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德經上》文言文注

開經語

宣道貴德抱無得一 行善利生濟世救人

虛靜恬淡寂寞無為 知強守柔神定氣閒

求真返樸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無名玄同無礙 上德無己法雨無邊


學習道德經,開啟大智慧

第三十八章

第一段:

上德不德,【德有上下。最上之德不顯其德。上德,即玄德。不德,不顯德,不居功德。德,恩德,施恩與人。施者有德,受著感恩勿忘,他日回報恩主。佛說三輪體空,施者、受者、所施物皆空,此為佈施最高境界。上德如同三輪體空。】

是以有德

;【不顯其德,其德甚大。施恩眾生,功德再次迴向眾生,此德不可失也。】

下德不失德,【下德施恩與人,自感有德,並希圖受者感恩,他日回報。世人之德大率如此,此德衰薄,執德不已,故曰下德。】

是以無德。【一曰德微,二曰執德者終將失德,故曰無德。】

第二段: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何故?上德為無為,三輪體空,無為功德不可稱量。無以為,無以功德為。施恩者不圖受者回報感恩,亦無自我嘉許之念,無功德想。如母愛子,無為為之,天理如斯。母恩不可思議。】

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下德亦無為,此德甚大,然有細微功德心,即有以功德為。施恩者雖無為為之,然心中功德心未斷徹底,不圖受者回報,但有自我嘉許之念,作功德想。下德雖無德,然亦是極高功德,不可因“下”字錯會經義。王弼異文:下德為之而有以為。此與“上義為之而有以為”相混淆,古人未解功德有粗細之故。帛書甲乙本無“下德”一句,此處經義精微,解經師疑惑而刪去,惜哉!下德階梯次於上德,高於上仁,唯嚴遵《老子指歸》闡述甚明。】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德、下德均是無為,上仁以下是有為。無為功德遠超有為功德,上德不執超勝功德,下德執之。故分上下。上仁有為功德細小,但亦不居細小功德,故上仁實屬不易,不可輕蔑,只是遜於上德下德耳。把功德佈施出去,不令人感恩於己,即無以功德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義功德再次之。有為為之,有以功德為之心執之。】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上禮功德再次之,賢善人格之最後價位,過此以往,不可觀矣。互相見面,行禮而已,內心無復善意。行禮而不回禮,則怫然怒之。嚴遵以道人、德人、仁人、義人、禮人五等階位分之】

第三段:

故:

失道而後德,【道德仁義禮五常體系與儒家仁義禮智信五常體系對比觀之。失道而德顯,道不失則德不顯。周公重德,天道靡常,唯德是依。道體系是自己證悟,自我審判;德體系是外在評價,希圖感恩回報和社會讚美,動機並不清淨,故曰“失道而後德”。】

失德而後仁,【道德具有普遍性,仁義禮乃等級社會之象徵,是君對臣,上對下,尊對卑而言,故次之。】

失仁而後義,【義乃正當性、適宜性,在修行體系中極為重要。西文正義(justice)具有神性,地位極高,然華人之義地位較低,不可混淆。西方文化重正義不重仁慈,可以窺探老子尊道德貶仁義之旨。道含正義。道、儒二家對義之價值闡述嚴重不足,宋儒開始重視義之價值闡述,地位逐步提高。】

失義而後禮。【周公禮樂治國,與道德相比,禮乃重外不重內。然禮不可失。】

夫禮者,忠信之薄(bó)而亂之首。【忠信者,道德仁義禮五等,禮為最後一等。禮而下之,則亂生焉。非謂因禮生亂。】

第四段:

前識者,【見識勝人,有前知慧根者,《易經》之占卦者,均是前識者,可預測未來,知人生死禍福,季咸是也。】

道之華而愚之始。【前識者,知陰陽之道,故可推演吉凶,世人奉為神明。證道者遠勝前識者,明白四達,不假籌策佔術,能知過去現在未來。證道者玄照萬物之無分別性,默然識之,密而守之,不洩天機,此是真知。】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行道之謂大丈夫,言其勇猛精進。行道證道之大宗師即是大丈夫。厚,道之實也。】

不居其薄(bó);【薄,道之華也。】

處其實,不居其華。【寧守母抱一,毋前識多智。】

故去彼取此。 【大宗師傳法之辭,弟子謹記勿違。】

道一曰:此章文句一直爭議很大,意義晦澀。陳鼓應等註釋家依帛書刪除下德無為一句,使義理髮生很大改變。關鍵在於“無以為”“有以為”的正義不明。無以為是無以功德為,有以為是有以功德為。《莊子·讓王》:“無以天下為”。解釋前二句。

老子傳道,以周公德教下衰故作《道德經》。德何以衰?曰:德有上下,周公所傳為下德。施恩而無施恩之心為上德,此德永不滅失。有施恩之心為下德,下德必衰。何以故?居功是細微的利益心,漸漸浸潤,如病毒蔓延,必致功德盡失。起心動念可不慎乎?嚴遵註解上德“德歸萬物,皆曰自然”,下德“德流萬物,反覆其君”,深得要領。並認為善人分為五種:道人、德人、仁人、義人、禮人,道最高,禮最低,禮以下則亂矣。

無為功德廣大,有為功德微小。故下德無為高於上仁有為。此老子“大道廢,有仁義”之旨。

承上章,無為則無不為。因細微一念而使無為廣大功德盡失,老子哀之。莊子曰“至德之世,相愛而不以為仁”,由此而發。老子要世人把有意識的德修到無意識的德,舉手投足皆是德,但自己完全不知是德。德人如水,百姓如魚。此為至德。帛書教育王子,以此章為首,極重修上德也。老子原版如王弼本,道前德後,“孔德之容,惟道是從”也。

第三十九章

第一段:

昔之得一者:【古昔之大宗師也。世人都是殘缺者,大宗師才是得一者。得一三義:合,無為合,與無合。合喙鳴,鳴喙合,莊師以鳥鳴說法,鳥鳴其喙始於合,終於合。鳥喙是無為合,非有為合。大宗師與道合,陰與陽合,有與無合,此謂得一。有與有合,陰與陰合,陽與陽合,非得一也。】

天得一以清,【天之清非天能為之,有天之外者也,天賴此而能清,故天得一以清。此,一也。】

地得一以寧,【地之寧非地能為之,有地之外者也,地賴此而能寧,故地得一以寧。】

神得一以靈,【神之靈非神能為之,有神之外者為之,神賴此而能靈,故神得一以靈】

谷得一以盈,【谷之含藏非谷能為之,有谷之外者也,谷賴此而為盈,故谷得一以盈】

萬物得一以生

。【萬物之生非萬物能為之,有萬物之外者也,萬物賴此而能生,故萬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舉上五大神物以明得一之妙理,警醒世人侯王。侯王是聽法者,非與上五大神物並列。註釋家常錯會。貞,天下公認之正位,亦天嘉許之正位。侯王之貴高非侯王能為之,有侯王之外者也,侯王賴此而為貴高,故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第二段:

其致之也,謂:【得一必無心得,若有心求之,則大難臨頭。致,有心招致。今人多解為:推極言之。】

天無以清將恐裂,【天無一獨為之,則天無以清,直至天開裂。天不復是天矣】

地無以寧將恐發,【地無一獨為之,則天無以寧,直至地動不已。發,火山爆發之發,非癈也。地不復為地矣】

神無以靈將恐歇

,【神無一獨為之,則神無以靈,直至神失去活力。神不復為神矣】

谷無以盈將恐竭,【谷無一獨為之,則谷無含藏之能,直至谷枯竭。谷不復為谷矣】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萬物無一獨為之,則萬物無生生不息之能,直至萬物殄滅,牛不再生牛,馬不再生馬,天地空空。萬物不復為萬物矣。】

侯王無以貞而貴高將恐蹶(jué)。【侯王不聽教誨,無一而獨為之,失去貞位,將從高貴處墜落,一蹶不振。貞而高貴為一詞,今人刪去“而高貴”,失去經義。蹶,從高貴處墜落,不復起。】

【以上明得一妙理。天地神谷萬物均仰賴一成為天地神谷萬物之神聖,一為至大至高,世人不識故也。王弼《指略》雲:存者不以存為存,以其不忘亡也。五大神物為存者,不以己為存在理由,而以一為存在理由。存者,子也;所以存者,母也。母,一也。此章開啟一之學說。】

第三段:

故貴以賤為本,【一之學說已明,得一乃唯一追求。得一則存,不得一則死。貴賤得一則皆存,不得一則皆亡。貴不可輕賤,此理明矣。貴不得賤,則不得一矣。】

高以下為基。【高下相得則存,不相得則亡。高可棄下乎?高不得下,則不得一矣。】

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榖(gǔ)。【侯王自我貶稱孤兒、寡婦、要飯者,皆是窮苦低下之貶稱,部落時代之遺風,有深意存焉。遠古部落長老自稱孤寡不穀,自貶自抑,求得一也。】

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自貶自抑,以求得一。貴求賤以得一,道求下以得一,侯王自貶愛民以得一。天地神谷萬物各成其性,和氣生焉,侯王貞焉。】

故造輿於無輿。【有生於無,有無得一,故造輿於無輿。嚴遵本此章與次章合為一章,文意貫通,不可切斷。嚴注:“非獨王道,萬物皆然。夫工之造輿也,為圓為方,為短為長,為曲為直,為縱為橫,終身揳揳,卒不為輿,終能成輿”。河上公本:“數車無車”,細看車,唯有輪轂、車輪、車架等零件,不見車也。王弼本:“數輿無輿”,被人誤改為“數譽無譽”,從輿(車)誤為譽,失去“有生於無”之妙旨。】

第四段:

不欲琭(lù),琭如玉,【不欲美玉,則得美玉。不欲貴,反得貴】

(不欲)珞(luò),珞如石。【不欲頑石,則得頑石。不欲賤,反得賤,與物反矣。語氣上省“不欲”二字。前人斷句: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解讀紛紜,乖離文旨。】

道一曰:常規斷句為“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此處句法同第23章“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本句中省略“不欲”,為文氣通順。

第四十章

第一段:

反者道之動;【欲貴得賤,欲賤得貴;欲琭得珞,欲珞得琭。故曰反者道之動。】

弱者道之用。【因其無,有車之用。百姓雖柔弱,高貴者不可須臾離也。高貴低賤得一而存,不得一則必亡矣。大宗師為百姓正名,依天道妙理,令人生信。】

第二段:

天下萬物生於有,【萬物生於有,此理易明。牛生牛,馬生馬。然有與萬物本不相同,世人不識。萬物可指也,有不可指也。萬物,物也;有,象也。棄物得象,窮理盡性。物象二分,無象生也。】

有生於無。【究極言之,牛不生牛,馬不生馬。天地未生之時,混混沌沌,焉有牛焉有馬?既無牛無馬,牛不生牛,馬不生馬,明矣。牛馬皆生於無,此理確然。老子再以“造輿於無輿”、“數輿無輿”、“數車無車”推論有生於無之妙理,論證嚴密,今日科學家無可辯駁矣。明此妙理,牛非牛,馬非馬,人非人,天地非天地,萬物非萬物,皆如幻如化。唯道為一真耳。此為道德經最深刻妙理,以明萬物之所從來。此章與上章嚴遵本合為一章,造輿於無輿、數輿無輿皆證明有生於無,文意不可斷。】

第四十一章

第一段: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修道分為三道:上士道,中士道,下士道。老子教法成為後代基本教法。下士三年-六年,中士三年-六年,上士三年-六年。孔子“父在,觀其志;父歿,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利根者不在此列,慧能聽《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即明心見性,萬法自如如。上士妙契玄理,聽聞“有生於無”無上妙法,即感激涕零,勤而行之。即刻深信,證悟玄同。】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中士已經初證物象二分,未證象性二分。象非物也,性非象也。物有萬而不同,象無礙而化,性五根不入。今聞有生於無,中士將信將疑。】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下士未證物象二分,視象為物,不知物有礙而象無礙。今聞有生於無之無上妙理,以為是狂人所為,故大笑之。佛法雲,叱罵菩薩亦與菩薩結下來生緣,菩薩將先度有緣之人。大笑之義亦如斯。】

第二段:

故建言有之:【下宣三道三德一真五大。】

明道若昧,【聖人妙明真心玄照妙道,本明而不昧;世人肉眼見道,若見無物,故若昧也。】

進道若退,【道有轉凡成聖之功,故曰進道。世人視道柔弱無用,故曰若退。】

夷道若纇(lèi) 。【大道甚夷,世人視之若纇道,崎嶇難行。世人好徑,視邪道為夷道。修道士以無慾無味五味為樂,世人以五欲五味有為為至樂。以上三道。】

上德若谷,【上德若無,故曰若谷。谷,虛也。】

廣德若不足,【廣德大而無邊,然道本衝無,故曰若不足。】

建德若偷。【建德即甚大之德,偷,潛行不見,不現形也。道成就萬物,然未見道形,故曰若偷。】

質真若渝。【大千流變,質真難見。凡夫見流變而嘆息,聖人觀流變而心開。於遷流中,有不流變者。於生滅中,有不生滅。】

大白若辱,【大白,無物可見,無也;辱,亦無也;白不增白,辱能增白。白中一點辱更顯白。辱,黑色。此句經文原本在“上德若谷”後,排序有誤。】

大方無隅,【六合之內,方則有隅。六合之外,何方何圓?】

大器晚成,【宇宙熔爐,造化無盡,是為大器。晚成,猶曰無有盡時。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大器若有成時,非大器也。楚簡作“曼成”。帛書作“大器免成”,今人都從之,認為“晚”是“免”之誤,不知大器無成時也。】

大音希聲,【鍾所發為音,耳所聞為聲。人籟、地籟發有聲之音,天籟發無聲之音,是為大音。道所發為無聲之音,響如驚雷,唯聖人之耳能聞之,凡夫之耳不聞也。】

大象無形。【凡物有象,有象有形,觸者為物,眼見為象。象物二分,唯中士得之。得象忘物,得意忘言,唯智者能之。孰能忘象而有得?忘象則忘形,忘形而有得,其為大象。】

第三段:

道隱,無名。【道,無顏無色,無音無聲,無象無形,故曰隱也。隱於眼耳鼻舌身意之外,唯聖人玄照獨悟。無名,萬物有名無實,道無名有實。萬物,假物也;道,真也,能生萬法,雖無且真。】

夫唯道,善貸且成。【萬物不能生萬物,唯道能之,故曰道生之。世人謂牛能生牛,馬能生馬,誤也。牛豈能生牛,馬豈能生馬?若牛能生牛,馬能生馬,曠古之時,亦必有牛有馬。然曠古之時,混沌初開,無天無地,無牛無馬。故生牛者非牛也,生馬者非馬也,生人者非人也。生天生地,生牛生馬,生男生女,唯有道也,此曰善貸且成。貸,借也。道借無生有,故曰善貸且成。】

道一曰:王弼本“大白若辱”在“上德若谷”之後,此處“大白若辱”置“大方無隅”前。本章宣說三道三德一真五大,貫通文義,且文氣更足。五大句式與第45章相對應。

質真若渝:凡夫見渝,聖人見真。大白若辱:大白中一點黑更顯黑,反之亦然,白以辱襯,辱以白襯。大器晚成:大器所成,無聲無息,無有終止,終不可見,故曰晚。楚簡“大器曼成”,曼猶慢。從嚴遵解。不作大器免成解(帛書)。又《漢書 ·馬援傳》:“汝大才,當晚成”。

第四十二章

【道下化章】

第一段:

道生一,【一,元氣也,真一也,無分別性也。道化元一顯性。一化。】

一生二,【二,元氣分為陰陽也。一與言也,分別性初顯。元一顯象。二化。】

二生三,【三,陰陽和三氣,分別性漸增。元一顯形,此形是雛形、胚胎之形,非成形。三化。】

三生萬物。【萬物,陰陽和三氣千變萬化終成萬物。一,未分別也;二,初顯分別也;三,分別漸增也;萬,分別不可勝數也。以肉眼觀之,一、二、三未顯形,萬物則顯形。以道眼觀之,一、二、三皆無漸失,呈漸顯之勢。萬物,則盡顯形矣。從此,牛生牛,馬生馬,人生人;溼生、卵生、胎生、化生,萬象紛紜,有形相生,有中生有,不可窮盡也。有生則有滅,有聚則有散。一、二、三,無生無也。三生萬類,無生有也。萬類成形,則物類相生無窮,有生有也。此詳解“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四部曲。】

第二段:

萬物負陰而抱陽,【觀萬物有形,然皆出於陰陽,陰陽本無形,不可見萬物而忘之。世人觀萬物有形而忘陰陽無形,聖人觀萬物有形而不忘陰陽無形。陰陽,萬物之宗也;元一,陰陽之本也;道,元一之母也。道衝,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也。元一,道之子;陰陽,一之子,道之孫;陰陽和三氣,陰陽之子,道之曾孫;萬物,陰陽和之子,道之玄孫也。世間五世同堂,道、一、二、三、萬物亦五世同堂。陰陽和三氣,一曰清濁和三氣。】

衝氣以為和。【陰陽交通,氤氳激盪,如男女相悅,衝氣成和。和則生,不和則不生。陰陽為單數,和氣為複數,量無限也。言三,一曰多,二曰第三階段,非陰陽和疊加為三。和,韻律相協,美音生也。韻律無限,和氣無限。萬物來源於陰陽之和,故可復性也。此老子教法之奧秘。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是人和、地和、天和、道和。人法地,即法地和。】

第三段:

人之所惡,【世人所賤。】

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為稱。【孤,孤兒;寡,寡婦;不榖,無食者,猶要飯者也。此三者因其弱勢,世所同情。部落首領深知高位者自貶自抑,以此自稱,後世徒稱之,不知自貶自抑,失遠古宗旨矣。】

第四段:

故物【萬物之理。】

或損之而益,【益損二卦,可不知乎?】

或益之而損。【自損則益,自益則損。強己則損己,弱己則益己。道之下化,乃為失性,益之而損;道之上化,乃為復性,損之而益。萬物顯形則有生滅,道不顯形則無生滅。世人既欲顯形,又欲無生滅,不可得矣。世人慾無生滅,則必復性,離形去智,性修反德,與道大同,此修行之秘要,不二之關隘。】

第五段:

人之所教,【聖人之所教如上。】

我亦教之:【我依聖人損益教法,更宣如下教法:】

強梁者不得其死。【老子之新教法,以教世之強梁者,救其不死也。不死,謂反其本也。強梁者肉身死而魂魄無所歸乎!先祖之靈不納也。】

第六段:

吾將以為教父。【吾不得不為教父,傳此不二教法。佛陀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曰: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王弼注:萬物萬形,其歸一也。何由致一?由於無也。由無乃一,一可謂無。已謂之一,豈得言無乎?有言有一,非二如何?有一有二,遂生乎三。從無之有,數盡乎斯。過此以往,非道之流。故萬物之生,吾知其主。雖有萬形,衝氣一焉。百姓有心,異國殊風。而得一者,王侯主焉;以一為主,一何可舍?愈多愈遠,損則近之;損之至盡,乃得其極。既謂之一,猶乃至三,況本不一而道可近乎?損之而益,豈虛言哉!此注曲盡其妙,深得老師之旨,又得莊師《齊物論》之旨。老師黑板寫下一個一,問寫生看見幾個一。學生答:一個一。老師曰:錯!學生錯愕。黑板有個一,爾心中有個一,豈非二個一?一已生二。有一有二,豈非為三?巧曆不能盡。萬物如斯幻化,其數不可勝數。此章綜合氣本論、齊物論、語義學。】

道一曰:“人之所教”疑省“者”字,應為“人之所教者”。“人之所教”指“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我亦教之”指“強梁者不得其死”,所教對象為強梁者。

第四十三章

第一段:

天下之至柔,【上章宣說道為至柔,一次之,二再次之,三更次之,萬物顯形則失柔矣。王弼曰:“失無入有”。此章重宣柔之教法。】

馳騁天下之至堅。【世人慾強梁,不欲至柔,因不知至柔無敵,摧毀至堅,如滴水能穿石。】

第二段:

無有入無間。【庖丁解牛,無厚入有間。至柔則勝庖丁利刃,可入無間。吾之大患在吾有身,身猶形也,不可穿牆,更不可穿無間,故老子嘆息此身之為大患。有色質,故有礙。有礙則不能入有間,更不能入無間。】

第三段:

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再申無為之益。無為,無有為,萬物自成。】

第四段:

不言之教,【有言猶有為,不言故無為。教不教,學不學也。】

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宇宙大化,無為之傑作,豈有為能作乎!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第四十四章

第一段:

名與身孰親?【莊子三外:外天地,外物,外生。次第行之,外天地,外名也。名與身比,名,外也;身,內也。名猶虛空無物,可棄也。】

身與貨孰多?【貨,物也。貨與身比,貨猶外也。雖有物,亦可棄也。棄名棄物,逍遙近矣。】

得與亡孰病

?【得身與亡身孰病?身可棄也。無身則吾有何患?名、貨、身三棄,逍遙可復矣。世人不知逍遙之大樂,願為籠中之鳥,涸轍之魚,悲夫!】

第二段:

甚愛必大費;【甚愛,大貪也。大費,耗竭精神,終日不寧。】

多藏必厚亡。【藏名,藏貨,藏身,最後亡名,亡貨,亡身,亡神,此亡之厚者也。】

第三段:

故知足不辱,【凡心不知足,唯此妙心可知足,知足則貴,無慾無求,此為不辱。】

知止不殆,【名不可貪,貨不可貪,身不可貪,此謂知止。貪則殆焉。】

可以長久。【真我可以長久,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

第四十五章

第一段: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陰缺陽,陽缺陰,故陰陽能相合,相合則大成。陰不缺陽,陽不缺陰,則死矣,小成尚不得,豈得大成。缺乃合之基,不缺則不合,不合則窮矣。世人視缺為缺,聖人視缺為大成。模具理論,陰模陽模,互缺則合,合則成物。世人見缺則悲,聖人見缺則喜。子孫生生不息,豈非男女相缺而相成乎?美學原理亦如斯。觀物觀象觀用,觀用為妙。陰陽相缺,故相為用。不相為用,殘而非缺。殘非缺也,缺非殘也。世人視缺為殘,誤矣。殘則可棄,缺則為用。聖人轉殘為缺,轉缺為用,故無棄物】

大盈若衝,其用不窮。【《易經》貶盈。盈則滿,滿則溢。今日計算機,盈則無空間,無空間則死機。此妙理唯聖人知之。沖虛乃大盈,可生萬物也。牛隻能生牛,不能生馬,此牛之能小。若牛能生萬物,此牛真牛矣。牛之不能生萬物,因牛非沖虛也。牛若復性為沖虛,則必能生萬物矣,何必牛生牛。】

第二段:

大直若屈

,【王弼曰:因物之性,直不在一。因物之性為大直,水隨物之方圓而方圓,此為大直。因地之直,非果地之直。】

大巧若拙,【道無為而造萬物,無為似拙,實為大巧,勝人間巧匠遠矣。】

大辯若訥。【馬祖雲:凡夫見色不見心,菩薩見色又見心。借色顯心,借心顯色。鳥飛魚遊,萬紫千紅,天地大美而不言,顯而已矣。顯而若訥,豈欲辯哉!妙理玄奧,世人心盲,顯而不知,辯之無益。】

第三段:

躁勝寒,【勝寒之法甚多。躁動能勝一時之寒,躁則速竭。北極熊無為而生絨毛,豈非勝寒妙法?】

靜勝熱。【勝熱之法甚多,靜無為之法第一。】

清靜為天下正。【故知清淨之法是天下第一稀有之法,無以加矣。】

第四十六章

第一段:

天下有道,【公天下時代,人無私慾。】

卻走馬以糞。【馬回到自己田野,以馬糞肥田。卻,退也,相比天下無道時代。以糞,肥田。】

第二段:

天下無道,【私天下,人慾橫流。】

戎馬生於郊。【戰馬公母具上陣,久戰不回,母馬產駒於祭神之郊壇。郊,和平之徴,神所也。】

第三段:

罪莫大於可欲,【根源在於人性之慾望,世人為慾望辯護,老子斥為罪惡。可欲,強烈慾望,暗指色慾。王弼本無此句,依河上公本補。】

禍莫大於不知足,【世人誤以為慾望滿足即可,孰知慾望無止境,此謂慾望之本性,故滿足之路不可通,此是大禍。】

咎莫大於欲得。【欲得,求得之心雖微,但漸漸增大,成為可欲。此乃咎也】

第四段:

故知足之足,【慾望本性乃不知足,故唯有知足之心乃能止欲。世人唯有修得知足之心,了知慾望本性,乃能跳出慾望之火坑。】

常足矣。【物不能足,唯知足之心能令人足,知足之心常在,故曰常足。】

第四十七章

第一段:

不出戶,【道不在外,出戶無益。】

知天下;【道在妙心,一切唯心造。】

不窺牖(yǒu),【窺牖見虛空,道如虛空而不在虛空。】

見天道。【見心則見天道,妙心能證天道。】

第二段:

其出彌遠,【眼耳鼻舌身,奔馳向外,無有止境。】

其知彌少。【與境相接,離道愈遠。】

第三段: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聖人入流亡所,反聞自性,明白四達,無所不知。】

不見(jiàn)而明,【內明不在見外。】

不為而成。【無為乃為大成。】

第四十八章

第一段:

為學日益,【為學之路日益。】

為道日損

。【為道之路日損。為學為道道路不同,不可混淆。】

第二段:

【為道日損】,【為道之路以日損為務。此句按文意應補。】

損之又損,【損之再損之,遣之又遣。】

以至於無為。【損之至於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無為法則為因,無不為法則為果。無不為,萬能也。】

第三段:

取天下常以無事,【世人取天下以力,聖人得天下以無為,不求而得。】

及其有事,【有心栽花化不發,機心發動。】

不足以取天下。【有心取天下而不得。】

第四十九章

第一段:

聖人常無心,【聖人有常心而無凡心,無凡心即無凡情。聖人不仁,即聖人無凡心,無心道人是也。常心,即聖心。王弼本:聖人無常心,誤。】

以百姓心為心。【聖人以濟世救人為務】

第二段:

善者,吾善之;【善人應該救度,使其轉凡成聖】

不善者,吾亦善之;【惡人應該救度,使其轉惡成善】

德善。【聖人心中無惡人,一切惡人皆可逆轉為善人,善人可增上為聖人。善人惡人都有道性,此謂德善】

第三段:

信者,吾信之;【可信者,聖人信之】

不信者,吾亦信之;【不可信者,聖人亦信之】

德信。【徼可逆轉為妙,不可信者可逆轉為可信者。人皆有道性,故曰德信】

第四段:

聖人在天下,【聖人入濁世】

歙歙 (xī)焉,【心不外馳,入流亡所,反聞自性】

為(wèi)天下渾(hún)其心。【為救世人,而以無分別心臨世。】

第五段:

百姓皆注其耳目,【百姓耳目外馳,心有分別。】

聖人皆孩之。【聖人使百姓復其真性,猶如嬰兒。】

第五十章

第一段:

出生入死。【何為生死?出為生,入為死。生死事大,原來只是萬物之出入,猶如日出日落。細言之,萬物出有入無,出無入有。故聖人觀生死如觀日出入,玄同得一,心無慼慼,等生死而齊萬物。然世人關切生死,聖人恆順眾生,故亦關切生死。】

第二段:

生之徒,十有三。【生於此世,壽終正寢者十分有三。】

死之徒,十有三。【生於此世,夭折者十分有三。】

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生於此世,離於襁褓,蹣跚學步,父母呵護以致成人。然躁動、妄動至於死地,十分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何為躁動、妄動?情慾無厭,生生之厚。不知知足,至於死地。】

第三段:

蓋聞善攝生者,【遠古善掌握生之奧秘者,知養生主。生主乃營魄抱一,少私寡慾,絕學無憂,以無知無慾為要務,欲不欲,知不知,學不學,身處六合之內,心遊六合之外。養此生主,可與天地並生。】

陸行不遇兕(sì)虎,【毒莫如眼鏡蛇,同類相食。兕虎雖兇猛,猶同類不食。然蛇藝人可與眼鏡蛇共舞,善攝生者遠勝蛇藝人,兕虎可挽而遊。異象也。】

入軍不被(bèi)甲兵,【入軍,甲兵不傷。異象也。】

兕無所投其角,【兕角鋒利,善攝生者化為無形,兕角無所投。異象也。】

虎無所措其爪(zhǎo),【虎雖威猛,不傷主人。廣欽和尚攬虎而遊。】

兵無所容其刃。【聖人合而成體,散而成章,乘雲氣而上,兵無所加矣。】

第四段:

夫何故?以其無死地。【身如槁木,心如死灰,視之與木石無異。王弼曰:不以欲累其身,故無死地也。】

第五十一章

【道德育兒篇】

第一段:

道生之,【道生一也。道本至無,妙而能化。道下化四部曲,失妙入徼,終成有形。萬物顯形,本自天和,故道如慈父。以道觀之,今知萬物本來面目。物雖失和顯形,然可復之也。】

德畜之,【一生二也。牛得道一分為牛,人得道一分為人。德者,得道一分。萬物不得道一分則不成萬物,故德如慈母,蓄養萬物,如母懷胎。】

物形之,【三生萬物也。有道有德,已秉天和。有物賦形,牛馬始成。此句應為下化四部曲最後階段,應與勢成之互換。】

勢成之。【二生三也。萬物所生之場勢也。如愛因斯坦之場勢,天體不得不運也,萬物不得不成也。勢有先天后天,先天曰場勢,後天曰環境,二者有別。此勢為不可見之場勢也。帛書:“器成之”,誤。勢為一大學說,孫子用於兵法,生物進化,有勢在其中,無勢進化不成。惡人用勢,則危害極大。韓非子用勢為治理學說,誤矣,危矣。世人可順勢而不可造勢,法家造勢而用之,可謂干犯天機。】

第二段: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由此觀之,物物者非物,道與德也。道父德母,至尊至貴。】

第三段:

道之尊,【再申道之尊。】

德之貴,【再申德之貴。】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尊道貴德,天理如斯,非命之也,出於自然。修道士視之如誡命,遵行勿違。自然者,非命之命也。父母之命,不可違也。自然者,大命也,遠超父母之命。父母之命猶有失之,自然之命則無失矣。】

第四段:

故:

道生之,【道父】

德畜之。【德母】

第五段:

長(zhǎng)之育之,【道父德母,呵護哺育,令子成長】

亭之毒之,【亭毒,錘鍊也。二字唯此一見,註釋紛紜。按上下文意,應如孟子人格錘鍊,“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之意。河上公本:成之孰之。後人多依河本為注。古人以為王弼本誤,然帛書亦作亭之毒之,可見王弼本不誤。成之熟之亦有錘鍊人格之意。亭,樹立也;毒,苦其心志也。】

養之復之。【養其德性,復其道源。王弼本:養之覆之。今依帛書,復是也。覆是覆護,復是復性,文意差別極大。長之育之已含覆護之意,不宜重複。】

第六段:

生而不有,【世人生子而有之,視為私有。道父德母,超勝人間父母,應體會之。父母應為社會教育孩子,此教子之本。】

為而不恃,【養子不為恩,父母不為己育養子女,而為傳祖先血脈,應天道而養育子女。父母如天,為己則陋矣。子女報父母恩德,如報天恩。父慈子孝,盡在其中。】

長(zhǎng)而不宰。【令子成長,使子自由,不為主宰,不為役使。】

是謂玄德。 【有主無形,不求報恩,三輪體空,唯賜天恩。王弼注:有德無主,是為玄德。老子宣說父母之道,天下父母可不戒之乎?】

第五十二章

【子母雙照:妙觀察章】

第一段:

天下有始,【天地有始無始乃古代大爭論。老子是有始論者,又是無始論者,有始無始雙運。道之有常,無始論也;天地無常,有始論也。莊師曰:“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道有常而言無常,義理一貫。此宣有始論,有始則古今不同,天地有始,則又有未有天地之時。混沌初開,太極分兩儀。此時萬物皆無,故認識萬物應從萬物皆無開始。世人從牛生牛,馬生馬開始則誤矣,此是有生有,非無生有。混沌之初,焉有牛生牛馬生馬乎?天下,天地萬物也。】

以為天下母。【既知天地萬物從無開始,以無為母。此為第一原理】

第二段:

既知其母,【既知無乃天下之母。】

復知其子;【今觀天地萬物,均為母之子也,世人觀天地萬物為天地萬物,誤矣。】

既知其子,【今觀天地萬物均為母之子,不得忘其母。不忘其母,可謂大孝,可謂知道,可謂真知。】

復守其母;【不忘其母,則應復守其母。母,本也;子,末也。子為母所生,目見子,心見母也。世人見子是子,不見其母,不知複本,殆矣。此為老子妙觀察法,此法玄妙,洞觀宇宙,包囊虛空,無不畢見。王弼從此悟入,反覆詠歎。曰:老子之書,一言以蔽之,崇本息末而已矣,即此謂也。母必有子,子必有母;子不離母,母顧念子。母子之喻,第一喻也,乃為萬法之宗。】

沒身不殆。【有此妙觀察,身沒不殆。此身雖腐,有不腐者存,所以不殆。身,子也,末也;無,母也,本也。從有入無,複本之謂也。無,神乎其神,不可測,不可思議,無為無不為,彷徨宇宙之中,逍遙六合之外。】

第三段:

塞(sè)其兌,【玄同修法之一。目不外視,五根內收。兌,小孔也】

閉其門,【玄同修法之一。心不外用,緣影不生。門,大孔也。二句謂關閉大小一切孔穴。胎生九竅,卵生八竅,皆兌皆門,然心門為最大。老子游天地之始,身如槁木,心如死灰,即此意也。】

終身不勤。【無為而成,無需勤作。塞其兌,閉其門,復守其母之道。】

開其兌,【反之,雙目外視,五根奔馳,達境取相。】

濟其事,【終日營營,內外不養。】

終身不救。【死之徒也,復性不可期也。復守其母之道不可得矣。】

第四段:

見小曰明,【小,無為至小。見無曰明。世人雙目炯炯,見物不見無,此與瞽盲何異?】

守柔曰強。【柔,無之別稱,從柔入道,此之為強。化有入無,兕虎奈何!】

第五段:

用其光,【定中顯光,此謂心光,其光甚明,不耀不灼,無暗不照,無理不徹。莊師曰葆光,非日月之可見光,無光之光,心燈之光。】

復歸其明,【開人無上妙智,玄覽覺照,無不洞明,子母雙照,靡不徹悟。無道之內光,內心如千年黑暗,不復明矣。】

無遺(wèi)身殃,【證得無上妙智,子母雙照,夫復何憂?無身則無身殃。】

是為襲常。【與常合體,不離不棄。子不獨遊,遊必歸母。】

第五十三章

【假修士章】

第一段:

使我介然有知,【獨居山峰,玄照天下。介,獨也,古代獨覺修士。往昔老聖曾為獨覺修士。】

行於大道,【欲行大道於天下。】

唯施(yǐ,迤)是畏。【斜徑是畏。施,即迤邐之迤,邪道。】

第二段:

大道甚夷,【大道平坦,證道者所見。】

而民好(hào)徑。【世人無明習性難改,假修士應運而生。民,他本又作人,古民人或可通。】

第三段:

朝(cháo)甚除,【朝廷荒亂。除,降也,減也,與塗同源。掃除之除乃後起意,猶肥缺之缺本義和後義反。此乃文意反用現象。】

田甚蕪,【戎馬生於郊,田焉得不蕪?】

倉甚虛;【田蕪則民倉虛。倉,民倉,非官倉,厭飲食可證。】

第四段:

服文采,【民之飢,以上食稅之多。千工採繡,民之血汗。】

帶利劍,【以利器臨人。】

厭飲食,【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財貨有餘;【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

第五段:

是謂盜誇,【此類亦謂修道,實為盜魁。盜,諧音道,雙關語。誇,大也。盜誇暗諷道誇,以道招搖之假修道人。】

非道也哉!【非修道士也。老子給假修道士畫像如上。】

第五十四章

【祭祀修德章】

第一段:

善建者不拔,【善者,妙也。道妙德善。世人善建,莫過於埃及金字塔,垂五千年矣。華人所建,莫過於秦王宮殿,項羽焚之成灰。皆非善建者。善建莫如建德,子孫永懷。】

善抱者不脫,【善抱莫如抱一。營魄抱一,能無離乎!不脫即無離也。】

子孫以祭祀不輟(chuò)。【唯建德抱一者,子孫祭祀不輟。】

第二段: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如何建德抱一?其法有五,修身德真為第一。普天之下,寰宇之內,修身最為第一。修身非修肉身,修心之謂也。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營魄抱一,專氣致柔,滌除玄鑑,天門開闔,明白四達。三五之法,次第井然,持之以恆,必有效驗。其德乃真,正果乃成。儒家修身得其誠,道家修身得其真。得誠則人和,得真則天和。】

修之於家,其德乃餘;【道妙德善,無堅不摧。以德真和家,無家不和,其德外溢於家曰餘。】

修之於鄉,其德乃長(生長);【以德真和鄉,鄉無不和。其德外溢於鄉曰長】

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以德真和邦,邦無不和。其德外溢於邦曰豐】

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以德真和天下,天下無不和。其德外溢於天下曰普。儒家以家為基,道家以身為基。家、鄉、邦、天下皆於己身相通。身,身心總集也,非肉身也。】

第三段:

故:

以身觀身,【己身與家、鄉、邦、天下通,本為道生德蓄,故有以下五觀。聖人以無分別心觀此身,此身原本於無。以無化為妙有,即真空妙有。己身如此,他身亦如此。】

以家觀家,【德真觀家,則家同。家乃身外溢,有身則有家。己家乃真空妙有,彼家亦真空妙有,本是同根生。】

以鄉觀鄉,【德真觀鄉,則鄉同。從現實地言,家有血緣關係,鄉無血緣關係。故父慈子孝之法可用於家,不可用於鄉。然德真之法血緣非血緣皆能含攝,故可以鄉觀鄉。觀,觀其同,不觀其異,以同同之,則異不生。釋德清曰:“將觀無觀有之一‘觀’字作入道之要”,此章五觀,入道之要也。觀,玄覽覺照也。】

以邦觀邦,【德真觀邦,則邦同】

以天下觀天下

。【德真觀天下,則天下大同。】

第四段: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德真能令家同、鄉同、邦同、天下大同,家同則家和,鄉同則鄉和,邦同則邦和,天下同則天下和。以此,以此德真也。唯真方能化物。《大學》宣儒家致知格物正心誠意齊家治國平天下八目,何其紛紛,老子一“真”納之無餘。】

第五十五章

第一段: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再申修德。人世間修德之明證,老子直指赤子。世人不信德真,赤子可證。人間修德莫如赤子,下述赤子異象以證赤子之德厚。】

第二段:

蜂蠆(chài)虺(huǐ)蛇不螫(shì),【皆劇毒之類。蜂,毒蜂;蠆,毒蠍;虺蛇,眼鏡蛇類。印度蛇藝人與蛇共舞,修道士與蛇共眠。赤子和氣充盈,令毒類亦受感染,異象也。】

猛獸不據,【與善攝生者同。】

攫(jué)鳥不搏。【攫鳥,猛禽,雕鷹之屬,因其和氣而不博。】

第三段:

骨弱筋柔而握固。【世人皆知赤子之握固力。】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zuī)作,精之至也。【河注“赤子未知男女之合會,而陰作怒者,由精氣多之所致也”。朘,赤子陰也】

終日號而嗌不嗄(shà),和之至也。【終日哭號,咽喉不沙啞。嗌,咽喉】

第四段:

知和曰常,【以上證明赤子和氣之盛,故有種種異象。通宇宙,和為第一,萬物生於和,故曰常也。人和、地和、天和、道和。和為大常,萬物因陰陽二氣交通成和而生。知和曰常與覆命曰常。老聖承許,知和、覆命曰常。】

知常曰明,【知常者曰明。無上妙智,知常者得之。老聖承許,自知曰明和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不知常曰兇,知常則吉。四句皆為褒義,益生亦為褒義,“吾故知無為之有益”,以無為益生,故曰祥也。多數註釋家注“祥”為夭祥,上下文意不恰。且經文“祥”均是褒義,未見貶義。】

心使氣曰強。【氣,柔氣也。此句與“守柔曰強”義同。專氣致柔即心使氣,非今日之耍性子。心使氣,證修身即為修心。此句亦是褒義,上句不應是貶義。】

第五段:

物壯則老,【文意轉折。上述赤子之德及異象,下述壯老之失。世人畏老,老近死也。不知壯近老也,理應畏壯。世人畏老不畏壯,愚痴之盛,老子救之。】

謂之不道,【赤子漸長,和氣漸失,柔性漸無。及壯,盡失和氣,此謂不道,與道乖違。】

不道早已。【與道乖違,必致早亡。老子用赤子和氣與壯老堅強相比,以證道也。後期道家鶴髮童顏,修赤子之柔和以長生,從此引發。】

第五十六章

第一段:

知者不言,【老子宣說實修實證,楞嚴雲觀世音以聞思修,入三摩地。言乃聞法說法,還需思法修法,修法最為第一。思法即思其法理,修法即修玄覽覺性。輪扁指聖人書為糟粕,即聖人之道不在文字語言中,而在聖人妙心中。語言文字表達為粗,超越語言文字為精。莊師曰:世之所貴道者,書也。書不過語,語有貴也。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而世因貴言傳書。世雖貴之哉,猶不足貴也。故視而可見者,形與色也;聽而聞者,名與聲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聲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聲固不足以得彼之情,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者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言者不知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言語豈能述之?子路曰:吾子欲見溫伯雪子久矣。見之而不言,何也?仲尼曰: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聲矣。莊師入道處在此。】

第二段:

塞(sè)其兌,閉其門,【玄同大定六步修法。關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棄絕色聲香味觸法六塵,頓滅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觸感)意識六識。】

挫其銳,【銼卻七情六慾。】

解其紛,【脫離千萬凡情。欲界。】

和其光,【入逍遙無礙妙境,光與光同而無礙。光,色界。】

同其塵;【塵與塵同而無礙,光與塵同而無礙。出入濁世,遠離三界。救拔含靈,悲心無限。塵,物界。】

是謂玄同。【此謂入玄同大定之妙境六步修法。脫離欲界、物界、色界,入無色界。】

第三段:

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既玄同矣,何有親疏?】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既玄同矣,何有利害?】

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既玄同矣,何有貴賤?上述入玄同大定無分別性六大驗相。】

第四段:

故為天下貴。【玄同得一,天下莫此為貴。】

第五十七章

第一段: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正用於民,以奇用於敵,可謂世人妙法。此世人之妙法,世人樂之。此有為之妙法,非無為之妙法。如六龍舞,今日為民,明日為敵,奇正不足以用之。】

以無事取天下

。【正奇具不用,無事取天下。世人有為妙法,豈若聖人無為妙法?無事,無為也,因物之性,不敢物先,則天下歸流。】

第二段:

吾何以知其然哉?【何以知無為妙法勝有為妙法?下四事為證】

以此: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防民之口,禁忌彌多,百姓身心俱疲,陷入赤貧。民貧則邦危。】

民多利器,邦家滋昏;【人主多利器。上下混亂。民,他本作人,並非百姓,而是人主。利器,鋒利之器,刑法。邦家,邦與家。滋昏,昏亂之甚,失序之狀。】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世人多技巧,激發慾望之奇物愈多,純白之心殘缺不備矣。】

法令滋彰,盜賊多有。【盜賊愈多,法令愈多;法令愈多,盜賊愈多。上述四項都是有為法,後果與初衷相反,以正治邦,以奇用兵非無為法。】

第三段:

故聖人云:

我無為而民自化,【四自正果。自賓、自均、自化、自正、自富、自樸,皆自然之內蘊,無不為之象,亦自然之別名。無為為因,自化為果。我,來自天界之法音。】

我好靜而民自正,【世人躁動,以正治邦,以奇用兵,皆躁動也。躁動雖能勝一時之寒,然必有躁罷之時,不如靜無為以勝熱,無以窮盡。】

我無事而民自富,【無事取天下,清靜法門,天下無不正也。君王論者認為百姓富裕來自君王德政,此句宣百姓自富,君王無與焉。富,天降甘露,民自均而足。】

我無慾而民自樸。【我欲無慾,萬民亦無慾而自樸,自樸之人雖賞之不受,安住於清靜之樂】

第五十八章

第一段: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悶悶,無心無事無為。淳淳,純樸自正,無相擾之心相。】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察察,精於司察百姓之過。缺缺,百姓德行被摧殘,不再純善。】

第二段:

禍兮福之所倚(yǐ),福兮禍之所伏。【世人好福避禍,以為禍是禍,福是福。聖人玄照,世間禍福同門,禍中有福,福中有禍,禍福如六龍舞,隨時逆轉。知此妙理,不求福,不避禍,唯以清靜自安,猶魚相忘於江湖。】

孰知其極?其無正也。【佛陀掄臂指地,問阿南:“我臂是正是倒?”阿南答:“世人謂倒,我實不知是正是倒。”佛陀再問阿南:世人以何為正?阿南答言:豎臂指空,世人為正。臂指上下,豈有正倒?其無正也。正倒如六龍舞,禍福亦如是。禍福本無定論,智者為禍,愚者為福。愚者求福,禍亦跟隨。小福剛至,大禍已臨。豈能子孫以祭祀不輟。世人求福避禍,安可得乎?】

第三段:

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世人正奇逆轉,善妖遷流。世人之正,乃私己之正,非天道之正。世人之善,乃私己之善,非天道之善。其無正也,安可以正治邦?世人今日為友,明日為敵,利益所牽,敵友變化,以正治邦不可得,以奇用兵亦不可得。】

人之迷,其日固久。【世人利我為正,逆我為倒。利我則逆人,利人則逆我。正奇善妖均不可得,世人不知,故曰迷也。此迷如無明,自無始來,故曰固久。】

第四段:

是以聖人:【宣聖人四正相。】

方而不割,【剛正相。聖人堂堂正正,以規則律己,故不割人;世人外相如聖人,但以規則制人,故傷人。方,剛正,規則;割,制人。】

廉而不劌(guì),【威嚴相。聖人外相威嚴,戒律嚴整以約束自己,內心慈悲,故不傷刺人;世人有威嚴相則傷人。廉,同劆,鋒利,有凌逼意;劌,刺人。】

直而不肆,【耿直相。聖人無心應世,宣示真實語,此為直,故不肆。世人怕冒犯人,不敢說真實語,多說諂曲語,然利益當頭,世人直爭不讓,不惜冒犯他人。聖人為利益他人而直,世人為利益一己而直。直,直性,耿直,真實語,非諂曲語;肆,放肆,冒犯。】

光而不耀。【光明相。聖人入玄同大定,內心呈現無限光明,此光明由內而外,透出體表。此是大宗師證道異象。上士見之,無比榮耀。子貢見孔子,身有光明,不敢逼視。世人本無光明相,但欲他人敬仰,亦顯示光明相,此相耀眼而刺人。】

【以上宣說聖人四相。四相即四正相。世人有為,無有正相,聖人無為,故在在處處皆顯示正相。世人無正,聖人有正。世人自貴他賤,利己損人,故方則割,廉則劌,直則肆,光則耀。聖人自他平等,利益群生,故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嚴遵本此章“”其政悶悶“”至“”人之謎,其日固久“”歸為上章,二章經義不可分割。“方而不割”至“光而不耀”歸為下章。】

第五十九章

第一段:

治人事天,莫若嗇。【治人事天,其理一也。治人有治邦修身二義。河上公注:治身者,當愛精神,不放逸。德真可修身、修家、修鄉、修邦、修天下,可事天。嗇即嗇法,與儉通,是雙關語,含吝嗇惜用和穡夫順天二意。】

夫唯嗇,是謂早服。【服,敬服,順服,如孝順之順。早服,冥服,修道士長期實修嗇法,內心冥服,不起一絲頑抗雜念,如穡夫冥服天時,春種秋收。治人,治身,即修身。】

第二段:

早服謂之重(chóng)積德,【嗇法要在冥服,冥服可謂重積德。重積德,積陰德和積陽德,亦可謂積人德和積天德。施恩為積陽德,祭祀為積陰德。】

重積德,則無不克,【積陰德和積陽德,積人德和積天德,陰陽和順,人天共助,吉無不利,無往不勝。】

無不克,則莫知其極。【陰陽和順,人天共助,此為天福,不可極也。】

第三段:

莫知其極,可以有國。【修嗇法,證冥服之道,與天道合,如此則可以現世,居有國之位,為萬民造福。】

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有如此修證道力,居有國之位,為萬民造福,國運長久,不可衰也。】

第四段:

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如此修嗇法,證冥服之道,可謂深根固柢,不可撼動矣。如此修證,得不生不滅之妙法,可與天地並生,與萬物齊一,悟生滅中,有不生滅者。此為長生久視之道。長生久視之道,即不生不滅之道,冥服最為第一。柢,大樹之直根,喻修行入心靈最深處。】

道一曰:《呂氏春秋·情慾篇》:“論早定則知早嗇,知早嗇則精不竭”。《司馬遷論六家要旨》:“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神形早衰,欲與天長地久,非所聞也。”此章則申述此意。愛之極則惜用,此為嗇。事天用嗇,抱一守神,此謂敬天。禁忌多則神散,神散則不可長久。故養生敬天,莫若嗇。嗇與穡雙關,農夫愛禾苗,決不拔苗助長。懂養生之道,世間事無不大順,故可以有國,有國之母故也。此闡述“帝王之功,聖人之餘事”的道家思想。

第六十章

第一段:

治大邦,若烹小鮮。【世人以為治大邦極難,老子認為極易。若烹小鮮,言其極易也。與後文“小邦寡民”可對比,小邦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則為大邦。】

第二段: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祟;【極易之理,在於“道蒞天下”,道行在地上,鬼且不敢作祟,焉得不易?王弼本“其鬼不神”,此據《莊子·天道篇》。】

非其鬼不祟,其祟不傷人;【非鬼不作祟,鬼之法力微,豈敵道之法力?道力無限,摧破魔力,令其卷甲。】

第三段:

非其祟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也。【道力神威,鬼魔懾服,雖作祟亦不能傷人,聖人慈悲,亦不傷鬼魔。王弼本:聖人亦不傷人,與文意不合。河上公本作:聖人亦不傷。帛書甲乙二本作:聖人亦弗傷也。此句經文爭議極大,註釋家疑惑為何“聖人亦不傷人?”聖人亦不傷是指聖人不傷鬼魔,這是陰陽和順之意。多一“人”字,文意大變。】

第四段: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兩,鬼魔與聖人也(河注),鬼魔不能傷人,聖人慈悲不傷鬼魔。陰陽和順,故德交歸。】

道一曰:原文“神”即“祟”,避免誤解,建議用“祟”。《莊子·天道篇》:“其鬼不祟”,可證“其鬼不神”確是“其鬼不祟”之誤。甲骨文造字鬼與神相對立,後世鬼與神二字有時混用。“神”非老子原意,老子用字精準,一個“繟”字足以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