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碧山寺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碧山寺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碧山寺

碧山寺,位於五臺山臺懷鎮中心區往北約2公里處,沿著大石線往砂河方向前行,快到臺懷鎮盡頭時,在公路左側可以看到碧山寺。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碧山寺

碧山寺位置示意圖

碧山寺佔地面積19865平方米,有殿堂房屋108間,呈西北-東南走向。主要殿宇沿中軸線佈置,兩重院落、四座殿宇,從前往後依次為:天王殿(山門)、雷音殿、戒壇殿、藏經樓。中軸線兩翼有鐘鼓樓、伽藍殿、祖師殿、禪房、僧舍等。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碧山寺

碧山寺衛星圖

寺門前同五臺山大多寺廟一樣有照壁、牌樓,照壁為磚石結構,中間金色大字書:“南無阿彌陀佛”。牌樓三門四柱,純木結構,正面有匾兩塊,上下分別是“清涼聖景”、“清涼震粹”;背後也有匾兩塊,上下各書:“敕賜名山”、“蘊結靈峰”。匾上有建造日期:民國十八年(1929),落款為“主持果定募緣重修”。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碧山寺

碧山寺山門對面磚石照壁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碧山寺

民國十八年建造的三門四柱木牌樓(正面)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碧山寺

民國十八年建造的三門四柱木牌樓(後面)

天王殿也是山門,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簷歇山頂,前出廊。門上懸橫匾:“護國碧山十方普濟禪寺”,是民國十八年(1929)時任山西省政府主席趙戴文所書。趙戴文,五臺縣東冶鎮人,同盟會員,國民黨員,山西辛亥起義的主要領導人之一,閻錫山的左膀右臂,官至山西省政府主席,國民政府內政部長、監察院長。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碧山寺

面闊五間的山門在五臺山不多見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碧山寺

趙戴文所書護國碧山十方普濟禪寺

天王殿內正面大肚彌勒佛,背後是雙手端著降魔杵的韋陀,兩側為四大天王,從韋陀的造像可以看到該寺是一座“十方寺”,現在碧山寺也是一座十方寺院——凡出家僧人和四方居士到此,都可以免費食宿。與其它寺廟有所不同的是所有聖像都裝在龕內和壁窗內。

進入寺廟為正殿雷音殿,重修於康熙十八年(1679),1952年進行了補修。面闊五間,單簷廡殿頂,亦名毗盧殿,是供奉“毗盧遮那佛”的殿宇。毗盧遮那佛為“三身佛”之一,所謂“三身佛”是法身、報身、應身三種佛身,“身” 除指體貌外,亦有“聚積”之義,即由覺悟和聚積功德而成就佛體,理法聚而為法身,智法聚而為報身,功德法聚而為應身。三身佛的佈置為:中間是法身佛毗盧遮那佛,左為報身佛盧舍那佛,右為應身佛釋迦牟尼佛。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碧山寺

佛音說法,聲如雷震,故曰雷音

天台宗認為,法身佛毗盧遮那佛是以佛法成身,體現了人格化的佛法;報身佛盧舍那佛表示證得了佛法真諦獲得佛果而顯示佛的智慧的佛身;釋迦牟尼佛是應身佛,是表示隨緣教化,濟度世間芸芸眾生而現的佛身,特指釋迦牟尼的生身。

而華嚴宗,根據《華嚴經》稱,釋迦投身的淨土是蓮華藏世界,而盧舍那佛是蓮華藏世界的教主,華嚴宗認為毗盧遮那佛即是盧舍那佛。

在密宗,把毗盧遮那佛稱之為大日如來佛,五方佛之一,是至高無上的本尊,是密宗所尊奉的最高神明,他統率著全部佛和菩薩。

所以,看到供奉三身佛的,當時應為“天台宗”的叢林;供奉毗盧遮那佛、五方佛的,為“密宗”;華嚴宗常見的有“華嚴三聖”。

毗盧遮那佛兩側侍立大梵天與帝釋天,大梵天塑為中年帝王模樣,帝釋天為女相帝王模樣;毗盧佛背後是倒座觀音和觀音救八難懸塑;東兩山有十二圓覺,十二圓覺是密宗崇奉的菩薩群體。《圓覺經》說,十二位菩薩依次向佛祖請問修行法門,佛為說大乘圓覺清淨境界修行法,他們分別是:文殊、普賢、普眼、金剛藏、彌勒、清淨慧、威德自在、辯音、淨諸業障、普覺、圓覺、賢善首。此十二大士,能入如來圓明境界,故稱十二圓覺菩薩。此外,殿門兩旁還塑有韋陀與伽藍二神。

該殿供奉“毗盧遮那佛”與十二圓覺,應該當時是因為修行密宗所塑。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碧山寺

毗盧遮那佛與大梵天帝釋天

殿內樑架上有乾隆皇帝御書:“香林寶月”,藍底金字。殿外四壁鑲嵌五塊石板,刻有明清詩作。

雷音殿之後是戒壇殿,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門額上懸匾書:“護國戒壇”,是該寺傳戒弘律的道場。戒壇殿曾於康熙三十一年(1692)重修,但殿內戒壇則是明代遺物。殿內正中為綠青石砌築的戒壇,長寬各5米,高1.2米,須彌座,四面雕刻蓮瓣。《佛祖歷代通載》說,北魏太和年間(477-499),法聰律師曾於此開講《四分律》,是我國開講《四分律》之始。戒壇上有一尊玉佛,高1.4米,結跏趺坐,是民國十八年(1929)徐玉如居士贈送給該寺的緬甸玉佛。戒壇兩山平臺上是清順治七年(1650)的十八尊脫紗羅漢像,是五臺山羅漢像的精品,也是珍貴的文物。戒壇側面的銅鐘是北宋文物,鑄造於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極為珍貴。戒壇殿頂棚有佛像一千尊,謂之:“千佛圍繞戒壇殿”。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碧山寺

重修於康熙三十一年(1692)的戒壇殿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碧山寺

民國時期的三尊緬甸玉佛之一

從該寺的佛像陳設與殿宇佈置,我們可以看到碧山寺是一座宗派較雜的寺廟,有開講戒律的戒壇殿,是一處律宗寺院;大雄寶殿主佛為毗盧遮那佛,還有十二圓覺,那麼,它又是一處密宗的道場;而寺廟修建的歷代僧人大多為禪師,那麼又是一座禪宗的寺廟。這與碧山寺是一座十方叢林、而不是子孫廟有關係。

戒壇之後地勢凸起,是第二重院落,稱之為“後高院”。垂花門的屏風上懸掛著趙樸初書寫的“碧山寺”銅匾一塊。院內重要建築是藏經樓,五間二層,硬山頂,前出廊。殿內佛壇上為半結跏趺坐的彌勒像,高5.4米,下有須彌座,頭部升到了第二層。二層是藏經樓,經架滿屋,藏有經書7000餘冊。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碧山寺

趙樸初手書“碧山寺”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碧山寺

位於後高院的藏經樓

其餘院落是五觀堂、僧舍等處,此外在該寺西南面的山坡上還有塔林一處,聳立著十餘座覆缽式白塔,大多塔有墓主人姓名及建塔時間,民國時期居多,也有明清的,是元明以來的一處墓塔塔林。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碧山寺

碧山寺歷史沿革:

碧山寺見於最早記載是《佛祖統紀》,該書是宋代釋志磬(qìng)撰寫的佛教史書。卷三十八載:“五臺北寺法聰律師為眾專講《四分律》,門人道覆錄為義疏。此解《四分律》始。”按照該書的記載,此事在延興二年至太和十七年間(472-493)之間。元代念常撰寫的《佛祖歷代通載》中也有同樣的記載,但是在《古清涼傳》、《廣清涼傳》等早期山志中均不見有該寺。

一般認為該寺建於明代明憲宗朱見深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當時名叫普濟寺,因寺廟位於北臺葉鬥峰之下,故亦名北山寺,寺周“群峰凝碧”,因而又稱碧山寺。

明代鎮澄《清涼山志》記載:“普濟寺,華嚴谷,亦名北山寺。明成化間,澄孤月,禪行聞於代王成煉,始建寺,今為代王香火。”《清涼山志》成書於明神宗朱翊鈞萬曆二十四年(1596),當為可信。按照鎮澄記載,南山寺原名普濟寺,也叫北山寺,是明代成化年間大同的第三代代王代惠王朱成煉出資,為叫“澄孤月”的禪師建造的寺廟,應為禪宗寺廟。一直到萬曆年代還是代王的家廟。《清涼山志》中的“澄孤月”為明代淨澄孤月禪師,俗姓張,初名清正,燕京(今北京市)西河人,曾任五臺山圓照寺主持。

寺廟於成化二十二年(1486)正月開工,成化二十三年(1487)九月建成,為當時一座大剎,寺廟建成之後代王申請皇帝賜名,即日敕下,賜匾曰“普濟禪寺”。弘治五年(1492),明孝宗朱佑樘敕諭重修,於是又大興土木,從弘治五年(1429)到正德七年(1512),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復,使碧山寺又成了一座規模宏大的寺廟(參考劉需《敕賜普濟禪寺重修碑記》)。嘉靖四年(1525),太空滿禪師又予重修。明代時,南山寺一直是一座禪宗寺廟。

康熙三十七年(1698),康熙發帑金重修,賜名“碧山寺”。

清朝後期,佛教衰落,寺宇凋敝,香火零星,南山寺僧人逐漸將田產典質殆盡。光緒三十二年(1906),北臺頂廣濟茅棚的乘參、恆修二位禪師經塔院寺僧人介紹,承擔起了碧山寺的全部經費開支而加入了碧山寺的僧人行列。原碧山寺的僧人,稱為西房,新入寺的乘參、恆修等僧則稱為東房。民國二年(1913),住持乘參、恆修重修了祖堂院,從此,大江南北來朝禮五臺山的遊方僧人就有了一個掛單的居所,逐漸使之成為了五臺山唯一的一所“十方叢林”。

乘參、恆修圓寂之後,果定大師接任住持。時隔不久,因原碧山寺僧人隆福欠債甚巨,而東西兩房產生了矛盾。民國十六年(1927)五月,經國民黨中央委員黃復生居士與山西省政府主席趙戴文、省佛教協會會長力宏和尚等人至五臺山,會同五臺山佛教協會的正、副會長,以及五臺山當地僧侶、名流等公議,碧山寺隆福所欠外債17700元,由東房廣濟茅蓬代還,將碧山寺所有的殿堂禪房、田產等永遠立為十方常住。為此,趙戴文主席還題寫了“護國碧山十方普濟禪寺”的匾額,該匾至今猶在,見證著這段歷史。民國十七年(1928)住持果定大師還清了碧山寺所欠外債。從此碧山寺和廣濟茅蓬真正成了一家五臺山唯一的十方叢林。

民國十八年(1929)果定大師又募款修建了碧山寺牌樓。民國二十年(1931),果定大師積勞成疾、醫治無效而圓寂。果定大師在擔任碧山寺住持的十二年間,為碧山寺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碧山寺因為是一座十方叢林,所以歷代主持均是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德,之後廣慧大師、能海上師、壽冶和尚、法度法師、淨如法師、妙江和尚等代代傳承,一直延續至今。

晉見之遇見五臺:五臺山諸寺之碧山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