膚白貌美,風華絕代的呂雉,為什麼願意嫁給四十多歲的光棍劉邦

自古以來,劉邦與呂雉的婚姻,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因為早在呂雉下嫁之初,她的父親呂公就曾斷言,這個只知道遊手好閒、騙吃騙喝的浪蕩女婿天生貴相,日後必能飛黃騰達、光耀門楣。而彷彿是為了驗證呂公的預言一般,蹉跎半生的劉邦竟然突然發力,一路扶搖,青雲直上,成了大漢王朝的開國之君,而當年的糟糠之妻呂雉也搖身一變,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后。於是乎,名不見經傳的呂公也因此而名聲大噪、流傳古今!

可事實呢?當年嫁女心切的呂公真的相信自己的預言嗎?倘若果真神機妙算如此,那呂氏一族的悲慘境地他又可曾料到呢?話說,在我看來,在這出“慧眼識英雄”的愛情童話背後,有的不是“預知未來”的神機妙算,也不是愛女心切的喁喁溫情,而是冷酷無情、殘忍霸道的權力置換。換言之,青春正好、風華絕代的呂雉,不過是呂公手中一顆為了置換利益而隨時可以犧牲的棋子罷了。

膚白貌美,風華絕代的呂雉,為什麼願意嫁給四十多歲的光棍劉邦

一:避仇逃難,舉家搬遷

“單父人呂公善沛令,避仇從之客,因家沛焉,沛中豪桀吏聞令有重客,皆往賀。蕭何為主吏,主進,令諸大夫曰:“進不滿千錢,坐之堂下。”

這是被記錄在《史記.高祖本紀》中的一段話,也是一段有關呂氏家族淵源來歷的一段話。再結合秦朝“以吏為師,以法為教”的歷史背景,關於呂氏搬家一事,我們大致可以做如下推斷:

膚白貌美,風華絕代的呂雉,為什麼願意嫁給四十多歲的光棍劉邦

1、從呂公與沛縣縣令是舊交而言,呂氏一家在單父當地應該也有著不小的影響力,因為在秦朝,如果只是編戶閭里之民的話,根本就沒有接觸縣級行政長官的機會,所以說,呂氏在舉家來沛之前,縱非官宦之家,也應是豪門大戶之屬。這一點,從他宴請的賓客“賀錢不滿千,不能入堂”的情況可見一斑。

2、自古以來,國人都有“安土重遷”的鄉土情懷,事非不得已必然不願意背井離鄉的流落他方。可如今家世尚好,勢力不弱的呂公卻不得不舉家來沛,由此也就可以想見他們所得罪的勢力必然來頭不小,至少,呂氏在單父所經營起來的關係已不足以擺平。

3、從他假借縣令貴客的身份大宴沛縣豪傑和官吏的行為來看,呂公是個極富經營頭腦和借勢而為精神的人。這樣的人往往疑心頗重,且對於形勢的剖析和判斷更為清醒和冷靜。在他的舉動的背後,隱藏著他希望打造屬於自己的交際圈和社交關係的目的。

膚白貌美,風華絕代的呂雉,為什麼願意嫁給四十多歲的光棍劉邦

綜合以上幾點,一個老謀深算、機變狡猾的呂公形象也就呼之欲出了。當然,這對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希望能夠儘早落地、站穩腳跟的家庭來說自然也是無可厚非的正常舉動。而我之所以要最大限度還原當時環境的目的,無非是要為年方弱質的呂雉嫁於已過不惑之年的劉邦的婚姻找到更具說服力的客觀證據而已。

膚白貌美,風華絕代的呂雉,為什麼願意嫁給四十多歲的光棍劉邦

二:掩蓋在“善相人”背後的真相——呂公與沛令的較量

話說,在劉邦以虛無縹緲的“賀錢萬”的理由進入大堂佔據上座之後,同樣老謀深算的呂公不僅沒有伸張,反而對其青睞有加。至於原因,《史記》解釋是“劉季相貌非常,貴極。”可在我看來,這不過是流於表面的敷衍罷了。真正令呂公低三下氣、折節相交的呂氏一家目前的尷尬處境。

在前面,我們剛剛說過,呂氏是避仇搬遷來此,而他之所以搬來沛縣的原因,不過是因為和沛縣縣令關係較好。可我們都知道,“交情”這個東西,有時候是靠不住的,而呂公則恰好遇到了這樣的時候。據《史記.高祖本紀》記載:

呂媼怒呂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與貴人,沛令善公,求之不與,何自妄許與劉季?


膚白貌美,風華絕代的呂雉,為什麼願意嫁給四十多歲的光棍劉邦

由此可知,在呂公遷居沛縣之後,身為保護傘的沛令也不願再為呂氏提供無償的幫助。作為交易,或者說是鞏固關係的需要,他提出了希望能夠娶呂雉為妾室的訴求。對此,呂公雖然堅決反對,但“寄人籬下”的生活卻又迫使他不僅不能正面回絕,只能虛與委蛇,以免撕破沛令的臉面。

話說,以堂堂縣令之尊,卻願意為了呂雉委曲求全,由此亦可見此時正當芳華的呂雉是何等的美豔動人、楚楚可憐了。至於呂公為何不同意,在我看來,所謂“此女奇異,當與貴人”的理由是完全站不住腳的。畢竟,在“以吏為師、以法為教”的秦國,能順利考上公務員,進入帝國編制就已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情;那麼目前已是貴為一縣之長的沛令,其個人能力和勢力之強大也就可想而知了,不然又怎敢接納得罪當地豪強,避難而來的呂氏一家呢?所以說,如此人物,難道還稱不上“貴人”嗎?

膚白貌美,風華絕代的呂雉,為什麼願意嫁給四十多歲的光棍劉邦

就我淺見而言,呂公之所以不願意嫁女於呂雉,除了對女人的痛惜之外,最重要的還是沛令的身份。

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官”。身為地方長官的沛令,一旦任期圓滿,如果政績斐然的話,勢必會被調離當地,高升而去。如此一來,剛剛居家而來的呂家也就再次失去了靠山,畢竟,總不能再搬一次家吧。可如果沛令政績欠佳的話,那也勢必會因此而受到責罰,或貶或遷。那麼呂家的情況也只會比之前更糟糕。所以,相對於決定定居於此,長久居住的呂公而言,於情於理,將呂雉嫁於沛令都不是什麼好的選擇。

可話雖如此,若要避免沛令的再三騷擾,他勢必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最好的應對方式,來達到既能維繫彼此的臉面,又能得償所願的站穩腳跟的目的。

膚白貌美,風華絕代的呂雉,為什麼願意嫁給四十多歲的光棍劉邦

三: 劉季的出現,成了呂公破局的希望

就在呂府大辦喬遷之喜,蕭何主禮,貴客臨門,風風火火,好不熱鬧的時候。生性恢廓,不拘禮法的劉邦硬是憑著無中生有的“賀錢萬”震住了頗見過一些世面的呂公。堂而皇之的昂然入座,不顧旁人冷眼,迤迤然的坐論風聲,大快朵頤。話說,就劉邦此刻的儀態氣度而言,知道之人固然是以流氓地痞、無賴子看待,可不知道的卻極容易被他的氣勢所折服。可不管大家怎麼看,單就他身處如此場合卻無任何不適,悠然自在、渾然忘我的表現而言。他值得被任何一個有眼光、有思想、有見識的人重視。

畢竟,在那樣一個極重禮法的時代裡,在劉邦這種公然上門砸場子舉動,卻不僅無人敢批判、阻攔,反而還引得頗有清名的蕭何主動為其解釋開脫的現實背後,不正彰顯著劉邦在當地非比尋常的影響力嗎?這種簡單的就像一加一等於一樣的算術,老奸巨猾的呂公又豈能不知?

膚白貌美,風華絕代的呂雉,為什麼願意嫁給四十多歲的光棍劉邦

蕭何為主吏,主進,令諸大夫曰:“進不滿千錢,坐之堂下。”高祖為亭長,素易諸吏,乃紿為謁曰“賀錢萬”,實不持一錢。謁入,呂公大驚,起,迎之門。呂公者,好相人,見高祖狀貌,因重敬之,引入坐。蕭何曰:“劉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諸客,遂坐上坐,無所詘。酒闌,呂公因目固留高祖。

所以,正為女人的婚嫁之事,家庭的託庇之事,惶惶不可終日的呂公隨即打定主意——要與劉邦結姻。就這樣,在歷史上備受傳誦的“呂太公慧眼識英雄於潦倒之中”的大戲開演了。

膚白貌美,風華絕代的呂雉,為什麼願意嫁給四十多歲的光棍劉邦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無如季相,願季自愛,臣有息女,願為季箕帚妾。”

而就呂公積極主動、急不可耐的表現來看,出生豪富,自幼過慣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日子的呂雉幾乎是被其父強塞給劉邦的。而正苦於無人知己,且有自負甚高,以至於至今婚姻無著、孑然一身的劉邦自然是來者不拒的笑納了。

膚白貌美,風華絕代的呂雉,為什麼願意嫁給四十多歲的光棍劉邦

三:弱質女流,迫於父命而下嫁劉邦的呂雉

天生麗質難自棄的呂雉在突然聽說父親要將自己嫁於年過四旬、家貧如洗的劉邦時,自然是百般不從,千般反抗。但胳膊終究擰不過大腿,就在呂媼氣勢洶洶的責問呂公時,一句“此非兒女子所知也。”就徹底的將呂雉的終身大事定了調,男子漢當家做主的風範一覽無餘。

是啊,隱藏在這場貌似吃了大虧的嫁女背後的計算和較量,又豈是區區“兒女子”所能理解的呢?即便是現在,人們在談論呂太公嫁女之時,也往往只是感嘆他的慧眼如炬和高瞻遠矚,卻絲毫不曾懷疑。也許,就連呂公自己也不曾料到這個在他看來足可以保他家宅平安的女婿能夠做成恁大事業。畢竟,他當年看上劉邦的理由非常簡單,那就是:

膚白貌美,風華絕代的呂雉,為什麼願意嫁給四十多歲的光棍劉邦

1、劉邦是泗水亭長(相當於鄉里的派出所所長),是有官身的低級公務員,再加上為人慷慨大度,善於結交“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有著強大的地方勢力,是當地地頭蛇式的存在,十里八鄉的人無不要給他些面子。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唯有這樣的角色,才是能夠保他呂氏一門周全的人。所以,對於向來重男輕女的古人而言,這種犧牲一人,幸福全家的買賣,自然是再划算不過的了。

2、劉邦家境不俗(不然其父劉太公也沒有續娶的實力,而劉邦也不可能有讀書、不是產業,到處浪蕩,回鄉後為官的機會,私放刑徒而家中卻不受任何影響),與呂氏結姻,可謂門當戶對。再加上劉邦此人又確實儀表堂堂、相貌非常,很有出人頭地、飛黃騰達的可能。

膚白貌美,風華絕代的呂雉,為什麼願意嫁給四十多歲的光棍劉邦

3、將女兒嫁於劉邦這樣名聲不佳的地頭蛇,所以,即便尊貴如沛令也決不會因為一個女人而去得罪劉邦,畢竟,在“黃泉不下縣治”的時代裡,沛令想要治理好地方,還是需要仰仗劉邦這類橫行鄉里卻又頗有威望的地方勢力的。故而,相比於仕途而言,一個女人也就顯得微不足道的。

而正是出於這種利害關係的考量,呂太公才會不顧夫人的堅決反對而一意孤行的將其下嫁給劉邦。畢竟,與其將女兒嫁於沛縣縣令做小,孰若將其嫁於地頭蛇劉邦為妻?嫁給縣令,縣令未必會感戴珍惜,但嫁給劉邦這個光棍,劉邦卻必然會疼愛有加、心念此恩。換言之,年輕貌美的呂雉不過是他父親手中的一粒棋子,在棋局擺定之際,她是人生際遇也就隨之被註定了。而呂雉的下嫁,歸根結底,不過是一場赤裸裸的交易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