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工作是专业技术工作,上课管学生和讲课哪个技术含量多?

jywy123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了解下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

1、关注生存

想要控制学生,达到控制学生进步的目的,一般是新老师,关注的其实是自我生存和适应。

2、关注情境

注重课程,课时计划,教具等等,一切与上课有关的资料和信息,希望用教学情境带学生学习知识,大部分老师都是此类。

3、关注学生

这是一个老师成熟的标志,简单来说反正就是因材施教之类的。

如果按你的前提,技术角度来说,我想你说的上课管学生,似乎是第一类,讲课是第二类,要是这样,高下立判了。

但教学是个综合性的工作,管学生和讲课其实是一体的,课讲得好,愿意听,其实也是一种管理手段,同样适度的惩罚教育,也一样是教育的一部分。好的管和讲,同样需要智慧和技巧,没有谁高谁下!


最浪漫的事


教师的工作是专业技术人员,但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教书和育人是缺一不可的。工作中我遇到过专业知识非常过硬的老师,课讲的也很棒,但就是因为管班不行,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说话,结果就是成绩出不来。也见过体育专业毕业教语文还带班主任的老师,有人会说,这样的老师能讲好课么,确实,他讲的课很一般,但他带班却很优秀,一方面他利用自己的体育专业知识在体育课或大课间和学生互动,使学生很崇拜他,另一方面他在班级或课堂上奖惩分明、张弛有度,既不歧视差生,又不偏向优等生。因此,他们班的学风很正,氛围也很好,无论是大考还是小考,他们班的成绩都很不错。所以,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是讲得了好课,带得了好班,缺一不可。


A阳光下的向日葵


作为一个从教多年的教师,对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虽然教师是专业技术人员,但是上课和管理学生还是有很大的差别,有些老师理论知识扎实,上课可以做到面面俱到,但在管理学生上却是怎么也做不好,而有些老师能把学生管的服服帖帖,可就是上课不踏实!

我的做法是宽严相济管学生,先把制度措施摆在前面,然后耐心细致做教育,不敢说管的多好,至少学生都能按要求做好该做的事,记得最有成就感的一次是刚接了一个四年级的烂班,学生多还调皮,很多老师都不愿意接,原班主任产假休息,校长让我去,我也不好意思推脱,去了才发现真的难管,但是我却发现小家伙们有一大爱好~就是踢毽子,男生女生课余都在玩,我发现他们踢的都不太多,我就有了主意,我对他们说,你们不想不想和我比赛踢毽子,他们说愿意,我就说你们三个人合起来踢,每个人踢一次,把数字加起来,我一个人踢,如果你们踢的多,本周可以不写作业,如果我踢的多,比你们多几个,你们就把生字或者词语抄写几遍。他们以为我踢的不行,结果我比他们三个人合起来还多了二十多个,还在踢,被他们干扰就不能继续,最后他们乖乖的去写作业,再没添乱,反正每周我就组织他们一次体育比赛!他们很服气,也很配合,还很尊敬我!

至于上课,我就提要求,让他们按我的意思自习,我只是针对性指导,个别指导,整体来说,一学期下来,烂班变成了好班,我也赢得了肯定,尤其是学生家长的评价很好!

所以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宕州梦云


教师是个统称,大学老师和小学老师工作状态差别太大,小学没管理学生能力就不是好老师,大学讲不好客就不是好老师,我上学时就赶走过不会讲课的老师,记得这位老师说,我的老师也是这样讲啊![捂脸][捂脸][捂脸]


蜂庐主人


提的问题有点不专业,上课管学生应该为上课调动学生听课学习能力与讲课能力哪个技术含量高。

问这个问题,正如问人吃饭和喝水哪个重要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我说那个技术含量都很高,无法比较谁比谁高,因为,讲课能力是通过听课效果来体现的,反过来说调动学生听课学习的能力,是体现讲课能力的效果。你说的再好,没人听,白搭。有人听说的不好,也白搭。

一般来说,讲课能力高的老师,都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作为教师,有能力组织教学案非常优质,那么,他会挖空心思去总结研究学生上课接受能力的提高,包括对新知识深入浅出的讲解,类比性渗透,转化思路的应用等等数学思想的培养,幽默风趣的语言,健康向上的格调,无不活跃着课堂气氛,调动起每一位同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两个方面能力,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基本上不会出现一方面存在问题的现象。

讲课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老师一定是讲课能力比较强的老师,讲课能力强的老师,也一定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能力。


中考数学模型


吃饭的时候是先吃口菜还是先扒口饭,吃饭就是吃饭为什么要挟菜?教师上课既要管教也要管导,没有讲知识与管学生是分开的。

授知识要专业功底,所以不是每个人今天在工地搬砖明天就能上讲台讲课。管学生要方法和经验,经验来自实践积累,所以名师不是与生俱来要靠日月耕耘。国家鼓励教师终生从教,就是基于教师职业特征,教龄的长短决定教师的薪级和工资收入年轻教师应该理解。经验是实践的积累,而且年代不同学生特征不一,教育手段管理理念和手段日新月异也要与时俱进。做教师的写论文参与课题与同行交流不是没必要而是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楚天959


教师上课管理学生和讲课二者密不可分。简言之可以概括成教师教书育人。笔者认为:

一、教师是专业技术的工作,教书育人为核心。只传授书本知识,不去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是不合格的教师。

二、教师想要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质工作,首先自己要按教师职业道德去做。“打铁还得本身硬”。德高为师,身正是范。教师品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然后练好讲课基本功,这样老师会受到社会、家长、学生的好评。你管理学生事半功倍。

三、如果二者缺一,都不完美。只管学生,课讲得不好,专业技术不过关,教出来的学生才能平平,或者是有德无才;如果只是课讲得好,不去管理学生,不去教学生如何做人,那么教出来的学生有可能是有才无德。只有教师做到既管理学生,又会讲课,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好学生。




星辰灿烂


既然老师被誉为辛勤的园丁,那么育肥和除虫那个会更重要呢?


老赵头


个人认为一个老师首先得管理好学生,如果一个老师会管理学生,学生从内心服从并且赞成老师对他们实施的管理措施,那课堂纪律一定会很好,即使讲课不是特别出众,学生也会有所收获,如果一个老师课讲的特别好,一定会吸引许多学生的注意力,但一定会有个别不感兴趣的同学,唯恐天下不乱,故意扰乱课堂秩序,当然这位老师只要能够管住这几个故意捣乱的就可以了,就怕有的老师这几个管理不好,这几个学生有可能像新型冠状病毒一样,把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传染给更多学生





Ivy说


这两个问题没有可比性,课堂上讲课和管理学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课要讲得好,不但要对教学内容非常熟悉、安排好教学计划和板书设计等,还要对学生的年龄、心理、兴趣爱好等有充分的了解,善于用学生最容易接受的语言去表述,寓教于乐。课讲得好,就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管理学生就不会成为问题。如果课讲得不好,老师在课堂上就要花大力气去管理学生,教学效果也必然事倍功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