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熱下寒的體質,來學學怎麼好好愛自己

現在上熱下寒的體質之人比較多,到周濤主任門診的小朋友和成人也有一部分是這樣體質,冰火兩重天的感覺您一定是受夠了吧!我們今天就來聊聊,上熱下寒的體質,如何好好愛自己?

上熱下寒的體質,來學學怎麼好好愛自己

我們暫且來先找找原因:其實大多數人是因為生活習慣造成的。

我們的一天狀態

身體上部狀態:

每天很忙,大事小事都操心,大腦在飛速旋轉,身體的各種氣血能量都往上走,供應身體上部——大腦的需求。

身體下部狀態:

久坐不動,靜如死水。

身體中部狀態:

各種肥甘厚膩的美食進入身體中部——脾胃,吃完後又坐著刷手機,很多美食消化不了,堵在中間。

造成身體格局:

上部的火下不來,中間又堵住了,下部的水又上不去,就感覺自己又怕冷有怕熱,寒熱都受不了,稍微進補就上火燥熱。

上熱下寒的體質,來學學怎麼好好愛自己

上熱下寒症狀

上熱的症狀:牙痛、口腔潰瘍、口臭、面紅油膩、煩躁、痤瘡、失眠、目赤等。

下寒的症狀:大便不成形、尿頻、宮寒痛經、手腳冰冷、小腹冷痛、慢性腹痛腹瀉。

我們人體的健康運作方式:

上焦的心火往下走,溫暖下焦腎水;下焦的腎水往上走,冷卻上焦的心火,中焦脾胃起到交通樞紐作用,這樣人體一派和氣,寒熱均衡。

當我們很清楚問題的根源的時候,那麼解決關鍵——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配合輔助的中醫調理!

幾個小方法,可以用於日常給身體來一次“加強版”訓練,讓上下寒熱交流。

引火歸元 ——調呼靜坐法

我們的毛病之一,就是大腦想太多了,能量都沒有機會往下走,那麼靜坐就是一個“加強版”特訓,把能量往下走。

靜坐方法

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身體正直坐好,雙腿自然下垂,心無雜念,慢慢吸氣,慢慢呼氣。呼氣時想著你的兩個膝蓋,感到體內有股熱量慢慢向下移動,這樣持續十來分鐘後,如果關節有寒氣的人,可能會感覺關節處有一股涼氣往外走。

這是什麼原理呢?

這是通過調整呼吸,通過肺的斂降,將人體的心火向下引導,用自身的熱來驅散自身的寒。動作雖簡單,既驅散下焦的寒,又通過火的下移,補養了虧虛的腎陽,腎陽不虧虛了,下焦自然就不寒了,心火不旺,人心態就會好轉,遇事冷靜沉著,能夠化險為夷。

引火歸元法——金雞獨立

如果你此時心煩氣躁,無法靜坐,那麼就選擇金雞獨立,是利用人體的姿勢,給人體做一次“加強版”特訓,讓上下隔絕的寒熱對流起來。

做法:

一隻腳站立,另一隻腳抬起,雙手自然下垂,雙目輕閉,站立5分鐘左右,一腳站畢,換另一隻腳,每天兩次即可。

為什麼能促進人體寒熱對流?

一隻腳站立時人體容易出現不平衡,這就逼迫人的思想集中到小腿和腳的部位,為了保持“金雞獨立”的姿勢,人體的能量會向下轉移,心火就能下交於腎水,最終達到人體寒熱對流。

▲裡面有動作要領講解!

以上兩個比較適合懶人,對於稍微有點閒情逸致愛自己的人,就可以每天抽空打“八段錦”,如果你覺得一套做下來有點花時間,那麼重點做“搖頭擺尾去心火”和“兩手攀足固腎腰”兩式,這一條功法其實非常簡單,連沒有任何運動細胞的人都可以做很好,堅持一段時間後,會感覺每次做完,全身通暢,一天感覺精力滿滿,不信試試看。

中焦是關鍵

最後,我們還有記得解決中焦問題,因為是上焦和下焦的交通樞紐,中焦不通,上下寒熱依舊無法對流。

中焦最大的兩個問題“堵和寒虛”,可以艾灸、推拿、食療來護理。

疏通中焦最簡單有用,又舒服的方法就是推腹法,能夠幫助把中焦疏通,上焦的火可以順利下達,下焦的水可以上承到心火。

對於脾陽虛來說,溫陽脾胃可以選擇6克左右乾薑紅棗來泡茶喝,如果有溼氣,可以加點蒼朮或白朮來健脾燥熱。


上熱下寒的體質,來學學怎麼好好愛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