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校推介之四:南林、南信、南京中医药、南财、南审

17、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A+风景园林学A-林学A+轻工技术与工程C+机械工程C+

江苏高校推介之四:南林、南信、南京中医药、南财、南审

南京林业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紫金山麓、碧波荡漾的玄武湖畔,是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省属重点高校,于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学校前身为中央大学(创建于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大学(创建于1910年)森林系,1952年合并组建的南京林学院,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三所高等林业院校之一。1955年华中农学院林学系(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和湖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组成)并入,1972年更名为南京林产工业学院,1983年恢复南京林学院名称,1985年更名为南京林业大学。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机械工程C+、土木工程C、化学工程与技术C、轻工技术与工程C+、交通运输工程C-、林业工程A+、环境科学与工程C、风景园林学A-、林学A+。

在“双一流”建设中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学科:林业工程。

南京林业大学作为一所以林科为特色,以资源、生态和环境类学科为优势的多科性大学。现设有林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风景园林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轻工与食品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公有民办南方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育部等22个学院(部)。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学术实力雄厚。现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和2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或领域。现有工程学、植物学与动物学2个ESI全球前1%学科,林业工程1个国家一流学科,林业工程、生态学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林木遗传育种、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等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4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7个一级学科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林业局重点(培育)学科,4个一级学科江苏省重点学科,2个一级学科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量位列江苏省属高校前列。

18、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 A+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环境科学与工程B-信息与通信工程C+软件工程C+

江苏高校推介之四:南林、南信、南京中医药、南财、南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支持高校。学校始建于1960年,前身为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数学B-、地理学 C-、大气科学 A+、科学技术史B-、生态学 C、光学工程 C-、信息与通信工程C+、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环境科学与工程B-、软件工程C+、管理科学与工程C+、工商管理C- 。

在“双一流”建设中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学科:大气科学。

学校坐落于南京江北新区,校园占地面积约两千亩。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万余名、硕博研究生近4000名、留学生1600余名。

大气科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蝉联全国第一、获评A+等级,气象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地球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4个学科跻身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拥有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科学技术史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8个本科专业分布于理、工、文、管、经、法、农、艺8个学科领域,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现有大气科学学院、应用气象学院、大气物理学院、地理科学学院、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海洋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商学院、文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22个专业学院,设有龙山书院(大类培养)、雷丁学院(中英合作)、长望学院(拔尖培养)、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藕舫学院(创新创业)、滨江学院(独立学院)等高水平办学机构。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700多人,包括中科院院士2人、海外院士11人、教育部长江特聘(讲座)教授3人、国家杰青项目获得者8人、国家特聘专家15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

19、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 A-、中西医结合 A-、药学 B-、中药学A-、护理学B+。

江苏高校推介之四:南林、南信、南京中医药、南财、南审

南京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全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学校于2017年入围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和江苏省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建校之初,学校即为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培养输送了第一批师资,编撰、制订了第一套教材和教学大纲,为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模式的确立和推广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被誉为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 中医学 A-、中西医结合 A-、药学 B-、中药学A-、护理学B+、公共管理C- 。

在“双一流”建设中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学科:中药学。

学校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拥有仙林和汉中门两个校区。现有各类在校生2万余名,有33个本科专业,涉及医、管、理、工、经、文6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中医药为主体、中西医结合、多学科支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4个,江苏省品牌专业3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0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33个。学校是全国首批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护理学4个一级学科及中医1个专业学位博士学位授权点, 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及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20、南京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B、统计学C+、食品科学与工程B-、软件工程C-、管理科学与工程C-、工商管理B

江苏高校推介之四:南林、南信、南京中医药、南财、南审

南京财经大学始建于1956年的粮食部南京粮食学校,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粮食院校之一。1981年,南京粮食经济学院在原南京粮食学校的基础上建立。1993年,学校更名为南京经济学院。1999年,南京物资学校并入南京经济学院。2000年,南京经济学院、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南京经济学院。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粮食局签约共建南京财经大学。2019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力支持学校事业发展。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理论经济学C+、应用经济学B、法学C-、马克思主义理论C-、统计学 C+、食品科学与工程B-、软件工程C-、管理科学与工程C-、工商管理B。

南京财经大学现已成为一所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多学科支撑配套、协调发展的江苏省属重点建设大学。的崭新气象。

学校拥有仙林、福建路和桥头3个校区,占地面积120.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1.36万平方米。设有教学学院(部)18个。现有普通本科在校学生16000余人,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2600余人。拥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与政策”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本科专业49个。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近1300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教师2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00余人。现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

21、南京审计大学,理论经济C-应用经济学C工商管理B

南京审计大学是唯一以“审计”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始建于1983年,1987年更名为南京审计学院,2002年原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并入, 2011年获批为全国首批审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成为教育部、财政部、审计署和江苏省共建高校,2013年获批为硕士学位(学术学位)授权单位,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南京审计大学,2018年与中央军委审计署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审计为品牌、经管法工文理等学科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特色高校。


江苏高校推介之四:南林、南信、南京中医药、南财、南审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理论经济学C-、应用经济学C、工商管理B。

拥有浦口、莫愁两个校区,占地145公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