮囑兵士只要看到龐涓的部隊過來就立刻放箭。


在撤退的過程中,孫臏還使用了減灶誘敵的計謀。他邊打邊退,退兵的第一天,齊軍造了10萬人做飯用的灶臺,第二天減少到5萬,第三天減少到三萬。

龐涓見齊軍連連敗退,鍋灶也不斷減少,誤以為齊軍敗退,士兵潰散,便只帶著少量騎兵窮追不捨。

傍晚,龐涓的騎兵追到馬陵道時,埋伏在路旁的齊國弓弩手萬箭齊發,魏軍頓時大亂,傷亡慘重。

龐涓身中數箭,自知走投無路,怒吼一聲“遂成豎子之名!”,拔劍自刎。

馬陵之戰後,齊軍乘勝追擊,大敗魏軍,殲敵10餘萬,俘虜了魏國主帥太子申。魏國精銳盡失,元氣大傷,自此失去了霸主地位。


三辰sanchen


  戰國中期,李悝、吳起、西門豹等風雲人物相繼去世,魏國實力逐漸減弱。

  在競爭激烈的戰國時代,不前進就會被他國超越,如果魏國不改變,必然會失去霸主地位。

  這時候龐涓出現了,他率領魏軍南征北戰,讓魏國的輝煌延長了10多年。

  然而,大多數將軍不管多麼英勇善戰,總是逃不過一敗,龐涓也不例外。

  

  公元前341年,魏國為了三晉並一,再次稱霸中原,聯手趙國征討韓國,龐涓便是兩軍統帥。

  與13年前一樣,孫臏依然採用圍魏救趙的辦法,率大軍直搗大梁城。

  龐涓吸取上一次失敗的教訓,早就盯著孫臏的行軍路線,當齊軍越過魏國邊境時,龐涓就率領魏武卒往回救援。

  一路追來,龐涓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孫臏留下的土灶越來越少,第一天還有10萬個,第二天只有5萬,第三天不到3萬。

  

《史記》有記載,“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明日為五萬灶,又明日為三萬灶。”

  

  顯然,這種現象說明齊軍獲知魏國大軍回援,知道難以抵禦就崩潰四散了。

  龐涓認為這是抓住孫臏的良機,於是捨棄重裝步兵,糾集三萬魏武卒輕裝追趕齊軍。

  黃昏時候趕到馬陵道,兩側是危巖險隘,中間只有一條狹長的道路,龐涓才覺得有點不妙,這地方適合埋伏。

  正當龐涓準備撤退時,四周射來無數的箭矢,許多魏武卒一個個倒地,他知道敗局已定,於是憤愧自殺,臨死前說了六個字,“遂成豎子之名”。

  

《史記》有記載,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曰:“遂成豎子之名!”

  表面上來看,龐涓是中了孫臏之計而死的,但從本質來看,龐涓有這番結局是自作自受,臨死前說的六個字道破真相。

  

  “遂成豎子之名”6個字,意思是說終究成全你這小子的名聲,可見龐涓嫉妒心之強,名利心之重。

  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傷害同門師兄弟;為了自己的野心,不顧魏國利益受損。

  其實,嫉妒心強沒有關係,只要能一招秒殺對手就可以,可惜龐涓的智商跟不上,給了孫臏報仇的機會。

  

  何況,嫉妒心強、氣量狹小的人容易心理扭曲,難以取得大成就,或者下場悽慘,比如戰國的范雎,秦朝的李斯,西漢的李廣。

  相反,氣量大的人往往能取得更大的成就。比如藺相如,因“完璧歸趙”被封為上卿,這令老將廉頗極為不服,數次當面羞辱藺相如。

  可是藺相如儘量迴避和容讓,不與廉頗發生衝突,之後就有了“負荊請罪”這個流傳千古的故事;

  比如鮑叔牙,不顧自己的利益,向齊桓公推薦好友管仲為齊相,於是就有了“管鮑之交”這個故事。

  俗話說,“天下熙熙,皆為名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人們苦心追求“名利”無可厚非,這也是時代進步不可或缺的因素。

  然而,如果醉心於此,甚至是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這就適得其反了,龐涓就是如此。


史海閒聊


戰國時期有一對師兄弟,拜同一個老師學習兵法,相信很多人都能猜到他們是誰,即孫臏和龐涓,兩人天分都比較高,但總有高下之分,孫臏在兵法上確實比龐涓強一點,如果兩人聯手在同一個國家效力的話,兩人肯定能成為最佳拍檔,成就一番大事業,但很可惜的是,龐涓存了別的心思。

他自己先到了魏國做將軍,等站穩腳跟後就想到了孫臏,作為同窗,他們都是最瞭解對方的人,龐涓知道孫臏能力在自己之上,這樣的人將來成就很可能在自己之上,所以他想將這種可能性扼殺在搖籃中。

龐涓就寫信讓孫臏到魏國去,說咱們師兄弟在魏國大幹一場啊,孫臏就喜滋滋地到了魏國。師兄弟一見面,把酒言歡,彷佛又回到了求學的那些日子,但是孫臏沒有想到的是,幾天後,龐涓就給他按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然後將孫臏的雙足給砍掉了,這在當時叫做臏刑,也因此,才有了孫臏這個名字,這還不算,臉上也給刻了字,這叫做黥刑。

孫臏沒有想到自己投奔同窗會是這樣的結果,此時此刻的孫臏已經基本變成了一個廢人,臏刑和黥刑加身,基本不可能再出人頭地,而即便這樣了,龐涓也不肯將孫臏放走,他太知道孫臏的能力了,於是將他囚禁起來,而孫臏則一直在尋找機會逃出去。

終於有一天,他聽說了有齊國的使者到大梁來了,他想辦法和齊使聯繫上,說服齊使暗暗將他帶到了齊國,然後成為了齊國將領田忌的門客,為了儘快脫穎而出為自己報仇,孫臏在田忌面前沒少表現,尤其是幫助田忌贏得了貴族間的馬術比賽,讓齊威王成功的注意到了孫臏。

於是齊威王經常向孫臏請教兵法,而孫臏自然也是賣力的表現。時間很快到了公元前353年,這一年,魏惠王下令攻打趙國, 攻佔邯鄲。趙成侯趕緊向盟國齊國求援,而齊威王決定讓孫臏做主將去救援趙國。雖說齊威王看重孫臏,但是孫臏畢竟受過酷刑,不能做主將,於是田忌為主將,而孫臏為軍師,組成了救援大軍。

接下來就是著名的圍魏救趙,孫臏建議不用援兵邯鄲,而是去圍攻大梁,這樣做的目的就是以最小的傷亡去圖謀最大的利益。如果直接救援邯鄲,可能就是一場硬仗,還不一定能救成,但如果圍住大梁的話,魏國主將聽說後一定會離開邯鄲回國自救,這樣就能接邯鄲之圍。

其實孫臏此法是想讓魏趙之間使勁打打,彼此都有傷亡,而魏軍回國自救必然疲憊,齊國很容易就能打贏這場仗。果不其然,魏軍回撤途中與齊軍在桂陵遭遇,然後魏軍大敗,齊軍大勝而去。

第二年,齊國趁機繼續攻打魏國,它聯合了幾個小國圍攻魏國的襄陵,但是被魏國打敗。魏國畢竟是戰國第一個強大起來的諸侯國,其實力遠不是一場大戰就能減弱的,所以齊國暫時壓下了圖謀魏國的事情。

十二年後,魏國和趙國聯合起來攻打韓國,而韓國向齊威王求救,齊國軍師孫臏又來了一個圍魏救韓,魏軍主帥龐涓領兵回國自救。孫臏太知道自己這個同窗的性格,更知道魏國強悍已久,悍兵必驕,但齊國也已經很強大,這是孫臏報仇的機會。

孫臏對田忌說:“魏軍向來強悍並且輕視我們齊軍,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來打贏這一仗,怎麼打呢?我們可以讓魏軍知道我們害怕了,知道我們很多將士都逃跑了。現在,下令將士們進入魏地後先砌供十萬人吃飯的灶,第二天只砌供五萬人吃飯的灶,再過一天就只砌三萬人吃飯的灶,這樣就能讓魏軍知道我們的將士人數越來越少,他們一定會上當的。”

果不其然,當龐涓探查到這個情況後,知道齊軍膽怯了,很多將士都已經逃跑了,這樣的話,根本不需要多少魏軍就能將他們打趴下。龐涓迫不及待要打贏齊軍,他嫌棄步兵太慢,自行領著騎兵先行一步,追趕齊軍而去。

而孫臏預估著龐涓的速度,在易守難攻的馬陵設下埋伏,估摸著龐涓晚上就能到達這一塊,孫臏特意選了一棵顯眼的大樹,然後將樹皮弄去一片,露出裡面的白色木頭,孫臏就在那上面寫了八個字:“龐涓死於此樹之下”。然後將一萬名箭術高超的將士在馬陵道旁埋伏好,只等著晚上,樹周圍亮起火把的時候就射箭。

等到了晚上,龐涓果然感到了馬陵這個地方,隱隱約約看到一棵樹上似乎寫著什麼字,龐涓就讓人點著火把去看樹上的字,結果就看到了“龐涓死於此樹之下”八個大字,龐涓心裡咯噔一下,知道這是孫臏為自己設下的套,但此時明白已經太晚了。

齊軍的弓弩手們已經萬箭齊發,魏軍大亂,本來魏軍數量就少,這一亂,更沒法和齊軍對陣,龐涓知道自己必然會落到孫臏手中,到時候還不一定會被怎樣侮辱。索性自己死了算了,所以他仰天長嘆“遂成豎子之名!”然後拔劍自刎。

主帥一死,群龍無首,潰散的更快,這一仗,齊軍大獲全勝,俘虜了魏國的太子申。魏國經過這一仗國力下降,不復強勢,而孫臏也如同龐涓說的那樣,經此一仗,揚名於世。

這對昔日的同窗,曾經的師兄弟,沒想到出師後會是這樣的一番交集,龐涓為了不讓孫臏的成就超過自己,讓孫臏失去了雙足,而孫臏不畏艱難,逃到齊國,最終為自己報仇,通過與龐涓的一戰,揚名於世。

其實,這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孫臏算是踩著龐涓的屍體成名的,能逼的魏國的將領自殺,讓魏軍大敗,俘虜魏國的太子,將魏國從戰國第一強國的位子上拉下來,孫臏功不可沒,可不就揚名立萬了嗎?


尚宮女史


《史記》有記載,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曰:“遂成豎子之名!”

從表面上來看,龐涓是中了孫臏之計而死的,羞憤自殺而死的;

但從本質來看,龐涓會有這結局完全是自作自受。他臨死前說的“遂成豎子之名”,意思就是“我終究還是要成全你這小子的名聲”,由此可見其嫉妒心之強,名利心之重。

從當下龐涓兵敗馬陵的來分析,事先我需要申明一點,我認為龐涓並不是因為輕敵而失敗的,從他想盡辦法設計陷害孫臏來看,就知道他很清楚孫臏比他厲害,對比自己厲害的人誰還敢輕敵?

純粹從戰術上來講,龐涓火速回救是基於以下三點原因考慮的:

其一,信息的不對稱。魏國出兵攻趙屬於先發,齊國出兵救趙屬於後發,對於後發一方來講先發的兵力、部隊配置已經很容易句可以摸清楚了。但先發的龐涓無論是否清楚後發的齊國兵力,只要選擇回救就已經在就已經置身於被動的地位了,軍隊勞累,軍糧空耗,士氣下降,然後又是敵暗我明,孫臏坐享以逸待勞之利。

其二,君臣的信任度。千里奔襲,老家被圍,救援只要稍有怠慢,隨後必有殺頭之罪。即使龐涓事先與魏王有約在先,選擇繼續攻趙,但老家被圍,糧道和信息傳遞勢必被斷,供給困難之下,龐涓不敢冒險,只能千里回救,速戰速決。

其三,對軍隊士氣與戰場形式的誤判。當時的軍事情報是三晉將士素來悍勇,而齊軍素來怯弱,再加上孫臏的日減其灶,迷惑了龐涓。

綜合以上原因,才使得龐涓棄其步軍,與其精銳倍日並行逐之。緊趕慢趕,好巧不巧的又在黃昏時候趕到了兩側是危巖險隘,中間只有一條狹長的道路的馬陵道,龐涓一下子就察覺了這地方適合埋伏,想要撤退已經來不及了,四周射來無數的箭矢,把魏武卒射的七零八落的,只能憤愧自殺了。

結合龐涓的為人和人生履歷來講,一個嫉妒心強、氣量狹小,為了自身利益,不惜傷害同門師兄弟,為了自己野心,不顧魏國利益受損的人,要麼難以取得大成就,要麼下場悽慘,如戰國的范雎,秦朝的李斯,西漢的李廣。

而氣量大的人往往能夠有更大的成就,如“完璧歸趙”後的藺相如被老將廉頗所妒忌羞辱,但他始終不為所動,最後終於換來“負荊請罪”的“將相和”美談。

俗話說,“天下熙熙,皆為名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們追求“名利”本就無可厚非,這也是時代進步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這就過了,容易結仇結怨不說,最後還落個身死名裂,為後世人所恥笑,那就更得不償失了。


明德書院


“遂使豎子成名”!這六個字就是龐涓在臨死前說的遺言。這裡面的豎子指的就是他的師兄弟戰國孫臏了。

孫臏是我國戰國時期的著名軍事家和戰略家,名揚世界的《孫臏兵法》就出自幾千年前著名軍事家孫臏之手。隨著時間的發展,龐涓的死在某種程度上的確襯托了孫臏的偉大。

到底是什麼導致了曾經的師兄弟大打出手呢,以至於到了二者只能活其一的地步呢?

按道理來說師兄弟得感情應該是非常深刻的,龐涓跟孫臏拜了同一個師傅,一起學習軍事謀略,師成之後,雖然龐涓已經學的非常好了,但還是比不過他的師兄孫臏,龐涓這個人有一個缺點,那就是他心胸狹窄,容不下比他強的人存在,因此在他得勢之後便想方設法的陷害孫臏,只要孫臏一死,就沒有人比他要強了。

終於,他逮住了一個機會,將孫臏叫了過來並陷害於他,殘忍的刑罰不但使得孫臏被剜掉了兩個膝蓋骨(成了殘疾人),而且還在臉上刻了字,在古代雖然在臉上刻字算不上異常殘忍的處罰,但在臉上刻了字的人被任何人都瞧不起,這樣一來,龐涓給了孫臏身體上和精神上的雙重打擊,絲毫不顧當日師兄弟的情誼,心狠手辣。

人活在世上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一個人不可能一直是第一名,但如果他得妒忌之心太重,這也說明他根本沒有真正的氣概和戰略頭腦,反而容易處處給自己樹立敵人,龐涓差的並不是理論和實踐,而是他的人格有問題。

是金子總會發光

後來的孫臏雖然身體殘廢,但是他憑藉自己的智慧在齊國站穩了跟腳,最後成為了軍師。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當年的師兄弟終於成為了戰場上的對手。

龐涓率領的魏軍與孫臏率領的齊軍多次進行了對抗,但龐涓一直敗多勝少,“圍魏救趙”得歷史典故就在此時發生了,龐涓氣的牙癢癢但又無可奈何。

馬陵之戰,孫臏故意戰敗撤退,估計是龐涓太過於激動以至於衝昏了頭腦,他立刻率軍追擊孫臏,他為了快點追趕僅僅率領幾千輕騎,假如他能夠冷靜下來仔細分析,憑藉他多年征戰沙場的經驗,我覺得他是不會中孫臏的計謀的,但是他復仇之心強烈,這也為他之後的失敗打下了基礎。


終於,當龐涓舉起火把看到“龐涓死於此樹下”時,他知道自己已經敗局已定便揮劍自刎了,我們不知道龐涓臨死前的心理活動,但我個人推測,他一定非常後悔當年沒有狠下心來直接NONG死孫臏,否則自己也不會走到今天這般田地了。

正是因為龐涓有這種想法,才導致了他這樣的結局,嫉妒心太強導致他竟不顧當年的兄弟情義而痛下狠手,人活在世上都是為了“名利”,但如果過於看重名利以至於丟掉了最基本的做人原則,之後怎麼不會保證你樹立的仇人暗地給你捅刀子呢?


湯姆貓談歷史


龐涓臨死之前,大吼了六個字,“遂成豎子之名”,說罷吐血而亡。

龐涓的這六個字,意思是“孫臏啊,孫臏,你小子這次終於可以揚名立萬了!”


五百年後,有一個江南帥哥也聲嘶力竭喊出了六個字,“既生瑜,何生亮!”,這個人是周瑜。

周瑜與諸葛亮是一對冤家,被諸葛亮活活地氣死了,龐涓和孫臏也是一對冤家,被孫臏萬箭射死了。

周瑜嫉妒諸葛亮,屢次三番設計謀害,卻次次被諸葛亮識破,龐涓嫉妒孫臏,機關算盡,卻反害了卿卿性命。

他倆真是一對難兄難弟啊,被嫉妒的火焰折磨的夠嗆,最後被火焰反噬。

不過,諸葛亮三氣周瑜,這是羅老先生杜撰的,周瑜其實死於心梗發作,而龐涓嫉妒孫臏,這確確實實發生過的。


龐涓和孫臏是一對師兄弟,他們的老師是中國歷史上最牛老師,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鬼谷子,鬼老師。

鬼老師徒弟很多,除了孫臏和龐涓,還有蘇秦、張儀、商鞅、李斯、呂不韋、白起、李牧、王翦、徐福、毛遂、范蠡、甘茂、樂毅等等五百多個業界精英。

然而,鬼老師專業課教的賊好,他的學生個個都是業界精英,但遺憾的是,他顯然忽視了思想品德教育,以至於學生中出現了許多道德渣渣。

如徐福,典型的超級大忽悠;呂不韋,唯利是圖的奸商;范蠡,拐騙少女西施的大騙子,今天說的龐涓,道德上同樣存在巨大瑕疵,這不能不說是鬼老師教育上的巨大敗筆。

所以,思想品德教育很關鍵哦!


龐涓學成之後,第一個下了山,很快就在魏國站穩了腳跟,後來師兄孫臏給他寫了一封信,信的內容是這樣子的:

師弟,聽說你最近發達了,成了魏國二把手,可否提攜一下哥哥?

很快,龐涓回信了:

師哥,你客氣了,當年你如此照顧我,你就是我的親哥哥,我一切安排好了,快點來吧!想你!

孫臏屁顛屁顛地跑去了,路上還想,這個師弟真心不錯,不枉我之前這麼照顧他。

然而,到了魏國之後不久,孫臏就被親愛的師弟卸了膝蓋骨,成了廢人一個。



龐涓為何要害師兄啊?

因為嫉妒。

龐涓是普通家庭出身,而孫臏不同,他是大軍事家孫武的後代,這顯然就是個金字招牌。

所以當魏王見到了孫臏,聽說他是孫武后代之後,眼冒綠光,對他青睞有加,奉若上賓。

龐涓就像妒婦一樣,嫉妒的火焰熊熊燃燒,後來用陰謀詭計撬了孫臏的膝蓋骨。

孫臏用裝瘋賣傻之計騙過了龐涓,後來逃到了齊國,通過田忌賽馬在齊國一炮而紅。

後來,孫臏圍魏救趙打敗了龐涓一次,在馬陵之戰時,在馬陵道埋伏射死了龐涓。

龐涓輸就輸在一個格局上,輸在一個氣度上,假如師兄二人兄弟同心,雙劍合璧,加上名滿天下的魏武卒和大魏鐵騎,說不定會改變戰國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