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第一次聽到河南方言是什麼感受?

a398181531


今天的河南大部分地區都是說的中原官話,特別是今天的開封地區,遠在宋朝時期汴京宋朝都城,汴京流行開封話就是當時的宋官話。還有很多人說開封話是河南官話的,這點的話到後來不太準確。。宋代的國都,不代表那時的官話口音和現在相同。拋開歷史變遷,只談當代,一省之方言,大多都以省的最中心地區或省會為代表的。所謂開封話是正宗的話,那時候在其他省聽來比較像。

語言是文化裡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都是中原文化,說的是中原官話,基本上都是大同小異。目前的漢語言文化專業學生,教科書中對河南話提及的很少,還有說洛陽話是正宗的河南話的,我本人認為洛陽自漢唐以後就沒落了,而開封自古以來便是河南地區的首府,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包括豫劇也是自開封起源的。正宗河南話應該是開封話。


為愁


1

準備結婚的時候,帶媳婦兒回我大河南。

吃飯的時候,媽媽炫耀這桌飯都是自家種的,說了好幾遍:上地啥都有!

過了,媳婦兒悄悄問我:媽媽是基督徒嗎?

我說,啥???

她奇怪地問:那不然媽媽咋一直說,上帝啥都有!


2

我大伯家的閨女也要出嫁了,但有些事情還沒有談妥,最近老來跟我媽商量。

我媽最後建議說:先把日子定了,別的等男方過來瞧的時候再說。

“瞧”,河南方言裡的意思是男方到女方親戚家挨個登門拜訪並送禮品。

結果媳婦兒老委屈了,晚上可憐巴巴地問我,為什麼她嫁過來對她不好?

我???

媳婦兒傷心欲絕地問:那我有橋嗎?啥時候給我修橋?


3

村裡有人有人推著車,開著喇叭一路叫賣。

然後每當清晨,一個熟悉的喇叭聲經過時,媳婦兒就會說:那個賣鹿茸的又來了!

而且她還覺得別人的臺詞很好笑,就模仿著那個人的聲音一本正經地重複說:鹿茸,無效鹿茸!

她這麼唸了好些天我都沒忍心告訴她,其實那個喇叭喊的是:滷肉,五香滷肉。


4

我們喜歡說,中,中啊。表示行的意思。

現在媳婦兒無論什麼事情,她要是覺得不行、不喜歡、不想要或者是勸別人不要那樣做,於是所有人就能看到她手舞足蹈自由發揮的河南話:

不中,不中啊,不能中啊!不要這麼中啊!


5

我們這裡的長輩招呼晚輩,一般都會說:娃兒,blablabla

媳婦兒很感慨地給我說:這裡處處充滿了憐愛的感覺!!!

我。。。


6

媳婦兒GET到一個很喜歡的詞:可美!(河南方言裡要簡短有力,點到為止)

可美,真是我們最尋常不過的口頭禪,大事小事覺得不錯都可以這麼說。但在媳婦兒的心中,這個詞似乎只能用在書面,口頭說出來老文藝了。

時不時她就趕緊運用一下,對人家說:可美了!

但不幸多了一個“了”字且音調過於延長,雙方就會忽然冷場,在你看我我看你的疑惑中珊珊作別。

場面十分好笑。


7

最後是媳婦兒總結的,她說河南話就是把普通話裡,一、二、三聲調多儘可能地發成四聲就比較像了。

肯定不全是這樣啊,但可能外地人聽來就是這樣吧。每次她覺得自己河南話說得很地道的時候,其實我們都好擔心她下一口氣喘不上來。


地球旅客


剛開學時我們宿舍8個人,三個南陽的,一個信陽的,一個駐馬店的,一個三門峽的,一個商丘的,一個周口的。別看都是河南人,除了我們三個南陽的互相交流沒問題,信陽那哥們說普通話也沒問題,其他人居然都無法正常交流!商丘那廝說的簡直就是火星語,我們南陽的說話一說快他們居然都跟不上節奏聽不明白。


天睞67050157


大學宿舍8個人,一個林州,一個周口,兩個信陽,一個洛陽一個南陽一個商丘,一個三門峽,只要說的慢點都能聽懂。唯獨有一個信陽的每次跟父母打電話說的都是方言,哎呦我去,一個宿舍就靜靜聽著,完全就跟外語似得,另一個信陽的竟然都聽不懂,平時交流就跟我們說普通話,如果都講方言的話,呵呵噠呵呵噠。。。。無法溝通


無戒行者


我個人的感覺,河南方言吐字發音是不是有些硬、直,加上過去經濟還不是很發達,給外地人“土”的錯覺。本人河南南陽人,記得上世紀80年代初在山西大同市空軍部隊當兵,是營部書記。因為經常在營首長身邊,又常到上級領導機關領、送材料,普通話講的很標準,曾經還被人誤以為北京人。有一年回家探親歸來,去教導員家玩兒,他們家是江西九江的。因為回家十幾天又說慣了家鄉話,脫口就說。教導員家屬發話了:回家幾天一開口說話變土了,變得給不認識似的,很不舒服,你還是改過來吧。沒辦法又說起了普通話。那一刻感覺著河南方言是不是很“土”呀。


兩棵樹57


我們不管是出去旅遊還是自己到外地,語言很難一下子轉變,那麼當外地人聽到河南方言都會有什麼反應呢。如果是去到周邊的一些城市,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方便的。然而中國地大物博,每個地方的語言都不一樣,特別是河南方言更是獨具特色,甚至讓人有種喜感。


我就談一下我自己的經歷,我的家鄉是河南商丘,大學來到了上海,有時候和同學說話說的很著急,就拽出來我的河南話了,把他們逗得捧腹大笑。雖然現在推行普通話,但是大多數地方還是保存著自己的方言,而且很多地方的方言都是很難懂的,我對河南這幾座城市的方言接觸的比較多。

第一個就是焦作的方言了,這裡的方言就像在聽文言文根本就聽不懂。經常都把自己搞得暈頭轉向,還沒有清楚在說什麼。

第二個就是商丘,方言就相對好一點,這裡的地理位置處於省份的交界處,其實還是挺接近普通話的,不過有其特色,喜歡在什麼東西后邊加個嘚,比如說,洋車嘚,麵條嘚,褲衩嘚 讓人聽著非常有喜感。

第三個是信陽的方言就顯得有些萌萌噠了,很喜歡疊詞,而且帶著一些搞笑的詞彙,叔叔竟然能叫成手手,聽著非常的有趣,比如說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很多地方去旅遊,都是為了聽聽當地的方言,看來方言也是一種文化。

第四 安陽林州話 這是真正的讓你一臉懵的方言,給你說事說半天,估計你一句都聽不懂。河南方言裡的一枝獨秀。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最後歡迎大家留言說說你的意見,感謝評論,關注!


會飛的小豬遇上達爾文


河南話最正的是開封,鄭州不算啊,那是鄭州話,河南也有地方方言不太好懂,安陽那邊說話就有點聽不懂,還有焦作話也不太好懂,狹義的河南話是河南境內的方言,廣義的河南話不光河南,與河南交接的河北南部,山東西部,湖北北部一些地區也是河南話,又稱作中原官話。

覺著讀作jiode

幹啥 抓嘞

包子 zuode

膝蓋 胳老半兒

拍 pie

饅頭 饃饃

笨蛋 玄種


水管工人帥大叔馬里奧


第一次聽河南方言會感覺到濃重的感情色彩,或許你聽不多什麼意思,但憑藉語氣和聲調就能判斷是好話還是不好的話語。

河南方言語氣會有點重,第一次聽可能會覺得對方再吵架,其實只是說話的方式和語氣造成的。

河南方言也有很多的趣味性,讓人一聽就覺得很搞笑,讓人一聽就忍不住哈哈大笑。

#頭條情感心理學院#


願不負時光不負卿


那題主一定聽到的是安陽林州話,我們同事有兩個是林州的,跟我們說話也沒感覺到什麼,說的是普通話,可一旦他們兩個說話,或者是他們給家裡面打電話,就只能聽到屋裡哇啦的,就跟掌握了一門外語一樣,神奇的很。

外地人第一次聽河南方言的感受,我也曾思索過這個問題,是會覺得河南話很土?還是會覺得很有意思。以前總認為外地人聽河南話一定會覺得很土,但這些年這種感覺變了。在電視上或者出差過程中,會發現很多外地人會感到河南話有意思,而想學學河南話。

有一個外地的同行就跟我說過,感到河南話很親戚,她說自己第一次到河南是去新鄉旅遊,在大山裡見到一個農家老太太叫她“妮兒”,她感到溫暖的不行,她是蘇州人,第一次被別人用河南的調調叫“妮兒”,她覺得很有意思。

不過我覺得河南話應該和任何一種方言類似,有一種自己獨有的調調,聽上去憨厚而淳樸,讓人通過語言都能感到這方水土的鄉音鄉情,有一種舒服就得勁,有一種肯定叫中,其實每個地方的方言都最能代表這個地方的靈魂。

方言是每個地方最珍貴的東西,我們對這個地方方言的感受取決於我們的內心,即使聽不懂,也會從它的調調和感情裡聽出那份濃郁的感情。


樂眼觀象


普通話離不開北京,河南話離不開鄭州!狹義河南話就是河南中部的鄭開片方言!廣義河南話東到徐州西到新疆,北方邯鄲難道襄陽!至於每個市縣方言有一絲絲區別就可以忽略了!豫東說“頭”和“手套”,豫西說“地鬧”和“手帽”,個別詞不同說法,但語音基本是一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