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随谈-克服八卦掌趟泥步的稳定性

上周一学生,兴高采烈地跟我聊了不少,这次他有新体会。上次见他如此是在去年12月份找到胯的感觉时。也让自己思考了上课时需更加细致地说明及示范。

这次是关于趟泥步。学生本身体格壮硕,腿部肌肉相当发达,按常理说对于行走趟泥步相当有帮助,但却久久无法找到下沉稳定的感觉。八卦掌对于脚下功夫格外重视,趟泥步可以说是一切的基础,也是动起来以后的第一课。

原本我在上课中会强调八卦是教人「送」的功夫,因此除了前脚平落,还得注意落地后抓地的要领。把腿送出去是技术活儿,必须按照站架要领把身子坐稳了,后脚踏实了,前脚才能灵活的做到刚才说的重点--送。送出去的前腿,可向下沉,可抓,可变式做暗腿等等。

学生自己发现的是,自己的大腿外侧相当发达(相当壮实),趟泥步练习时只要重心不稳,大腿外侧肌肉会有自然机制反应,立马用力以保持身体平衡。而凡事必然过犹不及,有阴就有阳,习惯了大腿外侧肌肉用力能解决问题,逐渐越走越偏,找不着往下坠的感觉。真正的趟泥步,直线状态时,大腿内外侧力量是平均输出的。因为平均,才能让趟泥步平稳正确的往前前进。学生体会到,前脚送的时候,脚腕刻意用力下压时,能达到内侧肌肉也用力,从而使得趟

步能走的非常平稳。

授课随谈-克服八卦掌趟泥步的稳定性


武术是对人体各部位及结构进行高度控制的一种运动

为的是能达到合理的角度进行发力或防御。一个练武的人,在避免被打击却又要能攻击到对手的状态下,能做出很多常人不容易做到的身形姿势及速度。因此,非常细微地控制身体各个部位,是门技术活儿。如上所示,前脚下压向前送,单就这几个字,需要注意到的地方就非常多才能做正确。

习武远不如想象中简单,知道了还要做到,知易行难。唯有真下实际功夫的人方能有所得。

授课随谈-克服八卦掌趟泥步的稳定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