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家人癌症五年生存率只有不到20%,自己選擇了放棄治療,你會阻止嗎?

醫學小偵探


生存率不到20%,說明五人中有一人能存活。所以要放棄嗎?


而且很多姑息治療能夠緩解患者的疼痛。


比如放療,可讓局部的腫瘤縮小,不治癒壓迫到旁邊的神經和血管,讓患者不至於癌痛嚴重。


美中嘉和-小和


如果你的家人覺得20%的癌症5年生存率,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事,那他錯了。

有的癌症,5年生存率只有5%。

比如胰腺癌,整體5年生存率,現在也只有5%

比如肺癌,如果是晚期的,以前也只有5%,現在因為有了不少新的治療方法,終於能達到20%左右。這是投入了難以計數的研究經費,很多人化了幾十年的時間之後,才有這點進步。

又比如腦膠質母細胞瘤,幾十年來5年生存率也就是5%,最近才突破了10%。2018年,臺灣的李敖就是因為這個病去世。

人類的每一個進步都不容易。作為患者,面對著癌症的死亡威脅,更是不容易。

人類還沒有免於疾病的自由,但是作為患者,應該有選擇治療方案的自由。

但是在選擇之前,患者應該對疾病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即便是隻有20%能活過5年,患者應該理解:這個統計數字只對一個群體有意義,對於個體來說,有可能是100%。

總之,選擇治療還是放棄,這將是一個不容易的決定,如果讓患者的家屬來做,可能更不容易。不管做出什麼樣的決定,希望是基於對病情的正確判斷和對治療方法的正確期望。

此外,即便是放棄治療,其實也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可以減輕一些病情帶來的痛苦。


一節生薑


家人罹患兇險癌症,自己放棄治療的處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一,這類五年生存率不到20%的癌症,就是胰腺癌、肺癌等發病進展迅速,難以控制的癌症。

對這類癌症,傳統治療手段的手術放療化療基本效果不大,一度治療後復發轉移率很高。同時耗費大量治療費用。很多家庭再這類癌症折磨下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因此,也就有很多老人,檢查出兇險癌症後,為家庭為子女考慮,決定放棄治療,任由疾病發展。

第一,徹底擱置疾病,不做任何處理。即使開始疼痛,也是僅僅止疼。

第二,放棄手術放療化療的傳統治療,而尋求另類醫學手段。比如中醫湯劑或者各種偏方秘方。

在個體態度上,也有兩種情形

第一,徹底放棄希望,等待死亡。

第二,積極投身工作生活,追求價值人生,創造人生價值最大化。

三,考慮:手術放療化療後,一般治癒率很低,——不到20%。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斷定這20%的治癒率不是來自放療化療,而是來自機體活力免疫力良好,以及自身沒有遭受進一步的傷害。

所以,罹患癌症後,放棄手術放療化療,然後積極投身工作生活,心態良好的話,說不定會有更好的結果!說不定就可以治癒!

而確定的是節省下大筆醫療費用!

這,是不是非常好?


春雷滾滾2


你好,我是齊冬梅醫生,一位中醫腫瘤科的老中醫。長期從事腫瘤科的診治、教學、科研工作20餘年。很榮幸能夠回答您的問題,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到你。

家人癌症五年生存率只有不到20%,自己選擇了放棄治療,治療癌症的過程漫長又痛苦、耗時耗力又耗錢,其實有很多現實的癌症家屬,甚至患者自己本人,都是擔心花費太大給家庭帶來壓力,想著癌症反正到頭來都是一個死,還不如早死早解脫。

雖然癌症往往被直接與“死亡”掛鉤,但實際上,癌症的生存幾率在近些年醫學上已經有所提高,主要與癌症的類型和癌症的疾病時長有關。一些癌症在早期時如果積極治療其治癒率是很高的,如大腸癌、宮頸癌等;而一些癌症即使已經進入晚期,也有一定的治癒率或能夠較大延長患者壽命,如白血病、某些淋巴瘤等。

五年生存率不到20%是怎麼得出來的呢?是癌症中晚期了還是患者體質本身虛弱?不管怎樣都是要及時治療的,一旦不及時治療,很快就會出現擴散和轉移的現象,等到這時候,治療侷限性就更大了!其實,早在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把癌症定義為慢性疾病,癌症是可以控制,可以預防、可以治療的。隨著現在醫學的進步,很多癌症患者的生存期都得到了延長,做到了長期帶瘤生存。

也可以採用帶瘤生存的方法,進行中醫中藥綜合性治療,相對手術和放化療的方式的花費,相對要緩解很多。中醫治癌在醫學中是比較重要的方式,常用的有活血化瘀法、清熱解毒法、扶正培本法、軟堅散結法、利溼逐水法等。“中醫三位一體療法”採用內服與外用,局部和全身,臟腑和經絡穴位相結合的綜合療法。有效緩解,消除症狀體徵,消減瘤體局部病灶,同時提高患者全身免疫力,最終實現人與瘤和平共處,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事實上,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無法決定替代癌症患者,因為癌症的痛苦是無法替代的,而對健康的人來說,對個人尊嚴的破壞是無法想象的。無論病人是否在治療結束時,作為家屬和旁觀者,我們都盡最大努力維護晚期癌症患者的利益,與患者建立透明和溫暖的聯繫,並忠實地告知病人的病情,這可能是我們應該做的唯一和重要的事情。

以上就是我的解答,歡迎關注和轉發,大家有什麼癌症方面的疑問,都可以私信、評論您的問題,我將盡力為您解答您的疑問。


齊冬梅院長


五年生存率只有不到20%的癌症,這通常說的是總體上,也就是早期晚期混在一起,很顯然,如果晚期病例多,就必然會拖了早期患者五年生存率的後腿,比如,這種癌症五年生存率高達80%,90%以上,但晚期五年生存率就只有5%,10%,那麼如果混在一起說,五年生存率必然是超過5%,而低於80%。很顯然,這是對群體來說的,而對於具體的個體,你不能這樣說,而是要把具體病情清楚。


所以,不要只根據所謂的群體數據說這種癌症的五年生存率只有20%而胡亂選擇放棄治療,而應該要弄清楚,這所謂的20%五年生存率是這種癌症的總體生存率,還是你這種病情五年生存率是20%,你是早期還是晚期呢?你如果連這個都沒弄清楚,就急著放棄,就太可惜了。沒錯,你得的這種癌症,總體上五年生存率不高,原因是因為大量的病人發現就是晚期,而如果你並不是晚期,而是早期,那麼你是很可能治癒的,五年生存率是非常高的,那麼你居然跟著那些晚期患者一樣的選擇,儘管你們得的是同一種癌症,那麼你就太虧了,你被這種數據給耽誤了。所以,在做出任何選擇的時候,一定要了解足夠的信息,弄清楚你的情況,以及和數據信息是不是具有可比性,這些信息是不是具有參考價值,有多大的參考價值。


腫瘤專科醫生


您好,福州市癌症康復協會為您解答!

如果你的家人癌症五年生存率只有不到20%,自己選擇了放棄治療,你會阻止嗎?

治療有多種方式,我們協會總結的癌症治療方式有:“心療、醫療、食療、體療”。

大部分患者認為癌症只能用“醫療”治癒,其實不然。實際情況證明,放化療治癒癌症的幾率較低,因為治療不僅殺滅癌細胞,同時也殺傷了體內的免疫細胞,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進而更容易感染癌細胞。

福州市癌症康復協會大力推廣“非藥物干預腫瘤”的綠色自然療法,通過習練抗癌健身法,和其他癌症患者互訴衷腸,分享心情和抗癌經驗技巧,抱團抗癌來對抗癌症,協會自成立至今已逾29年,協會成員們抗癌效果良好!

因此,如果您的家人認為癌症生存幾率低,放棄治療,應當勸說他,調整心態,合理膳食,服用重要,保證身體健康!另外可以習練“郭林新氣功”抗癌健身法,它於2003年被國家體育總局健身功管理中心正式推廣,是對抗癌症的靈丹妙藥!

下面分享幾位協會抗癌明星的經歷。

福建師大85歲高齡的林玄老師,1973年患乳腺癌,由於放療過度,長期傷口潰爛,無法癒合,後轉為皮膚癌,並伴有骨轉移。但她仍自強不息,頑強拼搏,至今與癌症抗爭了46年,成為了我們協會生存最長的抗癌明星。

協會創建者之一,77歲的陳淑美老人,1984年患乳腺癌,她面對癌症毫無懼意,積極帶領癌友走群體抗癌之路。擔任了23年的協會會長,是群體抗癌的良師益友,深受癌友的愛戴。

肝癌患者歐福官,1993年發現肝癌150px× 112.5px,手術後兩個月又發現27.500000000000004px×42.5px肝癌。做一次介入化療,由於副作用大,心臟實性早博、慢心律,介入停止。他找到協會後,堅持中醫治療,每天習練抗癌健身法4-5小時,至今已生存了25年。

協會現任會長鄭承周,2002年12月9日查出腎癌。他在飲食上廣泛攝取,平衡膳食,強調“粗、淡、雜、少、爛、素”,堅持每天清晨一起床就喝一杯500~600ml的溫開水,同時每天清晨都去戶外練習抗癌健身法,就算是出差外地也不例外。他加入福州市癌症康復協會後,與其他癌友交心,心態變得十分開朗,不僅自身恢復良好,還積極幫助其他協會成員。

以上抗癌明星的抗癌經歷都告訴我們,癌症是可以對抗的,千萬不要因為恐懼放棄了希望,抗癌道路有很多條,選擇合適的走下去,就能看到希望的曙光!


福州市癌症康復協會


其實這個問題要從不同的角度來看。

首先,放棄治療多指放棄西醫的手術、放療、化療,而並不是說放棄所有的治療手段。患者完全可以選擇中醫或者民間偏方繼續治療。其次,就所謂的20%5年成活率並不是西醫治療的成果。如果這20%的這部分患者不進行手術,放療,化療,或許還不止活5年。因為這20%的患者本身基礎健康好。相反,另外80%過不了5年的患者,基本都是被手術,放療,化療引起的副作用造成身體過度傷害,最後挺不過來。因為這部分人的身體基礎健康差。

假如所有的癌症患者都只接受中醫治療,或者是民間偏方治療,也許是不止20%的五年成活率。因為大多數的癌症在早期是很難被發現的,就算身體出現了症狀也很難查出是癌症。而一旦發現基本都是中、晚期。而腫瘤的特點就是,越動它越刺激它,腫瘤就越長得快。所以西醫治療癌症只能是加速死亡。

從經濟方面來講,中醫相對於西醫的費用要低,家庭承受能力更輕。另一方面,中醫治療是全面調理,對患者身體的傷害小,如果能遇到好中醫,用上好中藥,或許有奇蹟發生,說不定可以完全康復。或者是改善症狀,減輕痛苦,延緩生命。

放棄或阻止,不如說是重新選擇。選擇或許還有希望。任何事都不是絕對的,總有奇蹟發生。


用戶52909201545


一般而言,我不阻止。因為你這裡的治療,通常是指西醫治療。

中醫治療的方法多樣化,食療太極拳艾灸按摩等等,都是治療方法。所以,停了西醫治療,不代表沒有其它方法處置。

我會帶他看中醫,跟中醫說他的身體表現,包括飲食,二便,睡眠,還包括其它不適。不談癌症。除非那個中醫很有治癌的經驗。

中醫把身體調理好,幫身體恢復正常,能夠正常的生活,能夠有好的生活質量,就是最好的治療了!

身體裡有蟲,最好的方法未必就是把蟲子拍死,把它趕出身體,也是一個方法。

治療癌症也一樣。很多老人死後,解剖都發現癌細胞,而老人並非死於癌症。還聽說一個癌症病人做手術,結果發現身體有幾個癌腫,但還有一個已經鈣化的癌腫。說明條件合適,癌腫在身體裡也會自行消亡。

如此,與它和平共處,也是一種生存方式。


踏雪無痕5141815


生存率,是20%,不是0,不是1%,不是10%,而是20%,還有這樣高的生的希望,怎能忍心提前放棄?

放棄不難,但堅持一定很酷!


康復最難過的四大心理難關

第一、是缺乏安全感;剛剛出院回到家後,病人的情緒容易波動,因為在治療期間,病人容易在醫療行為中會獲得一種安全感,覺得醫生的積極治療給自己帶來了希望。而當治療結束時,病人常常會擔心,接下來的生活該怎麼辦?

第二、也是最常見的,就是治療帶來的病恥感。比如乳腺癌病人被切除乳房後更容易陷入自卑的情緒;甲狀腺癌病人在手術後會擔心脖子上的疤痕被別人發現。這種病恥感會使人變得特別敏感脆弱,如果不加以疏導可能會自我隔離。

第三、易焦慮;情況就是定期回醫院進行復查前,患者大都容易焦慮,生怕腫瘤會復發,有的人甚至一想到去醫院就徹夜難眠。

第四、重返社會;就是在康復後準備重新返回工作崗位時,角色的轉換容易使人產生自我懷疑,擔心自己不能勝任工作,甚至覺得自己是個無用的人。

近些年來,社會-心理-生物醫學模式正在逐漸取代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運用心理治療也是幫助癌症患者重塑心理的有效手段之一。

可以去專業的心理門診就診,也可以患者自己參與到一些集體活動,參加相關疾病知識講座等,這些活動都可以有效的紓解心理問題。


三種方式可以有效減輕焦慮

1、我們不妨試著通過寫日記的方式把自己的煩惱寫下來。這個方法看似傳統,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可以使人平靜下來,關注當下,減輕不必要的對未來的擔心。

2、最重要還是與我們身邊的家人、朋友多溝通,把不良情緒憋在心裡不僅會憋出心理問題,長此以往還會在身體上反應出來,非常不利於癌症的康復喔。

對家屬而言,能給予病人最大的支持,就是陪伴。陪伴不僅僅是在他身邊照料他,而是要讓他感覺到,我和你的心在一起,這種心靈與情感意義上的陪伴在病人診斷、治療、康復的整個過程都至關重要。

3、找到生活的寄託。我們不可能因為身患癌症就遠離社會,逃離職場,在有限的資源下我們仍然要發揮自己的光和熱。

我的觀點是,不要覺得得了癌症低人一等,要是狀態好的話,不但可以抱孫子,可能比其他人活得更長。

請,至少不要因為害怕而放棄。


美中嘉和小衛士


無論對待家人,還是對待自己,我目前的觀點都是採取相同的原則,那就是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綜合考慮壽命長短和生活質量,讓本人根據自己看重部分,自主做出選擇。

對於惡性度比較高的腫瘤,生存率確實比較低,這會給患者帶來巨大心理壓力,甚至產生放棄治療的念頭。但即便這樣,我也不願意對家人隱瞞,我希望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以比較客觀、冷靜的方式告訴家人實際情況,儘量全面,但不必渲染容易引起恐懼或放棄的疾病細節。

對於不具備醫學知識的人士,也可以多諮詢幾位值得信任的醫學專家,然後綜合這些專家的專業意見,結合個人情況來自主決定。

只有客觀描述,自己和家人之間才有信任,不致於刻意隱瞞卻不慎敗露之後帶給家人巨大恐慌或者信任危機,這樣也可爭取家人對治療的主動配合。

腫瘤治療的真相有時是殘酷的,但我不願意以善意的欺騙來掩蓋真相,而是讓家人明白,我願意用親情和責任與家人共同面對殘酷的真相。

就我個人的親身經歷而言,這種方法的效果還不錯,不僅幫助不幸患上惡性腫瘤的家人主動選擇了積極治療,最終從健康的低谷中走出,還讓家人因為沒有被隱瞞而一直感覺心裡特別踏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