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大智慧:修清静之心,行无为之事,人生从此顺风顺水

《道德经》大智慧:修清静之心,行无为之事,人生从此顺风顺水

​《道德经》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什么意思呢?

一种人理解,无为是就是什么都不做;还有一种人理解,无为就是顺势而为。

到底哪个是对的呢?

著名的职场混世大魔王曹参说:是的,无为就是什么都不做。下面请曹相国上场。

如果让阿信选《史记》里最讨厌的人,那么曹参一定位列榜首。其实司马迁也不那么喜欢曹参,比如他说: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功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参擅其名。

在司马迁看来,曹参之所以战绩斐然,是因为顶替了韩信的功劳。就这样职场老油条的人居然还被论功封侯了。

所以,曹参真是沽名钓誉之徒吗?

有个成语叫“萧规曹随”,萧何死后,曹参顶替。你没看错,这位大哥顶了“汉初三杰”里的两个人,你当真还觉得是运气吗?

这就好比有一天曹参躺床上玩手机,正觉腹饥时,突然一块馅饼砸曹参脑袋上了。第二天,曹参又在玩手机,突然一块馅饼又正中脑门,这也太巧了吧。

如果顶替韩信是运气好,那么顶替萧何也是运气吗?毕竟,陈平的段位可不在曹参之下,但有一点他不如曹参,陈平太勤快了。

想当年,曹参跟着韩信在外南征北战时,啥都听韩信的,因为他知道自己那点水平跟韩信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所以他当时的主要工作就是配合韩信的部署。你要知道,彼时的曹参可不是无名小卒,他可是右丞相,出道时间一点不比韩信晚,他居然心甘情愿当配角,你说这么做是对是错呢?

我认为是对的,说明曹参有自知之明,没有不懂装懂,乱抬杠,瞎指挥。曹参知道自己是刘邦嫡系,日后有了功劳少不了自己一份。所以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韩信累死累活的忙,而曹参什么也不做,坐享其成。

后来韩信死了,果然曹参成了最大受益者之一。

不公平是不是?韩信忙了老半天一切归零,曹参啥也不干却功德圆满,你说气人不?这其实就是有为和无为的区别,做事和顺势的区别。

《道德经》大智慧:修清静之心,行无为之事,人生从此顺风顺水

我们需要对曹参有合理的评价,他的不作为其实是顺应时势的。司马迁对他其实还有一句评价: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

老曹极力主张清净无为,这完全合于道家的学说。这里其实还有个背景,彼时刘邦已经死了,吕后和张良,包括萧何都提倡无为而治的理念。所以你会发现,刘家虽然上面斗的你死我活,但是对下面确实还是可以的。

领导都提倡无为了,曹参会不跟上?我估计每天上班的时候,曹参恨不得把“无为”两个字写脸上,事实上他的口号确实喊的震天响,但到底无为是什么意思呢?或许,那时候的曹参是真把“无为”理解成啥都不干。但是这不要紧,不懂可以学。在《史记》里交代了这么一个细节:(曹参)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

自己不懂没关系,找个懂的人学习。在学习上,曹参舍得花钱,注意“厚币”这个词,就意味着花了很多很多钱。世外高人盖公估计看在钱的份上,也告诉曹参“无为”的真谛:

“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

管理之道,贵在清静无为,然后让百姓们休养生息,自行安定。修清静之心,行无为之事。

曹参告诉我们,不懂就要学,学习永远是最高效的投资,而学习是要有成本的。

言归正传,曹参其实跟萧何的关系并不好,少不得被穿小鞋。但又如何呢?曹参正好清净自在,不争不抢,该吃吃该喝喝。为啥呢?因为他知道论资排辈也好,论能力也罢,迟早会轮到自己的。

更重要的是,他是真切的推行过“无为而治”且获得成功的人,他把齐国管理的井井有条,有口皆碑(曹参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

萧何知道这哥们是个“无为”份子,立场跟上面一样,便干脆做个顺水人情,点名曹参接任。所以当听说萧何辞职时,曹参便说:

终于轮到我上场了吧。

别人都以为他会大干一场。怎么可能,在曹参这里无为就有不作为的意思。自打他换了办公室打卡上班后,就开始吃喝玩乐,史料记载: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後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

“五魁首啊,别说正事。六六六啊,你输了,喝酒!”

这简直是素位尸餐,你说气人不气人?老板汉惠帝忍不住了,便质问曹参为什么不认真上班?

曹参说:是因为能力比不上萧何,所以不如都按萧何说的办好了。事实也是如此,他当了相国以后,除了领工资以外,啥都没干,全部抄萧何作业(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果然不愧是职场混世大魔王。曹参如此消极怠工,肯定会没啥业绩吧。

恰恰相反,司马迁说:然百姓离秦之酷後,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百姓遭受秦朝的酷政统治以后,曹参给予他们休养生息的时机,所以天下的人都称颂他的美德。

“我把我灌醉了,就没工夫折腾你们了。”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管理者喜欢指指点点,看起来很忙,但其实是在帮倒忙。

《道德经》大智慧:修清静之心,行无为之事,人生从此顺风顺水

阿城说过这么一段话:“无为而无不为”是道家的精髓,“无为”是讲在规律面前,只能无为,热铁别摸;可知道了规律,就能无不为,你可以用铲子,用夹子,总之你可以动热铁了,“无不为”。

可世间人一遇事就动心,就急不可耐的跃跃欲试,被“热铁”烫的人仰马翻。所谓清静就是心性恬静,不轻易被欲望支配。用老子的话说叫“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当达到极度虚空的境界,内心安然笃定,就能觉知世间万物生发之道,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至于无为,不是说不去动那“热铁”,而是洞察规律后,改用夹子去动热铁。今人多把无为理解为对万物发展不加干预,任其发展。其实,道家的无为,并非不求有所作为,只是指凡事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违反“天时、地性、人心”,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

一言以蔽之,便是:修清静之心,行无为之事,如此人生才会顺风顺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