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沒有一本“必讀書”,尤其不要逼孩子讀這兩類書

前幾天回答了一個悟空問答,問題是“基礎教育階段孩子有哪些’必讀’書目”。覺得這個話題很有意義,就再展開聊一聊。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本“必讀”的書!

世界上沒有一本“必讀書”,尤其不要逼孩子讀這兩類書


那“必讀”這個耳熟能詳概念,是從哪裡來的呢?

有兩種來源,第一種是“在以考試或學術為目的的前提下,教師教授給他的學生圈定的讀書範圍”、這對於大眾而言顯然沒有作用;第二種是“市場營銷的說辭”,為了賣書或者展現推薦者的強勢。


為何我們看到”必讀“,會感覺很舒服呢?

因為有強烈的“確定性”啊,大腦喜歡這種感覺。暗含的意思是,“只要讀了這些書,就必然獲得某些價值”,很顯然,這個邏輯很扭曲。作為家長,抱持這種“必讀”的教養育兒概念,給孩子買書並且逼著讀“必讀”書,更是有百害而無一利。但作為老師,為了教學效率,偶爾約定那麼一兩本必讀倒也無妨,“課本”總歸算是孩子的必讀書,但各地也不一樣。

世界上沒有一本“必讀書”,尤其不要逼孩子讀這兩類書

讀書≠閱讀能力,怎麼培養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當然很重要,甚至是所有學習能力中的基礎,很多“數學其實不錯,就是常常看錯題”,跟數學無關,問題還是出在閱讀能力上。

要培養閱讀能力,首先要“能讀”,其次要“雜讀/精讀”,最後是“多讀”。

能讀,就是具備符號識別和理解能力,認字、認單詞、理解數學符號等,都是能讀的前提。如果你有能力幫助孩子建立充分的識字量,是個不錯的基礎。但必須注意,看圖不是讀書,繪本只適合低齡兒童,讀圖與讀文字是兩種不同能力,過度依賴有圖形輔助的書,反而會制約孩子閱讀能力的提高。

雜讀與精讀,其實鍛鍊靈活運用。現代語文課本中,融合很多題材的內容就很好。這方面,大部分家長頂多做到多買些不同類型的書,至於通過教學提高孩子能力,還要靠老師。

多讀,這是學校老師搞不定的事兒,反而是家長的發揮空間。只是指望在學校學的那些課文,最多有個簡單基礎,沒有大量閱讀,別說語文能力,各方面提升都會遇到障礙。這些年,國家教育政策特別強調閱讀量,是個好事。但要實現得好,不能靠國家規定,要靠各家努力。

世界上沒有一本“必讀書”,尤其不要逼孩子讀這兩類書


不迷信“必讀”,尤其不要逼孩子讀這兩類書!

好書很多,但都不是“必讀”,千萬不要迷信“必讀”書目,尤其是不要逼孩子讀以下兩類書!

第一類“文學名著”,最典型就是四大名著,也包括國外那些幾百年前的大部頭文學經典。真的有必要通讀原著麼?當然沒有必要。低齡階段讀些現代圖畫故事版,當然沒問題。原著嘛,家裡買一些,彰顯有內涵就行了,這些名著孩子在學校自然而然就會知道並有瞭解,當各種機緣觸發他們興趣的時候,自然會去讀,並非“必讀”。

第二類“文化典籍”,名字就不列了,容易被噴。文化經典中的精華,孩子通過正常課業學習會有了解。但要去啃這些書,不帶著“研究”目的去讀,絕大部分人都啃不下來。這些書的段位太高,對那些具備較高“閱讀能力”的人有益,而不是用來提高閱讀能力的。世面有很多趣味解讀本,甚至漫畫名著的方式,足夠了。老師逼著讀,已經很痛苦了;家長想讀自己讀,別逼著孩子去讀,非常容易產生負面情緒。

世界上沒有一本“必讀書”,尤其不要逼孩子讀這兩類書


讀啥呢?答案在這裡。

雜讀,多讀。

朋友老師推薦的書,尤其是家長覺得“可能有趣”的書,尤其是現代人寫的書,常常買些,自己也翻翻,向孩子推薦,多引導孩子去觸碰。在孩子面前,扮演一個“熱愛讀書”的樣子,還敢於和孩子交流讀書心得,效果會事半功十倍。有些老師在班裡搞“閱讀存摺”,是個非常好的做法,值得推薦,學校不搞自己搞也行。雜讀有一種好辦法,就是讀紙質的雜誌報紙,內容通常比較雜,報紙已經不常見了,有些紙質雜誌的品質還是相當不錯的。

成年人給自己買的書,能讀1/10已經是非常不錯了;給孩子買的書,能有1/3被孩子瞧上並讀過,謝天謝地,家長管理好自身的期望值。這個地方,存在非常大的消費冗餘。有些學校允許同學相互換書,是個挺好的辦法。總之,降低期望值,別覺得書買了,只有讀了對得起它。事實上,很多書,買過來摸摸封面,就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買和沒買差別很大,。

提升“閱讀能力”,是為了學習更好麼?當然不僅僅是,讀書哪裡是為了書啊,是為了讀懂這個社會和世界,更是為了讀懂自己。

世界上沒有一本“必讀書”,尤其不要逼孩子讀這兩類書


本人研究教育,歡迎轉贊評藏+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