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小朋友都会走路了,自家宝宝还不会独立站,怎么办?

每个孩子大动作发育的程度都不一样,稍早稍晚都是正常的。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宝宝会在18个月之前学会走路。

相对国外大部分家长在带娃过程中的“不管不顾”,中国家长总是对宝宝过分关注,日常中也是包办一切,从吃饭到穿衣,甚至走路。其实这些帮助会限制了宝宝自身能力的发展,尤其是牵着宝宝走路,基本在90%的家长都这样做过。

牵着宝宝走路有什么样的坏处呢?

首先容易形成宝宝错误的走路习惯,比如踮着脚走路;容易对宝宝的骨骼造成伤害,大人稍不注意力道会引起宝宝关节脱臼;会让宝宝失去自身探索走路的乐趣;部分家长急于求成,会不经意打击宝宝的自信心。

到底要怎样来锻炼宝宝走路呢?

水到渠成。对于绝大数宝宝来说,学习走路不需要刻意训练,刻意的训练反而有害无利。在宝宝学习走路的过程中,家长可以给宝宝提供一个大的空间,独站的练习可以先让宝宝靠墙独立站,或在扶站时逐渐离开支撑物,独站片刻。还有可以扶站的支撑物,比如,和宝宝齐高的重桌子或凳子。如果家里空间不足的话,可以带宝宝去户外,选择空旷的草地或者沙地是安全的。

其次,家长要多给予宝宝鼓励及信心。当宝宝在自己学习走路的过程中遇到摔倒,绊倒,这时要看宝宝的反应,若宝宝没有哭闹,给宝宝机会让他自己想办法慢慢站起来,这时家长可以给予宝肯定与支持,这样宝宝在走路的练习中会越来越有信心,也会一天比一天走的稳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