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理解“知足常乐”这种心理呢?

农夫老岳


知足常乐,出自《老子》:“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知足常乐的心态,对于以前的人来说,是常见的,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似乎有些变道了。

面对如今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焦躁的社会氛围,有人说起知足常乐,便会被人诟病成不思进取。


什么才是知足常乐呢?

1.聚焦在自己拥有的东西上

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

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的追求无止境,但在疲惫的时候闻到一阵花香心情怡然,这也是一份赠礼,为了生活,全力奋进,也别忘了停下来看看路边盛开的野花,雨打芭蕉的声音。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乐

我们都向往归园田居,却又放不下那些功名利禄,温饱之外的修心,是一种修行。


3.不去比较,得真自在

人比人气死人,人若与人攀比,比待遇、比吃喝、比玩乐,一个比字,就能比出了心理不平衡,这样就活得很累,活得很苦,这些都是比出来的毛病。欲望这种东西,满足了一个阶层,就会诞生出更高的一层,如果只为了欲望而生活,外表富足,内心荒芜,在回收往事时,也就只有欲望缠身。


埃蒙德曾说:“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修炼。”

现代社会,对于每个人来说,物质享受不是人生的全部意义,更不是人生的最终目标,追求精神享受才是人生的实质和原本意义。

一个人要知足常乐,就要少些盲目的攀比,多一些埋头做好自己;就要少一些物质享受,多一些精神追求,如此,才能守住宁静,不忘初心,能够知足常乐也!



池小满说


知足常乐,从我自身的经历或许可以说说。

知足常乐首先让我联想到了我考研择校的问题,名校落榜是明年再战还是今年选择一所普通的学校。“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与“知足常乐”在某种理解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不想在荒废光阴,做了一次“鸡头”。可是这种“知足常乐”的心态让我发现读研的三年过得并不快乐,发现与其他名校同学逐渐拉开的差距,发现自己的心有余而力不足,逐渐后悔当初的选择,我是否应该在奋战一年。嘴里说着“知足常乐”的我过的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快乐。

随后结婚生子,我和爱人的工资只能算中等。我不知足,我每天都在想如何发展自己得分副业,怎样才能够赚取更多的钱。但是我老公属于那种“钱够花就行”的人,我们之间产生分析,此时他眼中的“知足常乐”在我看来就是不求上进。

“知足常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对于物质追求要求高的人,“知足常乐”就是一个贬义词。对于精神追求高、只要求平安顺遂的人而言,“知足常乐”就可能会成为自己生活的座右铭。是一种乐观的心态还是为自己的碌碌无为找借口?一千个人有一千个想法,我们不能苟同其他人的想法,但是我们要学会尊重不同想法的产生。


谨寳妈妈


我父亲就是这样很好的一个人,很能吃亏,知足常乐得一个人,十几岁为了弟弟给人抗麻袋救弟弟,长大了了赚钱养父母,路上见了村民就让到家喝茶发烟,村里的路上有雪都他扫,有草他处理,谁家要帮忙都是第一个干最后一个休息,自己做生意给顾得人帮忙干活特别卖力,宁愿自己吃亏一辈子不亏别人,别人今日给一个🍎他明日给一箱,积了很多福,虽不大富大贵,但平安健康。


艾尔ning


我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没有见到过太阳。

为什么不快乐

因为我买不起房子

那你天天风吹雨淋风餐露宿吗

没有啊

那你应该快乐

为什么不快乐

因为我工资少,从小光屁股长大的兄弟工资是我的三倍

那你吃不起饭穿不起衣上不起学了吗

没有啊

那你应该快乐

为什么不快乐

因为我被领导骂很没面子

那你会丢工作吗

不会

如果你丢工作会再也找不到工作吗

也不会

那你应该快乐


想要头发一直蓬松酱


知足常乐,重在知足。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句话便是对弥勒佛最好的诠释。他是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之一,因为总是一副笑脸和大大的肚子,所以又被称为“大肚弥勒佛”。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宽容和智慧、幽默、快乐的精神。

现在对一些消极的态度称为佛系。我觉得还是有些误解啊!

生活中的压力和诱惑太多了。现在的社会整体是消费型的,让你不停的跟随潮流,提升你的生活品质。你周围的人都成了攀比的对象。别人换了新款手机,买了大房子,换了豪车,孩子上了个好大学等等。总之,你只要有不如别人的,都会让你不快乐,甚至痛苦。对于身外的东西我们是无法控制的,能改变的也就只有自己了。

知足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其实不易。这需要智慧,这个可以在中国的佛教中找到,尤其是禅宗。《坛经》上惠能大师说过:不离自性,即是福田。

忙忙碌碌的我们,哪里有时间静下来思考自性呢?试问,你买了一件心往已久的东西,你会高兴多久?答案肯定是快乐很快就会过去!我们现在的生活就像吸毒,一开始很容易就能获得快乐,慢慢的,我们会变得越来越麻木。就像毒瘾越来越大,最后把自己毒死了。有好多购物狂,他们买东西不是因为需要这种东西,而是需要买东西时带来的短暂快乐。因为短暂,所以要一直买。最后带来的不是快乐,是痛苦,是茫然,是“毒瘾”。

只有我们能停下来,静下来,能真的走进自己的内心了解自己,那样才能开启智慧,真正的做到知足,而后常乐。

就先写这些吧。


读书留香







济南静静


知足就能常乐吗?未必。

我觉得正确对待的知足常乐是现实生活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和答案,在自己竭尽全力去实践后所得到的坏结果时,因而放宽对自己的要求,安慰自己要知足常乐,这才是不负自己的,而不是无所作为,安于现状的告诉自己要知足常乐,要满足,我认为这才是在给自己找借口罢了。

知足常乐就是要知道满足,选择快乐。 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

那么我认为知足常乐对于碌碌无为的人来说就是逃避。问问你自己:

  • 第一,你努力了吗?竭尽全力了吗?
  • 第二,你过上你想要的生活了吗?拥有利益和地位了吗?如果你想要的都还没有实现,那就不要以这样的心灵鸡汤来毒自己,因为你不会开心,只会麻痹自己要做一个随缘,佛系,内心宁静的人。

一般情况有以下两种类型的情况:

(1.)对于追求的事物得到了满足以及成果,那么这种经历了相对多的事情,有一定的领悟能力的人,他们会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的时候,那这时的知足常乐就真的满足了自己,选择快乐生活的人,就真的是还原了知足常乐的原来价值。

(2.)一无所有,庸庸碌碌的人,只知道空口说大话,梦想比天高,什么事都不去努力,最后却要安慰自己要知足常乐,懂得满足,这就不符知足常乐的价值和意义。

所以,知足常乐并不真的就是知足了就能快乐,它不是碌碌无为者为说服自己无能的说辞。


忠娴儿


这句话,不同的人理解不一样。自我满足是这句话的主要表现形式。

欲望的大小直接决定知足点的高低

打个比方:有能力的商人,假如他目标是要赚一千万现金,一部50万以上的车子,一栋别墅,一位貌美如花妻子,然后呢,这些他追求的目标全部实现,他感觉知足了,因此而很快乐。平常人家,或许存款一百多万,有房有车,妻贤貌美,儿女双全,他也满足了,也因此而快乐。以此类推,只要满足了自己的既定目标的大多数都知足了。

社会的高速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提高了生活质量,但反过来,没有大量的技术创新和改革,社会也不会发展这么好。所以从这个层面讲不能太知足。

目前,我国随着科技进步和改革创新,以稳步进入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这是与国家高级人才的不满足现状,努力进取分不开的,同时,我们与先进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若是大家都沾沾自喜,自我满足,故步自封想象一下,我们国家肯定又是另外一种风景了。

当然,生活中我们提倡知足长乐

比方说,有吃,有穿就行,别天天想穿名牌;家里妻子贤惠就行,老公能干体贴就行,小孩听话乖巧就行,别老是去跟别人家比,不要老是有“好的都是别人家的”想法。同时不要有攀比心理,别人的成功你不一定能复制的,人比人,气死人。做好自己,能过就行,自己感觉幸福就行。

结语:我们对待生活要知足长乐,对待工作要竭尽所能。知足长乐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美容的润滑剂,同时也是千万家庭的保鲜剂。


彩云飘飘在蓝天


知足常乐,不用引经据典,这个词本身非常简单却又异常难懂。

我们拆开来理解这四个字。

首先是知足,何为知足?很多人把理解为知足今朝有酒今朝醉,褒义上讲,今朝有酒今朝醉是当下心情的高远、豪放是一种诗情的恣意。现在社会贬义上理解是破罐子破摔吧,是只管今日今时甚至只在意自身。是没有责任心的托辞。而知足却不同,知足是了解自身的现实状况,并坦然接受。比如出身不好,健康欠佳,能力有限,容貌一般等等。能勇敢正视本身和自身随处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心态平和的走向未来。做母亲的不拿孩子同别人家的比较并焦虑,做学生的只要全力以赴,不排挤优异的同学,做女子看得更漂亮的异性,并对自己的特点依然自信关键在于坦然接受,不以已悲,不妒他人。

常乐则是建立在知足基础上,知足可以令人平和。性格决定命运,平和的性格通常会带来不坏的运气。常乐又有何难?

知足为因,常乐为果。


热爱中医美容的小娘子


“知足常乐”我认为是很有一种处世态度。

常常有人把“知足常乐”等同于“不思进取”,这是完全两回事情。

知足常乐的人,活在当下,更能够沉淀下来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情。

就说越来越被看重的“匠人精神”,假如不能享受当下,知足常乐,如何能做到潜心修炼,认真研修技艺呢?

做到知足常乐,在浮躁的环境中,很难得。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变化太快,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想要不被影响真的需要一颗用过足够力量、能够沉淀下来的心。

知足常乐,不是不思进取

知足常乐,是满足地生活于当下,同时不会忘记一步一个脚印,走向以后的日子。试问,一个认认真真对待当下,精益求精做好今天的事的人,未来的日子能不更进一步么?


总的来讲,我认为“知足常乐”是一种乐观的、有益的生活态度,关键看“知足”的是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