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们不招35岁以上的员工

福建福州,在2019年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许多工作岗位对年龄有限制,“20-30岁”,“30周岁以下”,有求职者认为此举不公平。一位招聘方工作人员说,员工的年纪越大,对单位贡献的时间就越短。

对不起!我们不招35岁以上的员工

对不起!我们不招35岁以上的员工

职场人到了30岁就真的一无是处吗?

用人单位的考虑我们可以理解,但是仔细想想,公司如果全部都是30岁以下员工,恐怕这些公司就该考虑自己的危机了。

01

最近在后台看到有用户留言吐露了自己的危机感:

“我今年35岁,前阵子我不断的查找各种招聘信息,不断的投简历,一个多月了,工作还是没有着落。

这个年龄找工作,的确给我的压力很大。

公司和工厂的招聘大都是年轻化,而我的学历又不算高,所以我只有选择了一个工资并不很理想的活儿。这个年纪,要么创业,要么安安稳稳的打工。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技能,只有不怕苦不怕累,拼个体力干点儿活儿。

但我现在已清醒的认识到,以后失业的几率还很大。毕竟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将会淘汰很大一部分人。

所以,我不想再混日子。一面打工养活自己和家人,一面我得提升自己。学习技能和知识,什么年龄都不算晚。我的时间很充足,白天工作,晚上学东西。

一开始我选择的是网上学习,因为现在手机的应用很方便。网上便有很多免费的或者收费的课程。在网上搜索的同时,我也在打听着培训班,我想去给自己办理几个技能证书。以方便以后更好的生存下去……”

30岁以上的职场人,危机真的要来了吗?

对不起!我们不招35岁以上的员工

02

你的工作容易被取代?

Lisa是一家企业的HR,每个月初都被各种数据困扰着,人事报表,行政费用报表,薪酬报表,考勤报表……

但凡是数据性的事务性工作,工作量会越来越少,而懂得数据分析背后的人才是强者,懂得分析后发现问题和差距的调整、管控才是强者。

和领导的沟通过程中,领导经常谈到自动化设备,机器人,他一直在研究这些代替人工的设备,他经常说人工越来越贵,人越来越难管,效率越来越难提升。

那么通过自动化会降低人难管的现象,这是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BOSS经常出国考察未来的工厂扩建,在未来的几年,通过自动化替代人工的时代不远了。

企业找第三方导入一些内控体系,做持续改进,跟踪现场问题点,大多数都是人行为的问题。

行为的问题是最难改变的,也是时效性最长的,所以很多咨询公司落地执行都会受到各种困扰,这种管理成本的增加有时候是不可控的。

前段时间HR圈最火爆的新闻就是社保由税务系统合并了,那么今后社保福利待遇提升这个成本只会越来越高,想规避难上加难。

当企业但凡遇到经济危机的时候,很多时候第一个决策就是裁员增效,因为企业不是公益机构,首先要考虑自己能不能活下去,除非有政府支持不让你倒闭,否则想有活路,必须会跨出这一步。

对不起!我们不招35岁以上的员工

03

学会接纳问题才能应对危机

危机、焦虑感其实一直都存在。

前几天和一个电子产品行业的求职者聊起我们那个年代的故事,我说刚毕业那会手机还是蓝屏的,除了接打电话功能,非常简单。

看着同事都用CD,后来MP3,后来MP4,感觉迭代的速度都特别快,没曾想MP4公司的产品并不是被MP5行业所替代掉了,而是被手机的研发速度给替代了。

企业当时必须要迅速转型,不然都会死的很惨。

我看到在电子产品行业公司的求职者,多数都是因为企业走下坡路,企业裁员,企业被并购等等因素才离职的,试曾想有个别岗位如果跨行就业,路会非常非常的窄。

其实HR也是这样,以后替代我们的可能不是另外一个HR,而是智能机器人又或者不知道未来一个什么物种会取代更多的工作。

当所有入职报道,入职培训都在系统里完成的时候,你需要思考的是你人力资源部的人员定编的缩减问题。

可能大家都非常清楚AI时代的来临,想着今后智能设备研发相关专业应该会很热门,很吃香,但越吃香越热门的行业压力和危机是并存的。

我经常会把危机感放在心里,挂在嘴边,虽然很多朋友说我有很多退路可走,但是谁也不敢保证未来的退路都一定能成功,都一定是你想要的那条路。

职场这条路上,不会总有一帆风顺等着你,但是总有一片天地仅仅属于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