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朱元璋的死敌陈友谅?

我叫猫小白


我们现在接触到的陈友谅的形象大多是负面的,多是朱元璋是政治角逐中的最终胜利者,他消灭了群雄,建立了大明王朝,从而有人把他标榜为反元英雄,戴上了农民起义军领袖的桂冠。他的一切行动就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反之,陈友谅作为朱元璋的对手,似乎就成了逆历史潮流的反叛,后世不仅不承认他是反蒙汉地主阶级的俊杰,而且还被扣上了是“野心家”的帽子,但实际上,陈友谅并非那么不堪。



出生贫寒

陈友谅(1320年-1363年10月3日),湖北沔阳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农民起义领袖,中国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 陈友谅自幼家贫,出身渔民之家,其祖父陈千一原本姓谢,入赘陈家,自此改姓为陈。陈友谅和他的老对手不一样,没有因为家境贫寒就安稳的讨生活,自幼就勤奋好学,闲时就学习武艺,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也促成了他坚毅果敢的性格。

参加义军

蒙古统治者将当时把全国划分为四等人:一是蒙古人;二是色目人,其中包括西夏、回回等西北各少数民族;三是汉人,包括契丹、女真和原来金朝统治下的汉人;四是南人,指长江以南的汉人和西南各少数民族。汉人在元朝时期属于最低等的民族,对汉人视如草芥。元朝末年蒙古统治者变本加厉向汉人收取各种名目繁杂的赋税民族压迫十分严重,汉人被掠夺更为常见。


面对如此的暴政与残酷的欺压汉人,陈友谅胸怀推翻元朝的统治决心,在倪文俊复破沔阳,陈友谅于黄蓬起义,加入红巾军。胸怀大志的陈友谅,凭借自己的一身武艺和过人的胆略履立军功,很快就升为元帅级别,并且他的起义军所到之处,纪律严明,他们摧富益民,掠富济贫,得到了广大贫苦农民的热烈拥护。

倪文俊意图谋害义军首领徐寿辉,失败后投奔陈友谅,后被陈杀之并吞并其军队。这件事看上去是陈友谅杀害自己的战友,但实在是倪文俊做的过分了。倪文俊个人贪图高官厚禄,在元朝的诱惑之下准备妥协投诚,企图走上背叛起义军的道路,虽然后来未能与元朝谈拢,但是这一行为已经表明此人私欲太大,起义不是为百姓,仅仅是为自己的私欲,在高官厚禄面前随时都可以叛变。后权力欲膨胀,意欲取徐寿辉职位而代之,篡夺帝位。

在革命尚未成功之际,倪文俊这样做实是搞内部分裂,削减义军的实力,后果很有可能就是反元事业的失败。不管陈友谅主观想法如何,是否只是想吞并其军队,从现实情况来看杀了倪文俊,安定了人心,维护了团结,使起义军一致对抗元统治者,可以说陈友谅为反元事业办了一件好事。

野心膨胀



随着陈友谅的实力逐渐壮大,野心也开始膨胀,杀掉义军首领徐寿辉,陈友谅便以采石五通庙为行殿,即皇帝位,国号汉,改元大义。 这也为其后期的灭亡埋下了伏笔,因为大汉将士多数是天完旧属,对陈友谅的篡权夺位深为不满,在战争中相继倒戈降朱,使陈友谅接连败北。

历史评价

传统文献中通常故意制造朱元璋以弱胜强的印象,将陈友谅的主要功绩忽略不计;附会天意,明示朱元璋乃君权神授;夸大个别细节,塑造陈友谅失败形象,对陈友谅的评价有失偏颇。 陈友谅故居位于湖北沔阳(今仙桃市沔城回族镇),原名元庙观,后改名玄妙观。1941年,国民党一二八师师长王劲哉纵火烧城,玄妙观化为一片废墟。1984年,沔城人民为纪念他,在玄妙观重修陈友谅故居。陈友谅还是以正面形象留于后世,并未像秦桧之流遗臭万年。



陈友谅以社会底层的形象出现在那段历史,敢于反抗暴政,并且凭借自己的才能为推翻元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后期叛变自己的首领是其一生的一个污点,但我认为他对其统治区的并未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其历史地位还是值得肯定的。


棍哥观史


陈友谅是如今湖北省仙桃人,乃是渔夫出身。虽然是个渔夫,但他少年读书、膐力惊人。1355年,徐寿辉派遣倪文俊攻破沔阳,陈友谅趁机起义加入红巾军。陈友谅战功赫赫,很快就成了元帅。然而两年以后,倪文俊背叛徐寿辉,投靠陈友谅,陈友谅直接诛之,将倪文俊的力量吞并。


元末,天下农民起义不断,烽火四起,而陈友谅的势力可以说是最强悍的一支。

明太祖朱元璋称:友谅亡,天下不难定也。

《朱元璋系年要录》:至倾国六十万尝试江流、牧野、昆阳、赤壁、淝水、古帝王豪杰能用其众者,未之有闻。

然而,陈友谅始终是个枭雄,并非英雄。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陈友谅是混元霹雳手成昆的徒弟,为人阴狠奸诈,善于权谋。虽然这是艺术加工的夸大,但历史上的陈友谅,虽然没那么严重,但的确是个狠辣无情的人。

倪文俊,曾经一手提拔陈友谅的人,然而却在危难之际被陈友谅杀了;

赵普胜,徐寿辉手下四大干将之一,因为妨碍到了陈友谅攫取权力,被陈友谅所杀;

徐寿辉,陈友谅原本的主子,让权给陈友谅后,被陈友谅所杀。

清朝张廷玉:陈友谅性雄猜,好以权术驭下。陈友谅、张士诚起于刀笔负贩,因乱僭窃,恃其富强,而卒皆败于其所恃。

陈友谅能够迅速崛起,是因为他的才能与绝情,然而他最大的失败,也来自于他的薄情寡义,所以他只能是枭雄。不过陈友谅死后,其庞大的水师被朱元璋所继承,成就了后来强大的明朝水师。


澹奕


桃花在写读明朝那些事和写读水浒的阮氏三雄时对陈友谅做过详细地解读,总得来说桃花认为陈友谅的一生是性格决定命运的悲剧。性格决定命运,诚如此言,反观他同时代的人,都逃不出这个宿命。陈友谅败了,败在他畸形的偏激上,虽然他强大得令人战栗;张士诚败了,败在他骨子里的软弱上,虽然他坚强得无法征服;朱文正败了,败在他无可救药的跋扈上,虽然他如流星般灿烂过;朱元璋赢了,但早晚他也会败,败在他烙印在心底的悲惨的经历和狭隘的三观上。但就算是这样,那又如何呢,虽然无法摆脱身上的枷锁,但我已跳出过最动人的舞蹈,此生无憾,是的,此生无憾了。

陈友谅,沔阳渔家之子,父陈普才有五子,陈友谅排行第三,和宋三郎完全一样。少时读书,略通文义,膂力过人,闲习武艺,曾任县里的小吏,但这并非他的目标,这也和宋江类似。  

1355年正月,徐寿辉遣其将倪文俊复破沔阳,陈友谅于黄蓬起义,加入红巾军,初为簿书掾,后以功升元帅。  

1357年九月,倪文俊谋害徐寿辉未成,逃奔黄州,投奔陈友谅,陈友谅乘机杀了倪文俊,吞并了他的军队,自称宣慰使,随即又称平章政事。  

1358年,陈友谅率军攻陷安庆。四月,破龙兴路、瑞州。五月,分兵攻取邵武、吉安路,而自己则领兵进入抚州。八月,破建昌路。九月,破赣州。十一月,破汀州。  

1359三月,破衢州、襄阳路。十月,遣部将王奉国攻信州。陈友谅驻守安庆,骁将“双刀赵”赵普胜成为朱元璋心腹之患,朱使离间计让食客夸赞赵的功劳,赵居功自傲,陈友谅由此怀恨心中,于赵普胜为他准备的欢迎宴上诛杀赵普胜。徐寿辉想迁都龙兴,陈友谅不同意。  

1360年,徐寿辉仍然决定迁都龙兴,仓促从汉阳出发,临时驻扎陈友谅的辖区江州,陈友谅命士兵埋伏在城外,然后将徐寿辉迎入城中,马上紧闭城门,将徐寿辉所部全部消灭。随即以江州为都,挟奉徐寿辉居于此地,而陈友谅则自称汉王,设置王府官属。四月挟持徐寿辉自枞阳攻克池州,随后张德胜的援军收复了池州。五月,进攻太平。但太平城坚不可拔,于是陈友谅军便利用大型船只靠近西南城墙,士兵们顺着船尾爬过矮墙进入城内,攻克太平城,杀守将花云。  

此后,陈友谅便愈加骄狂。陈友谅部进驻采石矶后,他派遣部将假装到徐寿辉面前陈述事情,趁机安排壮士用铁器击碎徐寿辉的脑袋。  

徐寿辉一死,陈友谅便以采石五通庙为行殿,即皇帝位,国号汉,改元大义。  

之后的故事就是大家熟知的大战朱元璋,先后以绝对的水上优势战败于龙湾、安庆争夺战失败、久攻洪都不下、鄱阳湖水战中被流失击杀。

2、陈友谅的三观   

明月评:从小就饱受别人的歧视,唾骂,以及那种看见他就躲得远远的行动和眼神,使得他心中有着深厚的自卑感,对他而言,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靠自己!往上爬,不断的往上爬,直到那最高的顶点,那些瞧不起我的人最终要在我的面前低下头来。在他的心中,唯一重要的就是权力和地位,是当他高高在上的时候,无人再敢藐视他!  

桃花评:论扭曲程度,陈九四比朱八八更可怜。最起码朱曾经也还有过温馨幸福的家和无忧无虑的生活,最起码朱一直都有一群愿意尊他为大哥的光屁股兄弟,最起码朱有一个亲爱温暖的马姑娘,所以朱的暴戾与刻薄是有针对、有指向、有重点的,他可能憎恶权贵、富豪、官员、地主、商人,但他依然相信正义、善良、正直,他对他熟悉的农民、亲人、朋友还有着最起码的信任,他坚持的理想依然是要除暴安良地消灭掉欺负穷人的不合理。所以,陈友谅比朱元璋更可怕、更偏激、更魔性一些,他的人性里除了坚忍、果敢、真小人的坦荡外,没啥正方向的正能量的东西了,物极必反。这种近乎疯狂的执念驱使出的动机往往是动力满满的,但这样的动机唯一的缺陷就是不能遭遇挫折,遇风即倒。

3、陈友谅的真小人  

明月评:陈友谅虽然算是个不折不扣的不讲道义的人,但他却是一个敢做敢当的人,他的大汉国的年号是“大义”。真是够狠,弑君夺位的人居然敢把自己的年号取名大义,这又告诉了我们一个信息,这是一个不遵守游戏规则的人,在他眼里,什么仁义道德都是狗屁,你们不是不耻于弑君的行为吗,道学先生们,我就做给你们看看,我的年号就叫大义!诚然,这样的一个人是难于对付的,要对付这样的人,君子的做法是不行的,守规矩是不行的。  

桃花评:我就佩服陈友谅两点,一是骨头硬,估计和脾气倔有关,二是这种真小人的坦荡劲。小人,不用你们说,我就是小人啊,你们不是都高尚,都大义,都不齿我这个小人嘛,那我就把你们的大义做成旗挂我头上,当成擦屁股纸放我脸上,来啊,来啊,你们都来,来唾骂我,来鄙视我,来指导我啊,看我不笑着打死你丫个伪君子也好真好汉也罢,我就是我,被你鄙视惯了的现在的汉王未来的你们的皇帝陈友谅,服不服,随你便,关我屁事儿啊。

4、陈友谅的战术风格  

明月评:陈友谅指挥作战有个很大的特点,这个人似乎从来不去仔细研究作战计划,而是率意而为,打到哪算哪,这个特点也一直让他为军事专家所诟病,但客观看来,这正是他的作战特点,也是他的指挥艺术的精华之处。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要攻击什么地方,敌人能知道么?碰到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人,谁能顶得住?  

桃花评:这样的率性而为,恐怕不只是盲目自信,更多的恐怕是陈友谅的极端猜忌,除了他自己,估计他谁都不会相信。那就率性而为吧,看你们谁有机会出卖我,看我陈友谅是不是很狡猾很聪明啊。什么,你们不这样认为,随便,我就是我,就是这么让你们恨得牙痒痒,怎么样,你们怕不怕啊?

5、陈友谅的杀大哥  

明月评: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陈友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用八个字可以形容他,心黑手狠,胆大妄为,从他后来的行为看,确实没有什么是他不敢干的,别人把义气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却把义气当成狗屎。别人不敢杀上司,杀兄弟,他干起来毫不犹豫,干完后还大大咧咧的承认,就是我干的,你能怎么地。  在徐寿辉的部队里,兄弟义气是为人看重的,如果有谁背叛了兄弟,是要受到大家的鄙视和惩罚的。  

桃花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条规律特别适用于心狠手辣不择手段的师生或上下级间,当老师的切记不要低估了你徒弟在这方面的学习模仿能力,徒弟出师的第一步往往就是要先完成欺师灭祖的毕业典礼。  讲义气的团队里出了不讲义气的,成功夺权成为新头领,他最终肯定要为这个不讲义气埋单,瓦岗李密和汉军陈友谅都逃不掉这个出来混早晚是得还的宿命。

6、陈友谅的杀兄弟  

明月评:陈友谅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可是他不知道的是,自己失去的远比得到的多。从士兵的窃窃私语和议论中,从部下那异样的眼神中,他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但他并不在乎,自己控制了最强大的战争机器,自己就是最强大的人。变化就在人们的心里,这是一个背信弃义的人,人们对陈友谅的评价大抵如此,从此天完的士兵们不再为了建立自己那理想的天完国打仗,他们打仗只是要拿饷银,活下去。而一支没有理想,只是为吃饭打仗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而且很不稳定。  

桃花评:队伍有很多种,有仅靠裹携而成的乌合之众,如流民、溃兵、土匪,只能欺负欺负没有武装的老百姓,一击即溃,徒有声势;有吃粮服役挣饷的常规武装,如壮丁、兵户、保安团、自卫队,只能干干运粮草、修工事、扫战场的保障工作,无战斗力,只占个人头数量;有以此为乐、以此为生、以此谋利的彪悍队伍,如雇佣兵、游牧民族的骑兵,打顺风仗往往如狼似虎、来去如风,破坏力极大,但一遇挫折伤损,往往便兵败如山倒;有行动一致令行禁止如战争机器般的队伍,如死士、敢死队,能打血仗、硬仗、攻坚战、拉锯战,但打不了力量悬殊的绝命战、翻身仗。唯有有理想有信仰,知道为谁而战为什么而战的队伍才是最强大的,如抗日的队伍、红军、志愿军,他们是只能消灭肉体却永远也不可战胜的,是只能被打死却打不败的,老兵不死、只有凋零,就是此等队伍的军魂。

7、陈友谅的耐心  

明月评:他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和朱元璋从至正二十一年打到至正二十二年,都是小打小闹,他没有这个心情和贫农朱元璋闹下去。他在等待一个最佳的时机,在此之前,先忍耐吧,朱元璋,你终究会露出破绽的。  

桃花评:没有耐心的人偶尔表现出一点耐心,那真的不是耐心,而只是他实在没有更大的耐心去继续耗下去,他是在等待能毕其功于一役的时机,去彻底结束他的耐心。

8、陈友谅最厌恶的其实就是自己

  明月评:陈友谅的性格弱点注定了他一定会进攻洪都。他是一个心黑手狠的人,一直都在背叛和欺骗中生活,对这些东西并不陌生,洪都的投敌对他而言应该并不是什么意想不到的事。但从心理学上来说,像他这样的人最忌讳的就是被人所背叛,对一个人而言,他最厌恶的往往就是自己所擅长的。属于我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只许我负天下人,不许天下人负我,是这类人的通病。

  桃花评:真小人可以坦荡地承认自己的小人,却绝对不允许别人对他也小人,原因很简单,其实最看不起他们的人恰恰就是他们自己。是的,一个人最憎恶的往往就是自己本身最擅长的。

9、鄱阳湖决战前陈友谅的感言

  明月评:从我参加起义开始,脑海中似乎就没有信义这两个字,为了走到现在的位置,我杀了很多人。倪文俊赏识我,提拔了我,对我有知遇之恩,我杀了他。赵普胜是个老实人,对我很尊重,把我当兄弟看待,我杀了他。徐寿辉把权力让给我,只想活下去,我杀了他。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不是吗,心黑手狠才能取得胜利,因为在你弱小的时候没有人会可怜你!我相信我所做的没有错。为了今天的权势和地位,我不稀罕什么名声,让那些道学先生骂好了,手中的权力和武力才是最重要的。我背叛了很多人,他们不再信任我,随时可能背叛我,但只要我拥有最强的力量,我就能控制一切!终于走到今天这一步了。一定不能输,如果我输了,一切就全完了!我不想再被人唾弃,被人看不起,我要属于我的尊严!朱元璋,来吧,我在这里等着你!

10、陈友谅的幸运  

明月评:徐达善谋略,李文忠善奔袭,常遇春善突击,冯胜善侧击,朱文正善防守。但要说到勇猛,天下无出张定边之右!张定边,是陈友谅的儿时伙伴,也是他的死党,早在湖北时就陈友谅、张必先结拜为兄弟,发誓生死与共,陈友谅一生多疑,唯有对此人极为信任。  

桃花评:遗憾张定边不是朱元璋的,也庆幸张定边不是朱元璋的,这样的英雄各为其主,这样的势均力敌,才是精彩上演的基础。陈友谅、张定边、张必先也算得上是元末的桃园三结义了,刻薄无情至变态的陈友谅,能有这样两位顶天立地、肝胆相照、矢志不渝的生死弟兄,何其幸甚啊。

11、陈友谅为什么会失败  

明月评:一统天下的梦想和雄心壮志就这样破灭,来时的庞大舰队和六十万军队,如今只剩下败卒残兵,这对于枭雄陈友谅而言,其实并不算什么。兵没有可以再招,舰船可以再造,让他不理解的是,自己为什么会失败?我不缺乏驾驭手下的谋略,没有妇人之仁,我敢于杀掉所有阻挡我前进的人,而不畏惧人言,这是常人无法做到的,我比所有的人都心黑手狠,为什么会失败?我已经拥有了最强的军队和战争机器,我的部下为什么会背叛我?陈友谅是永远找不到答案的,因为答案就在他的行为模式中,从他杀害自己的兄弟和首领的那一刻开始,他的将领们已经充分理解了他的准则,那就是谁有力量,谁更狠毒,谁就能控制一切!仁义、道德、诚信都是不存在的。当这些行为被他的将领们当成人生的信条后,他的军队就成为了千万个狠毒的陈友谅的集合体。这样的集合体就类似金庸小说里的星宿派,一旦陈友谅倒霉,每个人都不会继续效忠于他,而是上去狠狠地踩上一脚,落井下石。陈友谅阴险毒辣,他的将领们比他还要阴险毒辣。陈友谅迷信暴力统治一切,他的将领们比他更迷信暴力。当他的生存基础——暴力,被人掀翻后,他也就没有任何底牌了,等待他的只有灭亡。  

桃花评:陈友谅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他选择了一条短平快的捷径,这类似于吃兴奋剂、服壮阳药,药效虽特别明显,但副作用十分巨大,如果不能一鼓作气地直抵目标,就会被迅速反噬得尸骨无存。

12、给陈友谅一个公正的评价  

明月评:毫无疑问,陈友谅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坏人,但在那个乱世里,他的行为法则却是当时通用的选择。如果要生存下去,这似乎又是必然的选择,他的错误在于将这种法则发展到了极致。直到走火入魔的地步,迷信暴力,不讲基本的信义,使他丧失了人心。但他又是一个真正的枭雄,他坏事作尽,却又敢作敢当,具有极强的军事和政治才能,反抗元朝统治,能够自始至终,从来没有向元朝妥协,坚持到了最后。从这个角度看,他也是条好汉。可惜,在这个乱世里,他只是个枭雄,真正的英雄是朱元璋。  

桃花评:陈友谅的失败不是说暴力和强权的无效,只是证明要相信实力、敬畏暴力,但是不能迷信暴力,成熟的政治家往往都是阴的阳的粗的细的明的暗的软的硬的白的黑的,想用啥用啥,想咋用咋用,真真是运用之妙得乎一心,哪能像老陈这样的实心眼、认死理、一条道走到黑。在这样的乱世里,我们无力去苛责陈友谅的道德底线,但我们不得不敬佩他蔑视规则的强者本色,不得不佩服他敢做敢当的彪悍进击,你是个值得尊敬的对手,你无愧于这个精彩的时代,你的人生波澜壮阔,你可以昂首而去了,感谢你,用你的方式,替我们筛选出了一个更为合格的朱元璋。

喜欢桃花的朋友,请关注我,桃花读水浒。


桃花读水浒


1、不徇私情,诛杀叛逆,为天完红巾军发展壮大立下汗马功劳;

2、旗帜鲜明,彻底反元,加速了元朝的崩溃灭亡;

3、勇于攻坚,百折不挠,给元朝统治阶级以沉重打击,推进了新旧王朝的更替;

4、摧富益贫,推行屯田、仓储,尊崇商贾,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5、发展水军,首创武昌船厂,推进了中国水军和造船业的发展。

所以抚今追昔,我们不得不承认:陈友谅不愧为叱诧风云的历史英雄人物!


赵子275665796


陈友谅:1320年—1363年,元朝末年起义军首领之一。

1363年,鄱阳湖大战中,陈友谅不敌朱元璋,中箭而死。

陈友谅与朱元璋有许多的共同点

二人都是出身平民,尝尽人生疾苦,养成残忍、无情的性格,立志出人头地。

用兵用人,有较强的军事才能及战术策略。

陈友谅与朱元璋一样都是属于那种艺高人胆大的那种人,因此能在乱世之中成为枭雄人物。

成也无情,败也无情

由于陈友谅的无情,能果断决定战事,因此战斗能力极强,连克江西、安徽、福建等地,迅速成长为起义军中力量强大的一支队伍。

但也由于陈友谅的无情,他的属下对他不敢忠心,在鄱阳湖大战中,陈友谅30名大将有29名都投降了朱元璋。

作为将领这实在是一大败笔。

鄱阳湖大战,陈友谅失利

大战期间,朱元璋给陈友谅写了两封信,信的内容大致如下:“我想与你约定,你我各安一方,以待天命。你却盘算失误,重新挑起战端。你即便侥幸生还,但也应当取消帝号,坐待真正的主人,不然将会丧家灭姓,到那时就悔之晚矣。”

陈友谅收到信后怒不可遏,不予回信。

但是最终那一战陈友谅不敌朱元璋而死。


我是扒哥历史,一名历史爱好者!


闽东小村66666


陈友谅是一个真小人,也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如果换在其他的时代,比如楚汉争霸时期,也许建功立业的就是他。可惜他和朱元璋生在同一个时代。

陈友谅是一个渔民出身,从小就在渔船上长大,身上总有一股鱼腥味。每个人看到他都躲,这让陈友谅从小就发誓,以后绝不让任何人看不起自己。后来,他加入了起义军徐寿辉的军队,被当时天完政权的宰相倪文俊赏识提拔,很快就成为天完政权的骨干将领。这个时候的陈友谅,慢慢展现出了他真小人的一面。他先是嫉妒赵普胜的能力和战功,陷害他要谋反,结果赵普胜被冤杀。其他的将领看在眼里,纷纷侧目。比如丁普郎和傅友德。他们担心也被陈友谅陷害,所以就投了朱元璋。

后来倪文俊因为和徐寿辉不合,意图造反,还联络陈友谅。结果第二天,徐寿辉就收到了倪文俊的首级。在铲除了倪文俊之后,陈友谅基本控制了天完政权的全部力量。最终,他把目光投向了那个坐在上面的人,徐寿辉。在一个破庙里,陈友谅砸碎了徐寿辉的头,取代他成为天完政权的领导者,并定国号为大义。陈友谅是一个十足的小人,他忘恩负义,但是偏偏把自己的国号定位大义。也就是说,他从来不认为他自己做的有什么不对,这就是他的人生价值观,他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后来陈友谅的势力发展的越来越大,但是他的部下也越来越心寒,觉得这个主公心思歹毒,跟着他一点安全感都没有。一个没有信仰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所以他最终输给了朱元璋,并被冷箭杀死,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陈友谅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行为,从来不为自己的行为矫饰,但是他不明白一个道理,在战争中,从来不是比谁的船坚炮利,比谁的军队数量多,而是人心所向,只有能够凝聚人心的人才会在惨烈的战争中笑到最后。所以陈友谅虽然是真小人,但是最后还是输给了朱元璋。


小石头LEO


陈友谅这厮(请原谅我用“这厮”来称呼他,因为实在是不知用何来称呼他),确实当世枭雄无疑,也差点问鼎中原,小说和电视剧中都把这厮的阴狠毒辣详细的刻画出来,以至于好多人一想起这厮,都会心里犹如爬过一条毒蛇。那么真实的陈友谅势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陈友谅渔民出身,这个职业在古代可算是风里来雨里去,因为渔民一般吃住行都在船上,“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天天打鱼和海水打交道,身上免不了沾上些鱼腥味,所以小时候的陈友谅经常因为出身遭受别人的嘲笑和冷眼。有的人会因此而郁郁不得志,而有的人却因此而更加努力向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陈友谅属于第二种,因为陈友谅渴望出人头地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努力,而是让那些人永远闭上嘴。

陈友谅读过书,之后又在老家的县衙里当了一个小小的公务员。当时天下大乱,徐寿辉起兵之时便登基称帝,国号叫“天完”。为什么叫“天完”呢?从字面上看,天完是大元上分别加了一横和一个宝盖,意思就是想要借“天完”来压倒“大元”。而徐寿辉就是天完国的第一任皇帝。

天完国的丞相倪文俊统领军政大权,也是陈友谅在这乱世中投奔的第一个对象。倪文俊同样出身渔民,相同的出身让陈友谅对倪文俊心里上有了一份独特的支持。由于陈友谅之前的工作是县吏,加上陈友谅对政务的熟悉,很快便被委以重任,去驻守天完国战略要地黄州府。

之后,徐寿辉和倪文俊由于政见不和闹翻了,倪文俊又落的一个丧家之犬的局面。他想起了他亲自提携的陈友谅,他自认为的心腹大将,觉得陈友谅肯定会帮助他东山再起的。

倪文俊兴冲冲的去了黄州,没想到的是陈友谅“左右埋伏刀斧手,只等摔杯为号”将倪文俊的头颅砍下。面对自己的贵人,自己的恩人,陈友谅一点没有手软,手起刀落,如此的凶狠,阴险。不过陈友谅的所为也看出他的眼光不止是一个小小的天完国,而是整个天下。

之后,陈友谅故技重施,擒杀天完国旧部赵普胜,最终导致天完国内部四分五裂。觉察不妙的天完国皇帝徐寿辉也准备跑路,被陈友谅软禁在江州。

陈友谅的无情无义让人觉得,他像一只没有情感的机器一样,只有不断提升的权利和地位才能满足其无休止的欲望,而随着他欲望的增长,陈友谅的军队实力也一步步的提高,之后鄱阳湖决战中的巨舰和火炮便说明了这一点。

陈友谅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得到的城池也越来越多,而他看着被软禁在身边的徐寿辉也越来越不顺眼。终于,在采石矶的五通庙中,他用一把锤子砸死了徐寿辉,并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而讽刺的是,他用的年号竟然是大义。

这厮从渔民出身,一步步靠自己的无情无义走到了皇帝的位置,而历史却不容这样的人成为天下之主。从他起事之初,他杀了自己的恩人倪文俊,杀了天完国的重将赵普胜,杀了自己的主子徐寿辉。而这些做法带来的后果就是很多大将投奔到对手朱元璋旗下,自己的士兵在战败后也没有一个愿为其死战献身的。这样的人,注定是得不到天下的。

陈友谅的一生不能算是枭雄的一生。虽说枭雄必须得心狠手辣,但要是不见义气、不讲人情,这样的人也不配称之为枭雄。


田之云


陈友谅的老家是湖北仙桃,朱元璋消灭陈友谅后,为了消除其在民间的痕迹和影响,把陈友谅故居进行改造,改为一座道观。这说明,在朱元璋眼里,陈友谅份量不轻。

穷苦人。陈友谅的出身比朱元璋好一点,是渔民的孩子。他本来应该叫“谢友谅”,因为祖上太穷,以至于倒插门才能娶到老婆,所以他出生后只好改姓。不过,祖上的选择是对的,陈友谅成长得更顺利,到县政府当上了文书,总算有一分体面而且稳定的工作,比朱元璋到处讨饭强多了。

冒险家。有稳定工作却跑去造反,能做出这样选择的人不多,陈友谅是其中一个。20岁能看到60岁什么样子,陈友谅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他想冒险。所以,当反贼头子徐寿辉率领红巾军路过陈友谅家乡时,他毅然投笔从戎,投身反政府武装。

杀人犯。陈友谅成长为一方军阀,离不开两个恩人,但又杀了这两个恩人。加入反政府大军后,陈友谅还是干老本行——文书。这可不是陈友谅想要的,得改变。怎么办?他傍上了起义军二号人物倪文俊。倪是陈友谅的老乡,也是徐寿辉的丞相。果然,此后陈友谅进步神速,很快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将。后来,倪文俊欲取代徐寿辉,失败后投奔陈友谅。万万没想到,陈友谅居然恩将仇报,把倪杀了,用倪的人头向徐寿辉表忠心。后来,他又残忍地杀掉徐寿辉——派人用200斤的大铁锤把徐砸得脑浆四溅。陈友谅取而代之,完成了从小公务员到大军阀的华丽转身。

善战者。陈友谅最后被朱元璋灭了,其中有不少偶然因素,并不能因此认为陈友谅在军事上是个草包。其实,陈友谅非常能打。1358年,陈友谅打了一场著名战役,奠定了自己在军事上的位置——围攻安庆,击败元军名将余阙,歼灭3万元军精锐!在与朱元璋的部队对阵时,陈友谅也曾设计打败朱元璋麾下得力干将花云——太平之战。太平是应天(今南京)西大门,位于现在的安徽当涂。花云是员猛将,类似曹操麾下许褚之类的人物,他一出现在这场,敌人常常不敢靠近。果然,陈友谅连攻三天毫无成效。最后,陈友谅用了一个计策,不仅成功破城,还活捉花云。原来,太平城墙临江,第四天江水暴涨,陈友谅下令战船开到太平城墙的西南角——这里城墙最矮,船尾与城墙平齐,船头还高过城墙。这样一来,陈友谅的部队不用搭云梯就能顺利杀入城中。花云只有3000人马,哪里是对手,当然只有败死一条路。

也许是前面太顺利了,陈友谅在最后关键的两次战役中失败了。一次,他沿江东下,踌躇满志想灭了朱元璋,不料中计,在龙湾之战大败;后来,他遭朱元璋反攻,在鄱阳湖大战中兵败身死。这两仗都有一些偶然因素左右了战事成败,并非全因陈友谅军事指挥失误。


脑洞大开的历史


本文参考《明朝那些事儿》

陈友谅跟朱元璋一样,相貌不凡,且写得一手好字。

他不相信元朝的糖衣炮弹,在最危险的时候也没有与元朝暗通消息,但是朱元璋在最危险的时候曾与元朝暗通消息,他彻头彻尾地反抗元朝,是个有决心有毅力的汉子。

因为他读过一些书,比较有主见,对事情判断很准确,这点也像朱元璋,所以很快得到了徐寿辉及丞相倪文俊的信任。陈友谅是一个心狠手辣,无所畏惧的人,没有什么是他不敢干的,为了权利杀一路提拔自己的师傅,为了权利杀有八拜之交的兄弟,为了权利连高高在上的皇帝也可以杀掉。而且杀掉之后也不隐瞒,还是大大咧咧地承认,仿佛一场游戏,还挑衅说道:“就是我杀的,你能把我怎么样?”这让我想起来轩辕剑里的宇文拓,他面对曾经被他杀害的人的后代,非常平静地承认了,还带一丝戏谑。别人以为抓住他了,却让他轻松地逃脱了,他笑称,忘了告诉你,我不是人。所以,这样的牢笼对我没有用。

当然了,有什么样的师傅,就有什么样的徒弟。他师傅从来不讲义气。所以徒弟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把他杀了。

别人把义气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却认为义气是狗屎。

为什么他性格如此极端,且杀人不眨眼呢?

因为他小时候是身份最低等的渔民,吃住都在船上。身上一股鱼腥味,别人都看不起他,他们歧视的目光,无休止的唾骂,让他有很强的自卑感。

后来,他努力读书,在县衙找了份文书的工作。那些人仍然看不起他,时常议论他,辱骂他,于是,他下定决心要爬到最高点,征服一切看不起他的人。

因为他只重视结果,过程毫不在乎。所以,成了一个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他不相信仁义道德,只相信一些厚黑学,比如杀人灭口,斩草除根,无毒不丈夫之类的乱世法则。那段黑暗的经历让他对美好的东西感到不相信。仿佛变了个人似的。就让我当那个最恶的仔,别再拉着我往回走。这是陈友谅的内心独白。

这就是陈友谅,一个可怕到极点的人。这样的人,非常厉害,要对付这样一个人,君子的做法是不行的,守规矩也是不行的,那么,谁能对抗这样一个人?只有朱元璋了。


甜饼干王枫宜1029


陈友谅是个复杂人物,他有一定的组织号召能力,但是眼界和心胸还是不够,比不上朱元璋。

陈友谅(1320年-1363年10月3日),湖北仙桃人,是元朝农民起义的重要领袖之一。

1351年,元末农民起义的早期领袖徐寿辉起兵,建立天完政权。为什么是天完政权?这个名字好土啊,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说出来就是笑话,主要是针对元朝而取得名字,元朝叫大元,那我就叫天完,大字头上加一横就是天,天灭大;元字头上加个宝盖头就是完,完灭元,天完灭大元。从字面上看,天衣无缝。但从字意上说,糟糕了,天完?人君受命于天,替天行道,天都完了,还谈什么什么灭大元?所以年号很不吉利,徐寿辉不得善终。

陈友谅当时是县政府的刀笔小吏,时年31岁。为了民族复兴的理想,为了解除民族压迫,他决定参加农民起义,投奔到徐寿辉的部将倪文俊麾下效力。 因为有文化,加上有政府工作经验,陈友谅参军后在部队吃得开,迅速成为起义军独当一面的将领。 1357年9月,倪文俊试图杀死老板徐寿辉,结果没能杀死徐寿辉,反被自己的手下陈友谅杀死。陈友谅杀了倪文俊后,自称宣慰使,率军攻下江西全境和安徽、福建等部分地区,一时势如破竹,风光无两。

1359年,陈友谅中了朱元璋的反间计,杀了自己手下猛将赵普胜。1360年,陈友谅决定自立,派人用铁锤敲碎了老大徐寿辉的脑袋,迫不及待在一个破庙里登基称帝,建国号为汉。

从刘邦的汉朝结束后,后世政权国号叫汉的很多,没有一个成气候。中国历史上有这个现象,凡是别人叫过的政权名字以后就不要再用了,五代十国时的五代梁、唐、晋、汉周,有四个是前面用过的,还有吴三桂的周,等等,都是不吉利的。

陈友谅从参加起义到当上皇帝花了9年时间,当是时,他占领了湖广、江西以及安徽的部分地区,在元末群雄中,陈友谅拥兵最多、占地最广。陈友谅一心想先吃掉颇有实力的朱元璋,为此率军打到朱元璋的大本营南京郊区,被精心准备的朱元璋打得大败而归,朱元璋顺势沿江西上,攻克池州、安庆、南昌、上饶等地,陈友谅在江西各地的官员纷纷投靠朱元璋。陈友谅虽然地盘大、兵员多,但是不牢固。

吃了败仗的陈友谅回到武昌休整了几年,整军备战,建造了一大批战船。1363年六月,陈友谅率大军从武昌乘坐战舰来攻打南昌,此时守南昌的是朱元璋的亲侄子、大都督朱文正。有人说,陈友谅带来的大军有60万,而朱文正只有1万守军。陈友谅的军队攻了85天,没有打下孤城南昌。

《明太祖实录》上没有任何地方记载了陈友谅有60万大军,也没有记载朱文正守南昌的军队只有1万多。我分析史料认为,陈友谅攻打南昌的部队在20万左右,朱文正的南昌守军接近4万。 自古以来,攻城与守城的正常比例应该是5:1左右,陈友谅和朱文正双方正好符合这个比例,所以势均力敌。打了一个多月后,朱文正已经精疲力尽,预感守不住了,派人去朱元璋那里搬救兵。朱元璋让来人告诉朱文正,再坚守1个月。

如果真是60万攻打1万,朱文正不可能坚守85天,能坚守8天都是神话。只要有正常思维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 后来,朱元璋率20万大军从长江水路救援南昌。这个20万,是《明太祖实录》明确记载的。陈友谅听说朱元璋率援军要来,于是撤出南昌,列舰在鄱阳湖迎战。 陈友谅有不少大船,但究竟多少大船,史书没有明确说。我认为几十艘而已,不可能几百艘,但小船不少,陈友谅派出去找粮食的小船就有500艘。朱元璋没有大船。我们来看看《明太祖实录》记载的战役过程:

第一个阶段的战斗:双方以弓箭、鸟枪、登船砍杀为主,但是战役没有拉开局面,徐达、常遇春、廖永忠等进兵薄战,徐达身先士卒,击败陈友谅的前军,杀敌1500人,缴获陈友谅一艘大船,朱元璋军威大振。搞了半天,才杀敌1500,缴获陈友谅一艘大船,为此还声威大震。

第二个阶段:朱元璋火攻。朱元璋安排了7艘小船,装好火药,派敢死队顺风冲向陈友谅的大船,烧毁陈友谅几百艘船,陈友谅的弟弟陈友仁、陈友贵被烧死,陈友谅的部队烧死的、溺水死的肯定不少。到底是多少?朱元璋没有记载。但记载朱元璋借机“又斩首二千余级”,记住是2000余人。这一战后,朱元璋给陈友谅写了一封信,提到陈友谅“兵将损数万之命、无尺寸之功”。到了这个阶段,战役已经接近尾声了,陈友谅也只是损失了数万兵马,这个数字是朱元璋自己说的,可信度较高。

第三个阶段:陈友谅撤退。陈友谅大军出门已4个多月,部队死伤不少,还有不少人向朱元璋投降,于是决定撤退回武昌老巢。朱元璋抓住机会,乘胜追击,陈友谅被乱箭射死。陈友谅的部下拥着陈友谅的儿子陈理坐船回到武昌,陈理后来在武昌继位。朱元璋的部队尾随追到武昌城下,从当年十月打到第二年二月,5个月打不下武昌。后来朱元璋亲自率军来攻打武昌,陈理知道打不下去了,出城投降。 陈理坚守武昌5个月,朱元璋的部队攻不下,说明什么?说明当时陈理在武昌的士兵是不少的,这些士兵大部分是从鄱阳湖带回的,因为当初陈友谅是倾巢出动,留在武昌的人肯定不多。

综合分析我有几个结论:

1.陈友谅参战部队不会超过30万。

双方在鄱阳湖打了37天,到朱元璋烧掉陈友谅几百艘船只的时候,陈友谅的部队才损失数万。到战役结束,陈友谅的军队损失不会超过10万。朱元璋的部队在37天的大战中只死亡1000多人,受伤的也才1万多人,根据这个情况,陈友谅也不会损失太多的人马。

2.陈友谅的部队战斗力比较差。

陈友谅和朱元璋打了好几年战,几乎没有赢过,手下投降朱元璋的不少。陈友谅的部队不说一触即溃,但是肯定打不了硬战。

3.陈友谅的谋略比朱元璋不是差一个档次。

朱元璋对领导郭子兴、主子小明王一直是够义气的,多次舍生救主、救领导,至少给人的感觉是这样。朱元璋树立的是有情有义的形象,为此深得人心。朱元璋大业初定之后,要杀小明王,也不是明目张胆地杀,而是派廖永忠将小明王的船弄翻,让小明王落水而死,虽然人皆怀疑是朱元璋干的,但是没有证据,这个结果,方方面面都过得去,小明王也基本同意。

陈友谅呢,光天化日之下杀领导(倪文俊)、杀主子(徐寿辉)、杀兄弟(赵普胜),给人无情无义的小人形象,这样无情无义的人是建立不起牢固基本盘的。这正是陈友谅外强中干、部队战斗力不强的主要原因。

陈友谅作为一个基层小官员,用9年时间能拥兵数十万,有其独到之处的,不然做不到。但是陈友谅有三个明显的缺点:一是性太急,急于求成;二是性太真,不知道遮掩;三是心太狠,谁都敢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