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引起肢體麻木是很嚴重的情況嗎?為什麼?

Zafery


頸椎病是一種常見的頸椎疾病,影響患者的頸椎關節和椎間盤。它也被稱為頸骨關節炎或頸關節炎。

頸椎病是從肌肉韌帶、軟骨和骨骼的磨損和撕裂發展而來的,很大程度上隨著年齡增長而多發。然而,隨著電腦和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廣泛普及和應用,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工作、上網和遊戲,頸部相關肌肉長期處於緊張和僵硬狀態,頸椎關節受損,引發大量年輕人出現頸椎病,最小的患者只有10歲左右。頸椎病不僅是普通健康問題,某種程度上已經是一種社會問題。

頸椎病引起肢體麻木,表明頸椎病已經發展了一段時期了,是由於脊椎發出的支配肢體的神經根受到壓迫而引起,在醫學上叫神經根型頸椎病。這種頸椎病具有較典型的根性症狀(麻木、疼痛),且範圍與頸脊神經所支配的區域相一致,壓頭試驗或臂叢牽拉試驗陽性,影像學檢查會發現神經根受侵跡象。

這種情況需要及時就診和治療,糾正不良工作和生活習慣,避免頸椎受累,再輔以康復治療和體育鍛煉,大多數患者可以明顯緩解並恢復正常。嚴重者可採用手術治療。


柳葉泉醫學博士


頸椎病,一般是造成上肢的麻木,不會導致下肢的症狀,如果全身都麻木,一般不考慮頸椎病的因素,通常來講,常規上肢麻木並不是一種可怕的症狀,輕症可以自愈,重的把核心問題找出來,處理一下就可以恢復的,不要害怕!

麻木的症狀

對於麻木來講,是神經損傷的一種表現,當神經缺血缺氧,有的人表現形式是疼痛,有的人表現形式是麻木等,但是有一點要有足夠的重視,就是造成這個問題的關鍵點未必是統一的,不全來自於頸椎間盤突出症。

頸椎病

頸椎病或者說頸部問題,是造成上肢麻木的主要因素,那就僅僅以頸部來講,也包含三個主要因素,簡單的講一下:

1.頸椎間盤突出症

還是以大家認為概率最高的講,下頸段的椎間盤突出,從C5~6開始,壓迫的神經可導致上肢麻木,出現這個問題,要在調整好頸部肌肉、矯正紊亂的關節,做適當的牽引,綜合處理好神經根的壓迫刺激。

2.頸叢神經卡壓

神經除了在根部會發生壓迫刺激,如果頸部肌肉過度緊張也可能刺激到神經,誘發相應的症狀,可以在頸部明顯觸及到肌肉的緊張及疼痛,針對的去按摩解除肌肉痛點,恢復正常彈性和功能來處理。

3.臂叢神經卡壓

這個問題,也可以單獨拿出來講,叫胸廓出口綜合徵,之所以放在頸椎釐米,是因為斜角肌本身就屬於頸部肌肉之一,當它前束和中束緊張肥大的時候,就會壓迫刺激到臂叢神經,誘發上肢麻木。

個人建議

當症狀出現的時候,抽絲剝繭的找到原因,做相應的處理就可以,不用焦慮麻木就很重,麻木也分程度,單純的麻不可怕,如果上肢感覺木,感覺遲鈍,那應該足夠的重視,症狀就較重了!


喬棟談健康


頸椎病分為脊髓型頸椎病、頸型頸椎病、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除脊髓型頸椎病以外,其餘頸椎病多是由於頭頸背肩部軟組織損傷引起的。因損傷部位不同,引發的症狀也不一樣。有的部位損傷後會引起頭痛、頭暈,有的部位就會引發肩頸部疼痛,也有的部位損傷後就會導致手臂疼痛麻木。所以說出現了肢體麻木也不一定是病情嚴重,只是損傷部位不同而已。


出現了肢體麻木的症狀,首先要去醫院進行檢查,排除脊髓型頸椎病。如果確實存在脊髓型頸椎病,儘量聽從醫生建議,考慮是否需要手術治療。

排除了脊髓型頸椎病,就要進行頭頸背肩部的軟組織排查。能夠引起上肢麻木的原因有頸部的深層肌損傷、斜角肌損傷、肩胛骨背面三肌損傷、胸小肌損傷。我們可以在上述部位尋找敏感的壓痛點,確定損傷部位。

在患側的頸椎棘突旁用大拇指尖從上到下按壓,尋找敏感的壓痛點,一般損傷部位在頸椎的5、6、7節和胸椎的第一節。找到壓痛點以後,按住痛點橫向撥動按摩,每個痛點按摩兩分鐘每天三次。


在頸椎的前側面到鎖骨上窩的區域按壓,此處為斜角肌。找到壓痛點以後橫向撥動按摩。

在鎖骨外側往下的區域按壓,尋找胸小肌的壓痛點。找到後用指尖橫向撥動按摩每次幾分鐘每天三次。


在肩胛骨背面的岡下窩按壓,尋找岡下肌、大圓肌、小圓肌的壓痛點,找到後用筋膜球放在痛點上,靠在牆上滾動按摩,每次幾分鐘每天三次。

我是祿穎濤,我會每天給大家分享疼痛與健康方面的知識。如果對你有幫助請點贊轉發,如有其他問題請在評論區留言。謝謝!


祿穎濤醫生


站樁、太極,即可慢慢調理過來,需要點堅持而已,不嚴重。


用戶8232840580155


頸椎病本身就是屬於慢性骨科類疾病,而因頸椎病引起的肢體麻木是一件嚴重的事情。因為頸椎病主要是退行性病變,發生旋轉、扭曲、突出使得周圍神經組織受壓之後引起患者的肢體、功能受限,而這些都會成為引起其他病症的導火線。

頸椎病患者一旦發生肢體麻木的症狀,必須提高警惕,這是一種比較嚴重的前兆!

以下這兩種類型都是容易產生肢體麻木的類型

交感型頸椎病

這類頸椎病的發病率是最高的,其發病原因是椎間孔變窄,導致頸脊神經受到壓迫,早期症狀是脖子疼痛、僵硬;胳膊放射性疼痛、麻木,多見於我們休息時的姿勢不合適,如果注意調整姿勢,休息頸椎,就能明顯緩解。如果發展到胳膊沉重、手部握力減弱、拿東西時無意識掉落,就要儘快去治療,千萬不可以盲目按摩,必須進行微創手術,解除神經興奮性。

脊髓型頸椎病

是各種類型中最危險的,其發病原因是頸椎病變導致脊髓受壓、炎症、水腫等。在年輕人中發病很少,但當人到中年後需要注意。不過,80後已經開始遭遇中年危機了,不是嗎?人到中年,很容易發生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或連接骨關節的韌帶增厚或骨化,這些都有可能導致脊髓受壓迫,甚至導致脊髓缺血壞死。這類頸椎病大多是單側或雙側下肢麻木,有可能發展成行走困難甚至是癱瘓。

如果患者在工作和生活中習慣不良的工作姿勢或讓頸部長時間處於一種不良姿勢的話,不但會影響頸椎病的治療效果,更是導致病情發生、發展和復發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改變用枕習慣,正確用枕,這無論對頸椎病的預防還是治療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我們的生活中,假如存在著睡眠姿勢不當的情況,也比較容易導致腰腿痛的現象產生,而且更容易引起或加劇頸椎病.因此注意改善與調整頸椎在睡眠中的體位及枕頭的軟硬高低等,則可起到預防及輔助治療的作用.

還有頸肩背部肌肉的鍛鍊,頸椎病患者平時堅持正確的鍛鍊可以強化肌肉力量,強化正常的頸椎生理曲度、增加頸椎生物力學結構的穩定性,同時促進血液淋巴的循環,有利於恢復和預防.

此類患者不建議保守治療,因為不僅效果不明顯,更可能耽誤最佳的治療時間,保守治療只建議一些頸型患者採取,由於神經沒有受壓紊亂,那麼自然可以通過按摩、推拿、牽引、藥物等方式進行治療和改善。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應該如何預防頸椎病的發生呢?

1:長時間辦公者應注意休息,平時辦公1.5個小時後,抽出幾分鐘在辦公室裡走走晃晃,讓頸肩得到放鬆。

2:平常工作、生活不要讓脖子受涼,頸椎著涼是引起頸椎病發的重要因素之一,夏天的空調不要直吹、冬天外出記得戴圍巾。

3:堅持運動,運動是鍛鍊健康頸椎的最好辦法,比如:跑步、游泳、放風箏、跳繩都是不錯的選擇。

4:自己按摩,晚上洗澡時,可以將水溫稍微調高沐浴頸椎部位,同時自己用手對頸部肌肉進行簡單輕微的按摩。

綜上所述:自身發生不適的時候必須要重視,任何疼痛不適都是給我們的預警,如果不去關注它,那就會讓病情加重,甚至導致無法挽回的地步。


羅民教授


很普通的症狀,不必過於擔心。但是建議去醫院檢查一下,排除嚴重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