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806生物化学考研全套资料

包括:8种电子书

下载版适用系统:Win10/Win8/Win7

1.历年考研真题

2.参考教材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说明:中国农业大学“806生物化学”近年来不指定教材,根据往年指定教材以及报考本校高分考生的备考经验分析,推荐参考教材为:①《生物化学》(上下册)(王镜岩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②《生物化学》(刘国琴等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本部分提供参考教材的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课后习题和考研真题的答案久经修改,质量上乘,非常标准。

3.参考教材配套题库

说明:本部分仅提供王镜岩《生物化学》的配套题库

4.生物化学考研题库

5.全真模拟试卷及详解

全套获取:精勤学习网

中国农业大学806生物化学考研全套资料

部分试读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第1章 核酸化学

一、选择题

核酸的紫外吸收是由哪一结构所产生的?( )[华中农业大学2017研]

A.嘌呤和嘧啶之间的氢键

B.碱基和戊糖之间的糖苷键

C.戊糖和磷酸之间的酯键

D.嘌呤和嘧啶环上的共轭双键

【答案】D

二、填空题

1Nucleoside和Nucleotide的差别是有无______基团。[中山大学2018研]

【答案】磷酸

【解析】Nucleoside的中文名称是核苷酸;Nucleotide的中文名称是核苷。用核酸酶水解核酸可得到核苷酸,核苷酸经核苷酸酶水解又产生核苷和磷酸。故二者的差别是有无磷酸基团。

2核酸对紫外线的最大吸收峰在______波长附近。[中山大学2018研]

【答案】260nm

三、判断题

1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组成的生物大分子,是机体必需的营养素。( )[中山大学2018研]

【答案】错

【解析】核酸在体内可以自身合成,不是机体必需的营养素。

2在DNA变性过程中总是G-C对丰富区先熔解分开。( )[华中农业大学2017研]

【答案】错

【解析】G-C对之间有3个氢键,A-T对之间有两个氢键,因此变性过程中G-C对丰富区后溶解分开。

3来源于同一个体的脑细胞和肌细胞的DNA的Tm值不同。( )[华中农业大学2017研]

【答案】错

四、名词解释

1增色效应[华中农业大学2017;四川大学2015研]

答:增色效应是指由于DNA变性引起溶液的紫外吸收作用增强的效应。一般以260nm波长下溶液的紫外吸收作为观测此效应的指标,DNA变性后该指标的通常较变性前有明显增加,但不同来源DNA的变化不一。

2Ribozyme[武汉大学2014研]

答:Ribozyme即核酶,是指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是生物催化剂。核酸的作用底物可以是不同的分子,有些作用底物就是同一RNA分子中的某些部位,核酶的功能很多,有的能够切割RNA,有些还具有RNA连接酶,磷酸酶等活性,与蛋白酶相比,核酶的催化效率较低,是一种较为原始的催化酶。

五、计算题

一个二倍体生物,单倍基因组为45000kb的二倍体生物含有21%的G碱基。计算该生物每个细胞DNA中的A、C、G和T的数量。[华中科技大学2017研]

答:单倍基因组为45000kb的二倍体生物单个细胞的基因组大小为

2×45000kb=90000kb

根据碱基在双链DNA中的分布特性以及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

A=T,G=C,A+T+G+C=1

则该生物每个细胞中(二倍体)

G=C=45000kb×21%×2=18900kb

A=T=45000kb×(1-21%×2)÷2×2=26100kb

即该生物每个细胞DNA中A的数量为26100kb;C的数量为18900kb;G的数量为18900kb;T的数量为26100kb。

六、简答题

高等生物选择双链DNA作为遗传信息而不是单链DNA或者RNA的原因。[华中科技大学2017研]

答:高等生物选择双链DNA作为遗传信息而不是单链DNA或者RNA的原因如下:

(1)基于稳定性考虑。双链DNA是由两条单链DNA根据氢键相结合在一起的,分子结构是比较稳定的,不易发生基因突变等等结构改变,因此双链DNA适合充当遗传物质;而单链RNA或DNA只是一条链,分子结构很不稳定,很容易发生基因突变等结构改变,因此单链RNA或DNA不适合充当遗传物质。

(2)基于进化的多样性考虑。双链DNA的碱基排列,以及空间结构更加多样,从而使得生物多样性大大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