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道兒時的菜,證明小時候家裡窮,你會說什麼?

煙臺Pang子


我是一名85後,在我小時候,在90年代的小縣城,父母都是工人,家庭條件也是一般,要問兒時的菜,我記不太清了,在我很小的時候很少見到零食,父母也很少給我買,偶爾給我買上一包蔥油餅乾讓我帶著去上學就開心的不得了,窮到揭不開鍋倒是沒有,只是爸爸長期在外地工作,媽媽工資一個月就幾十塊錢,一些比較貴的東西很少給我買,但是各種青菜還是經常吃的,老媽也會經常換著花樣給我做我愛吃的菜,那個時候最喜歡吃炸薯條、炸地瓜條、炸山藥。這些就是我平時的解饞零食。

我父母說他們小時候那個70年代家裡是真的窮,經常聽我父母和長輩們給我講他們那個年代窮,感慨我這個80後生在非常幸福年代,他們自己說起來很心酸,但是我小時候聽起來就覺得特別有意思。我媽說在她小時候,到了過年才能吃上一次豬肉,還要姥爺託關係才能買到比較肥的豬肉,自己在家煉上一點油,用來炒菜,平時連油都吃不到,菜只能幹炒或水煮,饞的時候會偷偷蘸點豬肉抿到嘴裡,覺得特別幸福,我爸媽到現在都不吃玉米麵窩頭,說小時候吃傷了,拉嗓子,看到窩頭就想吐。我婆婆是小時候粉皮吃傷了,現在粉皮看都不看一眼。

我跟老媽說,反正自己家裡都餵雞,饞了炒個雞蛋不行嗎?老媽白了我一眼,說“你說的倒輕鬆,我們姊妹五個,等著家裡的雞下了蛋,就去換個本子,換支鉛筆,換塊橡皮,誰捨得自己吃!”

老媽還是她小時候都不知道糖什麼滋味,因為姥爺一直在外地當兵,偶爾去上海出差的時候會帶回來一些餅乾和糖,老媽說吃到的時候特別特別幸福,那個味道一輩子都忘不了。

說了這麼多,也不知道跑題沒有,因為我只記得我吃不起的東西,父母卻有著吃到想吐的東西,也有最渴望的東西。

我是江一魚,用心做好每一篇問答,與你分享更多的烹飪技巧和美食知識,喜歡我的分享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來關注我,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點贊、轉發、收藏,謝謝大家的喜歡和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