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會對孩子好?只要你這樣做就對了

在諮詢室裡,每天都上演著人世間的悲歡離合,有些人因要不要離婚而來,有些人即使已經離婚了很多年了,形式上雖然已經分開了,但彼此之間的糾結依然使他們共同坐在了諮詢室裡,這個糾結可能是“怨恨”,更多的是“孩子”。

陽陽是一個14歲的孩子,媽媽帶他來到諮詢室的時候,是因為被學校通知為有嚴重的品行障礙,需要心理輔導。

據瞭解,這個男孩在學校裡經常會逃課,經常仗著自己人高馬大欺負同學,甚至還虐殺自己小區裡的流浪貓和流浪狗。顯然這就是大家眼中的典型的壞孩子。

媽媽在介紹孩子的這種情況的時候,表達了對孩子又心疼又擔心又害怕又厭惡。

我敏感的問她:“我很少聽到媽媽會用厭惡這個詞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對於母親來說是很不容易才會厭惡自己的孩子的。你兒子做什麼的時候你會感到厭惡,從什麼時候開始你就開始厭惡呢?”

離婚會對孩子好?只要你這樣做就對了


這位媽媽聽到這句話後,就開始流淚。

她說,其實她當初就不應該把這個孩子生下來,結果生下來以後就離了婚,這個孩子又沒有了爸爸。所以對兒子的感覺是非常複雜的,有很多的憤怒,也有很多的內疚,又有很多的心痛,在這樣混合的情緒下,她把這個孩子養大了,直到這幾年她發現這個孩子和他的爸爸越來越像,煩躁易怒,一言不合就動手。

於是,在原來婚姻裡的那些舊恨又被翻了出來,母子關係也跌入了冰點。

當我再問到這個孩子與父親的關係後,媽媽瞬間轉為憤怒的樣子,向我歷數了孩子爸爸的種種罪行,從最開始結婚就是因為酒後失身不堪壓力而嫁給這個不愛的男人,到婚後男人不求上進無法給家庭穩定的支持,到她生下孩子毅然離婚後他的迅速閃婚,10多年前的事情仍然歷數家珍般的吐出,整個諮詢室裡被她的怨氣填滿。

而在這整個過程中,兒子麻木的坐著,就好像這些話他已經可以倒背如流,卻又豪不在意。

顯然從媽媽的毫無顧忌,到孩子的麻木不仁,可見孩子在十幾年的成長過程當中,一直浸淫在母親對父親的怨恨之中。

孩子一直在這樣的氛圍中長大,要承接母親的情緒,同時也一直無法再見到自己的父親,慢慢的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

我說這個案例並不是單純把孩子的問題歸咎於母親,而是因為像這樣離異家庭的孩子出現問題的概率得確會比較高,而離異這個行為本身,並不會導致孩子出現問題。

因為對於孩子來說,他的成長需要的是“好”的關係,而不僅僅是“有”的關係,所以如果他父母原來的婚姻狀況非常的糟糕,那離開一段壞的關係對於這個孩子來說是件好事,但是問題是離開了一段壞的關係,仍然讓這個孩子生長在壞的關係裡,那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場災難。

而這也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離婚對孩子不好”的真正問題所在。

離婚會對孩子好?只要你這樣做就對了


離婚沒離乾淨,最遭殃的是孩子

可以說,夫妻離婚沒離乾淨,是造成離異家庭孩子出狀況最高發的原因了。當然這個不夠乾淨並不是指雙方在法律上、財產上的不清楚,它是指雙方在這段婚姻結束以後,因為這段婚姻帶給彼此的傷害仍然在他們的生活和情緒上產生著持續的影響,說的簡單點,就是婚離了,但是雙方都沒有好聚好散。

就比如說一方或者是雙方在離婚以後,仍然在心裡充滿了對對方的怨恨、委屈,可能還有一方有不捨,種種複雜的情緒。離婚一方對另外一方或者雙方彼此,都沒有整理好自己的負性情緒,而讓影響仍然在彼此的生活中延續,最典型的就是對孩子的影響,這就是指離婚沒有離乾淨的狀況。

小到老百姓大到明星,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娛樂圈裡的明星在離婚後仍然和平相處的傍樣,當屬李亞鵬和王菲。

但離婚離不乾淨的負面例子就太多了,近到最近暴出醜聞的李小璐,遠到黃奕和前夫的撕B大戰,還有最近新加入這支隊伍的商屆明星李國慶和俞渝。我們能從他們彼此糾纏和怨懟的怒氣中,看到兩個沒長大的孩子在街上打架,完全不顧自己和對方的尊嚴,拼命的在網絡上恨不得把對方脫的一絲不掛。

像這種典型的不分場合,毫無理智的只顧自己情緒發洩的一種方式,就是指這個人的情緒和理智是分不開的,那也就是說這樣的夫妻,他們本身自我分化的功能就是比較低的。

離婚會對孩子好?只要你這樣做就對了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成熟度和他的自我分化程度是有關的,而往往在生活當中兩個自我分化程度差不多的人才容易結成夫妻。

旦凡是這夫妻當中有一個人的自我分化程度稍微高一點,那這個結果都不可能是互相撕起來。因為那個自我分化程度高的人會想:雖然我現在很憤怒,但是如果我用你對我的方式去對待你,那對我是沒有任何好處的,所以與其這樣,我給大家留一點面子,就清清爽爽乾乾淨 淨的分手。

只有自我分化程度特別低的人,一方面恨這個人不想見到這個人,但另一方面又有很多的憤怒和攻擊,去指責對方。換句話說,就是他總是用各種情緒去跟眼前的這個人產生糾纏。在這樣情緒影響下的孩子,就首當其衝成為了他們婚姻的祭奠。

因為他從小就聽到,父母雙方在自己面前攻擊對方的話。而每個孩子都是內心裡無限忠誠於自己的父母的,所以他的內在就會發生很多分裂的狀況,他內在分裂的衝突無法得到整合,就可能外化成外在的種種衝突。

怎樣的離婚,會給孩子造成怎樣的傷害?

理想當中的離婚,當然是兩個人離婚後仍然像朋友一樣,彼此祝福,也能繼續承提撫養孩子的義務。

但現實中,很多情況是有一方或者雙方對彼此多多少少產生了一些情緒,但是如果夫妻兩個人分化程度都比較高,他們能分清楚我的情緒是對對方的,而不是對對孩子的,他們能把自己的對孩子的情緒和對對方的情緒分開來,並且能把情緒和理智分開來。

他們可能會呈現的一種狀態是:雖然我們兩個人還有有一些對對方的怨言,但是在一些需要我們去合作的事情上,我們還是能夠就事論事的去討論和合作的。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是比較少的。

最糟糕的是兩個人成為暴躁的敵人,而且這兩個人充滿了仇恨和憤怒,並且讓憤怒毫無節制的間接的發洩在孩子身上,或者說離了婚以後因為迫不得已經常見到對方,說不到兩句就開始彼此攻擊。這樣的離異,顯然會讓孩子內在充滿了衝突。

甚至比這更糟糕的是,兩個人無法忍受見到對方,會出現一種完全把對方屏蔽的方式,相當於是對方在自己的生活裡面消融掉了。

很有可能出現一種情況是,獲得孩子撫養權的一方,要麼遠走高飛,要麼在情感上和地域上和另外一方完全的隔離,另外一方就永遠沒有機會見到這個孩子;甚至另外一方把對對方的恨,轉嫁到孩子身上,他們永遠再也不想見這個孩子。

這種孩子是最容易感覺到被拋棄的,最容易以後長大以後發展出邊緣性人格障礙和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以上幾個不同層級的離婚,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是由小到大的。


離婚會對孩子好?只要你這樣做就對了


所以怎樣的離婚會對孩子好呢?


就是你們雙方都不把過多的精力放在過去痛苦的回憶上,否則,你就忽視了當下生活的可能性。人生已經有很多的痛苦了,我們不要揹負著那些痛苦前行,當我面對著我的前任,只是感覺我認識他,但我不愛他,也不恨他,我只是尊重他是孩子的另一位血親,僅此而已。

當你帶著積極的目光去看到三年後五年後的自己,你去把自己成長為那個更積極的自己以後,你積極的力量也會影響到你的孩子。你的離婚不會成為孩子的負擔,也不會成為孩子的痛苦的開始,而孩子會因為你的選擇成長的更好。

離婚會對孩子好?只要你這樣做就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