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发生通胀,工资却没有变化,意味着什么?

石头1过河


其实中国现在已经是通货膨胀了,通货膨胀简单点说就是你的钱越来越不值钱(在你不采取任何保值方式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也意味着物价会持续上涨,如果你工资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今年100能买的起1斤肉,过几年说不定你100已经买不起了,所以如果工资目前保持不变,一定要多理财,至少要让目前说钱不算增值,至少要保值。


淡渺尘


通胀是现阶段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全世界都普遍存在货币超发的情况,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通货膨胀。最近中国发布25万亿的基建投资,巨量的资本涌入市场一定会加剧通胀。工资没有涨的情况下,物价会伴随通胀上涨,个人的购买力就会降低。个人生活水平与之前相比会下降。

那么我们如何应对通胀?

可以从3个方面入手。

1、投资优良资产。一般来说在通胀的背景下,资产的价格会水涨船高,因此投资优良的资产可以有效地应对通胀。

2、工资没有涨的情况,可以通过发展副业来提高收入。例如自媒体就是很好的一个方式。

3、适度消费。通胀的情况下,物价会相应上涨,如果进行合理消费就会增加开支。


书海淘金


您好,我是漂泊的小葛,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如果发生通货膨胀,工资没有变化,意味着什么?

首先,意味着人民币贬值了,购买力下降,原先买一颗白菜5元,现在可能需要10元,进而导致我们的生活水准下降,大家到时候就需要为吃喝拉撒而发愁了,毕竟民以食为天。

其次,意味着我们没有多余的钱来消费了, 例如外出旅游,看电影,KTV,第三产业的服务行业也会萧条,会导致社会工作岗位减少 ,社会失业率的增加。

最后,其实我们现在的通货膨胀一直存在,只是比较缓慢,短时间是没有发觉,可以拉长时间来看,大家可以想想十年前100块钱的购买力,和现在对比一下就知道了,2008年我刚刚毕业的时候,那时候1块钱可以买4个带肉的小笼包,现在都至少1块钱一个了。

通货膨胀导致的问题也在慢慢的暴露出来,也是比较尖锐的一个社会问题,希望国家可以重视,带领大家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漂泊的小葛


我国在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曾经有很严重的通胀,当时是因为少部分人先富起来后对“三大件”(电视、冰箱、洗衣机)的需求激增,带动了自行车、缝纫机等结婚必备品的消费。在改革开放初期,少数暴发户的激进消费观给很多没富起来的其实是一种压力。

绝大部分人是靠工资生活的,衣食住行,买房养娃,靠的就是工资。对于普通人来说,工资停步不前,却发生通胀,资产涨,物价上涨,房价暴涨,最后苦的是最基层的人群。

首先,意味着人民币贬值了,购买力下降,原先买一颗白菜5元,现在可能需要10元,进而导致我们的生活水准下降,大家到时候就需要为吃喝拉撒而发愁了,毕竟民以食为天。

其次,意味着我们没有多余的钱来消费了, 例如外出旅游,看电影,KTV,第三产业的服务行业也会萧条,会导致社会工作岗位减少 ,社会失业率的增加。

财智成功曾经说过,获得财富的能力取决于资源变现的能力。这一规则既可适用于普通人,也可以适用于一家企业乃至一个经济体。

通货膨胀源自于各国央行,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印刷”出来的新货币滚滚流入金融体系。



松风竹羽


M2已经突破200万亿,购买力越来越低,10年前的1万,抵现在的15万的购买力,你的工资不变,意味着你的生活质量双倍的下降,不过无论怎么样都需要去理财,去抵消通货膨胀,不然手里的钱购买力会越来越少,不多少,一定要去理财,国家对基本工资也有上调的政策!但远远不上通货膨胀


明灯照股



通胀在现实生活中一直存在,只是在温和的通胀里,我们感觉不是很敏感。因此,要解释这个话题,先与和尚一起看一段经济活动逻辑的演变,就一目了然了:

在社会货币量和CPI一定的市场环境下,在2009年发行地方债500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A公司中标高速公路建设,2010年A公司完工此工程,当年公司效益增长500%,A公司不同层级员工都加工资40%。水泥和钢材行业效益也大增,员工也增加工资30%。然后,A公司及水泥和钢材行业的员工有了积蓄,都去买房买车,开发商及售楼部人员都取得较好收入,还有汽车制造行业和4S店员工也取得较好收入。2011年,A公司追加投资,向银行贷款50亿元,B开发商向银行贷款100亿,都用于房地产开发,加速推盘,进一步取得较好收入……这几个行业的员工消费能力大大提升,并逐步外溢扩散到其他消费领域或传导到其他行业。



我们将上述经济活动和货币增量流通扩大到整个经济体就会得到以下信息

1、货币增量运动,首先是从有需求的行业企业或经济领域的信贷投放开始,然后通过行业的相关性业务联动,增量信贷货币逐步进入实体。也就是说,增量的货币流动是不均衡,受益的行业、企业及员工有先后顺序。

2、有利可图的行业或者受政策倾斜鼓励的行业企业,通常是货币增量流向的方向。聚集较多资本的经营资产,就会获得较好的收益回报,并且会触发资产价格上升。在竞争市场资源的过程中,体现的就是“资本流向哪里,哪里就会繁荣”的资本特性,在经济交易活动相互渗透后,整个经济体的资产价格跟随上涨,从而传导到日常生活的消费各领域,最明显信号就是CPI上涨。

3、由于新增货币量流动不均衡,最先受益的行业企业得到了较好的回报,其员工的收入当然也会上涨。注意,相对整个经济体,这只是部分员工收入上涨,而其他行业企业和员工,因传导需要一个较长过程。

当社会主流资产价格上涨时,大部分行业和其员工并没有得到好处,造成了通胀情况下,多数人(特别是底层百姓)的工资并没有上涨的经济现象。当然最后会普及到各领域及员工收入,表现的是最迟和收入上涨最小,不及资产价格上涨幅度和速度。



4、资产回报比较好的领域,也是人们最擅于追加资本投入的地方,较多的人通过银行信贷增量,去买房、去投资股票等经济活动,获取高额回报,最终影响了许多人的消费活跃上升,从而促进消费品价格弹性变大。可以看到,你的工资没有上涨,可是有相当多的人拥有金融属性的资产,他们通过资产的较好回报,影响到了消费价格抬升。而相当多的工薪阶层或农民工,到最后工资虽有小涨,也只能被动接受社会需求层次的变化。

综上,通胀最终表现的就是——财富再分配是一种不公平经济现象。正所谓“有钱的人更有钱,没钱的人还是没钱。”只有那些不拥有资产收益的人,才会感到“什么都涨,就是工资不涨”的慨叹。

💕谢谢阅读!


野马和尚


如果发生严重的通胀,而社会的工资却没有变化,那么这个大概率就是经济学上说的滞胀现象!这种现象描述的是经济增速停止或大大放缓,但是通胀水平却越来越高,这种经济现象的产生一般是因为经济低迷,而采取了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这些货币政策却没能让经济走出泥潭,反而带来了很重的通货膨胀。

1、经济低迷时的财政政策

我们的经济政策有很多,但是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一个是财政政策,一个是货币政策,一个是产业政策,这三个政策是相互配合的,我们经常会听到积极的财政政策,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国家要扩大赤字,民营资本不愿意花钱投资,那么就由国家来花钱,国家一般花钱都是用在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上面。

比如2008年的四万亿基建投资就是典型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措施,当然也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比如当时建设的高铁现在成为了我们国家的一张名片,也成为我们今天最重要的出行交通之一,大大的缩短了我们出行的时间,提高了出行效率,比如北京到上海的高铁最短四个半小时,而未来将进一步缩短至三个小时。

这大大增加了城市之间的联动性,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包括当时在4G方面的巨大投资,这个才有了后面我们国家4G网络畅通全国的现实,互联网产业也才会有了后面的蓬勃发展。而这一次又将进行一轮的基建投资,但是这次不仅仅是以前的道路桥梁等基建,还有5G网络、大数据中心、物联网、特高压等等,这些都是未来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建好了,我们在未来的经济角逐中就能抢占先机,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够不落下风。

而在当下,这些投资也会带来大量的就业,又能吸引民间的资本进行投资,带动社会的消费,拉动经济发展,帮助经济走出当前的困境!

2、财政政策还需要货币政策的配合

那么这么多的投资,钱从哪里来?没错,这个时候就需要货币政策 的配合,没有货币政策的配合,那么积极的财政政策也是无源之水、无米之炊!但是货币政策的度很关键,如果力度不够,那么就无法发挥财政政策的效果!

相反的,如果货币政策的力度太强,那么虽然财政政策是能够很好的实施,但是难免会带来流动性过剩,而导致资产价格大幅上涨,带来了通货膨胀。2009年之后被诟病的也是这一点,其实当年的四万亿是非常及时和准确的措施,如果没有这项政策,那么我们的经济最终会怎样真的难以预料。

但是遗憾的就是当年货币政策力度过大,2009年M2的增速高达28%,这个速度太高了,历史新高,这个就造成了当时房价暴力反弹,复苏了经济也推高了房价,这个才是被诟病的原因。不过好在之后就通过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把这些多余的资金都收回去了。否则负面的影响还要大得多。

在2011年低的时候当时把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了21.5%的历史高点,而金融危机时的存款准备金率是14%,这个提高的幅度是非常大的。

我们知道的在2019年1月4日央行降准1%,这个力度是挺大的,当时就把下跌的股市一下子就拉上来了,而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当年连续多次上调准备金率,每次都是0.5个百分点。

所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配合是很重要的,这次可以看得出央行是很谨慎的,对货币政策都是小心翼翼的微调。


壹号股权


通货膨胀,和20年前相比,现在的后果可能要严重的多。一般意义上,对于民众来说就是购买力下降,100块钱从买7斤猪肉到只够2斤半猪肉,这个是正在发生的事,所以说已经出现通货膨胀——不要以各种数据各种理论来掩饰这点。

通胀时期工资不涨,只能说恭喜你,至少你还可以有工资拿。事实上,在高通胀情况下,对一般企业也是一个考验,不是说通胀时期钱多货少就好赚钱了,各种成本也是一样上涨的,以前一个产品卖100块可以挣10块钱,现在同样一个产品卖300块也是挣10块钱。资本都是贪婪的,逐利的,现在社会最赚钱最保值的行业和生意都不是那些传统的生产型企业,而这些企业要在大环境下实现保值增值,就必须将资金向跑得过通胀的行业靠近,相应的自身企业的生产就变得有些鸡肋了,同样这些企业的员工也只能自求多福了。


假装自己很闲


意味着你购买力下降。

去年花100块能买到的东西,现在你得需要120去买,你自己想把。

等于你去年5000的工资,现在还拿5000的话,只相当于去年的4166。无形中等于降低了工资。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买房,买黄金这类硬通货的原因,因为它们可以保值增值。

供参考。


钱哥说钱的故事


意味着你的消费能力下降了。

本来撩妹下馆子,K歌很顺畅,现在你不得不减少次数了。

猪肉再贵你能不吃?不可能,所以你不会少吃猪肉,你会少吃海鲜。

你首先放弃的是奢侈品购买,不买或者少买。

其次旅游的次数下降,因为旅游不是必需品,对于喜欢旅游的人,住汉庭吧,汉庭也不便宜了,尼玛😠

最后你会努力让工资有变化,你会想到跳槽,你会想到炒股票。

意味着你不想把钱存银行,攒够了娶媳妇,你永远也攒不够,媳妇的价格每天在飙升。

所以你会想到,去寻找更好的回报!

而对于没有能力改变工资的人,那就改变自己吧。少吃少喝少泡妞,日子也就跟以前差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