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水稻的农民朋友请注意,这几种病虫害有长期趋势,尤其黑龙江

稻瘟病

以穗颈瘟为重点,偏重发生风险高。主要依据:一是水稻种植面积及品种结构有利。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5600万亩以上,且品种单一化大面积种植情况仍突出。如,五常市五优稻4号种植面积达到160万亩,占全市水稻总面积的71.4%;北林区、方正县、延寿县绥粳18种植比例超过50%。二是多数水稻品种对稻瘟病抗性较差。据全省监测网点田间调查,2019年叶瘟和穗颈瘟发病品种(品系)分别为54个和95个,同比分别增加3个和54个,且部分主栽品种局部地区发病严重。全省41个稻瘟病抗性监测圃中监测的150个水稻品种,发病品种达90%。实验室内对12个主栽品种在26个县份的稻瘟病菌优势无毒基因型初步检测结果,抗谱达到中抗或抗病标准的品种比例分别仅占25.0%和7.1%。综合田间和室内的抗病性监测和检测结果,提出我省部分主栽品种在26个县份的稻瘟病发病风险等级(见附表),供各地参考。三是目前水田栽培状况有利。据调查,近几年我省水田50%以上的地块种植株密度高于标准种植密度的上限值,20%的地块施肥量超过常年用量,且氮肥施用量仍较高。四是夏季气象条件有利。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我省夏季降水略多,分布不均,并伴有低温时段,有利于稻瘟病发生,尤其是在水稻孕穗末期至齐穗期,如遇持续阴雨和雾露天气,穗颈瘟在部分地区将偏重流行。

水稻二化螟

近两年通过性诱设备监测,二化螟已向北扩散至北安,向东扩散到富锦、饶河、抚远等地,饶河在2019年秋季田间查到老熟幼虫。去年秋季越冬基数调查,全省平均百秆活虫量2.9头,较常年与上年略有上升。冬季气候偏暖及休耕措施有利于二化螟越冬幼虫存活。预计2020年我省二化螟发生范围和发生面积将进一步扩大,主要发生区为哈尔滨市大部及绥化市、大庆市的部分县份,总体为偏轻发生,个别县份中等发生。

稻曲病

近年来发生范围逐步扩大,已从哈尔滨市部分县份扩散到绥化、伊春、鸡西等地,2019年受持续降雨和部分主栽品种抗病性较差等因素影响,个别县份发病普遍,局部地块病穗率超过40%,单穗稻曲球最多达到17个。夏季降水略多的气象条件,有利于该病发生,预计2020年稻曲病在我省发生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发生程度呈上升趋势,全省总体偏轻发生,局部县份感病品种田块将偏重发生。

水稻其它病虫害

水稻恶苗病受种子药剂处理方式、药剂选择、苗床管理及病原菌抗药性等因素影响,在部分县份仍会加重发生。水稻苗床立枯病、青枯病、绵腐病等苗期病害,受春播期气温略低,气温波动较大影响,如苗床管理不当,发生将较普遍。水稻纹枯病在中南部高产地区将进一步加重发生。细菌性褐斑病、鞘腐病、穗腐病等在大部分稻区将普遍发生,病害发生程度将重于常年。水稻潜叶蝇、水稻负泥虫全省总体中等发生,局部地块偏重发生。稻螟蛉发生程度呈上升趋势,局部地块虫口密度将超过防治指标。稻摇蚊在东部地区部分县份局部地块偏重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