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迷惑抗疫行為大賞:外國人少的真相?

隨著疫情的全球擴散,在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確診人數的全球模擬地圖中,歐洲大陸近日來也出現了大面積紅色!其中意大利疫情嚴峻不言自明,臨近的法國、德國和西班牙也緊隨其後,情況不容樂觀...


歐洲迷惑抗疫行為大賞:外國人少的真相?


歐洲人民終於自稱不再像一個月前那樣充當觀眾靜觀其變,而是也親身投入到了這場全球抗疫行動。難道真的要像部分佛系居民,不到家門口就不著急?


歐洲迷惑抗疫行為大賞:外國人少的真相?


作為中國人我們已經經歷過至少一個多月的艱苦抗疫,深知防疫工作不容小覷,而我國所作出的巨大努力正是為了防止疫情在世界範圍進一步擴散。


然而因為官方導向、輿論宣傳、文化傳統等方面的差異,歐洲各國的抗疫工作並不是我們想當然的照抄作業,而是因地制宜,悶聲放大招。歐洲的種種迷惑抗疫行為,外國人少系列*又出續集...


1. 戴口罩,太南了


戴口罩是門技術活,其實一個月前的我們也在努力練習。法國TF1記者3月2日在巴黎街頭好不容易採訪到一名身邊帶著口罩的女士。面對鏡頭她幾次戴口罩失敗,連稱“我不習慣。”(Je ne suis pas habituée)


歐洲迷惑抗疫行為大賞:外國人少的真相?

© TF1


這位參與威尼斯狂歡節遊行的大哥,面具和口罩(法語都是masque)雙管齊下,就是要露出中間的鼻子透氣?


歐洲迷惑抗疫行為大賞:外國人少的真相?

威尼斯狂歡節參與者


甚至是全身防護服的工作人員,戴口罩也是隻罩住嘴,露出鼻子。戴墨鏡是個好主意,但恐怕不是為了充當護目鏡防噴濺,而是在這大陰天也要有的格調堅持:


歐洲迷惑抗疫行為大賞:外國人少的真相?

© 路透社


如果說法國官方不建議普通民眾佩戴、非處方不出售口罩,是為了將資源最大程度上分配給最需要的醫護人員,但馬克龍和法國衛生部長在2月27日到巴黎13區的薩伯特慈善醫院(l'hôpital de la Pitié-Salpêtrière)視察的時候,所有人也都不戴口罩,靠信念抗疫...要知道,一天前的26日這個醫院剛剛有一名新冠患者去世。


歐洲迷惑抗疫行為大賞:外國人少的真相?

馬克龍對醫護人員說:我就指望各位了


3月3日,法國在疫情壓力下終於再次官宣要“開國庫放口罩”,而且這次還強調了加強全國的口罩生產。


真是替他們捉急。座標巴黎的法語君身邊還有不少小夥伴每天身上帶著口罩作為“精神剛需”,卻常因擔心旁人另眼相待而不敢戴上。身在歐洲的各位法語人,什麼時候我們才能買口罩,從“帶口罩”過渡到“戴口罩”,實現口罩自由?


2. 擠公交不停歇,頂多戴個手套?


TF1在3月2日的一篇報道中聚焦疫情擴散下的公交乘客:他們是否會擔心,並採取相關措施呢?

歐洲迷惑抗疫行為大賞:外國人少的真相?


答案是否定的。記者來到巴黎地鐵,擁擠異常摩肩接踵,但基本沒有人戴口罩。


歐洲迷惑抗疫行為大賞:外國人少的真相?


兩位女士分別給出各自的防疫招數:儘量不碰扶手,地鐵上戴著手套(保暖型),就沒問題。


據法國新聞頻道Francetvinfo報道,衛生部門目前並未對公交系統有任何限制:

歐洲迷惑抗疫行為大賞:外國人少的真相?

francetvinfo報道標題


火車站也是人來人往,並無特別防護措施。


歐洲迷惑抗疫行為大賞:外國人少的真相?


目前法國還處於疫情第二階段。法國政府中負責交通的國務秘書傑巴利(Jean-Baptiste Djebbari)3月2日接受新聞臺Europe 1採訪時表示:“如果法國進入疫情第三階段(Stade 3),會考慮對公共交通採取限制。”但他表示交通系統已經採取了一些防護措施,比如法鐵SNCF儲備了口罩和免洗洗手液。


歐洲迷惑抗疫行為大賞:外國人少的真相?


法國交通運輸部長博爾納(Elisabeth Borne)同樣在3月2日表示不會對交通系統有特殊措施。她強調:“必須保障日常必要活動繼續進行。”好的,明天擠地鐵戴好手套!


3. 瘋狂洗手,哄搶洗手液


在網紅視頻“意大利奶奶關於病毒的建議”中,親切又幽默的奶奶首先強調的就是洗手,沒錯,病毒來之前我就叫你們這些小兔崽子要勤洗手,這關乎個人教養!


歐洲迷惑抗疫行為大賞:外國人少的真相?

視頻“I CONSIGLI DI NONNA SUL CORONA VIRUS”截圖


法國從官方發佈到媒體傳播更是洗腦式宣傳,建議每小時洗手一次。報紙刊登了了各種圖示,教大家務必掌握這個幼兒園時就該學會的個人衛生習慣。


歐洲迷惑抗疫行為大賞:外國人少的真相?


歐洲迷惑抗疫行為大賞:外國人少的真相?


法國衛生部給出的官方防疫四大建議第一就是勤洗手,並特別強調,在不方便洗手時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le gel hydroalcoolique)。沒想到官方建議一出,法國各大超市、藥店的免洗洗手液都遭到哄搶,一時脫銷。


歐洲迷惑抗疫行為大賞:外國人少的真相?

© Ouest-France


不少需要外出工作的上班族大概覺得每小時都用水洗手不現實。但雖然免洗洗手液有清潔、除菌的作用,但部分洗手液中含有的氯己定(洗必泰)成分會對皮膚表皮菌群造成破壞,引發敏感肌等其他皮膚問題。


因此搶到了免洗洗手液的童鞋也不要大意,專家提醒,免洗洗手液不能代替水洗。近日終於也有媒體開始提醒大家:

歐洲迷惑抗疫行為大賞:外國人少的真相?


3月1日,一名藥劑師在接受《法蘭西西部報》(Ouest-France)採訪時也表示對洗手液的有效防疫性仍有所保留,他指出,想要100%有效防疫需要對整個環境消毒,或者洗完手不再摸任何物品…中國國家衛健委此前在診療方案中已明確表示,針對新冠病毒,最有效的手部消毒劑為酒精,氯己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酒精濃度也有嚴格規定,世衛組織推薦含量70%~75%的乙醇作為手部消毒劑。


歐洲迷惑抗疫行為大賞:外國人少的真相?

© leparisien


所以,這個小時裡,你洗手了嗎?



雖然已經沒有了口罩、洗手液等“爆款”產品,部分藥店也不甘落後,決定開展偽科學炒作,只要貼上“抗病毒”標籤,什麼都好賣!


法國某藥店就號稱某款植物精油空氣淨化消毒噴霧可防控新冠病毒,網友發現後發推怒斥:“利用大家的恐懼心理發災難財,醜聞!”


歐洲迷惑抗疫行為大賞:外國人少的真相?

推特截圖


處在抗疫前線,收治病人的意式速度卻掉鏈子遭吐槽:“中國用十天建醫院,我們是四個帳篷?”對於這個低配版“火神山”,意大利網友哭笑不得:


歐洲迷惑抗疫行為大賞:外國人少的真相?


之前法媒也報道過法國醫療系統的自省,因為檢測工作不到位曾令最早一批病人病情加重。幽默歸幽默,但我們真心希望歐洲各國的醫療系統能夠頂住壓力積極應對,保護好醫護人員,也讓每個病人得到最好的救治。


5. 法式遊行,德式狂歡,意式抗封鎖


疫情來勢洶洶,但法國人不管,3月3日的巴黎又有三場大遊行!其中最大的一場還是關於僵持數月的退休改革,直接導火索是是2月29日,法國總理菲利普“趁亂”突然宣佈將動用憲法49-3條款強推退休改革法案。


歐洲迷惑抗疫行為大賞:外國人少的真相?

© AFP


人群穿越整個巴黎市中心,全程舉牌吶喊,全無防護。想到全法截止3日有212人確診,攜帶者還在潛伏期內,真是讓人替他們捏一把冷汗。


隔壁的德國雖然沒有罷工遊行,但是現在是什麼時節,狂歡節(Fasnacht)啊!2月24日剛剛過去的“玫瑰星期一”,科隆,杜塞爾多夫等大城市都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活動。例如今年美因茨(Mainz)的慶祝吸進了近50萬名觀眾:


歐洲迷惑抗疫行為大賞:外國人少的真相?


相比之下同期的意大利北部安靜了許多,因為部分疫情嚴重的市鎮被封鎖了。但這項政府的抗疫舉措引發了部分居民的不滿,他們上街拉橫幅要求“歸還自由”。


面對這樣的愛浪不急要自由歐洲,法語君是一個大寫加粗的服。大家還是要加強自我防護。


6. 盧浮宮被迫閉門,烏菲茲免票開放


自3月1日起,法國盧浮宮因工作人員擔心新冠肺炎疫情拒絕上班而被迫閉館的情況持續了3天。然而同樣在1日,意大利佛羅倫薩的多家博物館重新開放,並宣佈將免除一週的門票費用

。法國開始重視防疫,處在“重災區”的意大利北部卻“倒行逆施”?


歐洲迷惑抗疫行為大賞:外國人少的真相?

BFMTV截圖


作為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的盧浮宮博物館每天需要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萬餘人(據統計,去年前往盧浮宮的960萬參觀者中,近四分之三來自外國)。大多數工作人員擔心自己被遊客感染,員工代表表示,“因為現在感染的概率太大,雖然目前博物館2300多名員工中還沒有人被感染,但如果不採取措施,肯定會有員工感染”。閉館3天后,3月4日又開始重新開放...


相比之下,意大利此時卻開始宣傳自己是“安全國度”,告訴大家來出差旅遊都沒問題!


歐洲迷惑抗疫行為大賞:外國人少的真相?

© italia.it


蒙娜麗莎等疫情過去再看也無妨,但真的可以開啟意大利“大冒險”嗎?一邊是員工行使權力保護自身也保護他人,一邊是頂住壓力宣傳旅遊……你贊成那種做法?


7. 從排擠亞裔到歐洲內部鄙視鏈


早在上個月,當病毒主要在中國及東亞流行時,法媒Courrier Picard 1月26日的頭條中重提“黃禍論”的做法引發了在歐華人及整個亞裔群體的抗議:


歐洲迷惑抗疫行為大賞:外國人少的真相?

© L'Express


中國留學生在德國街頭遭霸凌,韓國女生在英國因戴口罩被推下地鐵站臺……一條條關於亞裔群體因病毒流行而在歐洲遭歧視的新聞令人揪心。然而隨著病毒在歐洲本土的傳播,歐洲本土也有了鄙視鏈:法國德國躲著意大利人,其他國家遠離這幾個“疫情大國”,甚至國家內部也對“疫區”人民另眼相待。


例如德國北威州的小城海因斯堡(Heinsberg)處於疫情區,來自當地的居民卡特琳接受採訪時稱,小城兩週前舉辦狂歡節後有一對老夫婦被查出感染了新冠病毒,此後,狂歡節上與老夫婦有接觸的人都被隔離。


事後他們在德國出行,因為當人們聽到他們來自海因斯堡還是被隔離的人時,會刻意避開他們。即使隔離期結束,卡特琳和丈夫仍擔心上班時會受到“歧視”。


曾因病毒遭受“另眼相待”的我們,此時更應該用科學防護對抗歧視。畢竟,病毒面前人人平等啊。


8. 避免握手,但還要親親抱抱?


在意大利和法國等地,貼面禮在熟人見面乃至官方場合必不可少。逢意大利新冠病毒感染確診超過400例之際,在1月26日的“聖灰星期三”彌撒上,教皇方濟各被看到出現咳嗽、擤鼻子等狀況,引發媒體關注及外界擔憂。


歐洲迷惑抗疫行為大賞:外國人少的真相?

© 美聯社


據美聯社報道稱,在週三早些時候的一場活動中,方濟各還特意與前排的信徒們握了手,並在教皇專車駛過聖彼得廣場時親吻了一個嬰兒,還在最後向到訪的主教們致意。然而,主教們似乎並沒有像往常一樣親吻他的戒指或擁抱他。


法國官方建議在疫情擴散期間應儘量避免握手:

(法語君:那貼面禮呢?)

歐洲迷惑抗疫行為大賞:外國人少的真相?


高冷的德式禮儀此時奏效。為避免感染,德國內政部長澤霍費爾3月2日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在一次會議上碰面時,竟拒絕與默克爾握手。默克爾也幽默地舉起雙手,兩人都笑了起來。


歐洲迷惑抗疫行為大賞:外國人少的真相?


在此嚴峻形勢下,貼面禮、擁抱等接觸相比也會有所減少。的確,正如法媒所說,暫時不握手並不會影響我們表達社交禮儀。國家元首都不敢握手,你和朋友見面還親親抱抱?


看過了這麼多蜜汁佛系抗疫行為,我們終於知道了外國人少的原因?在上述行為中哪些是在意料之外,你最服哪波操作?或贊或噴,歡迎各位留言討論~


調侃歸調侃,但其實瘋狂洗手或本能囤貨等現象國內也曾出現過,絕非隔岸吃瓜,且看他山之石。經歷過疫情的我們更多了一份同理心,歐洲各國抗疫工作還任重道遠,無論我們此刻身在何方,加強自身防護就是在為全世界的防疫工作貢獻一己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