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小银行都在积极准备A股上市?

速读财经


A股是一块大肥肉,企业向往很正常,而对于银行而言,对资金需求是多多益善的,毕竟国内的这些银行主要赚取的是把钱放出去的利息差,而在如今的这个背景下中小银行都在积极准备A股上市,还存在三方面的因素:

第一,中小银行为增加自身底子,防范风险,同时为继续扩张做准备,可以说所有的银行在进行IPO预先披露的时候,融资项目都是为了补充资本充足率。

第二,品牌宣传效应,一些中小银行的经营格局主要影响力局限于注册地,在其他城市也许有营业部、但是大家对该银行知道甚少,往往降低对该银行的信任度,不利于该银行业务的开展,而登陆A股,以“A股上市银行"的头衔则可以做到很好的品牌宣传度和信任度的提升。

第三,z策在力挺中小银行上市,近年来成功IPO发行和IPO预先披露受理的中小银行、农商行的明显比前些年要多得多,看到这势头,中小银行自然要趁机冲一把,万一实现了呢?

源自风生焱起的个人分析,欢迎关注本账号以便获取更多财经知识


风生焱起


首先,上市肯定就能融到钱。有人说了银行也不缺钱啊?是不缺钱,谁会嫌钱多呢。中小银行本身就是资金量不是很大,而资金量限制了中小银行的业务拓展。毕竟银行是跟钱打交道的,往外贷款和吸纳存款这是基本业务。支付宝、微信、京东、美团吸纳不少的资金。他们相对来说是缺钱的。而中国股民是个庞大的群体,股市自然是融资的最好去处了。

其次,上市了可以证明这些中小银行是不错的标的,可以信赖的企业。现在过审都相对严格,所以上市了面子有了,钱也多了,何乐而不为。

再次,要是和这些中小银行有业务往来的企业想上市,可以借个壳什么的。

总之,上市了好处多多,所以中小银行都在积极准备上A股。

其实不止中小银行,好多企业都想上市,个中缘由不言而喻。


雪豹财经


很多朋友可能说银行积极上市,目的是为了圈钱,不排除有这个嫌疑,但目前很多中小银行积极上市,最核心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补充资本充足率。

根据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 (试行)》要求,到2018年底前,系统性重要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及资本充足率要分别达到8.5%、9.5%和11.5%,非系统重要性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与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7.5%、8.5%与10.5%。

而目前很多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基本上是不达标的,甚至有些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不达标。

所以为了补充资本充足率,各大银行都在想各种办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常来说,补充资本充足率主要有两种渠道,一种是内部解决,比如增加注册资本,经营利润盈余;还有一种是通过外部渠道解决,最主要的是上市融资。

而近些年来,银行之所以积极上市融资,因为很多银行都面临资本充足率压力,特别是在监管加强,同业业务受限,银行表外业务回归表内,银行扩张速度加强,不良贷款率增加的情况下,各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更是面临很大的压力。

就拿银行表外业务回归表内来说,以前银行为了达到扩张的目的,在不增加资本金的情况下会通过一些表外通道业务实现业务上的扩张。比如有一个信贷项目,他首先会跟一个信托公司和另一家银行合作,然后把这个信贷项目包装成一个信托项目,这个银行再以理财的方式募集资金用于这个项目,从而达到曲线放贷的目的,这种放贷方式属于表外业务,不占用银行的资本金,所以目前很多银行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去扩张业务,增加银行的利润。

但是资管新规出来之后,做银行这个玩法就行不通了,现在监管部门已经明确表示了银行相关的非标业务必须回归表内,再加上现在银行理财业务必须跟银行剥离开来,成立独立的理财子公司,这样银行可操作的空间就变得很小。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近一年多来,监管部门对同业业务的监管也很严,以前很多银行都可以通过同业业务来实现扩张,增加利润,然而在监管部门加大对同业业务的监管力度之后,目前很多银行的同业业务都缩减了很多。

所以在同业业务以及通道业务缩减之后,银行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贷款业务上,而增加贷款业务之后,那对银行资本充足就会要求更高,因为你每增加一笔贷款,都要相应的增加资本金,这样才能达到资本充足率的考核目标。

所以在监管不断加强之后,各大银行都在想方设法去补充资本充足率,提高资本金,不仅是小银行,连大银行也面临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

比如目前26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15家资本充足率较年初出现不同程度下降;16家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较上年末下降;14家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上年末下降。

所以我们看到最近一两年时间,很多上市银行都通过发行定增,优先股,以及二级资本债券等方式来补充资本。

而且未来银行要实现业务上的扩张,对资本的要求会更加严格,所以上市融资就成为了很多银行最重要的解决方法。


贷款教授


过去几年,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快速增长,资本补充压力也与日俱增。但受竞争加剧、利率市场化等因素影响,利差逐步收窄,银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速放缓。仅靠利润分配来补充资本的方式难以满足需要,而通过资本市场补充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是有效手段。


上市除了满足资本补充的需要外,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建立现代商业银行体制、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一旦成为上市银行,有助于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经营更加规范。

最后在总结下:

一、近年来,IPO审核越发严格,银行的盈利能力及规模更符合IPO要求,所以中小型银行上市比较容易。

二、中小型银行有民间资金参与入股,“民间资本”最上市套现有着非常强烈的欲望!

三、资产证券化进程是大部分公司的目标,包括银行。

四、A股市场中,中小型银行由于体量较小,更易受到资金追捧。


私募投研老陈


首先银行是个特殊行业,是重资产和资本消耗性机构,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规定,每做一笔业务就要对应从股本里面计提一定的风险资本,有多少钱才能办多少事,股本有多少就只能做多大体量的业务,中小银行体量都是总资产规模在5000亿以下的机构,对资本的渴求是显而易见的,想冲击国内银行圈万亿俱乐部,上市补充资本是一条捷径。

其次国内的银行基本都是脱胎于当地政府原有的机构,与当地政府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基本所有的中小银行都有国资背景,在人事,激励机制等方面都有掣肘,不那么市场化,上市以后就是公众公司,公司治理结构要规范,受原先政府等的影响将大大减弱,尤其是农商行更明显,机构的运作更加独立和市场化。

第三中小银行在改制的过程中,引入了很多民间资本或者其他区域的国有资本,这些资本都是要顺利退出的,而不是当初看着每年拿点分红才入的股,一般政府在改制时对这些资本也有承诺,上市是最好的退出方式了,包括改制时农商行的持股员工也都有同样的想法。

第四品牌宣传,上市对一家中小银行知名度的提升是巨大的,无论是对百姓宣传还是对监管争取更多资源倾斜,都有利。

上市也会给中小银行几个方面带来很大压力,但是毕竟上市的诱惑还是足够大。


快乐的李小飞刀


不只是银行,所有企业都想上市,都一样,通过证券融资拿到资金扩张,运作,壮大公司,同时能扩大公司的品牌,投资,影响力!



狙击手fwq


上市圈的钱不用还,白得,有钱拿又不用负责何乐而不为,傻子都知道。


虎吹他爹是藏吹


不光是小银行,哪个不想上市?哪一天有毛病的企业不敢上市,股市才会真正的好。


辰龙192


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不是说上市是解决骗局的做好办法吗?



不止银行,中国是有条件的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至于为什么?大家都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