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告狀一定不好嗎?分清有意義和無意義的告狀,幫助孩子成長

雯雯今天心情不大好,小臉耷拉著完全不似平日的神采飛揚,就連媽媽做了她最喜歡吃的糖醋排骨都沒能讓她開心起來。媽媽仔細詢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今天雯雯的同桌上課開小差,她覺得開小差不對就報告了老師,老師當場批評了同桌並表揚了雯雯。但是同學們都認為雯雯是個愛告狀的小朋友,都不跟她玩了,所以她才耷拉著小臉。

耐心聽了女兒的訴說後,媽媽首先表揚了她的行為,因為面對同桌開小差這件事,雯雯能報告老師說明她很有責任心。但是告狀到底對不對呢?家長在碰到這種情況時又應該怎麼處理呢?

孩子愛告狀一定不好嗎?分清有意義和無意義的告狀,幫助孩子成長


一、孩子愛告狀可能是出於什麼心理?

☞告狀是因為孩子真的受到了傷害

孩子的心理很脆弱,在受到外界傷害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尋求保護,這也是動物界的本能,就如同小嬰兒餓了會啼哭一樣。所以當孩子被別的孩子欺負了,他們就會採取告狀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告狀只是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

從生物學進化的角度來說,優勝劣汰是自然界最常規的法則,能引起他人對自己更多的關注就可以為自己的生存提供更多的機會,比如常說的會哭的孩子有奶喝。因此很多孩子告狀只是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由於學校的孩子較多,老師不可能注意到每一位孩子,孩子告狀就相當於一種引起他人注意的捷徑。

孩子愛告狀一定不好嗎?分清有意義和無意義的告狀,幫助孩子成長

☞告狀是道德、責任觀念萌芽的外在表現

孩子通過家長教育、上學、媒體傳播等多種方式開始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三觀,對於世界、人生開始有了自己朦朧的看法。而告狀則是孩子的道德觀、責任觀萌芽的外在表現形式,當孩子認為他人的做法不正確而自己又無法阻止的時候,就只能通過他人去確認這個現象正確與否。

☞告狀也是孩子之間溝通方式之一

人類之所以區別於其他動物,就在於存在思想,而思想的表達又通過各種溝通來實現。當兩個孩子產生思想碰撞,且一個人無法把自己的思想灌輸給另一個人,你無法說服我,我也無法說服你之時,他們需要一個道德模範去幫助他們明辨是非,家長、老師就成為了首選。孩子告狀,有時也只是單純為了讓父母或老師做一個評判。

孩子愛告狀一定不好嗎?分清有意義和無意義的告狀,幫助孩子成長


二、有意義的告狀和無意義的告狀

告狀其實是孩子表達觀點的一種方式,我們在鼓勵孩子表達自我的同時,更需要明辨是非,那麼哪些是有意義的告狀,哪些又是無意義的告狀呢?

無意義的告狀之一:孩子通過努力可以自己解決問題時卻還是進行告狀。

孩子碰到問題的時候,第一反應肯定是尋求幫助,但是其實有很多的問題可以憑他自己的能力去解決,比如他向同桌借橡皮擦,同桌拒絕了,他便向老師告狀。類似於這種小問題,其實他可以通過與同桌進行良好的溝通去解決,這時候也正是鍛鍊孩子溝通、思考能力的時機,因此家長或者老師要注意抓住機會對孩子進行教育。

孩子愛告狀一定不好嗎?分清有意義和無意義的告狀,幫助孩子成長

無意義的告狀之二:只是為了引起他人注意而進行的告狀。

由於學校孩子眾多、家長工作繁忙等多方面的原因,孩子沒有感受到他人對於自己的關注,只能通過告狀來獲取更多的照顧。

有意義的告狀之一:孩子真正受到了傷害時進行的告狀。

當孩子無力解決碰到的問題而又真正受到傷害時,他亟需尋求他人的幫助而進行的告狀便是有意義的告狀。在孩子眼裡,大人是他們在這個世界上安全感最重要的來源,需要大人幫助他抵擋困難免受傷害。

孩子愛告狀一定不好嗎?分清有意義和無意義的告狀,幫助孩子成長

有意義的告狀之二:孩子的價值觀受到衝擊時候進行的告狀。

比如,其他的孩子遲到了,跟他本身並不存在衝突,但是在他的價值觀裡面認為遲到是錯誤的,他就會通過告狀來確認自己價值觀正確與否,這時候大人對於遲到這種做法的處理方法就會影響所有孩子的價值觀。


三、當孩子愛告狀時,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引導?

① 正視告狀的行為

家長及老師要明白,告狀是孩子正常表達自我的行為,不能一概予以否決,一味進行批評,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勇敢地去表達。這樣,我們才能瞭解孩子的思想動態,才能在發現孩子思想缺位之時第一時間予以糾正,也能使孩子在受到傷害時第一時間予以保護。

孩子愛告狀一定不好嗎?分清有意義和無意義的告狀,幫助孩子成長

② 認真傾聽,耐心溝通

孩子告狀時,家長一定要注意傾聽。現代社會是高速發展的社會,任何事情我們都追求速度、效率,但是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則是欲速則不達。我們只有認真聽清孩子的訴求,並且針對問題與孩子耐心溝通,才能認清孩子告狀的動機,並且針對不同的告狀原因給予不同的解決方法。

③ 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進入社會之後,我們會發現很多問題都必須自己獨立解決。孩子的世界也是一樣,我們要讓孩子知道很多事情也是可以通過他們自己解決的。讓孩子在告狀之前先進行思考,告訴他們如果自己有能力解決的話就自己解決,讓他們從小就明白,獨立才能在這個社會立足。

孩子愛告狀一定不好嗎?分清有意義和無意義的告狀,幫助孩子成長

④公平公正地處理問題,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孩子告狀很大一部分是基於價值觀的確認,在他無法判斷事情是對是錯的時候採取告狀的方法讓大人來進行評判。在孩子眼裡,大人是正義的化身,因此家長在處理問題時一定要公平公正,為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孩子的價值觀是逐漸形成的,告狀只是一種外在的表現形式,因此孩子告狀不一定是壞事。家長只有自己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才能影響孩子,一位聰明的家長一定會認真聽取孩子的訴求後才做出最終的決定。

孩子愛告狀一定不好嗎?分清有意義和無意義的告狀,幫助孩子成長

​今日話題:孩子告狀時,父母要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