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篡改之前的《道德經》出土,雖只改了寥寥數字,意境卻完全不同

1973年,中國考古界出了一件大事——被篡改前的《道德經》出土了。


被篡改之前的《道德經》出土,雖只改了寥寥數字,意境卻完全不同


當年,在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東郊四千米處的瀏陽河旁,挖出了三座馬王堆西漢古墓。出土的文物數不勝數,其中有幾篇薄薄的帛書,就是我們盛行四海的經典國學《道德經》2000多年前的版本,一時震驚世界!


被篡改之前的《道德經》出土,雖只改了寥寥數字,意境卻完全不同


然而經過學者們的對比研究發現,帛書中的很多內容,與流傳至今的版本頗有差異。這些差異雖然大多隻差在寥寥幾字上,但無奈"失之毫釐,謬之千里",其中的意義有著千差萬別之遠。

首先,在書名上就有很大的不同到了:根據帛書上所寫,是"德" 在前,"道"在後,應為《德道經》,而現在的版本卻是"道"在前,"德"在後,雖然僅僅是一字之差,但是卻有天壤之別。


被篡改之前的《道德經》出土,雖只改了寥寥數字,意境卻完全不同


接著我們再來看看內容,比如說《道德經》第二章。

傳世本:"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帛書本:"有,無之相生;難,易之相成;長,短之相形;高,下之相盈;音,聲之相和;先,後之相隨,恆也。"

二者看上去差別不大,只有一個"之"字只差,但意義卻完全變了。"有無相生",與"有,無之相生",第一個理解就像現在流行的陰陽相生一樣,你生我,我生你,互為其根,自循環而無始終。但第二個理解卻是"有,是由無而生的,無是有的根本"。

而第二種理解,才是更與《道德經》後邊所寫的"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相應和的。


被篡改之前的《道德經》出土,雖只改了寥寥數字,意境卻完全不同


還有一處:

傳世本:"大器晚成"

帛書本:"大器免成"

這一處更為巧妙,只差在一個字的一個偏旁上,意思卻完全不一樣了。

第一種是講人才是晚年成就的,也就是成才的年齡很大,第二種是講人才是自然而然成就的,表示大才都不是刻意成就、人為造就而來的。

要是放在整個道德經的全文來看,自然是"大器免成"貫穿全文,不料,我們現在常常說的反倒是"大器晚成"了!


被篡改之前的《道德經》出土,雖只改了寥寥數字,意境卻完全不同


有人說,這些都可能是傳抄錯誤造成的。可是,除此之外,還有把"執今之道"改為"執古之道"、把"上善如水"改為"上善若水",甚至把帛書中第四十五章改成了傳世本中的第一章,這是為什麼呢?


被篡改之前的《道德經》出土,雖只改了寥寥數字,意境卻完全不同

當時的《道德經》思想實在是太先進了,並不適合當時的統治者統一集權。原本《德道經》的翻譯是這樣的:

上等品行沒有標準,因此有德;下等品行不違背標準,因此無德。

如若的百姓都信了這句話,那麼統治者設立推行的禮法綱紀就沒有任何約束力了。大家都以自己的品行為標準,那麼統治者的統治,將會變得非常艱難。

所以當時的統治者想要禁掉《道德經》,但是因為道德經的名氣太大,而老子的影響力又太廣泛,所以只好把道德經的第一章改成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樣一轉換的話,想要理解道德經就變得非常的困難了。

被篡改之前的《道德經》出土,雖只改了寥寥數字,意境卻完全不同

道家典籍的晦澀艱深,自古以來便是公認的。司馬遷曾經說過:"道家之理,其實易行,其辭難知。"意思就是說道家典籍中的言辭很難以理解。

但是道德經難懂歸難懂,其中的奧妙之處,還是能經得住時間檢驗的。因此小編還是希望大家能多讀一讀《道德經》的。


被篡改之前的《道德經》出土,雖只改了寥寥數字,意境卻完全不同

馬雲讀過《道德經》後曾說:"這不是我在讀老子,而是老子在讀我啊!"

有人說,《道德經》就是老子寫給後世的書,書中很多話語對於今天的人們來說,都是意義非凡。

雖然道德經只有5000字,但是卻字字珠璣,非常深奧,因此對對道德經這本書,很多夥伴都說看不太懂,所以,推薦大家可以嘗試讀一下白話文圖解的版本的《道德經》,內容簡單易懂,不但自己可以在書中尋找做人與處事的大智慧,還能跟孩子一起感受國學文化的薰陶,弘揚中華文化。

被篡改之前的《道德經》出土,雖只改了寥寥數字,意境卻完全不同

書中註釋完整,除卻原文外,還有完整版的解析,不用擔心看不懂懂得困擾,而且書中還有600多副的彩圖,所以不用擔心會枯燥。只要靜下心來看完,相信都會對你們的人生產生積極的影響,反覆閱讀,結合自身的情況,就能在無形中,給生活帶來其他的出口。

被篡改之前的《道德經》出土,雖只改了寥寥數字,意境卻完全不同

這本《道德經》是一本全精裝的書,內容簡單易懂,印刷清晰,讀完還可以收藏。

被篡改之前的《道德經》出土,雖只改了寥寥數字,意境卻完全不同

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職場的人際交往中亦或是在商場中拼搏,都建議讀一讀道德經。不僅僅是能夠開闊視野,獲取知識,最重要的反而是可以磨鍊自己的心性。讓自己能把浮躁的情緒慢慢沉澱下來。

一千人的心中,有一千種老子的《道德經》,讀完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樣理解的。有時間能在這繁雜的社會沉澱下自己,是非常難得的事情。

而且書並不貴,只需要68塊錢,現在隨意吃個工作餐都要幾十塊錢了,而這套書卻能看很多年,終身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