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之下,能源、勞動、知識產權、海商四大專業領域如何破局?

作者 / 吳夢奇 毛姍姍

來源 / 智合

危機之下,能源、勞動、知識產權、海商四大專業領域如何破局?

本文中受訪的四位主任分別來自專注於能源環境領域的陽光時代、專注於勞動法業務的江三角、專注於知識產權業務的鑄成以及專注於航空與海商海事的凱榮,這四家律所均在各自的專業領域登榜錢伯斯。

疫情給這些專業所的業務帶來了哪些影響?它們所擅長的業務領域,未來又會出現怎樣的機遇?幾位專業所主任們對於業務方向的思考,或許能給你啟發。

危機之下,能源、勞動、知識產權、海商四大專業領域如何破局?

作為一家專注於能源環境領域的“百人億元”所,陽光時代的客戶集中於大型基建類的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本次疫情對它們影響頗大:一方面,由於恐慌情緒在全球範圍蔓延,一些順應“走出去”戰略的優秀客戶在國外的項目遭到取消;另一方面,疫情下大量合同履行問題、不可抗力條款是否適用的問題產生新的爭議,也因復工問題難以快速解決會造成延期。

油氣行業是疫情中受衝擊較大的行業之一,陽光時代服務的部分該行業用戶甚至因衝擊而開始跨界進行蔬菜零售等其他經營活動。“這是客戶們轉型並尋找突圍之路的一種嘗試,也向我們昭示著業態正在發生變化這一現實。”陳臻說。

受客戶需求的變化與法檢機構的政策影響,陽光時代近期相當一部分業務接近停擺,律師們除了應對一些法律諮詢外,將更多時間投入到了知識管理與業務走向研判當中。

在陳臻看來,疫情之後的能源環境業務格局的變動必然會帶來一些新的發展機遇:由於各地PPP工程的一些問題需要處理,環保工程、民生工程等基礎設施方面的法律服務將會迎來較大的發展;企業會更關注風險防控,安全事故的應對、風險的應急管理可能會得到更廣泛的應用,而在基礎設施領域耕耘已久的陽光時代在這方面經驗豐富;此外,未來的國企混改市場前景良好,也將成為陽光時代的一個重點抓手。

陳臻經常和所裡的律師們強調“法律產品的生命週期”概念。在她看來,不斷根據市場變化來調整自己的產品,才是當下律所生命力的來源。“對於律所而言,疫後的關鍵詞不應該也不可能是‘恢復’,而是‘要趕緊轉彎’。”她說。

對於陽光時代而言,因為基礎設施業務轉向環保、民生工程,陽光時代考慮對所內工程、環保、訴訟業務團隊進一步融合調整,這對其他律所的能源環境業務團隊也有一定的啟示意義——及時調整變向,也許能夠在新的細分領域找到突破業務低迷現狀的契機。

危機之下,能源、勞動、知識產權、海商四大專業領域如何破局?

危機是一枚硬幣,有的業務領域遭受重創,有的業務領域卻迎來增長。在陸敬波看來,勞動法是一個“全週期”的行業:經濟形勢好,企業擴張招人,勞動法業務形勢良好;經濟形勢不好,勞動爭議增多,也需要勞動法律師。因此,對於堅持勞動法為根本、合規與公司治理為輔的“一體兩翼”業務架構的江三角而言,發展機遇也潛藏在危機之中。

2008年的金融危機來臨時,恰逢《勞動合同法》誕生,勞動法律服務需求迎來了一波爆炸式的增長。江三角抓住了這一難得的歷史機遇,實現了連續3年的快速增長。

也因為金融危機中的應對經驗,當新冠疫情到來,陸敬波胸有成竹,看見了疫情中並存的挑戰與機遇:

一方面,疫情對金融、汽車、酒店等行業的衝擊較大,使客戶的支付能力相對下降,影響了律所創收,對於江三角而言,年前確定的一些人力資源合規、內訓項目等服務也受到了一些影響,這是挑戰;

另一方面,企業的法律服務意向由合規轉變為靈活用工、復工支付、勞動爭議解決等方面,加上國家出臺的各項新政繁多且複雜,需要律師進行解讀,因此勞動法律師們很可能會在3、4、5月迎來勞動爭議案件的爆發式增長,這是機遇。

“整體而言,未來我們的業務一定是有增有減,但增多減少。”陸敬波表示。在提供常規法律服務的同時,江三角圍繞降本增效的目的,進行了一系列法律方案的設計,光在勞動法領域就開發了近10個全新的法律服務產品。

而對於未來勞動法領域的變化,陸敬波從疫情的風浪中看到了客戶的兩級分化:大型企業與中小企業在危機中的支付能力拉開了差距,28現象將更加明顯,定位精準、能夠抓住機遇的勞動法律師們,將會在未來的競爭中獲得先機。

危機之下,能源、勞動、知識產權、海商四大專業領域如何破局?

疫情的衝擊是全面的,各個領域的經濟正常運行和發展都受到了一定影響,知識產權法律服務領域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客戶經營受限必然會影響到整個知識產權服務領域的總需求,知識產權局、法院等機關無法正常運轉也會造成知識產權領域爭議解決的停滯。

對於主打涉外知識產權的鑄成而言,由於主要客戶集中在尚未受較大影響的歐美和國內頂尖高科技企業,P類(申請與策略)業務方面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但從業務類型上看,整個知識產權行業的E類業務(維權與訴訟)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波及,涉及爭議解決的知識產權業務短期之內受限較大。

對於疫情之後的業務調整,司義夏思考已久:考慮到2020可預見的E類業務下行風險,鑄成計劃針對性採取一系列舉措。

第一,挖掘現有客戶的服務需求,鑄成計劃通過E類人員加大開發力度、P類人員有意識報送線索的聯動,進行業務的深度挖掘;

第二,在業務開展上全面、深入,提出更有建設性的方案,從橫向、縱向兩方面下手,保障權利保護策略的周延與全面,不僅要調整策略拿回判決,更要提前設計解決方案,確保客戶回款;

第三、採取半風險代理等更加靈活的合作方式,降低前期費用,減少客戶壓力。

此外,疫情中體現出的知識產權界不可逆的技術推進趨勢,也是知識產權律師們需要思考、調整、適應的一個方向。在業務受限時,更好地藉助技術手段,滿足客戶需求,提升服務效果,會是實現業務突破的良方之一。

危機之下,能源、勞動、知識產權、海商四大專業領域如何破局?

在疫情來襲、社會活動銳減的局面下,實體企業無疑是相對受衝擊較大的對象。凱榮所服務的航空、海商海事領域客戶也逃不過這輪衝擊:部分勞動密集型生產企業如造船廠由於工期延遲,產生了很多勞務、合同糾紛;很多國際物流公司在中美貿易戰後尚未恢復,又遭新冠肺炎雙重打擊,雪上加霜,不得不裁員;為外國航空公司申請的運營事務、年前代理的仲裁案件也都因疫情延遲。

糾紛產生,疫情平復尚需時日,有案難做;客戶經濟緊張,收費受到影響。這是如凱榮等律所面臨的共同問題。但作為一家業務結構相對均衡的專業律所,凱榮扛住了疫情帶來的這波衝擊。“國內業務受影響較大,但國外的業務相對沒有受到太大波及。”金玉來說。

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凱榮這種業務互補能力體現得更為明顯。國外金融業務銳減,便通過國內業務中和調整;訴訟與非訴業務齊頭並進,確保能夠風險對沖。

主動挖掘主業的延伸服務是金玉來一貫堅持的理念:新冠疫情發生時,金玉來就從國家、上海市等層面出臺的一系列政策、規定中,預感到了大量勞動糾紛的產生,因此及時拓展了勞動爭議等相關業務,通過對業務潛力的挖掘,在維繫老客戶的同時,也吸引了一批新的客戶。

在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業務需求的同時,金玉來也對疫情後的發展抱有更多期待與信心:對於航空、海商海事等法律服務領域,通過調整辦公方式和收費模式固然能夠一定程度抵消疫情影響,且輿情致使的糾紛中會產生相當一部分業務機會,但當疫情消退、社會秩序趨於平穩時,經濟活動的活躍仍然會創造出更強烈、更豐富的法律服務需求。經濟形勢的好壞與法律業務的多少成正相關,對於大多數法律服務領域而言,這都是不變的真理。

危機之下,能源、勞動、知識產權、海商四大專業領域如何破局?

從業務維度,疫情對於能源環境、海商海事、知識產權三大領域業務的開展都有直接影響,所幸作為專業所,本身均有訴訟和非訴的板塊,因此同樣有相應的風險對沖。與此同時,每個專業領域均有新的業務機會。例如“新基建”在國家政策的指引下,又給工程律師們帶來新的利好消息;知識產權維權與訴訟業務受到影響但現在依然是做申請和優化內部知識產權管理的好時機,如何抓住本次機遇為客戶做好品牌保護乃至營銷是知識產權律師們可以深挖的議題。

航運空運確實受疫情影響較大,但由此而來的原有客戶的勞動法業務亦是一塊可以開拓的領域。而對於以勞動法業務領域為核心的江三角而言,更是在本次危機中牢牢抓住機會,逆勢而上。

深挖客戶需求,尋求新業務,加深對行業形勢的分析與研判,這不僅是這些專業律所的共同選擇,亦是每家律所需要思考的命題。

危機之下,能源、勞動、知識產權、海商四大專業領域如何破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