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優秀家長開心,過於爭強好勝反而不美,好勝心太強源於父母

作為家長,都想讓孩子成為最優秀的,孩子懂得努力向上也很讓爸爸媽媽欣慰。但是有的孩子好勝心太強,無論什麼事都要爭先,要爭先是好事情,但是為了爭先不願意謙讓別的小朋友,爭不到就大哭大鬧甚至生氣,這樣的孩子不太好了。

孩子優秀家長開心,過於爭強好勝反而不美,好勝心太強源於父母

有位朋友的孩子,因為和小朋友們一起打乒乓球一直沒贏球,直接把球拍摔地上,並用腳踩幾下。大家都過去安慰他,他卻惱羞成怒把球拍撿起來扔向勸他的小朋友和家長們。而他的媽媽卻在一旁笑,不僅不制止孩子,還誇孩子不錯,知道成敗。

其實這位家長已經在錯誤的引導孩子,孩子已經變得經不起失敗,不能正視成敗。成長路上才開始就輸不起,長大後挫折更多,怎能去迎接社會的考驗呢。

所以,家長在鼓勵孩子獲得好成績的同時,也要引導孩子學會接受挫折,學會如何合理化解失敗情緒。許多好勝心強的孩子,都是因為有以下這些家長。

一、家長自身輸不起

有很多爸爸媽媽本身自己就虛榮心比較強,孩子得不上獎,孩子還沒太大表現,自己先難受了。有過分的爸爸媽媽會批評孩子,還有的甚至會當著大家的面罵孩子不行,讓孩子覺得自己就是不行,自認為沒有得獎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

爸爸媽媽這個時候最應該做的是安慰孩子,鼓勵孩子繼續努力,勝敗乃兵家常事,輸一次無所謂了,下次爭取就可以。

二、親子游戲中家長太入戲

爸爸媽媽和孩子做親子游戲時,贏了就興奮地又叫又跳,輸了就嘆氣抱怨,一定會影響到孩子。家長太入戲太認真的樣子,會讓孩子覺得輸贏中贏很重要。

爸爸媽媽讓孩子多感受遊戲中的比賽是快樂的,體會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道理。故意讓孩子多輸幾次,再連續讓孩子贏幾次。爸爸媽媽在輸的時候要刻意表現一下無所謂,及繼續PK,仍然信心十足的態度,在贏的時候也不要過分喜悅洋洋得意。

孩子優秀家長開心,過於爭強好勝反而不美,好勝心太強源於父母

三、失敗後就放棄

孩子做一件事情,失敗或輸了,爸爸媽媽也懂得去安慰鼓勵孩子,但是卻把孩子做的事情置之度外,認為孩子做不好就不要再讓孩子去做,以免再受傷害。

這個時候,爸爸媽媽正確的做法是讓孩子明白,接下來不是放棄這件事情,是要勇於繼續面對。爸爸媽媽幫助孩子分析為什麼會輸,為什麼會失敗,一起再嘗試一下,找到原因。

四、溝通方式家長化

孩子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家長也是心疼。會第一時間擁抱孩子來給孩子安慰,也會給孩子講一些道理,及以後需要注意的事項,讓孩子記到心裡。

其實孩子心裡比誰都傷心,爸爸媽媽此刻要注意一下言行。不要用家長的語氣教導孩子,也不要用家長的行為指導孩子該如何做。爸爸媽媽要像朋友一樣和孩子商量,準備如何辦,如何解決。

五、凡事都要替孩子考慮周全

孩子做任何之前,很多爸爸媽媽會先想到結果,把不好的可能都要考慮一遍,讓孩子按照最容易最安全的方式去做,達到萬無一失。

爸爸媽媽的擔心是理解的,但是掃除一切障礙,孩子去做的這件事情已經沒有一點意義。給孩子機會,讓他們去探索發現,去冒險,去學會面對困難,解決難題。培養孩子強大的承受能力。

孩子優秀家長開心,過於爭強好勝反而不美,好勝心太強源於父母

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學會捨得,有張有弛,給孩子一個自由放飛的空間,不驕不躁,懂得不以成敗論英雄的道理,做一個陽光向上的好孩子。

【我是勵志職場辣媽,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專注孕產、親子、育兒,親子閱讀踐行者,健康育兒倡導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