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與《武林外傳》的呂秀才一起,談談人生哲學

<code>我思故我在。——笛卡爾/<code>

電視劇《武林外傳》中有一段呂秀才與姬無命在同福客棧關於“我是誰”理論的對話,小時候看不懂什麼意思,只一笑置之,如今再看,才知呂秀才這段話的奧妙之處。一連串詼諧、犀利的話語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學。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臺詞:

<code>秀才:慢著,殺我可以,不過得先說明了,我到底死在誰的手裡?

姬無命:廢話,我呀。

秀才:我……是……誰?

姬無命:這我已經知道了。

秀才:不,你不知道。你知道嗎,你是誰?姬無命嗎?不,這只是個名字,一個代號。你可以叫姬無命,我也可以叫姬無命,他們都可以叫姬無命。把代號拿掉之後呢,你又是誰?

姬無命:我不知道,我也不用知道。

秀才:好,好,那你再回答我另一個問題,

我是誰?


姬無命:這個問題已經問過了。

秀才:不,我剛才問的是本我,現在問的是自我。

姬無命:這有什麼區別嗎?

秀才:舉個例子,當我用了我這個代號來進行對話的同時,你的代號也是我,這意味著什麼呢?這是否意味著你就是我,而我也就是你……

秀才:那我問幾個有意義的。我生從何來,死往何處?我我為何要出現在這個世界上?我的出現對這個世界意味著什麼?是世界選擇了我,還是我選擇了世界?

秀才:我和宇宙之間有必然的聯繫嗎?宇宙是否有盡頭?時間是否有長短?過去的時間在哪裡消失?未來的時間又在何處停止?我在這一刻提出的問題還是你剛才提到的問題嗎?

姬無命:我殺了你!

秀才:是誰殺了我,而我又殺了誰?/<code>


如果坐在呂秀才對面的是你,你會如何回答秀才一連串的拷問?你是否也和姬無命一樣,陷入自我矛盾中不得其解?今天,我們將重新審視這些問題,與呂秀才一同談談“真我”的哲學命題。

我是誰?與《武林外傳》的呂秀才一起,談談人生哲學

01 “我”是誰?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一直以來被稱為哲學的三大終極問題,有人終極一生都不得其解。曾有人問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你認為人活在這世界上,什麼事情是最困難的?”泰勒斯答:“認識你自己。”“認識你自己”五個字被鐫刻在古希臘聖城德爾斐神殿上,被譽為五字箴言,就連著名的哲學家蘇格拉底也以此為座右銘。

如果有人問:“你是誰?”從小到大,我們都做過無數次的自我介紹。回憶一下你是怎麼回答的。無外乎“我叫某某,身高多少,體重多少,愛好什麼……你回答的“我”是真的自我嗎?

顯而易見,這只是你所認為的“我”,是基於基因學角度的回答。科學研究,組成一個生命個體至少需要265——350個基因,而人類由2萬個基因組成,有不同的基因編碼,它們影響人的長相、身高、胖瘦。對外在描述下的“我”只是生命學的“我”,是形而上的觀點,並非真我。

我是誰?與《武林外傳》的呂秀才一起,談談人生哲學

也許你會反駁:我不就是我?我就是我的身體所構成的整個肉體的存在啊。從邏輯思維的角度,這種回答等於沒有言說。如果說我就是我身體所構成的個體存在,那麼剪掉頭髮之後的我還是原來的我嗎?當我手指破皮流血,器髒受損,我還是我嗎?

如此看來,真正的“我”,無關長相,無關胖瘦,無關我們的肢體和器官。真的“我”,應該到人的精神世界中去找尋,到人的靈魂深處去探索。史鐵生在《務虛筆記》中如是說:“他一生苦苦思索的問題就是靈魂是什麼,靈魂在哪兒,也就是說“我”一向都在哪兒。”

《莊子·齊物至》中記載了這樣一段對話:南郭子背靠几案而坐,仰起頭來向著天空一副忘我的樣子。弟子成子游問道:“您現在處於一種什麼狀態?”子綦回答:“現在我忘掉了我自身。你聽說過人籟,都沒有聽說過地籟;你即使聽說過地籟,也沒有聽說過天籟。”在莊子看來,“喪我”之後的狀態,才是我的真實狀態。

如同開篇呂秀才所說,過去的“我”不是現在的“我”,現在的“我”也不是將來的“我”,“我”是發展變化的,是超脫外物的。真正的“我”,應凡事以自然處之,“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則本性不亂”。

我是誰?與《武林外傳》的呂秀才一起,談談人生哲學

02 如何認識“我”?

<code>聰明的人只要能認識自己,便什麼也不會失去。——尼采/<code>

所謂幸福的生活,除去物質,還應該有充實、豐沛、深厚的精神世界,要想獲得這一切,追求外在與內在的平衡,就必須認識自我。認識外物,可以藉助別人所言所寫;認識自己,只能依靠自己。

★認識自我,從反思自我開始。要摒棄“我”之外的各種事物,以及“我”的身體和言行,還要摒棄基於“我”的身心而產生的情緒、情感、意志。此時的“我”,才有可能擺脫一切外在的羈絆和干擾,真正迴歸自身,實現對自我的認知。

古人云:“自勝者強。”一個人能夠時刻反省自己,改正自身缺點,才能戰勝自我,超越自我,最終變成強者。

孔子云:“吾日三省吾身。”老子說:“大道之行,不責於人。”反省自己不是自我批評和批判,更不是抱怨環境與他人,反省是無情緒、無評價的正視自己。 抱怨環境與他人不能夠算作是反省,而是逃避,也是在為自己的缺陷找藉口。怨天尤人的人最愚蠢,真正優秀的人要學會自省而不是怨人。

正確的自我反省是自我覺知,無評價、無態度的看待正在發生或已經發生的事,意識不會去認同或者反對大腦的任何思考、任何想法,如同“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如同“無所住而生其心”。以本我來行動,就像嬰兒學步,即使無數次的失敗依然興致不減,只有這種一往無前的行動才能真正的成功。

我是誰?與《武林外傳》的呂秀才一起,談談人生哲學

★認識自我,同樣要學會肯定自我。從小到大,我們都接受過或多或少的批評和自我批評。上課不專心,被老師批評;成績不理想,被家長批評;任務不按時完成,被上司批評……學習、工作、生活上的不如意常常會使我們自我懷疑,對人生的更高追求、對自我的更高要求會使我們對現實不滿足,從而被負面情緒影響無法正確認識自我。此時,我們要做的就是肯定自我,發現自我的“獨特性”。

弗朗西斯·培根說:“當一個人將自己愛上,這將是終身浪漫的開始。”自卑和自我意識常常將肯定自我的需要加以破壞,此刻,需要我們以積極的思維思考,建立強大的自尊。

肯定自己,首先要有自信心。在做任何事之前,給予自己最大的鼓勵和支持,認為自己肯定能行,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能達成目標。有了充分的心理準備,你就不會因為一點困難而退縮。肯定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往往能旗開得勝、事半功倍。

我是誰?與《武林外傳》的呂秀才一起,談談人生哲學

肯定自己,不完美也並不糟糕。“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即使自己在工作、生活中出現差錯,即使生命充滿苦難,也要學會苦中作樂,接納自己的不完

每個人都是上帝的寵兒,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正如羅曼·羅蘭所說:“每個人都有他的隱藏的精華,和任何別人的精華不同,它使人具有自己的氣味。”認識自我,要學會發現自身的優點和特點。人無高低貴賤之分,也許你不是足夠美麗,但你一定有自己獨特的魅力。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價值,才能活出自信別樣的人生。

當你正確認識自我價值時,就能以正確、客觀的態度接受現實,坦然生活中的好與壞、喜與悲,泰然自若地面對人生的各種意外和不幸。只要用盡全力、問心無愧就好。“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我是誰?與《武林外傳》的呂秀才一起,談談人生哲學

結語:“你只有有限的時間,如果你不用這段時間來清除你靈感上的陰霾,它就將逝去,你亦將逝去,並永不復返。”“我是誰”不只是一個哲學命題,更是值得我們用一生去探索去回答的人生難題。你的未來取決於你認識中的自己。哈佛校長普西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也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認識“我是誰”,才能遇見最好的自己;認識“我是誰”,才能更好的把握今天和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