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中用筆和運筆的區別是什麼?

長安李唐文化領域創作


學習書法用筆和運筆的區別,這個問題嚴格來講知識性範圍很大。

就我個人經驗簡單做個回答吧、學習書法每個人按個人風格學習的書體都不一樣、楷書、行書、草書等等,確定個人學習書體後的用筆肯定毋庸置疑都很講究的、楷行草用筆也不同、至於“運筆”嘛。

書法“運筆”這個知識點就深了、所謂運筆就是筆畫技法、技巧、中鋒用筆、側鋒用筆、筆畫間的腕轉停頓等等。

總而言之、書法“用筆”不過三四年可掌握、書法“運筆”就沒那麼簡單了、正所謂“學書無日不臨池”運筆技法博大精深、我們就活到老、學到老吧!

不喜勿噴!











精品書法課堂


談一點自己的粗淺認識。我認為,用筆和運筆,根本上說都是指書法的筆法層面,但用筆的涵蓋範圍要比運筆寬泛一些。

一、用筆包括筆法和墨法兩個方面

用筆,顧名思義就是指用筆寫字的方法。應該包括筆法和墨法兩個方面。

一是筆法。又包括三個方面:

1、執筆方法。包括五指執筆法,也就是傳統的擫、押、鉤、格、抵,五指分工執筆的方法,現代書法很多 人習慣用三指執筆,即象拿鉛筆一樣執筆,也一樣寫得很流暢,但我認為還是五指執筆好。

2、行筆方法。包括中鋒行筆、側鋒行筆,我們一般提倡中鋒行筆,即“常令筆鋒畫中行”的原則。但有時可以、也有必要使用側鋒。現實中,很多人會使用偏鋒,則是一種病筆了。

二是墨法。包括枯墨(也稱為幹墨、焦墨)法、溼墨(也稱作潤墨)法、宿墨法等,主要是墨汁的含水量多少問題,書寫出的效果會不一樣。

二、運筆包括運指、運腕和運肘三種方法

運筆方法實際是指控制毛筆運動的方法。大致分為三種方法:

1、運指。一般是寫小楷類2公分以下的小字,將手掌抌於紙上,只用手指的運動控制毛筆活動,這樣的動作寫大字是不行的。

2、運腕。一般寫中楷或稍大一些的行草作品用這種方法,將手肘支於案上,或將不執筆的手抌於執筆手腕下,通過活動手腕來控制毛筆寫字,這樣的方法一般可以寫5公分左右的字。

3、運肘。即將整個手臂懸空,通過運動整個手臂來控制毛筆寫字,這樣的方法一般用於寫大字,可以站立寫更方便。


方圓居文化


“用筆”和“運筆”是書畫創作時,兩個不同的專業術語。

“用筆”是指根據筆畫、間架、結構關係,正確使用毛筆,按照相應的方法技巧,書寫有筋骨、有象勢,方圓兼備、工整美觀的字體。

“運筆”是用手指、腕臂運轉毛筆的行程。一般來說,手指的作用在於執筆,腕臂的作用在於運筆。書寫小字時,就用五指協調行筆。書寫大字體,由於運筆範圍大,須要用豌臂配合,共同完成書寫。

所以,二者既有相同又有不同。

唐代張懷瓘著有《論用筆十法》,南宋姜夔在《續書譜》對運筆有明確釋注。

張懷瓘《論用筆十法》是:

1、偃仰向背:謂兩字併為一字,須求點畫上下偃仰離合之勢。

2、陰陽相得:謂陰為內,陽為外,斂心為陰,展筆為陽,須左右相應。

3、鱗羽參差:謂點畫編次無使齊平,如鱗羽參差之狀。

4、峰巒起伏:謂起筆蹙衄,如峰巒之狀,殺筆亦須存結。

5、真草偏枯:謂兩字成三字,不得真草合成一字,謂之偏枯,須求映帶,字勢雄媚。

6、邪真失則:謂落筆結字分寸點畫之法,須依位次。

7、遲澀飛動:謂勒鋒磔筆,字須飛動,無凝滯之勢,是得法。

8、射空玲瓏:謂煙感識字,行草用筆,不依前後。

9、尺寸規度:謂不可長有餘而短不足,須引筆至盡處,則字有凝重之態。

10、隨字變轉:謂如《蘭亭》“歲” 字一筆,作垂露;其上“年”字,則變懸針;又其間一十八個“之”字,各別有體。

姜夔在《續書譜》上稱:“大抵執之慾緊,運上欲活,不可以指運筆。當以腕運筆。執之在手,手不主運;運之在腕,腕不主執。”




shuizhongshi


書法用筆,可這樣理解,狼亳寫楷書,寫手札,寫小字篆書比較好。兼亳次之,羊毫寫大字好用。

書家對用筆瞭然於胸才能寫出味道,才能得心應手。

  1. 運筆是在書寫中的動作,提按頓挫,推拉摯轉。


2.書法運筆,粗細對比節奏明朗。

3.運筆路線嚴謹,是線條千變萬化姿態生研。

4.運筆的過程是筆在紙面運動的痕跡。本人粗淺理解歡迎同道留言討論。


墨耘855


用筆和運筆,是書法創作中的兩點不同的概念,一個是重在“用”,這個重在“運”,兩者在某種程度上也關聯的,沒有運筆用筆就無法實現,不講究用筆運筆就沒有意義!用筆是一個審美範疇,就是說這個字該怎麼寫,是用中鋒還是側縫,是寫肥點還是瘦點,是向內收還是向外展,筆畫的粗細長短到達什麼程度,位置在什麼地方是最合適的,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它與其他字之間能發生什麼關係,起到什麼作用等;運筆是一個操作過程,就是寫筆畫時怎麼用力,是用腕力還是用指調,是提還是按,是逆還是順,是急還是緩,需要怎樣的節奏,達到什麼樣的火候等等,才能寫出自己想要的筆畫效果和看出整個字的力度感!


顏還595


這是個專業學術性問題,對於初學者,只要明白什麼是用筆足夠了,因為從廣義來講“用筆”可以包括運筆。如果把用筆和運筆分開來說,用筆主要是"側,勒,努,趯,策,掠,啄,磔。露鋒、藏鋒,提、按、頓、挫。古人說,用筆千年不易,可見用筆在書寫過程中的重要性。

運筆主要是指書寫方式和過程,怎麼書寫,一般指筆、指、腕、臂以及筆畫伸縮形態,有效合理運用用筆,會更好地彰顯書寫者功底。


崔世華書畫


就書法而言,我本人理解 :

用筆,指對書法教程中某種書寫規範、程式、法則、要領、技法……等的採取和應用。特點是既定公認,必然遵循,人人同等。

運筆,則是指在用筆過程中,其心、身、手;臂、腕、指;筆、墨、紙之間互相配合、諧調、相互作用的具體運作技巧與功力的表現。特點是因人而異,各具風格,良莠不齊。

郝陵川論書法雲 : 太嚴則傷意,太放則傷法。

心正則氣定,氣定則腕活,腕活則筆端,筆端則墨注,墨注則神凝,神凝則象滋。無意則皆意,無法而皆法。


宋佳洲


衛夫人書法訣竅,點如高空墜石,堅如萬歲枯藤,橫如千里陣雲隱隱然而忽顯等等。有點高深!書法像古代練武功,非一日之功,猶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多寫多練,博眾家之長,臨摹長城內外,大江南北的碑林,日積月壘功到自然成,毛筆書法不可以速成!不好意思跑題了!


認識易經


書法中用筆和運筆是兩個專業術語,用筆是在書寫時使用的方法,而運筆通常情況下是通過我們手指、手腕、手臂包括肩部去實現書寫時的用筆 ,比如中鋒用筆,側鋒用筆等等。


菜鳥2017


捻管或稱轉管,是書法調鋒技法之一。通俗地說就是書寫毛筆字時,根據實際需要將毛筆筆管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進行轉動。

捻管之法,古已有之。書聖王羲之所著的《筆法論十二章》一文中提到了“上捺下捻,終始轉折,悉令和韻……”“捻”即捻,這個字說明王羲之是不反對捻管的。唐代顏真卿在記述張旭筆法的《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中提出:妙在執筆,令其圓暢,勿使拘攣。這12個字闡述了捻管的作用。北宋書法家黃庭堅認為:“心能轉腕,手能轉筆,書字便如人意。”清代書學理論家包世臣在《藝舟雙楫》甚為推崇捻管之法,認為筆能隨指環轉,乃入閣帖。

捻管的作用和目的有兩個,一是使筆鋒保持順暢的態勢,確保書寫的流暢。這個作用,不是捻管的主要目的。大家在這個目的上使用捻管爭議不大。有爭議的是第二個作用,就是通過捻管隨時調整筆鋒在筆劃的中央位置運行,就是經常說的中鋒運筆。

書法界的捻管與運腕之爭由來已久。每一方的擁護者和反對者都不少。捻管和運腕不是排斥的、對立的,可以肯定捻管為筆法之一,但不能作為主要筆法使用,偶爾施之亦無不可。

對於善於用腕和肘調鋒的人來說,就沒有必要用捻管來調鋒。腕和肘活動的空間更大,自由度更大,而且是立體的,其調鋒效果更好!其中原因,北京硯田書院將在下一期“八面出鋒”中詳細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