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一首輔到萬人唾罵,張居正為何人亡政息?

01 從天堂墜入地獄

萬曆十年,內閣首輔,正一品太師兼太傅,中極殿大學士張居正卒,年五十八,諡文忠。一時間舉國悲痛,全國處處都是一片哀悼之聲。

可是僅隔了一年,萬曆十一年,徹底的清算就開始了。

萬曆皇帝下旨抄張居正的家,地方官員得知消息,提前封住了張居正的府邸,不讓張家人出入,當司法部副部長推開張家大門那一刻,看到的是張家老小婦孺,十幾個人餓死在府裡,有的屍體已經被餓紅了眼的家犬吞噬殆盡,慘不忍睹。

從第一首輔到萬人唾罵,張居正為何人亡政息?


艱難存活下來的人也逃不過下一輪的嚴刑拷打。

張居正的長子張敬修受盡暴力與羞辱,懸樑自盡,在遺書中發出了血淚的控訴:“有便,告知山西蒲州相公張鳳盤,今張家事已完結,願他輔佐聖明天子於億萬年也!”

張鳳盤就是張四維,這是張敬修死前的最後一聲吶喊,也是一句罵人的話,還順道拉上了萬曆。

明朝法律規定,抄家罪行主要有三點:謀反,叛逆,奸黨,當時左都御史趙錦上疏提出異議,認為張居正“未嘗別有異志”。

於是萬曆在抄完家之後頒佈張居正罪名:“汙衊親藩,侵奪王墳府弟,鉗制言官,敝塞朕聰,專權亂政”,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對萬曆來說,張居正最讓他忌諱的莫過於威權震主。

不到兩年的時間,張居正便從天堂墜入深淵,這背後原因值得深究。


從第一首輔到萬人唾罵,張居正為何人亡政息?

張居正 湖廣荊州衛人 1525年-1582年


02 遠離朝堂的三年

張居正自幼穎敏絕倫,七歲能通六經大義,十二歲考中秀才,十三歲參加鄉試,雖落榜卻是主考官顧璘刻意為之,恐其年少成名,得意忘形,私下裡對他提點栽培。嘉靖二十六年,二十三歲的張居正被選為庶吉士,遇到恩師徐階,正式步入仕途。

可是僅隔一年,爆發了“庚戌之變”,蒙古軍大肆侵入京城,燒殺強掠,無惡不作,首輔嚴嵩卻沒有采取任何武力鎮壓,卑躬屈膝討好蒙古人,無恥至極!

當時唯一能與嚴嵩抗衡的就是張居正的恩師徐階(時任吏部尚書兼內閣大學士),可是徐階當時對嚴嵩也百般依從,毫無反抗的行動。

從第一首輔到萬人唾罵,張居正為何人亡政息?


張居正對當時朝局失望之極,心灰意冷給徐階留下一封信之後,遊歷四方,這一走就是三年。

這三年的遊歷對張居正影響巨大,他目睹了無數沿街百姓乞討,賣兒賣女,只求能夠吃飽飯活下去,那些無家可歸的乞丐,餓了只能扒樹皮,吃觀音土,觀音土消化不了,死的時候肚子漲得很高。

映入眼中的一幕幕人間慘劇深深打動了張居正,他對天發誓立下此生志向——以天下為己任。重返朝廷,張居正已經從標準憤青變成政壇高手,遊走於各股政治力量之間,政治天賦初顯端倪。

從第一首輔到萬人唾罵,張居正為何人亡政息?


03 權利的頂峰

公元1572年,十歲的萬曆皇帝登基,張居正成為集帝師與首輔兩大要職於一身的權臣,從此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張居正之所以被稱為明朝第一首輔,流芳百世,因為他做過一件事——張居正改革。

一條鞭法:簡單來說就是全國稅收由實物稅變為貨幣稅。上交實物在徵收過程中有太多可操作空間,交糧食的說你重量不夠,交織布的說你成色不好。

老百姓百口莫辯,交不上負稅,只能跑去當流民,啃樹皮,吃觀音土。統一為貨幣稅,真金白銀,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朝廷得到了白花花的銀子,老百姓也不用任憑官員魚肉。

考成法:六部監督地方,六科監督六部,那麼誰監督六科呢?那就是內閣中的張居正了。

從第一首輔到萬人唾罵,張居正為何人亡政息?


考成法的核心內容是“記賬”,朝廷機構年初要把當年要完成的工作一一列明,送一份到張居正那裡,年底核查,沒有完成,就會被降級,直至貶為百姓,此法一出,為了保住飯碗的官員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軍事上,張居正重用了抗倭名將戚繼光,東南沿海的倭寇基本上都領略過了戚家軍的厲害,紛紛轉移陣地到遼東,可偏偏鎮守遼東的是張居正另一個愛將李成梁,李成梁手下的“遼東鐵騎”,戰鬥力和機動性極強,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

政治和經濟上大刀闊斧的改革效果顯著,萬曆即位後的第一個十年(1572年到1582年),明朝百事轉蘇,欣欣向榮,北方的蒙古不再侵犯明朝邊境,東南的倭寇也偃旗息鼓,大街上不再是遍地餓殍,百姓安居樂業,天下豐饒,倉慄充盈,可支十年之久。

張居正終於實現了他當年的理想——以天下為己任。

與此同時,張居正個人的權利已經達到了頂峰,獨攬內閣大權,皇帝和李太后對他的信任,恩眷,也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朝廷上下巴結他的官員數不勝數。

從第一首輔到萬人唾罵,張居正為何人亡政息?


04 攻擊

改革把張居正推向了風口浪尖,改革成績斐然,無可指摘,所以被改革觸動的既得利益者,對張居正發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攻擊,離間他和皇帝的關係。

這波道德攻擊聲勢最浩大的出現在萬曆五年,張居正父親去世,按祖制,他需“丁憂”(回老家守孝二十七個月),下面那些官員大喜,蠢蠢欲動,只要張居正走了,改革就無法推進,可萬曆用“奪情”的方式留下了他,一時間一石激起千層浪。

輿情洶洶,彈劾張居正的奏章紛至沓來,就連張居正的門生吳中行,趙用賢也上書彈劾他,貪戀權位不尊孝道。

萬曆當時十五歲,還沒有能力獨掌朝政,在他眼裡張居正如師如父,勤勤懇懇幫他處理朝政,卻被人群起而攻之,他生氣了,於是採取廷杖,流放的措施收拾了彈劾張居正的人。

但張居正裡清楚,暫時的平靜只是假像,自己為了改革,為了天下百姓,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大明,他已經得罪了多方勢力,這些人就是張居正倒臺後反撲倒算的主力軍。

從第一首輔到萬人唾罵,張居正為何人亡政息?


05 激流勇退

張居正生命最後兩年,他想過離開,他對權利及其風險有著清醒的認識,高拱,夏言,嚴嵩,血淋淋的例子都還沒幹,他知道自己下場只會比他們更慘,所以他給萬曆寫了一份奏摺。

他在疏中說“高位不可竊,大權不可以久居,然不敢遽爾乞身者,以時未可爾。”

張居正知道高處不勝寒,權位不可貪,他在找一個合適得時機把權力還給萬曆,此時萬曆已成年大婚,國家通過八年改革,人事,經濟,邊防等帝國要務步入正軌,張居正頭髮和鬍鬚都已白,垂暮老矣。

這本是張居正唯一一次全身而退的機會,萬曆也有意放他走,但是李太后卻替兒子拒絕了,“待輔爾到三十歲,那時再做商量”,意思就是等到萬曆三十歲,再批准你退休的事。

從第一首輔到萬人唾罵,張居正為何人亡政息?


想走走不了,張居正仰天長嘆一聲,繼續埋頭苦幹,從此他進入了一種近乎癲狂的工作狀態。

日以繼夜貫徹考成法,一條鞭法,對外拉攏俺答和他的老婆三娘子,鞏固邊防,大明帝國再次煥發生機和活力,國庫存銀達到幾百萬兩,財政消除赤字,地方糧倉儲備充足。

張居正在繁雜的工作中,不僅會暈倒還頻繁吐血,直至生命最後一刻,他還在伏案辦公,眼睛已經看不清奏摺上的字,耳朵已聽不清身邊人說的話,他人生的每一刻,都灑滿了理想與信念的光輝。

從第一首輔到萬人唾罵,張居正為何人亡政息?


06 個人性格的缺陷

《明神宗實錄》對張居正的蓋棺定論“偏衷多忌,鉗制言官,倚信佞幸,威權震主,禍萌驂承”。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張居正也不例外,他性格中的獨斷專行,偏執狹隘,急功近利,讓他在朝廷中得罪許多權貴,其中最讓人詬病的是他的“狂”。

張居正當年回湖北老家,乘坐的是三十二人抬的轎子,從京城出發,一路翻山越嶺,轎內不僅有臥室還有洗手間,轎外有戚繼光派來的火槍手。

如此奢華的交通工具,讓萬曆都心生羨慕,但是張居正對萬曆卻十分苛刻,萬曆幼年把《論語》中的勃讀成了“背”音,一旁的張居正勃然大怒,呵斥他:“這個字應該讀勃!”

十七歲的萬曆喝醉酒,讓太監唱歌給自己聽,太監沒唱出來,萬曆就割了他一束頭髮,取樂玩笑,本是一件小事,卻被張居正要求寫

“罪己詔”,完全不給皇帝一個面子,想怎麼訓就怎麼訓。

從第一首輔到萬人唾罵,張居正為何人亡政息?


萬曆想給李太后修築宮殿讓她安享晚年,張居正厲聲反駁:“不行!”

位極人臣的張居正聲稱:“我非相,乃攝也”,意思是,我不是宰相,而是攝政。

他還接受了別人贈予的一副黃金打造的對聯,“日月共明,萬國仰大明天子,丘山為嶽,四方仰太嶽相公”,太嶽是張居正的字,對聯的下句要高於上句,如此一來,張居正就比皇帝更牛了。

樁樁件件觸及皇權的事在萬曆心底埋下仇恨種子,他愈加擔憂昔日亦師亦父的張居正會權高震主,仇恨的種子在張居正死後長成了參天大樹,萬曆抄了他的家。

從第一首輔到萬人唾罵,張居正為何人亡政息?


07 利益集團的反撲

明朝中後期,土地兼併已經非常嚴重,大地主擁有數量龐大的土地資源,但仍然把一部分賦稅轉嫁給農民頭上,造成產去稅存、賦役不均的弊病,這樣一來更使得農民不堪重負。

張居正命令全國重新丈量土地,清查漏稅的田產,責成官吏追繳欠稅,打擊豪強權貴的同事也觸犯了他們的既得利益。

考成法專門政治貪官汙吏,一條鞭法的賦稅改革,對於達官顯貴來說無異於是與虎謀皮,所有在改革中背侵犯利益的達官顯貴,日後必然會對張居正展開報復性的反撲。張居正“奪情”事情爆發後,上彈劾奏章最多的就是在改革中被觸犯既得利益的群體。

從第一首輔到萬人唾罵,張居正為何人亡政息?


海瑞對張居正的評價是:“工於謀國,拙於某身”。

於國而言,張居正實在是不世出的治國之能臣,他力挽了正德朝後江河日下的頹勢,營建了萬曆初期的繁華,他對於大明而言猶如速效救心丸。但是對他自身來說,改革措施的推動使他得罪了權貴勢力,落得個“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悽慘結局。

從第一首輔到萬人唾罵,張居正為何人亡政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