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給出“大流行”的特徵“一種新疾病在全球範圍內傳播”

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11日在世衛組織有關新冠肺炎的例行記者會上這樣介紹。

根據世衛組織官網發佈的消息,譚德塞在11日的講話中提到,過去兩週,中國境外的新冠肺炎病例增加了12倍,受影響國家的數量增加了兩倍。目前,114個國家有11.8萬多病例,4291人喪生。數以千計的人正在醫院裡與生命搏鬥。在未來的幾天和幾周內,我們預計病例數、死亡人數和受影響國家數量將會進一步攀升。

新冠肺炎疫情從特徵上可稱為大流行。“世衛組織一直夜以繼日地對此次疫情進行評估,我們對其驚人的傳播程度和嚴重性深感憂慮。因此我們評估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從特徵上可稱為大流行。”譚德塞說

談及此次疫情的程度,譚德塞表示,“我們以前從未見過冠狀病毒引發的大流行。這是首次由冠狀病毒引發的大流行。我們以前也從未見過可以得到控制的大流行。”

世衛組織給出“大流行”的特徵“一種新疾病在全球範圍內傳播”

目前為止​所有國家仍然可以改變這一疫情的發展趨勢。譚德塞強調,“對於許多正在應對大規模聚集性感染或社區傳播的國家來說,挑戰不在於它們能否做到這一點,而在於它們有多大意願去這樣做。”這次大流行病與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是可以控制的。中國和韓國的經驗表明,疫情是有可能扭轉的,這兩個國家的病例數量正在下降。但許多國家沒有采取必要的措施。

譚德塞還指出,雖然“大流行”一詞會引起關注,但還有一些詞更為重要。他說:“讓我給你們一些更重要、更具可操作性的詞:預防、準備、公共衛生、政治領導,最重要的是‘人’。我們團結在一起,冷靜地做正確的事情,保護全世界公民,這是可行的。”

世衛組織給出“大流行”的特徵“一種新疾病在全球範圍內傳播”

感染控制和流行病學專業人員協會在網站上解釋道:“當一種傳染性疾病迅速傳播給許多人時,就被稱為epidemic。”通常,epidemic發生之前會有outbreak(疾病暴發),即“某種疾病案例的突然增加”。Outbreak可能影響到單個社區或幾個國家,但規模比epidemic小得多。

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執行主任邁克爾·瑞安在同一場合表示,“大流行病”意味著全球人口均面臨感染此病的風險,其中一部分人口將可能最終染病。而目前看來,在對病毒的強力阻擊下,中國確診病例數出現明顯下降,這與“大流行病”的邏輯相悖。

世衛組織給出“大流行”的特徵“一種新疾病在全球範圍內傳播”

瑞安強調,現在宣佈新冠肺炎疫情構成“大流行病”為時過早,人們目前正處在為可能的“大流行病”做準備階段。“我們仍在努力避免讓它成為現實,有些國家已經成功做到了這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